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象中“海盗”猖狂的索马里,最近因为一部名为《我从非洲来》的纪录片刷了一波不一样的存在感。纪录片的导演和丹,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12年的索马里姑娘。和丹有着多重身份,她不仅是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的博士留学生、CCTV“汉语桥”大赛银奖得主,更是浙大非洲研究院的讲师、索马里政府的总统顾问。她和同事拍摄的《我从非洲来》,在全球多个电影节上放映。让中国人更了解非洲,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这,就是她的梦。
非洲人在义乌的小城故事
黝黑的肤色,圆润的身材和脸庞,传统的阿拉伯服装,从外表看,和丹毫无疑问是个地道的非洲姑娘,但只要她一开口,纯正的汉语说得比中国人还溜。也许正因为此,她拍摄的这部讲述在华非洲人的纪录片,有着独特的中国味道。
《我从非洲来》,又名《非洲人在义乌》,讲述的是一群生活在浙江义乌的非洲人的故事,这其中也有和丹自己的故事。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和丹有些话想对这里的人们说说:“中国民众对非洲的印象总是贫穷混乱,但实际上非洲很美,在中国的非洲人也都在努力拼搏。”她想把这一点通过影像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我从非洲来》这部片子。
非洲人在中国过着怎样的生活?纪录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几个梳着脏辫的非洲女孩围坐在一起,异口同声地练习汉语绕口令:“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挥”。来自非洲的留学生走出校园,加入广场舞大妈的队伍,一起唱歌、玩耍……
影片里的非洲人和中国人都是可爱的。在和丹的镜头下,一个在义乌开小商品店的非洲老板和一个来购物的中国小女孩,他们的交集不是钱货交易,而是充满了温情和打趣的互动。在个头只及自己半身的小女孩面前,一米八几的大高个老板亲切地弯下腰,举起黝黑的大手,一边跟顾客小女孩愉快地击掌,一边用带点口音的中文喊道:“耶!说拜拜!”腼腆的中国小女孩在他的鼓励下,小声地回了句“拜拜”,却不小心把他的非洲口音也学了出来,然后不好意思地笑着躲进了妈妈的怀里。
有时,影片也会反映一些偏见和问题。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正在义乌创业的小伙子这样描述他的无奈:“有的人看到我会用指头在我手上蹭,想看看我的黑皮肤会不会掉颜色。”但更多的是遭遇了偏见之后,通过努力取得的平等和尊重。
一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小伙子爱上了浙江海宁姑娘佳明,可是因为肤色和国籍,却让他们的爱情在中国父母面前难以得到认可。约瑟夫和佳明为此付出了超过同龄恋人更多的时间,寻求彼此的理解和支持。终于,佳明的母親被约瑟夫打动了。“这个男孩子会对我女儿好,跟他是哪里人关系不大。”帅气的非洲小伙儿和美丽的中国姑娘成为眷侣,成就了一段跨国爱情的佳话。拍摄这段故事的和丹也为他们的执着感动。
纪录片一拍就是两年。和丹与她的中国同事——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影视研究中心的张勇,费时两年多,终于完成了这部共有6集的纪录片。每一集分为经济、社会、情感、教育、生活、艺术等主题,几乎涵盖了在华非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丹这样总结自己的作品:“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将非洲人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追逐梦想的画面展现给全世界,讲好非洲人在义乌的小城故事,也讲好中非合作的大故事。”
东非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伦敦索马里国际文化节、赞比亚卢萨卡国际电影节、“中国人类学的非洲研究:传统、域外与实践国际研讨会”……纪录片在这些电影节和大型活动上进行了放映,赢得一片好评。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赞誉,和丹认为自己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共通性:“不论什么肤色、来自哪个国家,大家都有梦想,有追求,都会经历一些波折,也都期待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想法,大概也与和丹来华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
