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情感由心生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l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针对教材实际,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把握情感目标的方向和落实过程,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到位的科学的价值观。阐述了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关键词:情感教育;科学课堂;情感因素
  科学的态度和情感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把握而形成的一种科学信念与习惯,科学价值观则更多地表现在科学精神方面,往往需要通过科学探究和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深化逐步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已不容忽视。而很多教师都采用讲大道理的方式来落实情感目标。事实上,情由心生、有感而发,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样,更多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感悟,达到“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效果。
  一、情感和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情感具有理智性、社会性和易变性等特征,具有激智、动力、调节、感染和移情等功能。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操作系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情感的动力功能表现为:如果动力系统作用大,操作系统的效率就高,学习效果就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情感能调节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焦虑感,它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减缓学习疲劳也会产生调节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人格品质和言行举止通过情感的介人和作用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会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这种心理效应就是情感的移情功能。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科学的催化剂。科学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化学”效率。
  二、情感教育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1.在教学中创设情感教育情境,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再根据这些情况制订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教师要能根据科学学科的冷暖特征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制订合理的情感目标。
  很多一线教师在落实三维目标时,把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放在首位,这两者是可以明显衡量的。而情感目标却是隐性的,暂时无法衡量,所以把这“三维”分割开来,在课堂上以说教的形式花几秒钟时间顺便带过“情感”。而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落实情感目标,往往采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效果和真正的情感落实有很大的偏差。
  笔者在《生物的多样性》课堂教学中,展示了一张图片——几百张金钱豹皮和孟加拉虎皮,学生看后发出惊叹!以下是课堂实录。
  师:你们看了之后有何感想?(学生反响很大,都把手举得很高,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
  生1:全世界仅有四千头野生孟加拉虎和金钱豹了,那些人怎么就这么不懂得珍惜动物,一定要等到它们像恐龙一样灭绝才罢休吗?
  生2:我想说的是,如果人类不爱护动物,肆意捕杀,终有一天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到那时就为时过晚了。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动物,当然还有植物。(讲完后,少了刚才的急切,多了几分满意。似乎全世界都听到了他的话,并且都会按照他的话去做一样。)
  生3: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买这些虎皮和豹皮的人,如果没人买,他们就不会去捕(金钱豹和孟加拉虎)。所以我觉得要杜绝制衣商们买虎皮等来做衣服卖。(引起同学们一阵掌声。)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精彩,老师也很认同你们的观点,我现在看到的你们是一颗颗“星星”——动物们、植物们的“救星”!
  一幅图片引起同学们如此大的反响,这是我所未预料到的。更重要的是,学生把图片中的信息即时提炼出来,转化为自己的感想说出来,让更多的同学引起共鸣。而在言语之间,无时不透露出自己内在的情感,或义愤填膺,或百感交集,这说明学生已从内心深处有感而发。设想,在这个环节,老师说这些捕猎者,这些商贩有多么不对、多么可恶,就算老师说得唾沫横飞,那又如何?学生的感受深刻吗?能真正起到情感教育的作用吗?所以,情感目标的落实也和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落实有相似之处,让学生慢慢体会,自主建构,符合学生的情感认知规律,这样的情感教育才能做到实处,做到深处。
  2.充分挖掘情感课程资源,提高情感教育的实践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努力体现、挖掘、创设情感,发挥情感的特殊功能,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在其内心产生共鸣,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情感教育的实践性。
  笔者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正在讨论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的原因,笔者顺势引导,将学生的这种对捕猎者和商贩的不满转移到自己身上,检讨自己的行为。
  师:我们看到别人的罪证之后,往往会把别人批得体无完肤,那我们自己有没有做过伤害动物或者植物的行为呢?是不是也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好好反思和检讨呢?(课前没有预设此环节,是在之前学生激烈发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被渲染出来的。全场气氛凝重,学生一个个像是在教堂里一样,虔诚而又认真地思考着。十秒钟后,一只只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来了。)
  生1:我要向大家检讨,我以前总喜欢抓小鸟,然后把它绑上线,等它飞远了再拉回来。最后这些小鸟都有同一个结局,就是死亡。我觉得很不应该,以后再也不抓小鸟了。   生2:我要向大家检讨的是,每逢春季,青蛙繁殖,河里有很多小蝌蚪,我觉得很好玩,就去把它们抓来玩,最后都死了。如果我不抓它们的话,它们肯定可以帮助农民伯伯们吃掉很多的害虫,而我的这种行为相当于在间接帮助害虫,真不应该!
