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照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需要进行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q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仅仅依靠教师枯燥的讲解、机械的板书是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因此数学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和需要,而这种享受和需要不是依靠说教就能产生的,更主要的是依靠数学本身的魅力。要更好地体现这种魅力,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花很多的精力去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艺术加工,把课堂教学转化为适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课题,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使学生觉得上数学课是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需要。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互相信任,在数学教学中建造—个心理相容的教学环境。
  一、需要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数学教学是一种艺术表演的过程,数学教师授课时表演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这堂课对所讲知识掌握得多少,因此,教师进入课堂时就应该把自己的一切烦恼留在门外。因为带着情绪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忧虑不振、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必将很差;反之,数学教师若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艺术中去,给学生以信任的态度,就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数学教师决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或差,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需要教师有精湛的教学技能
  数学知识的本身是枯燥的,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却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一个数学教师要想获得和学生心理相通的境界,就必须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
  数学学科有它本身的特点,即利用已学过的概念、定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我们提供了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就为我们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初中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自我表现的意识很强,总是想方设法找机会显露自己,以便能引起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注意。不论他们在竞争中能否取胜,只要老师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都能使他们产生快感,乐意继续努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好胜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型“数学竞赛”,着意营造一种积极的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不但不会影响课堂的气氛,反而能够促进学生互帮互学,对于建造一个心理相容的教学环境是非常有利的。
  四、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牢固、熟练地掌握概念及定理,需要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找出规律,使学生学得轻松愈快、活泼有趣;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做好解题后的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有无别的解法,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概括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科学性。针对数学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进入角色,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需要数学教师从行动上树立表率,经常和学生谈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要求,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用自己诚挚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在师生共同信任、尊重、充满民主的愉快学习空间里,逐步培养学生自觉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启发求知的高手。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放下架子,消除地位差,以缩短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一定要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创设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把学生作为自己的朋友或亲人,使学生感到心灵自由、人格平等,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在一种具有充分的心理自由的环境中,思想、行动都得到全方位的解放;同时要允许学生“不规矩”,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当学生的观点正确时,要大加称赞,当学生的观点不正确时,切忌简单粗暴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要引导、点拨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观点的错误所在。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使用教具和学具等一些直观的工具模型,让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完成从一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探索过程。
  六、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建立心理相容的教学环境就是要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因素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要提高能力的重要一点,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有真正的学习、思考的时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创造条件,不仅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更要让学生“发现其所以然”。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每当学生在独立思考中遇到障碍时,不要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设计问题让学生继续思考,给予思考性的指导,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创造心理相容的教学环境,是通过我们数学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学生无私的爱来完成的,缺少了这一点,再完美的表达都是一句空话,这是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体会到的。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也早已成为教学的热点。创新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时代的发展更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创新能力既有智力特征,又有其人格特征,它体现了人的一种综合素质。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移重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教学过程要变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期刊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为了使课堂教学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程序顺利地进行下去,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大多数学生说的机会。即使是提问,教师也喜欢特别关照那些“优等生”。在他们看来,“说”是语文课堂的专利,而在数学课堂上,“说”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证明,即使是在数学课堂上,“说”的训练也是不能忽视的。“说”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
期刊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平常的课堂计算学习中,在计算前可进行估算,使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也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检验。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
期刊
摘 要:在指导学生写作中要注重作文的写作特点,要树立大语文、大作文的观念;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让学生有一手漂亮的书法;要注重作文的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特点 能力 综合写作    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多年来,我一直把作文教学看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中考中,作文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然而,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还存在着简单化、片面化的一些误区,如只看重作文方法的指导
期刊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和数学学科课一样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基点,考虑到数学学科知识基础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数学活动,手脑并用,可获得直接经验,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呢?  一、要发挥教师的
期刊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李清照作为著名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她多才多艺,在各方面均有建树,不过最能体现她创作成就的,当属她的词。在她的词中,倾诉真挚情,熔炼寻常语,讲求韵律美,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使她的词自成一家。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李清照词“易安体”的艺术特色。  一、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把
期刊
一、语文教育面临的尴尬  当大众文化已经越过了这样那样的樊篱和障碍,闯入了宁静的校园和神圣的课堂时,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却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更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1、面对大众文化,语文教师们观点不一  有的学校教师对大众文化持认可的态度,他们从尊重多元化、丰富语文课程内容的角度出发,组织起来共同开发大众文化专题的校本教材,引导学生认识、鉴赏优质的大众文化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
期刊
一年级的计算教学是分为三部分由浅入深进行的,分别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依然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面对新课改对于计算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面对今天的孩子,我们应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我在一年级计算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让不让学生掰手指?  进入一年级后到底要不要让学生掰手指头计算呢?我的观点是可以掰,但是不允许学生“低级地”掰,因为“低
期刊
创造学的创始者奥斯本曾脱:“人人都有创造性。”小学生也充满了创造力,各种创新思维特征也大多表现得十分突出。只有认识、尊重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能使思维更深入,理解更透彻,运用更灵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从无疑之处生疑,从看似平常之处见奇,从微小之处发散。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期刊
依据《语文课标》,要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如何利用好短短的50分钟尽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中要有“以读为主”的意识,加强朗读训练   《语文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即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