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这些诗歌、游记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更能透过诗作的面纱,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人的人生态度。在陶渊明身上,我们看到文学才能真正地独立存在,读书与写作才那么自然而然地与生命浑然地融为一体,面对多难而浮沉时代,他对人生的态度是那么的宁静平和以及坦然面对生活的心态,在诗歌与游记中已经充分地流露出来,给我们的心灵以启迪。
关键词:诗意 态度 人格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大多数都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留恋,和对放情山水、隐居山林、遗世独立的追求和向往,而“羁鸟恋故林,池鱼思故渊”就是他本人心灵的的写照,欣赏它的作品完全有必要从其心灵的深处探寻他本人独有的生活态度。
人们对陶渊明的研究已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具有总结性和里程碑性质的研究出现在五四以后,。事实上,陶渊明生活在先秦之后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其思想组成的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仅以一种思想或某几种涵盖之,似乎不太可能。但本文又认为六朝时期各种思想泛起,作为一个文化人,时代文化特征必然要在其心理及诗文中留下纷繁的印记。作为文学家、诗人,它的特质是什么呢?六朝时期除了思想的纷杂之外,更多的还是文学自觉,它表现在文学审美意识的觉醒。其心理世界是值得探讨的。随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逐渐成熟,从六朝开始就有自觉意识的文学,在中国文化人心理的建构中起了重要的慰抚作用。陶渊明对人生的态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陶渊明生活在诗的意境里。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陶渊明怡然之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和超凡脱俗的心态。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说明陶渊明所见所感,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接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无意之中看见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其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而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则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赏析大自然的无限清新与生机勃勃。很大程度上,这样的境界与素描都彰显其作品的形象性与表露人生态度的哲理性。 在鄙视力役,看不起农业劳动的时期,根本就无法找到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体验。讴歌田园之章彰显了陶渊明自身独特的人生态度。“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自然和山水,则是陶渊明与谢灵运等人有着迥然不同的禀性。 陶渊明田园诗里的农村,已是过滤了因战乱导致的荒芜破败、扶犁把锄的艰辛、粗茶淡饭的清苦、布衣褐服的寒酸的优美田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田园生活的简单质朴方可实践他的诗意生活。也只有这样的心理建构才能使他从仕宦的肉体安适、精神窒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以心为形役”)里毅然走出,投入乡野田园的劳苦艰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精神却感到愉悦的生活之中(“复得返自然”,当然,这里的自然如文中所论,已是心理意义上的自然了)。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对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的切身感受,使其诗作植根于田园生活,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勾勒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农家生活气息浓厚。在其诗作中,陶渊明对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陶渊明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又体现了“贫士”诗人自己的性格。
陶渊明不愿受樊笼之苦去干谒入仕,归隐乡间田园。如果求纯、求朴、求真、求拙,融入自然和田园之中,就足以满足精神的需求,但是陶渊明的纯朴真拙并非老庄式的绝圣弃知,他仍然还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他依然希望自己的后辈学有所成,读书写作在陶渊明那里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因此文学化、文字化的生活才是陶渊明的心灵寄托。
陶渊明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身上都可寻到他的影子。陶渊明近乎完美的人格,对当时及以后人们的人生选择爆发出强力的冲击力,而这种完美人格成为其后中国传统文人的最高典范,也成为他一千五百多年来能被人们恒久赞颂的根本所在。陶渊明自然真趣的诗风,将文人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直至唐代,孟浩然、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宋代以后,更是声誉大增,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无不倾心赞美,“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归去来辞》为晋文独一;东坡和陶,称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
关键词:诗意 态度 人格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大多数都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留恋,和对放情山水、隐居山林、遗世独立的追求和向往,而“羁鸟恋故林,池鱼思故渊”就是他本人心灵的的写照,欣赏它的作品完全有必要从其心灵的深处探寻他本人独有的生活态度。
人们对陶渊明的研究已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具有总结性和里程碑性质的研究出现在五四以后,。事实上,陶渊明生活在先秦之后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其思想组成的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仅以一种思想或某几种涵盖之,似乎不太可能。但本文又认为六朝时期各种思想泛起,作为一个文化人,时代文化特征必然要在其心理及诗文中留下纷繁的印记。作为文学家、诗人,它的特质是什么呢?六朝时期除了思想的纷杂之外,更多的还是文学自觉,它表现在文学审美意识的觉醒。其心理世界是值得探讨的。随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逐渐成熟,从六朝开始就有自觉意识的文学,在中国文化人心理的建构中起了重要的慰抚作用。陶渊明对人生的态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陶渊明生活在诗的意境里。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陶渊明怡然之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和超凡脱俗的心态。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说明陶渊明所见所感,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接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无意之中看见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其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而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则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赏析大自然的无限清新与生机勃勃。很大程度上,这样的境界与素描都彰显其作品的形象性与表露人生态度的哲理性。 在鄙视力役,看不起农业劳动的时期,根本就无法找到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体验。讴歌田园之章彰显了陶渊明自身独特的人生态度。“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自然和山水,则是陶渊明与谢灵运等人有着迥然不同的禀性。 陶渊明田园诗里的农村,已是过滤了因战乱导致的荒芜破败、扶犁把锄的艰辛、粗茶淡饭的清苦、布衣褐服的寒酸的优美田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田园生活的简单质朴方可实践他的诗意生活。也只有这样的心理建构才能使他从仕宦的肉体安适、精神窒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以心为形役”)里毅然走出,投入乡野田园的劳苦艰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精神却感到愉悦的生活之中(“复得返自然”,当然,这里的自然如文中所论,已是心理意义上的自然了)。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对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的切身感受,使其诗作植根于田园生活,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勾勒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农家生活气息浓厚。在其诗作中,陶渊明对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陶渊明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又体现了“贫士”诗人自己的性格。
陶渊明不愿受樊笼之苦去干谒入仕,归隐乡间田园。如果求纯、求朴、求真、求拙,融入自然和田园之中,就足以满足精神的需求,但是陶渊明的纯朴真拙并非老庄式的绝圣弃知,他仍然还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他依然希望自己的后辈学有所成,读书写作在陶渊明那里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因此文学化、文字化的生活才是陶渊明的心灵寄托。
陶渊明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身上都可寻到他的影子。陶渊明近乎完美的人格,对当时及以后人们的人生选择爆发出强力的冲击力,而这种完美人格成为其后中国传统文人的最高典范,也成为他一千五百多年来能被人们恒久赞颂的根本所在。陶渊明自然真趣的诗风,将文人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直至唐代,孟浩然、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宋代以后,更是声誉大增,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无不倾心赞美,“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归去来辞》为晋文独一;东坡和陶,称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