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名国内攀岩摄影发烧友
一名The North Face签约摄影师
一同和我们聊聊
如何用手中的相机记录那岩上的日子
壹
紫笛依扬
爱户外,爱摄影,爱攀登。摄影作品《攀冰在珠峰》荣获2007年度(第三届)中国户外金犀牛装首次最佳户外摄影单项奖;2009雪鸟极限先锋攀冰交流大会女子组冠军;《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攀登纪实》大型画册执行编辑;2008年度“华硕杯”第四届中国户外产业大盘点“户外江湖十八侠”天技派掌门人“岩冰影侠”。
一直以来,户外摄影就在摄影领域中独树一帜,攀岩摄影的主题往往因结合了人与大自然中的岩壁更让人感觉到挑战性,所以,我认为攀岩摄影的精髓就在于图片的震撼性和故事性。攀岩运动分类众多,可以按照攀爬地点,攀登形式等等分门别类,就户外环境中的攀岩,我总结出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想一想,当勇敢的攀岩者们正挑战在大自然的悬崖峭壁上或攀爬在一块大石头上时,你会怎样取景,捕捉攀爬中的精彩瞬间,为大家带来攀岩的视觉盛宴呢?
在拍摄之前,心里要明白想拍的是什么,考虑照片画面中主要表现什么,被摄主体安排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光线、色彩、线条、形态等造型手段,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然后透过镜头在取景框中观察被摄的景物及周围的环境,选择最佳的拍摄点,以得到最为满意的构图。
在取景,构图时,需要注意突出拍摄主体。照片缺少感染力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少对比,无法使画面产生视觉冲击力。对比是摄影创作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可以把画面的思想内涵充分表达出来,使照片产生更加生动的效果。
在攀岩摄影中运用的方法主要有:
1 近点,再近点
让自己距离拍摄者近一点,可以把自己固定在攀爬者的上方保护站或者旁边的路线上,总之,尽量距离拍摄者要近。摄影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主体要足够大,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可以利用广角镜头强化透视,来适当夸大主体。
2 利用色彩对比
尽量让拍摄者在攀爬时穿着鲜艳的服装,避免和岩石发生靠色现象。色彩本身就富有表现力,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差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不同色彩面积的对比,对确定画面基调,营造画面气氛,烘托主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利用光线明暗
尽量在阳光好的情况下拍摄,利用光线变化来突出主体。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摄影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光线的运用结果,光线直接影响着色彩,影调,线条,画面的整体效果。因此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来突出主体也是比较重要的手段,做法是把拍摄者安排在比较明亮的光线下,让岩壁作为陪衬体安排在阴暗中。
4 利用动静结合
充分利用拍摄者的动与岩壁静的对比,是画面产生活力、吸引力的重要手法。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是改变画面呆板,平淡状况,以及丰富画面视觉元素的最重要的手段。
5 利用虚实相映
让拍摄者前景清晰,背景岩壁模糊,以达到虚实相见和以虚托实,让画面更富有感染力。
建议
1 不要迷信要拍出好照片就一定要使用最高档的器材,那样你会成为摄影败家子一个。
2 相机是用来制造视觉享受的,不是用来砸核桃的。户外摄影,尽量选择轻便实用的相机。
3 所谓一镜走天下的镜头最好不要买,拍摄攀岩一个广角镜头加上一个长焦镜头就足够了。
4 没有任何摄影基础的不妨先选择数码卡片机,一定要能手动调节光圈的,别用自动挡。
5 不要买傻瓜机,没有思考的作品不叫摄影,不要买胶片入门机,既过时也不便捷。
6 要想拍得好,首先要爬得好,先练好攀岩吧,可以更深地体会攀岩和摄影的结合。
7 网上的好看照片,包括论坛里看到的精华照片,基本都是后期精心制作出来的。学会PS,这也是摄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8 灵感是很难学会的,而摄影技术是共通的,多学习前人总结的摄影技巧吧!
