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指的是大学生发起或者参与的,以利他为内容,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具有普通公益活动具有的自愿性、利他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和大学生相关的学习型等各种属性。本文主要从完善教育、整合资源、保障安全和商业模式转变等方面针对目前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相应的意见,意在推动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建议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公益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素质,具有公益精神可以使大学生能够感恩、有爱、互助、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担负更多的社会使命。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发的《2016年度大学生公益现状调查报告》指出,目前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职教、捐款、照顾养老院老人等公益活动,但是此类活动也具有其他方面的缺陷。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一、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公民意识也逐渐觉醒,各式各样的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德不断涌现。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之后发展尤其快,2011年官方慈善机构公信力下降,人们对于官方慈善机构逐渐失去信任,相反民间公益活动越发蓬勃兴起。根据《2015年中国社会组织志愿者调查报告显示》在各类公益组织中,年龄在20周岁至40周岁,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已经超过八成,其中在校大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大学生不仅是公益活动的中间力量,也是公益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机的群体,大学生的参与让社会公益活动具有了广泛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二、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特点
  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公益实践活动首先具有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自愿性、利他性的特点,其次大学生作为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其他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有一定区别,具有学习性和多方联动等的特有特点。所谓公益行为,就是人们在自愿自觉的前提条件下,为社会和公共利益做出贡献,付出无偿劳动或者各人财产等的行为。公益行为是人们价值观的重要提前,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的代表,他们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上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其中“奉献”和“慈善”就是重要的代表。
  首先,当代大学生社会公益活动是大学生自愿参与的一个善举,并没有任何方面的规定或者强制,具有自愿性的特点。
  其次,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具有利他性,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是不以利己为目的,而是放眼社会,以对社会和公共有好处为目的,意在帮助弱势群体,奉献社会。
  第三,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所谓“实践”就是学习实践的意思,主要分为学习和实践两部分。学习就是指的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的各方面知识的过程,而实践则是将学校学习的各方面知识加以运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成果又运用到实践中,学习和实践不断螺旋上升。
  最后,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具有多方联动的特点。这里的多方联动主要指的是学校方面、社会组织、政府组织和民间非营利机构等组织。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发起者一般是学校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过程各个方面均有参与,并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组织发起活动和参与活动。
  三、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发展年数有限,相关的机制建设不够健全,资源整合也不够充分,在奉献规避和活动效果跟踪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许多活动都具有临时性、间断性等特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教育,填补空白
  公益活动的源头是发起者自身的思想觉悟和价值观,习近平主席也曾多次强调当代青年人的教育问题。学生的社会公益活动在大学入学之前也可以开展,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在相关方面也有提及,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让学生从小领会公益精神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让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才能够从源头保障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才能够让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持续发展,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多方合作,资源整合
  由于大学生社会公益活动具有多方联动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整合各方固有的资源,对大学生社会公益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资源是大学生社会公益活动至关重要的前提,只有拥有相关资源,大学生公益活动才能正常开展和收获良好效果。公益活动都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予支持,校方发挥主动性调度各方,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组织方和学生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配合政府和校方,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规避风险,保证安全
  由于学生未踏入社会,他们在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当今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和奉献危机的时代,奉献已渗入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奉獻社会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表征。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首先要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为此,学校或者活动主办方应该牵头为参加活动的大学生购买保险或者相关保障,将所参加的公益活动主要内容和实时间地点告诉学生的监护人,并采取其他措施来保障学生安全。
  (四)转变方向,持续发展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34万,就业形势严峻。2019年由于中美贸易战和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经济增速也放缓。与巨大的就业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公益人才的短缺,公益项目本身是非营利的,但是如果没有政府和学校等方面的支持,公益项目也是无法持续开展的。在新时代,联合政府、高校和企业构建商业模式,也是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能够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钟一彪.大学生公益活动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2]高远,张德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大学生公益创业研究[J].现代教育理论,2017(7):119-123.
  [3]赵新星、彭文蕊.公益将成为大学主流价值选择[N].南方日报,2012-9-4.
其他文献
摘要: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体现了一种理想的君子人格,表达了他追求善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具有重要意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人与人之间关系恶化,孔子将“和而不同”思想运用到处世以及为政等方面,如“中和”,“礼之用,和为贵”,以维护社会秩序,调和人际关系。要实现《论语》中“和而不同”的道德理想,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必须满足“仁”的德性要求,外加“礼”的规范约束,才能实现真正的“和”。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能夠较好的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注重课堂上的交流与合作,以此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活动课程;认识与实践  在《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京派作家对待人生、人性的看法,近于一种“婴儿状态”。他们不以人的先天优劣和后天成败来评判一个人好坏与善恶,而是从人性中最自然、本真的状态来塑造他们眼中的美好、自然的人物形象。所以,京派作家看待人性上,均是站在弱者的角度上。质言之,弱者身上的品性,会更接近于人性本真的状态。所以,不论是翠翠、细竹、小英子等少女形象塑造,还是对天保、傩送、柏子等男儿形象的刻画,亦或是对老船夫、团总顺顺、杨马兵等成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个性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一个人的个性大约在幼儿时期就已具维形,因此学前教育是人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塑造,将影响其未来的工作、学习。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改正幼儿个性问题,弥补他们的个性缺陷;而能够培育幼儿独特的个性魅力,也成为了判断幼儿国或者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项标尺,本文从学前教育与幼儿的关系开始着眼,论述了学前教育及其在幼儿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即从原本的知识技能教育转变为人本教育,也就是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更多的是注重以学生为本。本文从当下环境艺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智态”教学模式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人本;智态教学模式  引言  根据国家对教育未来的发展规划,知识技能的教学将更多的向
期刊
摘要:职高学校因其特有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德育工作具体化、实用化的工作特点。身为职高学校的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职高阶段正是学生人生中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监督和管束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所以,作为职高班主任,应该先与学生打成一片,做朋友,然后做学生的模范,做学生家长,还应该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职高学生道德水准,
期刊
摘要:2015年,习主席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脱离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一切的发展和创新都是空谈。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为国家培育所需人才的重要使命。供给侧改革下,高校首先要关注社会,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侧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
期刊
摘要:班级生态系统由班级成员共同构成,教师和学生作为构建班级生态的主体,在班级生态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如果班级主体不能科学、合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班级生态建设就会违反科学的规律,引发一系列班级生态问题。本文主要从班级生态内涵的阐释、健康班级生态的基本特点、构建健康班级生态的策略以及构建健康班级生态的意义四个个部分探讨健康班级生态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班级生态;基本特点;构建策略  一、班级生态
期刊
摘要:学生资助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师范类大学生的精准资助中,发展型资助是未来的核心和方向。师范生未来的职业是教师,发展型资助旨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的师范生的教师核心素养与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支持其全面发展。以育人为目的,从资助理念、资助需求和资助方式着手,通过发展型资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推动家庭经济困难的师范类大学生成长成才,推进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稳步前进。  关键词:家庭
期刊
摘要:从造物之初开始至今随着现代工业化的进程,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角。而在云山深处的手工匠人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传承的技艺是从古至今的活标本,不仅从功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愉悦性。他们与传统息息相关,让我们有了归属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手工匠人优秀的民间传统技艺才能够愈发灿烂。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 工匠精神 工业化 原生态 再设计  大山深处的手艺村  手工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