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界上的爱多种多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却是最伟大而无私的,它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教育情操。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在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关爱和呵护。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主心骨,而在学校里,班主任是学生的顶梁柱,要想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更离不开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作为班主任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充满光明,让他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班主任;开展;以生为本;德育工作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这就明确告诉班主任的职责不仅是教会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育人是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工作。这必然要求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必须用完美的人格给学生做好榜样,以真诚的人性关怀来呵护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成长,人性的关怀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平等的对待。而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所谓“以生为本”,就是把学生的世界与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还给学生。作为班主任,为使“以生为本”理念顺利开展提出以下三个建议:
一、平等对待,尊重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没有平等和尊重就没有真正教育,“以人为本”更妄逞论。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进行情感教育,知识教学。尊重学生,班主任就应该对班级实行民主管理,把评选班干部,评选优秀,推选照顾贫困生等事情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民主讨论决定。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特强,加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阶段,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不作深入的了解,而主观地责备有错误或失误的学生,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会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二、换位思考,理解学生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关键。教师能理解学生,这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基本原则。而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思想极不成熟的青春期,容易出现情绪的躁动、偏激,行为上粗暴、叛逆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现象,是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情况,要因势利导,正确对待,不必视为洪水猛兽,也不必哀叹世风不古,不能全盘否定和抹杀学生的成绩、优点。例如上学期时,我班的吴锡波同学,由于家庭的矛盾和学习的困难,变得忧郁孤僻。有一天,他在学校的操场里用一把砍刀疯狂地乱砍树木,情绪非常激动。学生告诉我后,我跑到操场,没有大声的训斥他,而是轻轻地对他说:“如果你觉得砍树能够发泄你的情绪,你就再砍几下吧。”吴锡波听后,慢慢停了下来。这时候,我才慢慢地询问他的情况,教育他要爱护公物,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引导,他后来变得开朗了,成为我的工作好助手,生活的好朋友。理解学生,班主任还要对班级实施量化管理,不能要求学生做超出生理和心理能力的事。量化管理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如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以及相应的处罚,慢慢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
三、善于宽容,关爱学生
不同时代人生的阅历不同,这是造成我们与学生之间产生代沟的原因之一。现代的中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遭遇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成长中的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比如现代的中学生爱逃课去上网聊天、打游戏,容易早恋,拉帮结伙的到同学家玩等。作为班主任,要理解这些青春期学生的正常表现,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而是要委婉的、正确的引导他们。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坏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班主任的眼里应当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中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让他们在老师的正确的引导下慢慢改正缺点,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
总之,班主任每天接触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想要做好德育工作,管理好班集体,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理解、关爱学生,要以人性关怀的魅力来感召、帮助、指导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只有师生互信互敬,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使他们的个体人格、道德完善,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健康、快乐地发展、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开展;以生为本;德育工作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这就明确告诉班主任的职责不仅是教会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育人是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工作。这必然要求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必须用完美的人格给学生做好榜样,以真诚的人性关怀来呵护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成长,人性的关怀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平等的对待。而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所谓“以生为本”,就是把学生的世界与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还给学生。作为班主任,为使“以生为本”理念顺利开展提出以下三个建议:
一、平等对待,尊重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没有平等和尊重就没有真正教育,“以人为本”更妄逞论。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进行情感教育,知识教学。尊重学生,班主任就应该对班级实行民主管理,把评选班干部,评选优秀,推选照顾贫困生等事情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民主讨论决定。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特强,加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阶段,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不作深入的了解,而主观地责备有错误或失误的学生,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会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二、换位思考,理解学生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关键。教师能理解学生,这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基本原则。而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思想极不成熟的青春期,容易出现情绪的躁动、偏激,行为上粗暴、叛逆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现象,是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情况,要因势利导,正确对待,不必视为洪水猛兽,也不必哀叹世风不古,不能全盘否定和抹杀学生的成绩、优点。例如上学期时,我班的吴锡波同学,由于家庭的矛盾和学习的困难,变得忧郁孤僻。有一天,他在学校的操场里用一把砍刀疯狂地乱砍树木,情绪非常激动。学生告诉我后,我跑到操场,没有大声的训斥他,而是轻轻地对他说:“如果你觉得砍树能够发泄你的情绪,你就再砍几下吧。”吴锡波听后,慢慢停了下来。这时候,我才慢慢地询问他的情况,教育他要爱护公物,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引导,他后来变得开朗了,成为我的工作好助手,生活的好朋友。理解学生,班主任还要对班级实施量化管理,不能要求学生做超出生理和心理能力的事。量化管理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如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以及相应的处罚,慢慢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
三、善于宽容,关爱学生
不同时代人生的阅历不同,这是造成我们与学生之间产生代沟的原因之一。现代的中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遭遇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成长中的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比如现代的中学生爱逃课去上网聊天、打游戏,容易早恋,拉帮结伙的到同学家玩等。作为班主任,要理解这些青春期学生的正常表现,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而是要委婉的、正确的引导他们。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坏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班主任的眼里应当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中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让他们在老师的正确的引导下慢慢改正缺点,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
总之,班主任每天接触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想要做好德育工作,管理好班集体,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理解、关爱学生,要以人性关怀的魅力来感召、帮助、指导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只有师生互信互敬,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使他们的个体人格、道德完善,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健康、快乐地发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