9 摄影是门孤独的艺术,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画面中,独立思考下才能有夸自己满意的作品。
贰
从2004年开始在青岛推广攀岩运动,涉足户外摄影三年,2009年成为时代图库、东方IC签约摄影师。2008年的一张攀岩照片被国际知名攀岩网站8A.nu评为10月最佳图片。同年12月拍摄的一组华严寺抱石图,被著名攀登杂志《CLIMBING》网站选入首页。
摄影是一种毒,攀岩亦是一种毒!毒发的时候,晴天白日梦免不了的,有段时间就连午睡的时候我都能梦见在磕石头。2005年我儿子出生,毫不犹豫地给他取名“石头”。寻找适合攀岩的石头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发掘石头,享受磕线的同时,我更享受着摄影的快乐,每次去抱石我都会背上全套摄影器材。
摄影是一种记录,至少对于我喜欢的攀岩来说我希望从最特别的角度来记录。在刚开始迷上摄影的时候,我冲动地跑进书店买回什么《摄影构图》的理论文章,慢慢地发现读这些对我的帮助并不大。对美的感知早在“黄金法则”之前就存在于生活当中,用心看和体会很重要。我觉得相机带给我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观察”,以前不注意的色彩现在我可以从杂乱的背景中把它分离出来,以前天空的云是什么样的极少注意,现在我喜欢不时看看天空,找个时间坐在海边看天空和海洋随着日落而变化的色彩。
庄子《知北游》有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很喜欢。我以前喜欢拍些装备什么的特写,现在我喜欢拍的基本上都是太的场景,大美的自然人只是其中的点缀。山就在那里,而人却是来来往往。我现在用的机器是尼康的全画幅相机D700,镜头最常用的是18—35的广角,全画幅的机器非常适合广角的发挥,以前用ASP画幅焦段在24就变形厉害,现在我基本上都用18广角段。这也是经过历次的装备更新才确定下了的。
从喜欢攀岩到喜欢摄影,我觉得自己其实走了条捷径,因为我熟悉攀岩。片子中出现的峭壁,巨石也都是我磕过许多遍的,所以我知道哪里是难点,哪里需要动态的飞跃,哪里是力量和耐力极限点,我做的就是端着相机在那里等待那一刻,我不喜欢摆拍,我喜欢在搭档们享受攀岩的那一刻记录他们心情飞扬的瞬间,我希望在他们行云流水的动作中留下充满力量的一刻。
很多时候我们拍照只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一定要成为太师才够资格把自己的照片拿出手。我属于那种脸皮厚的,只要我拍下来我就发到论坛,相册里和大家分享,自然在大家的评论中慢慢的知道什么是好什么需要改进。
不知道在哪里读过这样一句话“蔷薇寂寞地在墙角任花开花落,不需要喧嚣的赞美,不需要虚伪的掩饰,从花开到花落如此自在,生命的 芬芳不为取悦别人只为自己那美丽的心灵。”
华产寺抱石(右图)
华严寺是崂山深山里惟一的一所佛教寺院,那里散落的巨大石头,有的自己独自静盘在河道里树林间,有的打坐在寺院里聆听着高僧们的念经诵佛。在这里抱石别有一种味道,这其中的两块石头的抱石更是让我有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觉。
一块是“云穴”,十多米高的青色巨石,红色墨迹的石刻诗句,配与当天蓝色的天空,多么和谐的色彩搭配!神秘的佛教塔林、红色如虬龙般伸展的中国字,更是将中国味道淋漓展现。因为在这个地方拖石多是一些极慢的平衡动作,所以在保证至少1/50秒的曝光时间基础上,我尽量用最小的感光度,来保证片子的质量。
这组图片在2008年12月被著名攀登杂志《OLIMBING》网站选入首页。
叁
GUMP
1972年出生于新疆,现居北京,平面设计职业。2003年开始攀岩,平时没时间练就周末猛爬。常年泡在白河的一群人之一,堪称活版地图。在意识上向往1000 的巨墙,却还没有找到哪怕是300米的线路。曾为Alpinist停刊而痛心疾首,尽管手头一本还都没有。
去攀岩吧,就像冬天快到了一样;开线吧,就像岩壁是免费的一样;抱石吧,就像指力永远也用不完一样;摄影吧,就当相机是借来的一样!
