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单元组合作学习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40-02
南宁市横县是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县之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其有效教育实验工作卓有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少部分有效教育实验班级在单元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笔者主要分析在单元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组内分工不合理,操作呆板,组员之间缺乏合作
在课堂中利用单元组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力;二是利用单元组实现动静转换,防止出现学习疲劳,更好地实现高效学习。单元组是一个机动灵活、便捷多样的组织操控形式,不应过于注重分工,更多的是强调合作。如需要进行分工,一般情况下不像团队那么严格,要根据学习的内容来确定。各组员之间只有密切合作、互相配合,才能高效完成本单元组的学习任务。
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单元组在组长分配任务时就开始起争执,组员专挑容易的任务来完成,却不愿分享自己的成果。仔细观察分析后可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1)学生过去接受的是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多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交流方式,造成生生合作意识淡薄,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方式的训练,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未能完全转变。(2)角色分工太精细,而且各角色不是由学生根据本组人员的特长自荐或民主选举产生的,而是由教师随意强制安排的,导致有些学生在某一阶段不愿意承担或者没有能力承担角色责任。(3)有些单元组的组员角色一经确定后就一成不变,出现了强化疲劳。(4)小组内缺乏凝聚力,组员之间未能做到推心置腹,交互活动未能有效进行,有形而神散,给人一种“只有花架子”的感觉。(5)组长无法发挥应有的组织、协调、督促的作用。
【解决策略】(1)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把有效教育模式常态化,让学生尽快熟悉、习惯有效教育模式,转变学习方式。(2)根据单元组特性,不要过于注重形式和分工,而更应该强调合作。分工应灵活处理,尽量根据不同的任务及学生的意愿来决定角色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指导,让学生了解单元组内的各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知道在履行角色职责时该运用什么技巧和方法,以此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4)在进行流程性检测时,不仅要检测合作学习的成果,还要评估小组内分工合作的情况。如教师可提问:“哪位同学提出了这个建议?”“你们组是怎样开展合作学习的?”……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共同完成任务,共同分享成果,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二、单元组中存在较多的边缘人员
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单元组的成员间未注意关注和关照,任课教师也未能顾及所有的学生,致使单元组中存在边缘人员,大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以下两类学生较容易成为单元组合作学习的边缘人员:一类是对学习无兴趣、基础差的学生,他们本来就有厌学情绪和自卑感,在合作中如果再屡次出现无力完成任务的情况,或者所提出的见解被忽视,他们就会因对合作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游离于小组之外,成为显性边缘人员。第二类是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不善于与人交往,即使对问题有较成熟的看法也不敢、不愿表达出来,或者在个人任务不能完成的情况下也不敢向他人求助。他们没有品尝到合作的成功与喜悦。这些学生属于隐性边缘人员,最容易被教师忽略。
【解决策略】任课教师除在上课过程中注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静以外,更要对以上两类学生做足“关照”的功课:(1)在进行角色分工时,注意暗示组长,让这两类学生担任力所能及的角色,如声控员、发言人等,要让他们感觉有事可做、有事能做,同时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2)在分配或选择学习任务时,引导组员们尽量把较浅的问题礼让给这两类学生,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能为集体做贡献,是个有用之人。等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以后,教师再把其肩头的担子慢慢加重。(3)对于性格腼腆、沉默寡言的学生,可经常让他们代表单元组发言,或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他们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三、组员未掌握交互的方法,交互效果欠佳,甚至出现“假交互,真单干”的现象
交互是单元组合作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交互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关键知识点的强化次数得到攀升。然而,有些单元组在合作中的交互量不足,交互效果欠佳。究其根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未掌握倾听的技巧,不会倾听,不能复述、概括发言者的发言。成员间直至组间的思想、见解得不到充分的碰撞与交流,所得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而非集体的成果。(2)学生习惯于只跟自己左右两边的同伴交互,或者只注重异类或同类交互,没有充分利用资源,交互量不足,交互效果低。(3)学生与同伴交互时只注意“听”或“看”的结果,忽略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只停留在表面。
【解决策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学习方式,单元组的合作才能顺利开展。所以,教师首先要把学习方式的训练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反复开展,可以分解训练,也可综合训练,要让学生尽量掌握各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其次,要让学生明确:要想与他人交互,自己心中必须有“料”,当同学发言时要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思考;交互学习卡时不能只看答案、只看表面,更要看思维的过程,看他人的解答有无特别之处。再次,教师要使交互的形式多样化,如同类知识交互、异类知识交互、同桌交互、小组交互、全班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等。小组交互时,可以顺时针交互、逆时针交互,也可以先临近交互再对角线交互等。通过充分的交互,使知识的强化次数不断攀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扩张。
