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祠的名气不仅仅缘于晋祠本身,它背后承载着极其厚重的历史,让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2000多年前那场意义非凡的“三家分晋”。“三家分晋”,乃周王朝分崩离析的标志性事件。中国早期的历史事件中,“三家分晋”无疑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个,它直接改变了其后中国历史的走向。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 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有一个著名的祠堂——晋祠。抚去历史烟云,远离金戈铁马,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今天,作为一个鲜活的陈年物证, 还有无数中外游客簇拥至此,感受历史尘埃透露出的万般信息。
晋祠就是一个中国历史传承的活化石。《史记·晋世家》载,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这个“唐叔虞祠”,就是我们今天的著名景点——晋祠。
此间称谓的唐国,乃是古帝尧陶唐封地,在
今山西翼城。《史记·晋世家》载,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在院子里做游戏,成王随手从地上拾起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叔虞说,给你这个玉圭,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站在一边的史官听了,就请成王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分封大典。成王说:“我是和叔虞做游戏呢。”史官却说: “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就要用史书记载,用音乐歌舞庆贺,用典礼成全。”为了对历史负责, 成王就把唐国分封给叔虞。
却说叔虞治下的唐国,可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派兴旺景象。这一景象竟延续了600 余年。这也算是后人为何修造一处晋祠,专门祭祀他的最大理由。《晋祠志卷第七·祭赛》曾绘声绘色描述晋祠祭祀盛况:“晋祠神庙虽多,而列入祀典奉常有司岁时飨者,惟圣母庙、唐叔虞祠、水母庙、王恭襄公祠而已。”
三家分晋
晋祠的名气不仅仅缘于晋祠本身,它背后承载着极其厚重的历史,让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 就是2000 多年前那场意义非凡的“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乃周王朝分崩离析的标志性事件。中国早期的历史事件中,“三家分晋”无疑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个,它直接改变了其后中国历史的走向。
在三晋大地上,一个存在六百多年的晋国, 最终被瓜分,历史从此进入了战国时代,山西至今也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三晋”。
晋,原本强悍的春秋五霸之一。拥有60 个世家大族,但至春秋末年,因王室与卿大夫们连年的争权内斗,王室权威耗损严重,终至孱弱不堪, 这就使得远亲公族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利用旧君刚死、新君幼弱之机,呈现出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卿专政之态。公元前376 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自此,世家传位35 代,历时670 年的晋国,其国家意义上的名字和
版图彻底被抹去。
晋国是与周王室同姓的诸侯国。周公灭掉唐国以后,将土地分封给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叔虞的儿子继位,改国号为晋。作为全国最大老板的周天子,不但没帮晋侯平乱,还正式宣布韩、赵、魏升格为诸侯国。可见周王朝式微至何种地步。
这样一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由此,霸权政治结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正式揭开。
公元前241 年,赵、楚、魏、韩、燕五国共推楚考烈王为纵约长,春申君为联军主帅,共同攻打秦国。函谷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后一次诸侯合纵攻秦之战,尽管庞暖富于智谋,又善于纵横之术,但最终无功而返。从此,六国更加无法抵御秦国的兼并,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自文王建周以来,周王名义上一直是天下共主。春秋以来到秦统一六国,诸侯经常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壮大自己的实力,周王朝仅具象征意义。等到秦统一六国,周王的旗帜已经连象征意义都没有了。中国由诸侯征战走向统一。
长存的晋祠
晋祠作为晋国的驱壳和载体,成为历朝君王警示的活道具,历代均有修建和扩建——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对当时晋祠描述到:“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南北朝天保年间(550-559 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唐贞观二十年(646 年)又一次扩建,太宗李世民游晋祠撰《晋祠之铭并序》碑文。太平兴国九年(984 年)依山建正殿,专门供奉唐叔虞。至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 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其母邑姜亦供奉于正殿之中。熙宁年间(1068-1077 年)封邑姜为“顕灵昭济圣母”, 遂有圣母殿之称……祠内至今藏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筑100 余座。
我们大体可以从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中,找到晋祠为后世尊崇的原因。“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不是亲属就不能巩固社稷,不施仁政就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他认为,“兴邦建国”必须亲信贵族,以作辅弼;“分圭锡社”也要给予采邑,从而把握军政要点。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历时年代最久的王朝,历经37 帝,统治了800 多年。李世民眼里,周朝实行的分封世袭禄位制,就是国家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周人不愧为中国初期各种制度的创始者,黄仁宇把这种制度称之为“间架性的设计”。易中天更形象地把“周”比喻为“我们民族的青春期”, 正因为年轻有活力,因而出现了很多令后世膜拜的“朦胧的偶像”——杀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爱的情人,英武自重的战士,忠于职守的人臣, 不卑不亢的使节……无不表现出千古流芳的中华精神。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 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有一个著名的祠堂——晋祠。抚去历史烟云,远离金戈铁马,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今天,作为一个鲜活的陈年物证, 还有无数中外游客簇拥至此,感受历史尘埃透露出的万般信息。
