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对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美术与引导学生学好美术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中,教师却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教学有效性较低,且学生难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投入足够的精力。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递美术知识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教师所采用的教学与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效果直接挂钩。因此,教师想要使农村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获得进一步提升,必须改进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享受到更加精彩纷呈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激发学生兴趣、参与美术时间、激发创作热情三方面入手。
  一、因地制宜,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位。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美术课堂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兴趣,或是缺乏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积极性不足。鉴于此,教师可将广阔的农村天地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农村环境中学习美术,进而感受到美术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执教《植物写生》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环境中,观察农田中各种农作物的外部特征,并组织一次户外的写生活动。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写生的过程中传授相应的美术技巧,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教师传授的知识完成写生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巧妙地利用了农村中特有的自然环境,让学生亲近自然,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掌握了本课的教学要点。更重要的是,教师结合了农村小学生喜欢户外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对户外学习的新鲜感转移到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集中,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围绕生活,参与美术实践
  与城市当中的小学生相比,农村的孩子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学生的这一特性,从生活经验出发,把农村小学生熟知的事物转变为美术教学的素材,让这些素材成为学生手中的美丽图画。“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也要求美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在农村生活中提炼适合学生的美术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潜移默化的融入到课堂当中,锻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更好的参与到美术实践的过程中。
  例如,教师在执教《生命之源·水》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水的形态,用提问的方式去带领学生回忆:“水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那同学们在哪些场景中见过水,这些场景中的水有着怎样的形态呢?”學生回答:“在干农活时,用水管喷出的水柱去灌溉田地”,还有的学生回答:“家里的水缸中也有存水”。此后,教师便可继续带领学生,让学生将与水相关的场景画出来,并在自己的画中突出表现水的各种形态。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并将生活经验融入到了美术课堂当中,对提升教学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三、动手实践,激发创作热情
  美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且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所体现,是现实生活在精神层面的升华形式之一。农村生活朴实而多彩,农村中的劳动人民有着独特的创造美的方式。在乡村文化中的每一个劳动场景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器物去创作劳动场景,进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创作的热情。
  在这样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逐渐从教材中脱离出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一小把麦穗,用胶水把麦穗粘在纸上,然后用画笔在麦穗的旁边画一个辛劳耕作的农民;还可以带领学生去采集农作物的叶子,制作成书签;还能带领学生去捉昆虫,制作昆虫标本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创作的灵感,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去完成一件“美术作品”,教师还可以举办小型“美术作品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时,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美术,享受美术带来的乐趣;其次,要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创造美;最后,要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创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周荣明.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7(12):229.
  [2]赵咏泉.生活化——让小学美术课绽放精彩[J].考试周刊,2018(05):170.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科素养是一个比较宏观的专业术语,其内涵丰富、涉及广泛、高处着眼、细处入手,因此,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站在自己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学科素养。下面,以我个人的认知谈一谈学科素养融入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一、从课堂约束转变为课外自觉;二、从“教”“学”分离转变为“教学相融”;三、从书本情境转变为真实情境。  关键词:学科素养;课堂教学;融合  学科素养是一个比较宏观的专业术语,其内涵丰富、涉及广泛、高
期刊
摘 要:实现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已然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在新课程价值导向下,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融入实践之中,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作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体验与实践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就对如何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导入;直观;活动  在实行新课改之前
期刊
摘 要:生物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其教育目标既在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生物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而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首先必须要构建并实施有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注重问题预设、利用信息技术、组建合作活动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科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策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教学是为了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应对高考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高中阶段的物理相比之前难度有所加大。很多学生由此丧失学习信心。这既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日后发展。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难度有所加深,所以在进行高中物理教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学生观指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从个别出发,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以促进班级整体体育素养的发展。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差异性提出的有效教学方法,本文将阐述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诸多新颖且高效的线上教学方式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这无疑为提高初中物理线上教学有效性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初中物理教师,又该如何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或完成提高初中物理线上教学有效性这一重要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呢?基于此,笔者将从“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在变革中提高初中物理线上教学有效性。  关键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信息技术也随之成为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该当对信息技术引起充分的重视,以有效策略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化地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资源成为了人类现实生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中,借助生物学科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中加入一些生活化教学的内容。而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现场教学来让学生直接进行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用模拟教学来帮助呈现难以直接引入的实验,用参观教学来融入现实生活中,最终真正实现完全将生活与生物课堂联系起来,为高中学生尤其是学习状态比较稳定的高二学生提供学习帮助,从而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教学;现场
期刊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活跃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今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而探究式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在此,本文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从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开展历史探究活动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有效开展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问题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通过操作、调查、信
期刊
摘 要: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是分析解释自然地理现象及规律的重要方法,在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转化教学中的分析运用,有利于系统地了解陆地水体形成的影响因素、掌握相互转化规律及认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地理环境整体性;陆地水体;相互转化  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一、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如平衡功能和生产功能);三、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会导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