  生3:我有一次去乡下奶奶家,在那边的河里发现有一种叫水葫芦的东西,我觉得很漂亮,就把它带回家养在金鱼缸中,后来不怎么喜欢了,就把它扔到我家前面那条河里了,结果现在这条河里都是水葫芦,并且水都臭了。我后来查了资料,说水葫芦繁殖很快,会影响水体质量,引起鱼类死亡。我觉得,我无意中引入新物种后,水体原本的平衡被破坏了,所以我今天回家后要把水葫芦打捞起来,不让水体再污染下去。(实际上这种水体污染并不是刚才那位同学一个人的“功劳”,但大家还是被他生动的描述和虔诚的忏悔所感动。)
  生4:可以说,我到现在没有直接伤害过动物或者植物,因为我爸爸是教师,我从小就在他的教育下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可我妈妈就不是这样了,去年,她买了一件貂皮大衣,我觉得很不好。
  师:为什么呢?你妈妈又没有直接去伤害动物。
  生4:如果我妈妈不去买,其他人也不去买的话,那么也就没有捕猎者了,动物们也就不会惨遭不幸了。(其他同学似乎有同感,都鼓起掌来。)
  师:你说得很对,保护动植物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就行的,关键是我们大家一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原本以为这个即时设定的问题同学们不会热情参与,因为是要让他们讲自己的过错,试想谁愿意对着天天见面的人讲出自己的不对之处呢?只有学生会这样,他们真的好淳朴,好可爱。特别是在他们讲自己的“罪恶”时,脸上的表情是如此的严肃、庄重,只有在教堂里看得到那样的虔诚。有一位同学提到他扔了一个水葫芦,后来影响了整湖水,实际上并非他想象的那样,那湖水的污染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但至少在他的言语中让我们明白,环保是要靠每个人的,是要从点滴做起的。有一位女生还提到了妈妈的貂皮大衣,从表面上看没什么联系,后来经她一分析,同学们都觉得她言之有理。可见,她已经懂得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去衡量别人——她的妈妈,这是一个大的思想转换,至少她明白,亲人值得尊重,也可以对其不对之处予以批判,这也是辩证唯物观的体现。
  3.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融入真情
  现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增加了人文性,强调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要改变过去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要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去主动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情感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一次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笔者设置了一个“分角色表白”的活动。规则:选择一种最想保护的动物(学生们选择了保护青蛙),班级中四个小组分别扮演农民伯伯、青蛙、科学家、商贩。站在自己的角色上,小组讨论。以下是课堂实录。
  生1:大家好,我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青蛙,但我已经感觉不到友情了。因为我们天天忙于帮农民捉害虫,而他们却还抓我们去卖给商贩,太不“蛙道”了。在这里当着大家的面,我宣誓:如果农民再这样恩将仇报,我们就再也不吃害虫了,反过来破坏他们的庄稼,让他们饿肚子!
  生2:各位,我是科学家,青蛙是一种有益动物,它每天可以为我们吃掉几千只害虫,默默无闻地保护庄稼,所以要保护我们人类的朋友——青蛙。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就是蝌蚪,所以我们不要去抓蝌蚪来玩;成体生活在陆地,以捕食昆虫为生,冬天要冬眠。我们每个人都要以有青蛙这样的好朋友为荣,而不是去伤害它们。我们“科学家组”商量决定,设计一张有关保护青蛙的海报,到各地去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得到全场的掌声)
  生3:各界朋友,大家好,我是商贩,但是我是一名懂科学、爱生物的好商贩。我是靠卖青蛙致富的,但是大家别误会,我卖的青蛙都是我自己养的,专门的食用青蛙。而且我还把自己致富的门道教给同村的人,让他们不要再去抓野生的青蛙。人工养殖青蛙,这样既保护了青蛙,保护了庄稼,也保障了我们的收入。现在,我们还在实行一个“养蛙归田”的计划,就是我们人工繁殖青蛙。然后把一定数量的青蛙放到大自然中去,以弥补青蛙数量的不足。这个计划正在实施中,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关注与支持,谢谢!(学生的发言越来越精彩,课堂已变成了他们演讲的舞台。接下来还有很多同学表述自己的观点,都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师:同学们讲得都很精彩,通过对青蛙这种动物的分角色活动,可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我们对其他的动物或植物可以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我国珍稀动植物方面的知识,我们再一起交流和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能融入真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价值观素养。可采用让学生自己说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想象。把这样的目标设置在“分角色”活动中,显得格外轻松活跃,也更加自然逼真,学生的表述都很清晰,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处事观念。
  4.提升教育评价方式,多用赏识的目光
  学生往往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又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尝试。此时,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显得尤为重要。—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由衷的赞许,都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起学好科学的信心,进一步向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并将老师的真切期望和热情鼓励转化为自爱、自尊、自信。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设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科学的信心,克服害羞和焦虑的心理。