从摄影角度上把我的这些称为作品,是比较勉强的。我始终在对我的SONY707相机抱怨不停,有一次想下决心换个单反,但在维修部看到N多个同类躺在那里时,对电子产品的前景大失所望,于是心安理得地把预算变成了攀岩装备。既然有人用手机拍出感人的画面,就不能再找客观理由,毕竟,构图,色彩和分享攀登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出于这个理论,我对图片的后期处理相当重视,我认为这些工作是在弥补相机没有表达出来的那部分,相当于自圆其说。
在开始攀岩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把那些线路记录下来,做成攻略,把信息传达给更多的人,让一条线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然而用画面去记录一条线路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要到达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减少透视变形带来的视差,有些线路的走向不在同一平面上,甚至完全超出可视范围。当时北京的线路不多,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快要搜集完整,却不断有新的岩区开发,直到去了郭亮,阳朔,才感觉线路之浩瀚,不是一已之力能够尽揽。即使如此,给线路拍摄一幅肖像的意识,仍是我面对岩壁的第一反应。
拍摄攀岩是我对攀登感受的延伸,我喜欢拍一次真正的攀登,一个人在冲破自己极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觉是无可复制的。真实,是我喜欢攀岩和攀登摄影的重要原因,无论攀登者处在什么水平,在面对一条线路时所表现的,都是真实的情绪爆发,在岩壁上,摆拍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攀登者拍摄攀岩的优势,就是能够通过攀登技术和器材保护到达那些难以想像的位置,能把握住发力的节奏,在做出精彩动作的同时按下快门。但这都只是理论上的,有些瞬间稍纵即逝,而有些位置,你一旦到达那里,就会发现远远不如预期的那样理想。在大岩壁线路上,选择空间就更少,一方面要完成攀登和确保操作准确无误,一方面要抓住惟一的机会捕捉画面。
对我而言,攀登和拍摄,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都是我享受攀岩的方式,放下相机专注攀爬,和整整一天挂在岩壁上拍摄,同样能使我完全投入。
能够把震撼人心的大风景和激动人心的攀登呈现在同一画面里,是我对攀登摄影的最高憧憬,尽管在这一点上我从未做到过,却也从未放弃。Erie Draper、Simon Carter Corey Rich是这个领域的大师,他们的作品总能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优秀之处,还有很多登山摄影家,在难以想像的环境下拍摄出叹为观止的画面,这些都给我以极大的启发。
和不同的人一起攀爬,不同风格的岩壁,都给我带来灵感。除了白河,郭亮是我比较喜欢去的地方,连绵不绝的峡谷中有无穷多的沉积岩裂缝,在这里我接触了Trad攀登,改变了对攀岩的看法,越来越喜欢大岩壁长线路和自己架设保护的攀登方式,通过新线路的探索和技术的积累,也使我在岩壁上的自由度更大,为创造更丰富的画面提供可能。在中国,多数风格各异的岩壁尚待开发,能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是我不断磨练和探索的动力。
壹
Tim Kemple
《CLIMBING》杂志、The North Face@签约摄影师。
想更多地了解他吗?可以登录他的个人网站www.kemplemedia.com。
《户外探险》: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攀岩题材的?它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Tim:我拍的第一张攀登照片是在我1999年高中毕业之后旅行的时候。之后我回家读大学,并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我的照片。每一张新照片我都力图超越以前所拍摄的。旅行和遇见新朋友都让我很高兴,我很幸运,在旅行中我认识了那些伟大的人。
《户外探险》:有的人,首先是一名攀岩者,而后才成为一个攀岩摄影师;有的人,首先是一名摄影师,而后才成为一名攀岩者。你是哪一种人?你喜欢攀岩吗?
Tim:我首先是个攀登者,我11岁开始攀登,直到18岁拿起相机开始摄影。我爱攀登,爱山,这种对户外的酷爱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拍照片的原因。
《户外探险》:通过镜头,你最想表达攀登的哪一部分?是激情,是难度,是壮观的山峰、岩壁,还是别的什么?
Tim:我认为这项运动中有三个不同的方面,生活方式,行为和人,我尽最大努力表现每一个方面。我希望人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感情,当他们看到照片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欢乐,紧张,悲伤等等。
《户外探险》:这其中,你觉得最难表达的是什么?最容易表达的是什么?
Tim:这取决于环境,对我来说,我有过一段很痛苦的时间,我很难表达探险活动所处的环境。相对于摄影记者,我更像一个商业摄影师,所以有时候我很难表现出我旅行中的那些细节方面,我更善于表现那些重大的时刻。
《户外探险》:你最满意的作品有哪些?它们发生在哪里,当时是什么情景?