播音腔的练成
12年前,和丹高中毕业,跟着在义乌做生意的叔叔第一次来到中国,就把中国的风土人情深深记在了心里。在年少的和丹心里,曾以为中国人各个会功夫,来了之后却发现并不是这样。第一站到了北京,一出室外就见到漫天尘土,还以为中国也和老家一样是个沙漠之国。但接下来的一个月,和丹去了上海、扬州、南京,这才知道原来中国到处是绿树草地,山水美景,而她之前只是不巧,在北京遇到了沙尘暴。
被中国深深吸引的和丹很快就开始了在中国的留学生活。在同学们看来,和丹简直是个语言天才、汉语学霸。她不仅顺利通过了被留学生视作“汉语托福”的汉语水平6级考试,还积极参加全中文的辩论赛、演讲赛、主持人大赛,获得过浙江省朗诵比赛第一名、CCTV“汉语桥”大赛银奖等奖项。这些荣誉说出来轻松,可是外人却不知道,和丹为此做过多少“疯狂”的事情。
和丹在中国的第一年,是在扬州大学度过的。在这里,她开启了“疯狂汉语”模式。就像那些“考场一分钟,自习十年功”的学霸一样,和丹学习汉语的方法既刻苦又笨拙——那就是背。汉语教科书上的课文,她日日诵读,连同例句和习题在内,她能够一字不差地背出来。除了学习语法,和丹也不放弃任何实践练习口语的机会。不管是坐公交还是逛街,她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和身边的中国人聊天。“中国人有个好习惯,你哪个词说得不标准,他们会马上纠正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丹的口语很快就说得和中国人一样地道了,甚至比一些有口音的“塑料普通话”还要字正腔圆,甚至还有些中气十足的播音腔。
在扬州大学苦修一年汉语之后,和丹进入浙江师范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原本是为了日后帮助叔叔打理生意才选择这个专业,但随着对中国文化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和了解,和丹的想法发生了转变。她开始觉得,比起做生意,有些事情更重要——那就是促进中非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脑海中的这一个转变,改变了她日后所做的一次又一次关键选择,也让她渐渐走上了引领世人读懂非洲、读懂中国的梦想之路。
不经商,做教师,做浙大教师
和丹来华的12年,可以说也是非洲来华留学生的黄金时期。这十来年里,非洲在华留学生人数不断攀升。据中国教育在线、来华留学网联合发布的《2014年来华留学调查报告》显示,2005至2014年,在中国的非洲留学生人数以年均近35%的速度增加,这一涨幅比所有外国留学生群体的涨幅都要高。
和丹搭上了来华留学的顺风车。在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她获得孔子学院的奖学金,在母校继续攻读汉语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她又获得了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优秀留学生奖学金,进入浙江大学攻读传播学博士学位。2016年毕业时,她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叔叔在义乌的生意,一边则是来自数家跨国企业或机构的高薪offer,最终,她选择了回到母校浙江师大,进入非洲研究院工作,成为了非洲影视研究中心的讲师和研究员。
“来中国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当大学老师,更没想到有一天能用汉语给学生上专业课。”尽管与初衷背道而驰,但和丹却觉得现在的道路才是她的梦想。在12年的来华生活中,她越来越感到中非对话的重要,越来越希望促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位来自非洲的姑娘也有了自己的梦:“当一名好教师,引领更多读懂中国又热爱非洲的中非青年,培养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而中国正在给她实现梦想的舞台。
总统顾问传授中国经验
从事教师职业仅仅一年,和丹又有了新的身份——总统顾问。2017年9月25日,索马里政府正式给和丹颁布了任命书,任命她为总统顾问,索马里联邦共和国总统办公室主任法哈德·亚莘亲自签发了委任证书。作为索马里政府唯一一个研究中国经验的顾问,和丹会在任职期间,向索马里总统及其办公室在索马里国家发展、中国与索马里两国经贸合作等领域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参考。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内战之后,索马里第一个联邦政府直到5年前才得以建议,索马里一直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特殊时期。而和丹作为顾问,一直致力于将自己观察到的“中国经验”传达回自己的祖国。
