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写话常常是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的,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感,让学生愿意说、乐于写。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用“课标”新理念指导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不但能化难为易,而且能使学生学得趣味盎然。
一、引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入学,生活、学习方式都和以前在幼儿园中的不同。于是我抓住他们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好奇和向往,引导他们读既有绘画插图又有文字的图书,经常给他们讲童话故事,使他们在听和看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当学习了汉语拼音后,我注重让学生把在校内、校外听到的、看到的说给同学、老师听,并能用汉语拼音把话写下来。开始是一个词、一句话,慢慢的,他们会写下几句连贯的话来。
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他们。在阳春三月的傍晚,我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散步,我说:“快看这儿,粉红的桃花开放了,瞧那儿,嫩黄的迎春花也开了,小草钻出了头,细细的,绿绿的,春天真美呀!”久而久之,他们也会主动去观察,并把他们欣喜的发现告诉我:夏天到了,校园里雪白的栀子花开了,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白蝴蝶,校园里到处飘满了栀子花的清香。渐渐的,雨中、雪后……那些生活中的美景都跃入了学生眼中,成了学生的笔下之物,学生在不断地说和写的过程中既丰富了词汇,又增强了学习的劲头。
二、重绘画
儿童绘画与思维和语言的联系特别重要。特级教师宋喜荣在谈到绘画与儿童作文的关系时曾指出:写景的文章是用语言描述的,风景画是用色彩绘画的。但二者也有某些共同之处,即不管使用语言也好,还是使用色彩也好,都需要作者对所要表现的对象,对所要描绘的景物,作细致观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不过,在学生们看来,使用花红柳绿的颜色要比使用一个抽象的词语容易一些,有趣一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可以借助绘画来促进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
三、抓生活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的外延包括学生在学校里和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和生活经历。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视野由狭隘的书本引向现实生活,发展学生的语言。
关注生活,学生的习作素材就有了来源,这就解决了学生常出现的选材难的大问题。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陈毅探母》一课,学生被陈毅元帅的那颗孝心所感动,抓住这个机会,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回忆那些自己和亲人间发生的感人的事,这些点点滴滴,犹如潺潺溪流,再次流淌过学生的心。有了这真实的生活,学生回家就写出了充满珍贵亲情的日记,如《妈妈的爱》、《晚上,我病了》、《我的家》等。尤其是在《妈妈的爱》中有这样感人的几句:那天,我病了,妈妈焦急、难过得流下了泪水,妈妈的爱是晶莹的泪滴;那天,我摔破花瓶,撒了谎,妈妈向我投来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在这次写日记过程中,学生发展的不只是思维、言语表达等能力,还有对生活的情感与态度,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珍惜亲人间浓浓的亲情,使心理更加健康发展。
四、多体验
要想让说话、写话成为学生心灵感受的自然流淌,就必须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使学生产生自己的体验。有了体验,学生的作品才会个性绽放,异彩纷呈。平时,利用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我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增加他们实践的机会,创设使他们产生独特体验的条件。每次组织集体活动后,学生们情绪都很高,我就借此机会让学生们畅谈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最深的感受。学生们有了体验,有了机会,自然畅所欲言,表达能力也就得到了锻炼。
例如这学期,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其中有一个集体项目,每班选20个男生和20个女生组成一个队参加25米往返接力赛。我班同学齐心合力,夺得了第一名。当最后一个选手冲到终点的时候,同学们忍不住内心的激动,拼命地叫着,尽情地笑着,操场上沸腾了,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大型的比赛。为帮助学生永远记住这“第一次”,一回到教室,我就组织学生谈自己此时的感受,让他们说出心里最想说的话。此时,每个学生心中都很激动,争先发言。他们有的说:“看到我们班同学在前面,我特别高兴,我使劲给他们加油,嗓子都喊哑了。”有的说:“我生怕落在别的班后面,就使出了浑身的劲儿,虽然腿很酸,但我咬着牙一直坚持到了终点。”还有的说:“我觉得老师的功劳最大,不但教我们学会了传棒的窍门,而且刚才使劲给我们加油,听到老师的声音,我觉得浑身都是劲,所以今天我们班同学发挥得特别好。”同学们越说越激动,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评说了这次比赛。最后,我提出本次的日记要求,把句子写通顺,场面写具体,感受最深的地方多写一点。第二天,《我们赢了》、《好一个接力赛》、《团结就是力量》等一篇篇各具特色的日记摆在了我的面前。
五、借想象
儿童天生就是幻想家,他们的脑海里装着说也说不完、盛也盛不下的奇思妙想,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借助他们的这一优势,促进他们说、写能力的发展。