Tim:那些表现这项运动和我所处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的照片一直是我喜欢的。我看着一张张照片,想着那些成就摄影师完成一张伟大照片的方方面面。我很喜欢那种方方面面的事情在一张照片里面很明显的表达出来的感觉。为此,我努力地工作。
《户外探险》:你在《CLIMBING》杂志上的作品,常常带给我们“惊艳”的感觉,你是怎么选择拍摄角度的?对此,你有哪些独特的见解?
Tim:我尽最大努力利用那些我可以控制的元素:光,焦距,镜头, 景深,模特等等来增大我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等待某些特别的事情发生的几率。从位置的某些特征中分离出拍摄主体的能力,使我可以找到最佳拍摄位置。
《户外探险》:在极限的条件下,你如何到达那些理想的拍摄位置?比如,在巴基斯坦海拔高达6250米的川口冰川(TRANGO TOWER)塔峰群。
Tim:作为一个到处旅行的攀登者,滑雪者和全能运动员,这些能力使我可以去那些很少有人去的,很少有摄影师可以看到的地域。
《户外探险》:拍摄攀岩时,你遇到过危险吗?是否也抱怨,也惧怕?还是庆幸自己有常人无法拥有的体验?
Tim:在山里总是有些危险的,但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对工作的激情。我的意思是我拍摄的时候不是从镜头中看到我的报酬,我拍摄的时候,我强烈地感受到我的拍摄主体经历了数天的徒步,在雨中搭建帐篷等等这些艰苦的工作,因此我确信我有发牢骚,但我当然感到幸运并认真对待自己的摄影师工作。
《户外探险》:通常,你是如何保护好自己和你的器材的?
Tim:我使用很多FStop公司提供的好用的器材,我用他们的Satori背包旅行,吊在安全带上拍摄的时候,我用他们的TKTK(一种腰包)。
《户外探险》:你是独自一人完成这些工作的吗?和我们说说你的拍摄助手和攀登搭档吧。
Tim:是的,通常我工作的时候,我有不少好助手,我认为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不可思议的对付租来的车的能力。过去几年中,我们在科罗拉多的河里陷车,在马洛卡的停车场里刮蹭,在智利和犹他的雪中跋涉,在班夫追尾……我一定要买保险了。
《户外探险》:现在图像后期处理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而户外运动题材需要高度的真实性,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你的作品,后期是如何处理的?
Tim:对于图片编辑我有非常严格的规则,对于原始图片,我不增添也不删减东西,我只调节颜色,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等,但永不增删任何东西。其他的热门户外运动(冲浪,滑雪和单板滑雪等)对于处理照片有严格的规则,我认为攀登杂志也应该这么做。接近99%的后期处理,我是使用Adobe Lightroom软件完成的。
《户外探险》:你拍摄过的地方中,你最喜欢哪里?你最向往的地方又是哪里?为什么?
Tim:我刚刚拍摄完成阿根廷的帕塔哥尼亚,那里很美。当然我也很想回到阳朔,那里的食物,人民和景色使那里实在是一个超乎想像的地方。
《户外探险》:中国的攀岩环境和攀岩者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Tim:我没去过中国多少地方,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有很多不同的景色。在我待在阳朔的几周中,我觉得阳朔的攀登不可思议,那里的人们非常非常友好且乐于助人。这里绝对是世上不多的各种类型的攀登者都会百分之百喜欢的胜地。
《户外探险》:你最欣赏的摄影师是谁?最欣赏的攀登摄影师是谁?
Tim:我非常喜欢那些大师的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能量,譬如David LaChapelle的作品,他的照片中有很多的天才艺术家的合作。在户外摄影方面,我从其他The North Face@摄影师,譬如Corey Rich Jimmy Chin和Kris Erickson那里学到很多。
《户外探险》:作为一名出色的攀岩摄影师,对于那些刚开始拿起相机的攀岩爱好者,你有哪些建议给他们?
