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课件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它需要在各种公开课中被使用。但是,在众多的课件制作中,不乏出现种种误区。本论文旨在对各种误区进行详细的剖析并总结出解决的方法,以期能对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误区 对策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
1.信息量过大,导致学生发生信息接收堵塞现象
当人脑短时间内接受超量信息时,就会处于停滞状态。电脑的优势之一,便是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一些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的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信息堵塞现象。
2.过分主导课程,使师生失去教学过程中的自由
在新课改激烈进行的当前环境下,很多教育部门以及教师并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优质课的分数所占比重很大,为了追求所谓“好”的效果,不少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中应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才能够称的上是一节好课;同时,为了不使教育过程当中出现一些“意外”,教师更倾向于设计一节没有差错的课程,于是“满堂灌”的课件模式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了教师的首选。
3.过于重视形式,违反学生认知规律
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初,课件往往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界面与插件过于单调呆板,这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追求美观一度成为课件开发者的共识。然而,多媒体课件主要是辅助教学的作用,有太多不当的媒体展示,就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如何走出多媒体制作的误区,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呢?笔者管见如下。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对策
1.加强教师课件制作培训,鼓励教学方式及课件形式的多样化
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件制作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许多学校虽然对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培训,但都是以普及为目的,大部分教师甚至连最基本的电脑操作还没有真正掌握,更谈不上开发、制作课件。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只有让他们掌握了课件制作技术,才能制作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课件。此外,多媒体课件的强大功能,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代替以往繁琐的操作,不仅简单而且效率更高。所以,在制作课件时,应多方面的动用声音、图画、动画等众多媒体。
2.始终贯彻课件制作,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避免喧宾夺主
计算机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媒体在教学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呢?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认知思维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教育系统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评定,每人准备一节课。笔者制作的数学课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为“满堂贯”形式的课件,从开始的复习导入到最后的练习小结都有,也正是因为课件很全面,所以整堂课下来没有出现任何的差错。虽说这堂课还算是成功,但笔者自我感觉课上学生没有拓展思维的机会,整个“套”在了课件之中,教师也因为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没有能够就课上学生学习时的问题加以进一步的指导,整体上显得仓促不够深入。这是笔者在制作课件时所始料不及的。
同事使用的课件《恐龙》相比之下就比较简单。在学新课之前,先播放了一段电影《恐龙》的片断,影片展示的是七八种典型的恐龙及它们生活在充满了高大植物和充足水源的史前世界的场景。电影一开始播放,学生们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了起来,继而又热烈的讨论起来。教师在这时就适时的引入了课题《恐龙》,这是一个成功的导入新课,奠定了学生在整堂课上都会兴致高涨、乐于去学习这篇介绍恐龙的课文。而在讲解各种恐龙的特点时,教师只需要用鼠标点击屏幕上的各种恐龙的名字,就会展示一幅幅恐龙的图片,使抽象的文章变得直观形象,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相比之下,《恐龙》这个较为简单的课件所取得的效果远比整堂课的《平》要好,关键就在于它所展示的仅仅是需要展示的,不拖不冗,不仅没有束缚住教师学生的思维,反而更加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3.跟进技术理念,课件制作应该向积件、学件方向发展
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现在课件制作开始向积件方向发展。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由于地区、学校、社会环境、师资素质与个性、学生对象等因素各不相同,因而同一课件很难被不同教师应用于各自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这正是课件的通用性不强,积件、学件应运而生的原因。积件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组合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教学策略库和教学软件平台。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还能利用国际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学件则是以学生为对象,它模拟教师的教学过程,以某种教学过程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起直接作用。它除了可以具备课件、积件的一些特点外,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己支配学习的节奏、内容,给学生思维留下一定的时间、空间。
4.课件应尽可能互动,让学生参与进实际的操作之中
电脑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交互性。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当然,这就对教师制作课件提出了一定的难度要求。它不同于那种展示性的课件,它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在操作时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在制作课件时就要将其完善,以免在上课时产生错误。
电脑课件的应用时间还不长,还处在一个摸索探究的阶段。因此,需要广大的教师充分认识到电脑这个现代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趋利避害,在制作和使用课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交流经验,真正发挥其有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莫海浪.制作物理课件的几点策略.
[2]谢幼如.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杨灵.多媒体教学误区.