(责编 雷 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40-02
南宁市横县是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县之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其有效教育实验工作卓有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少部分有效教育实验班级在单元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笔者主要分析在单元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组内分工不合理,操作呆板,组员之间缺乏合作
在课堂中利用单元组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力;二是利用单元组实现动静转换,防止出现学习疲劳,更好地实现高效学习。单元组是一个机动灵活、便捷多样的组织操控形式,不应过于注重分工,更多的是强调合作。如需要进行分工,一般情况下不像团队那么严格,要根据学习的内容来确定。各组员之间只有密切合作、互相配合,才能高效完成本单元组的学习任务。
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单元组在组长分配任务时就开始起争执,组员专挑容易的任务来完成,却不愿分享自己的成果。仔细观察分析后可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1)学生过去接受的是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多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交流方式,造成生生合作意识淡薄,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方式的训练,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未能完全转变。(2)角色分工太精细,而且各角色不是由学生根据本组人员的特长自荐或民主选举产生的,而是由教师随意强制安排的,导致有些学生在某一阶段不愿意承担或者没有能力承担角色责任。(3)有些单元组的组员角色一经确定后就一成不变,出现了强化疲劳。(4)小组内缺乏凝聚力,组员之间未能做到推心置腹,交互活动未能有效进行,有形而神散,给人一种“只有花架子”的感觉。(5)组长无法发挥应有的组织、协调、督促的作用。
【解决策略】(1)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把有效教育模式常态化,让学生尽快熟悉、习惯有效教育模式,转变学习方式。(2)根据单元组特性,不要过于注重形式和分工,而更应该强调合作。分工应灵活处理,尽量根据不同的任务及学生的意愿来决定角色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指导,让学生了解单元组内的各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知道在履行角色职责时该运用什么技巧和方法,以此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4)在进行流程性检测时,不仅要检测合作学习的成果,还要评估小组内分工合作的情况。如教师可提问:“哪位同学提出了这个建议?”“你们组是怎样开展合作学习的?”……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共同完成任务,共同分享成果,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二、单元组中存在较多的边缘人员
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单元组的成员间未注意关注和关照,任课教师也未能顾及所有的学生,致使单元组中存在边缘人员,大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以下两类学生较容易成为单元组合作学习的边缘人员:一类是对学习无兴趣、基础差的学生,他们本来就有厌学情绪和自卑感,在合作中如果再屡次出现无力完成任务的情况,或者所提出的见解被忽视,他们就会因对合作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游离于小组之外,成为显性边缘人员。第二类是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不善于与人交往,即使对问题有较成熟的看法也不敢、不愿表达出来,或者在个人任务不能完成的情况下也不敢向他人求助。他们没有品尝到合作的成功与喜悦。这些学生属于隐性边缘人员,最容易被教师忽略。
【解决策略】任课教师除在上课过程中注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静以外,更要对以上两类学生做足“关照”的功课:(1)在进行角色分工时,注意暗示组长,让这两类学生担任力所能及的角色,如声控员、发言人等,要让他们感觉有事可做、有事能做,同时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2)在分配或选择学习任务时,引导组员们尽量把较浅的问题礼让给这两类学生,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能为集体做贡献,是个有用之人。等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以后,教师再把其肩头的担子慢慢加重。(3)对于性格腼腆、沉默寡言的学生,可经常让他们代表单元组发言,或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他们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三、组员未掌握交互的方法,交互效果欠佳,甚至出现“假交互,真单干”的现象
交互是单元组合作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交互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关键知识点的强化次数得到攀升。然而,有些单元组在合作中的交互量不足,交互效果欠佳。究其根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未掌握倾听的技巧,不会倾听,不能复述、概括发言者的发言。成员间直至组间的思想、见解得不到充分的碰撞与交流,所得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而非集体的成果。(2)学生习惯于只跟自己左右两边的同伴交互,或者只注重异类或同类交互,没有充分利用资源,交互量不足,交互效果低。(3)学生与同伴交互时只注意“听”或“看”的结果,忽略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只停留在表面。
【解决策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学习方式,单元组的合作才能顺利开展。所以,教师首先要把学习方式的训练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反复开展,可以分解训练,也可综合训练,要让学生尽量掌握各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其次,要让学生明确:要想与他人交互,自己心中必须有“料”,当同学发言时要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思考;交互学习卡时不能只看答案、只看表面,更要看思维的过程,看他人的解答有无特别之处。再次,教师要使交互的形式多样化,如同类知识交互、异类知识交互、同桌交互、小组交互、全班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等。小组交互时,可以顺时针交互、逆时针交互,也可以先临近交互再对角线交互等。通过充分的交互,使知识的强化次数不断攀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扩张。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