Tim:噢,拿起你的相机,熟悉它能做的那些事。之后,在你外出的时候,你就可以对准焦距来讲述你的故事了。这很重要,你要试着把你看见的东西表现出来,没必要抄袭别人已经做过的。不可能你的每一张照片大家都喜欢,所以只拍那些你想要的照片。
一名The North Face签约摄影师
一同和我们聊聊
如何用手中的相机记录那岩上的日子
壹
紫笛依扬
爱户外,爱摄影,爱攀登。摄影作品《攀冰在珠峰》荣获2007年度(第三届)中国户外金犀牛装首次最佳户外摄影单项奖;2009雪鸟极限先锋攀冰交流大会女子组冠军;《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攀登纪实》大型画册执行编辑;2008年度“华硕杯”第四届中国户外产业大盘点“户外江湖十八侠”天技派掌门人“岩冰影侠”。
一直以来,户外摄影就在摄影领域中独树一帜,攀岩摄影的主题往往因结合了人与大自然中的岩壁更让人感觉到挑战性,所以,我认为攀岩摄影的精髓就在于图片的震撼性和故事性。攀岩运动分类众多,可以按照攀爬地点,攀登形式等等分门别类,就户外环境中的攀岩,我总结出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想一想,当勇敢的攀岩者们正挑战在大自然的悬崖峭壁上或攀爬在一块大石头上时,你会怎样取景,捕捉攀爬中的精彩瞬间,为大家带来攀岩的视觉盛宴呢?
在拍摄之前,心里要明白想拍的是什么,考虑照片画面中主要表现什么,被摄主体安排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光线、色彩、线条、形态等造型手段,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然后透过镜头在取景框中观察被摄的景物及周围的环境,选择最佳的拍摄点,以得到最为满意的构图。
在取景,构图时,需要注意突出拍摄主体。照片缺少感染力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少对比,无法使画面产生视觉冲击力。对比是摄影创作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可以把画面的思想内涵充分表达出来,使照片产生更加生动的效果。
在攀岩摄影中运用的方法主要有:
1 近点,再近点
让自己距离拍摄者近一点,可以把自己固定在攀爬者的上方保护站或者旁边的路线上,总之,尽量距离拍摄者要近。摄影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主体要足够大,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可以利用广角镜头强化透视,来适当夸大主体。
2 利用色彩对比
尽量让拍摄者在攀爬时穿着鲜艳的服装,避免和岩石发生靠色现象。色彩本身就富有表现力,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差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不同色彩面积的对比,对确定画面基调,营造画面气氛,烘托主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利用光线明暗
尽量在阳光好的情况下拍摄,利用光线变化来突出主体。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摄影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光线的运用结果,光线直接影响着色彩,影调,线条,画面的整体效果。因此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来突出主体也是比较重要的手段,做法是把拍摄者安排在比较明亮的光线下,让岩壁作为陪衬体安排在阴暗中。
4 利用动静结合
充分利用拍摄者的动与岩壁静的对比,是画面产生活力、吸引力的重要手法。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是改变画面呆板,平淡状况,以及丰富画面视觉元素的最重要的手段。
5 利用虚实相映
让拍摄者前景清晰,背景岩壁模糊,以达到虚实相见和以虚托实,让画面更富有感染力。
建议
1 不要迷信要拍出好照片就一定要使用最高档的器材,那样你会成为摄影败家子一个。
2 相机是用来制造视觉享受的,不是用来砸核桃的。户外摄影,尽量选择轻便实用的相机。
3 所谓一镜走天下的镜头最好不要买,拍摄攀岩一个广角镜头加上一个长焦镜头就足够了。
4 没有任何摄影基础的不妨先选择数码卡片机,一定要能手动调节光圈的,别用自动挡。
5 不要买傻瓜机,没有思考的作品不叫摄影,不要买胶片入门机,既过时也不便捷。
6 要想拍得好,首先要爬得好,先练好攀岩吧,可以更深地体会攀岩和摄影的结合。
7 网上的好看照片,包括论坛里看到的精华照片,基本都是后期精心制作出来的。学会PS,这也是摄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8 灵感是很难学会的,而摄影技术是共通的,多学习前人总结的摄影技巧吧!