和丹通过自己独特的对待中国、中非合作等方面的独特和深刻的认识,在《中国日报》英文版等媒体上发表多篇新闻评论,也为索马里政府就本国经济发展、政治传播、妇女就业与青年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咨询建议。
责任编辑:陈思
非洲人在义乌的小城故事
黝黑的肤色,圆润的身材和脸庞,传统的阿拉伯服装,从外表看,和丹毫无疑问是个地道的非洲姑娘,但只要她一开口,纯正的汉语说得比中国人还溜。也许正因为此,她拍摄的这部讲述在华非洲人的纪录片,有着独特的中国味道。
《我从非洲来》,又名《非洲人在义乌》,讲述的是一群生活在浙江义乌的非洲人的故事,这其中也有和丹自己的故事。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和丹有些话想对这里的人们说说:“中国民众对非洲的印象总是贫穷混乱,但实际上非洲很美,在中国的非洲人也都在努力拼搏。”她想把这一点通过影像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我从非洲来》这部片子。
非洲人在中国过着怎样的生活?纪录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几个梳着脏辫的非洲女孩围坐在一起,异口同声地练习汉语绕口令:“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挥”。来自非洲的留学生走出校园,加入广场舞大妈的队伍,一起唱歌、玩耍……
影片里的非洲人和中国人都是可爱的。在和丹的镜头下,一个在义乌开小商品店的非洲老板和一个来购物的中国小女孩,他们的交集不是钱货交易,而是充满了温情和打趣的互动。在个头只及自己半身的小女孩面前,一米八几的大高个老板亲切地弯下腰,举起黝黑的大手,一边跟顾客小女孩愉快地击掌,一边用带点口音的中文喊道:“耶!说拜拜!”腼腆的中国小女孩在他的鼓励下,小声地回了句“拜拜”,却不小心把他的非洲口音也学了出来,然后不好意思地笑着躲进了妈妈的怀里。
有时,影片也会反映一些偏见和问题。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正在义乌创业的小伙子这样描述他的无奈:“有的人看到我会用指头在我手上蹭,想看看我的黑皮肤会不会掉颜色。”但更多的是遭遇了偏见之后,通过努力取得的平等和尊重。
一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小伙子爱上了浙江海宁姑娘佳明,可是因为肤色和国籍,却让他们的爱情在中国父母面前难以得到认可。约瑟夫和佳明为此付出了超过同龄恋人更多的时间,寻求彼此的理解和支持。终于,佳明的母親被约瑟夫打动了。“这个男孩子会对我女儿好,跟他是哪里人关系不大。”帅气的非洲小伙儿和美丽的中国姑娘成为眷侣,成就了一段跨国爱情的佳话。拍摄这段故事的和丹也为他们的执着感动。
纪录片一拍就是两年。和丹与她的中国同事——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影视研究中心的张勇,费时两年多,终于完成了这部共有6集的纪录片。每一集分为经济、社会、情感、教育、生活、艺术等主题,几乎涵盖了在华非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丹这样总结自己的作品:“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将非洲人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追逐梦想的画面展现给全世界,讲好非洲人在义乌的小城故事,也讲好中非合作的大故事。”
东非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伦敦索马里国际文化节、赞比亚卢萨卡国际电影节、“中国人类学的非洲研究:传统、域外与实践国际研讨会”……纪录片在这些电影节和大型活动上进行了放映,赢得一片好评。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赞誉,和丹认为自己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共通性:“不论什么肤色、来自哪个国家,大家都有梦想,有追求,都会经历一些波折,也都期待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想法,大概也与和丹来华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
播音腔的练成
12年前,和丹高中毕业,跟着在义乌做生意的叔叔第一次来到中国,就把中国的风土人情深深记在了心里。在年少的和丹心里,曾以为中国人各个会功夫,来了之后却发现并不是这样。第一站到了北京,一出室外就见到漫天尘土,还以为中国也和老家一样是个沙漠之国。但接下来的一个月,和丹去了上海、扬州、南京,这才知道原来中国到处是绿树草地,山水美景,而她之前只是不巧,在北京遇到了沙尘暴。