在苏教版教材中,很多内容对学生都很有启发性,都能激起学生想象的火焰。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雨点》,课文篇幅短小,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学生特别感兴趣。学完课文后,我就启发学生想象: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在那儿干什么?试着按照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学生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雨点落到花伞上,在花伞上快乐地滑滑梯。”有的说:“雨点落到我的脸水上,在我的脸上跳舞。”还有的说:“雨点落到草地上,在草地上休息。”就这样,学生的思绪从课文逐步扩展开来,顺利完成了又一篇写话《雨点》。又如在教学苏教版的《狼和小羊》、《会走路的树》、《狐假虎威》后,我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续写一个小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引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入学,生活、学习方式都和以前在幼儿园中的不同。于是我抓住他们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好奇和向往,引导他们读既有绘画插图又有文字的图书,经常给他们讲童话故事,使他们在听和看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当学习了汉语拼音后,我注重让学生把在校内、校外听到的、看到的说给同学、老师听,并能用汉语拼音把话写下来。开始是一个词、一句话,慢慢的,他们会写下几句连贯的话来。
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他们。在阳春三月的傍晚,我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散步,我说:“快看这儿,粉红的桃花开放了,瞧那儿,嫩黄的迎春花也开了,小草钻出了头,细细的,绿绿的,春天真美呀!”久而久之,他们也会主动去观察,并把他们欣喜的发现告诉我:夏天到了,校园里雪白的栀子花开了,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白蝴蝶,校园里到处飘满了栀子花的清香。渐渐的,雨中、雪后……那些生活中的美景都跃入了学生眼中,成了学生的笔下之物,学生在不断地说和写的过程中既丰富了词汇,又增强了学习的劲头。
二、重绘画
儿童绘画与思维和语言的联系特别重要。特级教师宋喜荣在谈到绘画与儿童作文的关系时曾指出:写景的文章是用语言描述的,风景画是用色彩绘画的。但二者也有某些共同之处,即不管使用语言也好,还是使用色彩也好,都需要作者对所要表现的对象,对所要描绘的景物,作细致观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不过,在学生们看来,使用花红柳绿的颜色要比使用一个抽象的词语容易一些,有趣一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可以借助绘画来促进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
三、抓生活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的外延包括学生在学校里和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和生活经历。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视野由狭隘的书本引向现实生活,发展学生的语言。
关注生活,学生的习作素材就有了来源,这就解决了学生常出现的选材难的大问题。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陈毅探母》一课,学生被陈毅元帅的那颗孝心所感动,抓住这个机会,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回忆那些自己和亲人间发生的感人的事,这些点点滴滴,犹如潺潺溪流,再次流淌过学生的心。有了这真实的生活,学生回家就写出了充满珍贵亲情的日记,如《妈妈的爱》、《晚上,我病了》、《我的家》等。尤其是在《妈妈的爱》中有这样感人的几句:那天,我病了,妈妈焦急、难过得流下了泪水,妈妈的爱是晶莹的泪滴;那天,我摔破花瓶,撒了谎,妈妈向我投来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在这次写日记过程中,学生发展的不只是思维、言语表达等能力,还有对生活的情感与态度,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珍惜亲人间浓浓的亲情,使心理更加健康发展。
四、多体验
要想让说话、写话成为学生心灵感受的自然流淌,就必须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使学生产生自己的体验。有了体验,学生的作品才会个性绽放,异彩纷呈。平时,利用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我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增加他们实践的机会,创设使他们产生独特体验的条件。每次组织集体活动后,学生们情绪都很高,我就借此机会让学生们畅谈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最深的感受。学生们有了体验,有了机会,自然畅所欲言,表达能力也就得到了锻炼。
例如这学期,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其中有一个集体项目,每班选20个男生和20个女生组成一个队参加25米往返接力赛。我班同学齐心合力,夺得了第一名。当最后一个选手冲到终点的时候,同学们忍不住内心的激动,拼命地叫着,尽情地笑着,操场上沸腾了,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大型的比赛。为帮助学生永远记住这“第一次”,一回到教室,我就组织学生谈自己此时的感受,让他们说出心里最想说的话。此时,每个学生心中都很激动,争先发言。他们有的说:“看到我们班同学在前面,我特别高兴,我使劲给他们加油,嗓子都喊哑了。”有的说:“我生怕落在别的班后面,就使出了浑身的劲儿,虽然腿很酸,但我咬着牙一直坚持到了终点。”还有的说:“我觉得老师的功劳最大,不但教我们学会了传棒的窍门,而且刚才使劲给我们加油,听到老师的声音,我觉得浑身都是劲,所以今天我们班同学发挥得特别好。”同学们越说越激动,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评说了这次比赛。最后,我提出本次的日记要求,把句子写通顺,场面写具体,感受最深的地方多写一点。第二天,《我们赢了》、《好一个接力赛》、《团结就是力量》等一篇篇各具特色的日记摆在了我的面前。
五、借想象
儿童天生就是幻想家,他们的脑海里装着说也说不完、盛也盛不下的奇思妙想,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借助他们的这一优势,促进他们说、写能力的发展。
在苏教版教材中,很多内容对学生都很有启发性,都能激起学生想象的火焰。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雨点》,课文篇幅短小,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学生特别感兴趣。学完课文后,我就启发学生想象: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在那儿干什么?试着按照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学生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雨点落到花伞上,在花伞上快乐地滑滑梯。”有的说:“雨点落到我的脸水上,在我的脸上跳舞。”还有的说:“雨点落到草地上,在草地上休息。”就这样,学生的思绪从课文逐步扩展开来,顺利完成了又一篇写话《雨点》。又如在教学苏教版的《狼和小羊》、《会走路的树》、《狐假虎威》后,我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续写一个小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