9 摄影是门孤独的艺术,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画面中,独立思考下才能有夸自己满意的作品。
贰
从2004年开始在青岛推广攀岩运动,涉足户外摄影三年,2009年成为时代图库、东方IC签约摄影师。2008年的一张攀岩照片被国际知名攀岩网站8A.nu评为10月最佳图片。同年12月拍摄的一组华严寺抱石图,被著名攀登杂志《CLIMBING》网站选入首页。
摄影是一种毒,攀岩亦是一种毒!毒发的时候,晴天白日梦免不了的,有段时间就连午睡的时候我都能梦见在磕石头。2005年我儿子出生,毫不犹豫地给他取名“石头”。寻找适合攀岩的石头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发掘石头,享受磕线的同时,我更享受着摄影的快乐,每次去抱石我都会背上全套摄影器材。
摄影是一种记录,至少对于我喜欢的攀岩来说我希望从最特别的角度来记录。在刚开始迷上摄影的时候,我冲动地跑进书店买回什么《摄影构图》的理论文章,慢慢地发现读这些对我的帮助并不大。对美的感知早在“黄金法则”之前就存在于生活当中,用心看和体会很重要。我觉得相机带给我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观察”,以前不注意的色彩现在我可以从杂乱的背景中把它分离出来,以前天空的云是什么样的极少注意,现在我喜欢不时看看天空,找个时间坐在海边看天空和海洋随着日落而变化的色彩。
庄子《知北游》有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很喜欢。我以前喜欢拍些装备什么的特写,现在我喜欢拍的基本上都是太的场景,大美的自然人只是其中的点缀。山就在那里,而人却是来来往往。我现在用的机器是尼康的全画幅相机D700,镜头最常用的是18—35的广角,全画幅的机器非常适合广角的发挥,以前用ASP画幅焦段在24就变形厉害,现在我基本上都用18广角段。这也是经过历次的装备更新才确定下了的。
从喜欢攀岩到喜欢摄影,我觉得自己其实走了条捷径,因为我熟悉攀岩。片子中出现的峭壁,巨石也都是我磕过许多遍的,所以我知道哪里是难点,哪里需要动态的飞跃,哪里是力量和耐力极限点,我做的就是端着相机在那里等待那一刻,我不喜欢摆拍,我喜欢在搭档们享受攀岩的那一刻记录他们心情飞扬的瞬间,我希望在他们行云流水的动作中留下充满力量的一刻。
很多时候我们拍照只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一定要成为太师才够资格把自己的照片拿出手。我属于那种脸皮厚的,只要我拍下来我就发到论坛,相册里和大家分享,自然在大家的评论中慢慢的知道什么是好什么需要改进。
不知道在哪里读过这样一句话“蔷薇寂寞地在墙角任花开花落,不需要喧嚣的赞美,不需要虚伪的掩饰,从花开到花落如此自在,生命的 芬芳不为取悦别人只为自己那美丽的心灵。”
华产寺抱石(右图)
华严寺是崂山深山里惟一的一所佛教寺院,那里散落的巨大石头,有的自己独自静盘在河道里树林间,有的打坐在寺院里聆听着高僧们的念经诵佛。在这里抱石别有一种味道,这其中的两块石头的抱石更是让我有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觉。
一块是“云穴”,十多米高的青色巨石,红色墨迹的石刻诗句,配与当天蓝色的天空,多么和谐的色彩搭配!神秘的佛教塔林、红色如虬龙般伸展的中国字,更是将中国味道淋漓展现。因为在这个地方拖石多是一些极慢的平衡动作,所以在保证至少1/50秒的曝光时间基础上,我尽量用最小的感光度,来保证片子的质量。
这组图片在2008年12月被著名攀登杂志《OLIMBING》网站选入首页。
叁
GUMP
1972年出生于新疆,现居北京,平面设计职业。2003年开始攀岩,平时没时间练就周末猛爬。常年泡在白河的一群人之一,堪称活版地图。在意识上向往1000 的巨墙,却还没有找到哪怕是300米的线路。曾为Alpinist停刊而痛心疾首,尽管手头一本还都没有。
去攀岩吧,就像冬天快到了一样;开线吧,就像岩壁是免费的一样;抱石吧,就像指力永远也用不完一样;摄影吧,就当相机是借来的一样!