被中国深深吸引的和丹很快就开始了在中国的留学生活。在同学们看来,和丹简直是个语言天才、汉语学霸。她不仅顺利通过了被留学生视作“汉语托福”的汉语水平6级考试,还积极参加全中文的辩论赛、演讲赛、主持人大赛,获得过浙江省朗诵比赛第一名、CCTV“汉语桥”大赛银奖等奖项。这些荣誉说出来轻松,可是外人却不知道,和丹为此做过多少“疯狂”的事情。
和丹在中国的第一年,是在扬州大学度过的。在这里,她开启了“疯狂汉语”模式。就像那些“考场一分钟,自习十年功”的学霸一样,和丹学习汉语的方法既刻苦又笨拙——那就是背。汉语教科书上的课文,她日日诵读,连同例句和习题在内,她能够一字不差地背出来。除了学习语法,和丹也不放弃任何实践练习口语的机会。不管是坐公交还是逛街,她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和身边的中国人聊天。“中国人有个好习惯,你哪个词说得不标准,他们会马上纠正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丹的口语很快就说得和中国人一样地道了,甚至比一些有口音的“塑料普通话”还要字正腔圆,甚至还有些中气十足的播音腔。
在扬州大学苦修一年汉语之后,和丹进入浙江师范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原本是为了日后帮助叔叔打理生意才选择这个专业,但随着对中国文化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和了解,和丹的想法发生了转变。她开始觉得,比起做生意,有些事情更重要——那就是促进中非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脑海中的这一个转变,改变了她日后所做的一次又一次关键选择,也让她渐渐走上了引领世人读懂非洲、读懂中国的梦想之路。
不经商,做教师,做浙大教师
和丹来华的12年,可以说也是非洲来华留学生的黄金时期。这十来年里,非洲在华留学生人数不断攀升。据中国教育在线、来华留学网联合发布的《2014年来华留学调查报告》显示,2005至2014年,在中国的非洲留学生人数以年均近35%的速度增加,这一涨幅比所有外国留学生群体的涨幅都要高。
和丹搭上了来华留学的顺风车。在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她获得孔子学院的奖学金,在母校继续攻读汉语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她又获得了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优秀留学生奖学金,进入浙江大学攻读传播学博士学位。2016年毕业时,她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叔叔在义乌的生意,一边则是来自数家跨国企业或机构的高薪offer,最终,她选择了回到母校浙江师大,进入非洲研究院工作,成为了非洲影视研究中心的讲师和研究员。
“来中国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当大学老师,更没想到有一天能用汉语给学生上专业课。”尽管与初衷背道而驰,但和丹却觉得现在的道路才是她的梦想。在12年的来华生活中,她越来越感到中非对话的重要,越来越希望促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位来自非洲的姑娘也有了自己的梦:“当一名好教师,引领更多读懂中国又热爱非洲的中非青年,培养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而中国正在给她实现梦想的舞台。
总统顾问传授中国经验
从事教师职业仅仅一年,和丹又有了新的身份——总统顾问。2017年9月25日,索马里政府正式给和丹颁布了任命书,任命她为总统顾问,索马里联邦共和国总统办公室主任法哈德·亚莘亲自签发了委任证书。作为索马里政府唯一一个研究中国经验的顾问,和丹会在任职期间,向索马里总统及其办公室在索马里国家发展、中国与索马里两国经贸合作等领域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参考。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内战之后,索马里第一个联邦政府直到5年前才得以建议,索马里一直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特殊时期。而和丹作为顾问,一直致力于将自己观察到的“中国经验”传达回自己的祖国。
和丹通过自己独特的对待中国、中非合作等方面的独特和深刻的认识,在《中国日报》英文版等媒体上发表多篇新闻评论,也为索马里政府就本国经济发展、政治传播、妇女就业与青年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咨询建议。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