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广西为例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高校、家庭,以及个体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广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39-03
生态文明,又称“绿色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它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根本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缺的一环。它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从内容上来说,生态文明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生态环境认知及基本环境知识教育、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教育、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生态文明行为及技能培养教育。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本文以广西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广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选取广西作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入点,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拥有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美丽宜人的生态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适合大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二是近年来广西积极响应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启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可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一、广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广西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及教育现状,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学院等7所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共发出问卷265份,回收264份,回收率99.62%。通过问卷分析发现,目前广西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对“生态文明”这个词,有9.85%的调查对象没有听说过,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的知识关注面过窄。12.12%的调查对象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把握不准,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较为模糊。6.82%的调查对象不能理性地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处于纯粹的环保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极端。由此可见,虽然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这种认知较为粗浅,仅限于对生态环境现状的认知,未真正上升到社会发展的高度掌握和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可以说总体认知水平不高。
(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有待改进。60.98%的调查对象面对生态文明的破坏行为选择的不是上前制止,而仅是内心唾弃和漠视;11.36%的调查对象对于“手中的瓜果皮垃圾”,选择“附近有垃圾桶的话就丢进垃圾桶,没有的话就找个角落丢掉”。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不高,32.58%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生态环保实践活动。虽然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很重要,但如果要真正规范自己和他人的生态行为,许多大学生做得还不够。
(三)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有待提升。76.89%的调查对象所在高校没有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课程;17.80%的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根本不涉及生态文明内容,76.14%的调查对象认为如果课本内容涉及生态环保知识,老师会讲授一些相关内容,但不会太深入。只有1.89%的调查对象是通过课堂教学了解生态文明知识;98.11%的调查对象是通过网络等媒体、课外实践活动和讲座、报告会了解到相关知识。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较少,校园宣传教育活动也不丰富,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
(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期望尚未满足。89.77%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非常有必要,应该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可见,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很重要,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入这部分内容。93.56%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应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必修课或选修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开设生态文明课持欢迎态度。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满意度较低,只有16.28%的调查对象对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占83.72%。此外,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大学生倾向于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依次为生态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和电视等媒体、校园和社团活动、课堂教学。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这种偏好,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些教育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在广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着两对比较突出的矛盾: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低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高的矛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低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期望高的矛盾。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既有社会、高校、家庭等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高校、家庭等三个方面。社会因素是指在社会经济人角色驱使下,社会整体功利化色彩严重,经济发展高于环境保护是主基调,导致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生态文明风气不浓,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引起权力部门的重视。高校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落后,仍停留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上,忽视生态文明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并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二是生态文明教育起步晚,办学经验不足,加上高校教育体制管理较为松散,各高校未形成一套统一的教材和课程体系,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缓慢;三是学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资金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的普及教育。在师资上,目前基本是由思想政治老师兼任,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不完善,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成效方面难以令人满意。家庭因素是指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秉持只要读好书就有出息的理念,从小并不注重对孩子开展生态环保知识教育。而且绝大部分家长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不强、生态行为欠妥,对孩子的生态文明习惯的形成产生了消极作用。 (二)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学习和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受社会、家庭等传统思维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只要搞好了专业学习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故而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对生态文明知识学习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有的学生将生态文明简单地等同于环保,认为是小儿科的东西,环保人人都会,只要平时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等就可以做到。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这个词不太陌生,但是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却把握不准,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层面,没有主动往深层次去学习和思考。而且,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仅限于意识上的认同,缺乏行为上的配合和努力。60.98%的调查对象面对别人破坏生态文明时,不会上前去制止,而仅是内心唾弃或漠视。由于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导致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成效也就难令人满意。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管理体制、教育方法、培养途径等方面下工夫。政府、高校、家庭要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作用,大学生个体也应积极主动行动起来,共同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一)政府管理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需要政府来推动实施,从宏观上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的部署,有效组织和引导其他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和有力保障,政府管理部门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作通盘考虑。
笔者认为,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推进。美国、日本、巴西、韩国等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颁布了《环境教育法》,国内台湾、宁夏、天津等地也出台了《环境教育条例》,明确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我国在国家层面也应尽快出台生态文明教育法规,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二是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将生态文明教育课列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并由教育部牵头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教材。三是支持开设有生态文明教育专业的高校尽快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为高校今后普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四是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吸引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生态文明教育,以提供更多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和社会资金支持,如校企联合开展办学、开展生态文明基地创建、免费开放公园和旅游景点等。五是政府应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规则的制定者,也应是规则的执行者。政府应改变唯“GDP”至上的考核机制,采用“绿色GDP”考核机制,同时加强生态环保立法、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二)高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做好教育培养工作。高校是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陶冶生态道德情感,培养生态行为能力。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内部管理机制。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指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院系党总支书记、院长(主任)为小组成员。将生态文明教育课明确纳入教学计划,设为公共必修课,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习。组织编制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课时安排等。条件成熟的高校,可单独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教研室;暂不成熟的高校,可下挂在思想政治教研室。在学校财政预算中,单独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项经费,确保生态文明教育能够顺利开展。