从摄影角度上把我的这些称为作品,是比较勉强的。我始终在对我的SONY707相机抱怨不停,有一次想下决心换个单反,但在维修部看到N多个同类躺在那里时,对电子产品的前景大失所望,于是心安理得地把预算变成了攀岩装备。既然有人用手机拍出感人的画面,就不能再找客观理由,毕竟,构图,色彩和分享攀登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出于这个理论,我对图片的后期处理相当重视,我认为这些工作是在弥补相机没有表达出来的那部分,相当于自圆其说。
在开始攀岩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把那些线路记录下来,做成攻略,把信息传达给更多的人,让一条线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然而用画面去记录一条线路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要到达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减少透视变形带来的视差,有些线路的走向不在同一平面上,甚至完全超出可视范围。当时北京的线路不多,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快要搜集完整,却不断有新的岩区开发,直到去了郭亮,阳朔,才感觉线路之浩瀚,不是一已之力能够尽揽。即使如此,给线路拍摄一幅肖像的意识,仍是我面对岩壁的第一反应。
拍摄攀岩是我对攀登感受的延伸,我喜欢拍一次真正的攀登,一个人在冲破自己极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觉是无可复制的。真实,是我喜欢攀岩和攀登摄影的重要原因,无论攀登者处在什么水平,在面对一条线路时所表现的,都是真实的情绪爆发,在岩壁上,摆拍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攀登者拍摄攀岩的优势,就是能够通过攀登技术和器材保护到达那些难以想像的位置,能把握住发力的节奏,在做出精彩动作的同时按下快门。但这都只是理论上的,有些瞬间稍纵即逝,而有些位置,你一旦到达那里,就会发现远远不如预期的那样理想。在大岩壁线路上,选择空间就更少,一方面要完成攀登和确保操作准确无误,一方面要抓住惟一的机会捕捉画面。
对我而言,攀登和拍摄,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都是我享受攀岩的方式,放下相机专注攀爬,和整整一天挂在岩壁上拍摄,同样能使我完全投入。
能够把震撼人心的大风景和激动人心的攀登呈现在同一画面里,是我对攀登摄影的最高憧憬,尽管在这一点上我从未做到过,却也从未放弃。Erie Draper、Simon Carter Corey Rich是这个领域的大师,他们的作品总能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优秀之处,还有很多登山摄影家,在难以想像的环境下拍摄出叹为观止的画面,这些都给我以极大的启发。
和不同的人一起攀爬,不同风格的岩壁,都给我带来灵感。除了白河,郭亮是我比较喜欢去的地方,连绵不绝的峡谷中有无穷多的沉积岩裂缝,在这里我接触了Trad攀登,改变了对攀岩的看法,越来越喜欢大岩壁长线路和自己架设保护的攀登方式,通过新线路的探索和技术的积累,也使我在岩壁上的自由度更大,为创造更丰富的画面提供可能。在中国,多数风格各异的岩壁尚待开发,能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是我不断磨练和探索的动力。
壹
Tim Kemple
《CLIMBING》杂志、The North Face@签约摄影师。
想更多地了解他吗?可以登录他的个人网站www.kemplemedia.com。
《户外探险》: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攀岩题材的?它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Tim:我拍的第一张攀登照片是在我1999年高中毕业之后旅行的时候。之后我回家读大学,并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我的照片。每一张新照片我都力图超越以前所拍摄的。旅行和遇见新朋友都让我很高兴,我很幸运,在旅行中我认识了那些伟大的人。
《户外探险》:有的人,首先是一名攀岩者,而后才成为一个攀岩摄影师;有的人,首先是一名摄影师,而后才成为一名攀岩者。你是哪一种人?你喜欢攀岩吗?
Tim:我首先是个攀登者,我11岁开始攀登,直到18岁拿起相机开始摄影。我爱攀登,爱山,这种对户外的酷爱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拍照片的原因。
《户外探险》:通过镜头,你最想表达攀登的哪一部分?是激情,是难度,是壮观的山峰、岩壁,还是别的什么?
Tim:我认为这项运动中有三个不同的方面,生活方式,行为和人,我尽最大努力表现每一个方面。我希望人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感情,当他们看到照片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欢乐,紧张,悲伤等等。
《户外探险》:这其中,你觉得最难表达的是什么?最容易表达的是什么?
Tim:这取决于环境,对我来说,我有过一段很痛苦的时间,我很难表达探险活动所处的环境。相对于摄影记者,我更像一个商业摄影师,所以有时候我很难表现出我旅行中的那些细节方面,我更善于表现那些重大的时刻。
《户外探险》:你最满意的作品有哪些?它们发生在哪里,当时是什么情景?