  情感教育可以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渗透在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操作、社会调查活动中,更可以渗透在课堂之外教师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之中。通过从有意识的关注到无意识的渗透,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曾经父子冲突,儿子离家出走,被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  家庭困难时儿子挺身而出:我们不但是家人,还是朋友,更是战友。现在你们有困难,我这战友怎么能袖手旁观?  2020年春,对我们家来说,实在有些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老公单位暂时只发一半工资,我的咖啡馆迟迟不能营业,手头渐显拮据,我只好去朋友的公司上班。可我公公瘫痪在床,婆婆身体也不好,家里没人照顾,怎么办?  就在这时,儿子站了出来,自我推荐
一、数学教育的变化  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学体制一直是以“学科本位”为基础的,由于这样的教学体制的实施,数学往往会被教育工作者向更深刻的方向挖掘内容,从而导致数学学科的题目和题型变得难、偏、怪。自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对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数学课堂要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起主导作用,同时并且树立了对学生的三维培养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的教育已经不
摘要:在《水浒传》中,店家小二经常被提及,他们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有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影响主人公的命运,有的在故事情节中穿针引线、在主要人物问牵线搭桥,有的着意渲染气氛,侧面衬托人物形象。分析了《水浒传》中店家小二在小说中的这些作用。  关键词:《水浒传》;店家小二;推动情节;穿针引线;渲染气氛  中图分类号:I207.412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
摘要:在新课程大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应能适应培养目标和切合高考选拔的要求。从近年高考命题情况来看,关注文明史成为命题的一种重要趋势。教师应该更新史学观念,用文明史观贯穿复习全过程,提高历史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新高考;文明史观  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求新,体现了课改理念、新高考、新史观、新走向。纵观近年多套高考历史卷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试题都以文明史观为
在霾以强势姿态进入中国普通民众的认知中之前,多数人对雾和霾還“傻傻分不清楚”。直到今天,大家还习惯把PM2.5过高而引起的能见度低的空气现象称为雾霾。嗅觉敏锐的业者,早已发现了空气中存在的商机。口罩、空气净化器,再到之后的新风系统、霾表,各种防护工具陆续登场。“花钱买空气”正从脑洞大开的创意,变成某种现实。
古城多故事,旧貌换新颜。  有着3700多年历史的谯城,文化底蕴深厚,是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医药文化发源地。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成为谯城焕发青春的深厚土壤。  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区),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区),全省首批計划脱贫“摘帽”的两个贫困县区之一……谯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随着社会对科学教育的关注,学校对实验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用来改善科学实验室的设备,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水平。然而我发现有的学校由于没有专人保管,仪器损坏严重,更有甚者,本来就不多的仪器无人问津,使这些来之不易的装备大多成了摆设,不是被用坏,而是被存坏的,实验室被挪作他用或布满灰尘,俨然成了学校的杂物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探究是建立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学
一、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孙某某,男,16岁,初三学生。5岁时父亲死亡,母亲坐牢,他被姨妈、姨夫收养,其姨夫脾气暴躁,经常对他及家人施暴,姨妈因伯受同村人指责故又对其较为溺爱。由于这种特殊的环境及教育方式,使其性格极为偏执,不仅喜欢物质享受,又极爱与人争执,不冷静、易冲动,不愿意回家,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  二、典型事件描述  典型事件一:孙某与同学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原因很简单,他极爱挑同学们的刺
“透析英语学习法”的创始人伍君仪针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及阅读量的现状,提出了英语学习“透析法”,高密度地接触英语,在英语的学习和运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他提出的策略在高等教育中比较流行,尤其是参加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的人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与英语的“接触密度”,提高学习效率呢?笔者就加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接触密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做法。  一、主动做好课前准备是提高英语“
《论语·学而》中有记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分为“学”和“习”两个阶段。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以说教、强记为主,面对庞杂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当然很难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习”,我的理解就是“复习、练习”。除了包括每课学习后的及时复习,也包括阶段复习和考前总复习。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如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