2.丰富教学内容。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单纯设立一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就能够开展好的,它需要多学科多课程的支持。一方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可增加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增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介绍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同时,重视其他课程的渗透教育。如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的内容;在中文系的专业课中,发掘具有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学作品;在艺术教育中,推进反映生态美的歌曲、戏剧和电视节目、绘画节目,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情操。
3.开展校园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此举可以达到两个作用:一方面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氛围,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生态文明行为能力。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开展:一是进行生态文明校园规划,加强校园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将校园绿化和美化结合起来,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在校园基本建设中考虑校园生态布局,启动生态园林建设,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二是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宣传栏、电子宣传屏、校园报刊等媒介介绍生态环境状况,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如绿色消费、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爱护花草等。三是举办生态环保类漫画比赛、演讲比赛、板报比赛、歌咏比赛和生态校园、生态宿舍设计大赛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四是鼓励成立生态文明类社团组织,如生态环保协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生态文明协会、校园绿化队等,支持它们在校园内外定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五是每年在“3·12”植树节前后组织师生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鼓励毕业班学生在毕业前种植“纪念林”、“感恩树”、“友谊草坪”等;在每年“6·5”世界环保日举办大型主题纪念宣传活动。
4.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既需要理论教育,也需要实践教育。高校应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赴社区、生产一线、农村开展卫生宣传和治理、生态乡村调研和规划、农村水质和土壤检测等系列活动。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周末或实践教学周安排学生参观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园林、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区及相关的旅游景点,还可组织学生赴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采取的环保措施。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生态情操和生态道德,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态行为习惯和能力。 (三)家庭要发挥第一课堂作用,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摇篮,被认为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第一课堂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要言传身教,做践行生态文明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烙下印记,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父母在生活中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奉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不铺张浪费,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践踏草坪;经常带孩子走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态情感。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作为父母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后,要及时劝导和纠正。如果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待他们走上社会后,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
(四)大学生要主动而为,做生态文明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践行者。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主动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做生态文明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践行者。一是正人先正己,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主动学习生态环保知识,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培养生态环保习惯,掌握生态环保技能;二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方面要通过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影响和感染周边的人,集聚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坚决同不生态、不环保的行为做斗争,消除负能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6]谢磊 周晓阳.论马克思的生态哲学[J].湖南社会科学,2010(4)
[7]段海超.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8]杨迪,王淑英.加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J].青年文学家,2013(1)
[9]段媛.论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6)
[10]胡其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11]杨瑶,胡娟.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与现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立项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研究”
(责编 王 一)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广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39-03
生态文明,又称“绿色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它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根本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缺的一环。它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从内容上来说,生态文明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生态环境认知及基本环境知识教育、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教育、生态文明法治教育、生态文明行为及技能培养教育。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本文以广西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广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选取广西作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入点,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拥有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美丽宜人的生态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适合大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二是近年来广西积极响应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启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可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一、广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广西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及教育现状,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学院等7所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共发出问卷265份,回收264份,回收率99.62%。通过问卷分析发现,目前广西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对“生态文明”这个词,有9.85%的调查对象没有听说过,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的知识关注面过窄。12.12%的调查对象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把握不准,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较为模糊。6.82%的调查对象不能理性地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处于纯粹的环保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极端。由此可见,虽然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这种认知较为粗浅,仅限于对生态环境现状的认知,未真正上升到社会发展的高度掌握和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可以说总体认知水平不高。
(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有待改进。60.98%的调查对象面对生态文明的破坏行为选择的不是上前制止,而仅是内心唾弃和漠视;11.36%的调查对象对于“手中的瓜果皮垃圾”,选择“附近有垃圾桶的话就丢进垃圾桶,没有的话就找个角落丢掉”。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不高,32.58%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生态环保实践活动。虽然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很重要,但如果要真正规范自己和他人的生态行为,许多大学生做得还不够。
(三)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有待提升。76.89%的调查对象所在高校没有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课程;17.80%的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根本不涉及生态文明内容,76.14%的调查对象认为如果课本内容涉及生态环保知识,老师会讲授一些相关内容,但不会太深入。只有1.89%的调查对象是通过课堂教学了解生态文明知识;98.11%的调查对象是通过网络等媒体、课外实践活动和讲座、报告会了解到相关知识。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较少,校园宣传教育活动也不丰富,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
(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期望尚未满足。89.77%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非常有必要,应该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可见,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很重要,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入这部分内容。93.56%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应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必修课或选修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开设生态文明课持欢迎态度。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满意度较低,只有16.28%的调查对象对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占83.72%。此外,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大学生倾向于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依次为生态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和电视等媒体、校园和社团活动、课堂教学。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这种偏好,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些教育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在广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着两对比较突出的矛盾: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低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高的矛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低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期望高的矛盾。