Tim:那些表现这项运动和我所处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的照片一直是我喜欢的。我看着一张张照片,想着那些成就摄影师完成一张伟大照片的方方面面。我很喜欢那种方方面面的事情在一张照片里面很明显的表达出来的感觉。为此,我努力地工作。
《户外探险》:你在《CLIMBING》杂志上的作品,常常带给我们“惊艳”的感觉,你是怎么选择拍摄角度的?对此,你有哪些独特的见解?
Tim:我尽最大努力利用那些我可以控制的元素:光,焦距,镜头, 景深,模特等等来增大我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等待某些特别的事情发生的几率。从位置的某些特征中分离出拍摄主体的能力,使我可以找到最佳拍摄位置。
《户外探险》:在极限的条件下,你如何到达那些理想的拍摄位置?比如,在巴基斯坦海拔高达6250米的川口冰川(TRANGO TOWER)塔峰群。
Tim:作为一个到处旅行的攀登者,滑雪者和全能运动员,这些能力使我可以去那些很少有人去的,很少有摄影师可以看到的地域。
《户外探险》:拍摄攀岩时,你遇到过危险吗?是否也抱怨,也惧怕?还是庆幸自己有常人无法拥有的体验?
Tim:在山里总是有些危险的,但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对工作的激情。我的意思是我拍摄的时候不是从镜头中看到我的报酬,我拍摄的时候,我强烈地感受到我的拍摄主体经历了数天的徒步,在雨中搭建帐篷等等这些艰苦的工作,因此我确信我有发牢骚,但我当然感到幸运并认真对待自己的摄影师工作。
《户外探险》:通常,你是如何保护好自己和你的器材的?
Tim:我使用很多FStop公司提供的好用的器材,我用他们的Satori背包旅行,吊在安全带上拍摄的时候,我用他们的TKTK(一种腰包)。
《户外探险》:你是独自一人完成这些工作的吗?和我们说说你的拍摄助手和攀登搭档吧。
Tim:是的,通常我工作的时候,我有不少好助手,我认为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不可思议的对付租来的车的能力。过去几年中,我们在科罗拉多的河里陷车,在马洛卡的停车场里刮蹭,在智利和犹他的雪中跋涉,在班夫追尾……我一定要买保险了。
《户外探险》:现在图像后期处理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而户外运动题材需要高度的真实性,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你的作品,后期是如何处理的?
Tim:对于图片编辑我有非常严格的规则,对于原始图片,我不增添也不删减东西,我只调节颜色,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等,但永不增删任何东西。其他的热门户外运动(冲浪,滑雪和单板滑雪等)对于处理照片有严格的规则,我认为攀登杂志也应该这么做。接近99%的后期处理,我是使用Adobe Lightroom软件完成的。
《户外探险》:你拍摄过的地方中,你最喜欢哪里?你最向往的地方又是哪里?为什么?
Tim:我刚刚拍摄完成阿根廷的帕塔哥尼亚,那里很美。当然我也很想回到阳朔,那里的食物,人民和景色使那里实在是一个超乎想像的地方。
《户外探险》:中国的攀岩环境和攀岩者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Tim:我没去过中国多少地方,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有很多不同的景色。在我待在阳朔的几周中,我觉得阳朔的攀登不可思议,那里的人们非常非常友好且乐于助人。这里绝对是世上不多的各种类型的攀登者都会百分之百喜欢的胜地。
《户外探险》:你最欣赏的摄影师是谁?最欣赏的攀登摄影师是谁?
Tim:我非常喜欢那些大师的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能量,譬如David LaChapelle的作品,他的照片中有很多的天才艺术家的合作。在户外摄影方面,我从其他The North Face@摄影师,譬如Corey Rich Jimmy Chin和Kris Erickson那里学到很多。
《户外探险》:作为一名出色的攀岩摄影师,对于那些刚开始拿起相机的攀岩爱好者,你有哪些建议给他们?
Tim:噢,拿起你的相机,熟悉它能做的那些事。之后,在你外出的时候,你就可以对准焦距来讲述你的故事了。这很重要,你要试着把你看见的东西表现出来,没必要抄袭别人已经做过的。不可能你的每一张照片大家都喜欢,所以只拍那些你想要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