[4]关雪梅,陈纯锴.多媒体CAI课件应用、误区及对策.
[5]李克东.教育及数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误区 对策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
1.信息量过大,导致学生发生信息接收堵塞现象
当人脑短时间内接受超量信息时,就会处于停滞状态。电脑的优势之一,便是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一些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的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信息堵塞现象。
2.过分主导课程,使师生失去教学过程中的自由
在新课改激烈进行的当前环境下,很多教育部门以及教师并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优质课的分数所占比重很大,为了追求所谓“好”的效果,不少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中应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才能够称的上是一节好课;同时,为了不使教育过程当中出现一些“意外”,教师更倾向于设计一节没有差错的课程,于是“满堂灌”的课件模式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了教师的首选。
3.过于重视形式,违反学生认知规律
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初,课件往往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界面与插件过于单调呆板,这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追求美观一度成为课件开发者的共识。然而,多媒体课件主要是辅助教学的作用,有太多不当的媒体展示,就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如何走出多媒体制作的误区,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呢?笔者管见如下。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对策
1.加强教师课件制作培训,鼓励教学方式及课件形式的多样化
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件制作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许多学校虽然对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培训,但都是以普及为目的,大部分教师甚至连最基本的电脑操作还没有真正掌握,更谈不上开发、制作课件。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只有让他们掌握了课件制作技术,才能制作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课件。此外,多媒体课件的强大功能,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代替以往繁琐的操作,不仅简单而且效率更高。所以,在制作课件时,应多方面的动用声音、图画、动画等众多媒体。
2.始终贯彻课件制作,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避免喧宾夺主
计算机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媒体在教学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呢?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认知思维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教育系统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评定,每人准备一节课。笔者制作的数学课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为“满堂贯”形式的课件,从开始的复习导入到最后的练习小结都有,也正是因为课件很全面,所以整堂课下来没有出现任何的差错。虽说这堂课还算是成功,但笔者自我感觉课上学生没有拓展思维的机会,整个“套”在了课件之中,教师也因为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没有能够就课上学生学习时的问题加以进一步的指导,整体上显得仓促不够深入。这是笔者在制作课件时所始料不及的。
同事使用的课件《恐龙》相比之下就比较简单。在学新课之前,先播放了一段电影《恐龙》的片断,影片展示的是七八种典型的恐龙及它们生活在充满了高大植物和充足水源的史前世界的场景。电影一开始播放,学生们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了起来,继而又热烈的讨论起来。教师在这时就适时的引入了课题《恐龙》,这是一个成功的导入新课,奠定了学生在整堂课上都会兴致高涨、乐于去学习这篇介绍恐龙的课文。而在讲解各种恐龙的特点时,教师只需要用鼠标点击屏幕上的各种恐龙的名字,就会展示一幅幅恐龙的图片,使抽象的文章变得直观形象,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相比之下,《恐龙》这个较为简单的课件所取得的效果远比整堂课的《平》要好,关键就在于它所展示的仅仅是需要展示的,不拖不冗,不仅没有束缚住教师学生的思维,反而更加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3.跟进技术理念,课件制作应该向积件、学件方向发展
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现在课件制作开始向积件方向发展。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由于地区、学校、社会环境、师资素质与个性、学生对象等因素各不相同,因而同一课件很难被不同教师应用于各自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这正是课件的通用性不强,积件、学件应运而生的原因。积件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组合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教学策略库和教学软件平台。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还能利用国际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学件则是以学生为对象,它模拟教师的教学过程,以某种教学过程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起直接作用。它除了可以具备课件、积件的一些特点外,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己支配学习的节奏、内容,给学生思维留下一定的时间、空间。
4.课件应尽可能互动,让学生参与进实际的操作之中
电脑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交互性。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当然,这就对教师制作课件提出了一定的难度要求。它不同于那种展示性的课件,它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在操作时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在制作课件时就要将其完善,以免在上课时产生错误。
电脑课件的应用时间还不长,还处在一个摸索探究的阶段。因此,需要广大的教师充分认识到电脑这个现代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趋利避害,在制作和使用课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交流经验,真正发挥其有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莫海浪.制作物理课件的几点策略.
[2]谢幼如.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杨灵.多媒体教学误区.
[4]关雪梅,陈纯锴.多媒体CAI课件应用、误区及对策.
[5]李克东.教育及数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