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既有社会、高校、家庭等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高校、家庭等三个方面。社会因素是指在社会经济人角色驱使下,社会整体功利化色彩严重,经济发展高于环境保护是主基调,导致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生态文明风气不浓,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引起权力部门的重视。高校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落后,仍停留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上,忽视生态文明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并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二是生态文明教育起步晚,办学经验不足,加上高校教育体制管理较为松散,各高校未形成一套统一的教材和课程体系,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缓慢;三是学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资金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的普及教育。在师资上,目前基本是由思想政治老师兼任,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不完善,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成效方面难以令人满意。家庭因素是指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秉持只要读好书就有出息的理念,从小并不注重对孩子开展生态环保知识教育。而且绝大部分家长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不强、生态行为欠妥,对孩子的生态文明习惯的形成产生了消极作用。 (二)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学习和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受社会、家庭等传统思维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只要搞好了专业学习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故而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对生态文明知识学习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有的学生将生态文明简单地等同于环保,认为是小儿科的东西,环保人人都会,只要平时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等就可以做到。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这个词不太陌生,但是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却把握不准,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层面,没有主动往深层次去学习和思考。而且,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仅限于意识上的认同,缺乏行为上的配合和努力。60.98%的调查对象面对别人破坏生态文明时,不会上前去制止,而仅是内心唾弃或漠视。由于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导致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成效也就难令人满意。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管理体制、教育方法、培养途径等方面下工夫。政府、高校、家庭要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作用,大学生个体也应积极主动行动起来,共同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一)政府管理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需要政府来推动实施,从宏观上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的部署,有效组织和引导其他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和有力保障,政府管理部门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作通盘考虑。
笔者认为,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推进。美国、日本、巴西、韩国等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颁布了《环境教育法》,国内台湾、宁夏、天津等地也出台了《环境教育条例》,明确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我国在国家层面也应尽快出台生态文明教育法规,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二是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将生态文明教育课列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并由教育部牵头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教材。三是支持开设有生态文明教育专业的高校尽快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为高校今后普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四是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吸引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生态文明教育,以提供更多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和社会资金支持,如校企联合开展办学、开展生态文明基地创建、免费开放公园和旅游景点等。五是政府应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规则的制定者,也应是规则的执行者。政府应改变唯“GDP”至上的考核机制,采用“绿色GDP”考核机制,同时加强生态环保立法、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二)高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做好教育培养工作。高校是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陶冶生态道德情感,培养生态行为能力。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内部管理机制。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指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院系党总支书记、院长(主任)为小组成员。将生态文明教育课明确纳入教学计划,设为公共必修课,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习。组织编制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课时安排等。条件成熟的高校,可单独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教研室;暂不成熟的高校,可下挂在思想政治教研室。在学校财政预算中,单独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项经费,确保生态文明教育能够顺利开展。
2.丰富教学内容。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单纯设立一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就能够开展好的,它需要多学科多课程的支持。一方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可增加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增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介绍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同时,重视其他课程的渗透教育。如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的内容;在中文系的专业课中,发掘具有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学作品;在艺术教育中,推进反映生态美的歌曲、戏剧和电视节目、绘画节目,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情操。
3.开展校园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此举可以达到两个作用:一方面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氛围,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生态文明行为能力。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开展:一是进行生态文明校园规划,加强校园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将校园绿化和美化结合起来,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在校园基本建设中考虑校园生态布局,启动生态园林建设,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二是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宣传栏、电子宣传屏、校园报刊等媒介介绍生态环境状况,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如绿色消费、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爱护花草等。三是举办生态环保类漫画比赛、演讲比赛、板报比赛、歌咏比赛和生态校园、生态宿舍设计大赛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四是鼓励成立生态文明类社团组织,如生态环保协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生态文明协会、校园绿化队等,支持它们在校园内外定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五是每年在“3·12”植树节前后组织师生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鼓励毕业班学生在毕业前种植“纪念林”、“感恩树”、“友谊草坪”等;在每年“6·5”世界环保日举办大型主题纪念宣传活动。
4.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既需要理论教育,也需要实践教育。高校应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赴社区、生产一线、农村开展卫生宣传和治理、生态乡村调研和规划、农村水质和土壤检测等系列活动。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周末或实践教学周安排学生参观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园林、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区及相关的旅游景点,还可组织学生赴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采取的环保措施。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生态情操和生态道德,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态行为习惯和能力。 (三)家庭要发挥第一课堂作用,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摇篮,被认为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第一课堂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要言传身教,做践行生态文明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烙下印记,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父母在生活中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奉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不铺张浪费,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践踏草坪;经常带孩子走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态情感。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作为父母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后,要及时劝导和纠正。如果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待他们走上社会后,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
(四)大学生要主动而为,做生态文明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践行者。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主动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做生态文明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践行者。一是正人先正己,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主动学习生态环保知识,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培养生态环保习惯,掌握生态环保技能;二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方面要通过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影响和感染周边的人,集聚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坚决同不生态、不环保的行为做斗争,消除负能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6]谢磊 周晓阳.论马克思的生态哲学[J].湖南社会科学,2010(4)
[7]段海超.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8]杨迪,王淑英.加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J].青年文学家,2013(1)
[9]段媛.论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6)
[10]胡其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11]杨瑶,胡娟.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与现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立项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研究”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