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迫切需要改变旧的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和条件,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主动参与思考,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索中不仅学会做数学,而且善于说数学,充分发挥“说数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和学习习惯在说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成长、发展和延伸。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说” 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为了使课堂教学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程序顺利地进行下去,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大多数学生说的机会。即使是提问,教师也喜欢特别关照那些“优等生”。在他们看来,“说”是语文课堂的专利,而在数学课堂上,“说”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证明,即使是在数学课堂上,“说”的训练也是不能忽视的。“说”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都是很有益处的,是值得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1 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1.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拓,有疑才会去探索。要将质疑深入引入课堂。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敢疑、敢问,积极地参与到认知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敢于质疑。如果课堂的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就容易对教师产生恐惧而不敢提出问题,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1.2 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方法的教学往往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因为“教”是为了“不教”。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要让学生敢问、乐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2 加强说话训练好处多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确规定,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性质、法则是个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
2.3 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当然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能说因为数学教学大纲中没有这个要求,而没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责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各科教师都应从培养“三面向”人才的高度认识问题,有责任“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如果说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说话更准确、精练。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有时需当机立断的敏捷性,所以数学教师根据教材有计划地并严格训练学生说话,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2.4 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
3 如何加强“说”的训练班
3.1 注意学生答语的完整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说。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2 鼓励学生说出其思考过程来。在学生做完一道题后,我们不能只停留于其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上,而是鼓励他们说出其思考过程来,这样对全班同学的学习也能起到指导作用。
3.3 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当然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能说因为数学教学就没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责任。如果说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说话更准确、精练。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有时需当机立断的敏捷性,所以数学教师应根据教材有计划地并严格训练学生说话,这样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3.4 既动手又动口,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
总之,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已引起教育专家和广大教育同仁的高度重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表达和交流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语言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灵活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深化理解了课堂内容,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而系统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说” 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为了使课堂教学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程序顺利地进行下去,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大多数学生说的机会。即使是提问,教师也喜欢特别关照那些“优等生”。在他们看来,“说”是语文课堂的专利,而在数学课堂上,“说”是微不足道的。但事实证明,即使是在数学课堂上,“说”的训练也是不能忽视的。“说”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都是很有益处的,是值得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1 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1.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拓,有疑才会去探索。要将质疑深入引入课堂。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敢疑、敢问,积极地参与到认知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敢于质疑。如果课堂的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就容易对教师产生恐惧而不敢提出问题,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1.2 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方法的教学往往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因为“教”是为了“不教”。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要让学生敢问、乐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2 加强说话训练好处多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确规定,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性质、法则是个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
2.3 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当然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能说因为数学教学大纲中没有这个要求,而没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责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各科教师都应从培养“三面向”人才的高度认识问题,有责任“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如果说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说话更准确、精练。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有时需当机立断的敏捷性,所以数学教师根据教材有计划地并严格训练学生说话,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2.4 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
3 如何加强“说”的训练班
3.1 注意学生答语的完整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说。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2 鼓励学生说出其思考过程来。在学生做完一道题后,我们不能只停留于其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上,而是鼓励他们说出其思考过程来,这样对全班同学的学习也能起到指导作用。
3.3 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当然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能说因为数学教学就没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责任。如果说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说话更准确、精练。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有时需当机立断的敏捷性,所以数学教师应根据教材有计划地并严格训练学生说话,这样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3.4 既动手又动口,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
总之,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已引起教育专家和广大教育同仁的高度重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表达和交流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语言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灵活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深化理解了课堂内容,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而系统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