晋祠就是一个中国历史传承的活化石。《史记·晋世家》载,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这个“唐叔虞祠”,就是我们今天的著名景点——晋祠。
此间称谓的唐国,乃是古帝尧陶唐封地,在
今山西翼城。《史记·晋世家》载,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在院子里做游戏,成王随手从地上拾起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叔虞说,给你这个玉圭,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站在一边的史官听了,就请成王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分封大典。成王说:“我是和叔虞做游戏呢。”史官却说: “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就要用史书记载,用音乐歌舞庆贺,用典礼成全。”为了对历史负责, 成王就把唐国分封给叔虞。
却说叔虞治下的唐国,可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派兴旺景象。这一景象竟延续了600 余年。这也算是后人为何修造一处晋祠,专门祭祀他的最大理由。《晋祠志卷第七·祭赛》曾绘声绘色描述晋祠祭祀盛况:“晋祠神庙虽多,而列入祀典奉常有司岁时飨者,惟圣母庙、唐叔虞祠、水母庙、王恭襄公祠而已。”
三家分晋
晋祠的名气不仅仅缘于晋祠本身,它背后承载着极其厚重的历史,让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 就是2000 多年前那场意义非凡的“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乃周王朝分崩离析的标志性事件。中国早期的历史事件中,“三家分晋”无疑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个,它直接改变了其后中国历史的走向。
在三晋大地上,一个存在六百多年的晋国, 最终被瓜分,历史从此进入了战国时代,山西至今也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三晋”。
晋,原本强悍的春秋五霸之一。拥有60 个世家大族,但至春秋末年,因王室与卿大夫们连年的争权内斗,王室权威耗损严重,终至孱弱不堪, 这就使得远亲公族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利用旧君刚死、新君幼弱之机,呈现出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卿专政之态。公元前376 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自此,世家传位35 代,历时670 年的晋国,其国家意义上的名字和
版图彻底被抹去。
晋国是与周王室同姓的诸侯国。周公灭掉唐国以后,将土地分封给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叔虞的儿子继位,改国号为晋。作为全国最大老板的周天子,不但没帮晋侯平乱,还正式宣布韩、赵、魏升格为诸侯国。可见周王朝式微至何种地步。
这样一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由此,霸权政治结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正式揭开。
公元前241 年,赵、楚、魏、韩、燕五国共推楚考烈王为纵约长,春申君为联军主帅,共同攻打秦国。函谷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后一次诸侯合纵攻秦之战,尽管庞暖富于智谋,又善于纵横之术,但最终无功而返。从此,六国更加无法抵御秦国的兼并,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自文王建周以来,周王名义上一直是天下共主。春秋以来到秦统一六国,诸侯经常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壮大自己的实力,周王朝仅具象征意义。等到秦统一六国,周王的旗帜已经连象征意义都没有了。中国由诸侯征战走向统一。
长存的晋祠
晋祠作为晋国的驱壳和载体,成为历朝君王警示的活道具,历代均有修建和扩建——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对当时晋祠描述到:“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南北朝天保年间(550-559 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唐贞观二十年(646 年)又一次扩建,太宗李世民游晋祠撰《晋祠之铭并序》碑文。太平兴国九年(984 年)依山建正殿,专门供奉唐叔虞。至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 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其母邑姜亦供奉于正殿之中。熙宁年间(1068-1077 年)封邑姜为“顕灵昭济圣母”, 遂有圣母殿之称……祠内至今藏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筑100 余座。
我们大体可以从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中,找到晋祠为后世尊崇的原因。“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不是亲属就不能巩固社稷,不施仁政就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他认为,“兴邦建国”必须亲信贵族,以作辅弼;“分圭锡社”也要给予采邑,从而把握军政要点。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历时年代最久的王朝,历经37 帝,统治了800 多年。李世民眼里,周朝实行的分封世袭禄位制,就是国家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周人不愧为中国初期各种制度的创始者,黄仁宇把这种制度称之为“间架性的设计”。易中天更形象地把“周”比喻为“我们民族的青春期”, 正因为年轻有活力,因而出现了很多令后世膜拜的“朦胧的偶像”——杀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爱的情人,英武自重的战士,忠于职守的人臣, 不卑不亢的使节……无不表现出千古流芳的中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