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关于初中生课业负担的问卷调查中,27.13%的被访者认为“上课时间长”,38.25%的人认为“课程设置多”,56.63%的人认为“课外作业多”,36.38%的人认为“考试频繁”,还有7.75%的人认为“升学压力大、校外补课多”。由此可见,课外作业已成为学生最大的负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在此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实施相应的转变,才能较大程度地起到“轻负高效”的效果。
一、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从关注量向重视质转变
首先,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要适中,应符合初中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合理控制作业数量,“宜精不宜多”。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作业量太多,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其次,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把准难度,遵循《大纲》,吃透教材,把握年级段训练重点,要深入了解学生,考虑个体差异,做到难度有针对性。对于优秀的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提高题,如写小练笔、搜集相关的资料等。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适合做一些字词积累、简单运用等。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课外作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让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思维潜能得到挖掘,努力争取把作业布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
第三,教师要先下水作业,精心选题,追求高效。教师只有亲自下水,才能对题目有所取舍、有所鉴别,选出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做。学生最忌作业多而繁,要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根据当天所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题目,不随心所欲、信手拈来,不搞题海战、疲劳战,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不遗漏知识点。
二、处理好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由“大一统”向“分层作业”转变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由于班级内学生的智力程度和学习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作业的难度要大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业的难度要小一些。在教学中,按照学生能力层次的不同,可将作业分为A、B、C三档,A档题的难度大,B档题的难度中等,C档题的难度小。能力强的学生只做A,能力低的学生做好C档的基础上选做B档,能力中等的学生在做好B档的基础上选做A档。
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
绝大多数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往往只布置枯燥的、理论性的书面作业,忽略了实践性、体验性和操作性的作业。事实上,学生最不愿意进行机械的抄写,最不愿意背诵记忆纯粹的概念。如果教师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把来自于实践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让作业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融入大自然,学生既乐于接受,又能巩固掌握所学的课本知识,岂不两全其美?
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加强生活体验、感悟、表达,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
教学中,我尝试过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性作业有:1.读课外书。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2.写实践报告。我经常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社会体验活动,并在活动后撰写实践报告。3.查阅资料。我经常布置范围较广的作业,引导学生收集图片、书籍、网络等资料完成任务。
四、处理好单科与整体的关系,由单科独进向平衡协调发展转变
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往往不考虑或是很少考虑其他科目的作业量。如此一来,如果只是某一科目的作业量小了,而其他科目的作业量依然如故,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这里就需要各学科的任课教师相互配合、主动协调。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在布置作业时应注重量少而质精,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还要发挥好课代表这个助手的作用,因为各科作业汇总量是过还是不及,他们可以帮助把握。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可以把完成的时间适当拉长,或分阶段进行,这样才不会扼杀学生的兴趣。
五、处理好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的关系,由注重书面作业向听说读写并举转变
许多教师经常布置的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查查字典,抄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其实,语文作业绝不仅仅是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头”即着眼于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注重表达,杜绝大量机械的抄写,提高学生的言语素质,还语文教学姓“语”本色。口语中的听和说是辩证统一的。听,即倾听,是用心聆听外界声响,并经判断分析,内存为自身的准备材料。说,即语言,它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进程。听说的作业范围很广泛,也可随时进行。如每天语文课前的一分钟演讲活动,每日做一回新闻播报员,每日背一首古诗,每天背一句名人名言并介绍自己的心得等。还可以将《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诗文和写景散文配乐朗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熏陶情感。
六、处理好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由知识性向趣味性转变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学生是快乐的,他们的快乐源于作业少。其实,美国国家睡眠研究协会最近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美国仅有15%的青少年在上学期间每天的睡眠时间超过8.5小时,25%的学生一般只能睡7小时或更少的时间,而睡眠时间短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课外作业。
为什么大量的课外作业没有压垮美国学生呢?唯一的解释是,这些作业能带给孩子们快乐。“美国式作业”总是不拘一格,它的最大秘诀在于贴近生活。如果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用上课堂所学的知识,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会特别深刻;学生一旦意识到所学的知识“有用”,他们就会调动和统合自己所有的知识全力以赴,这种深入探索的精神是极为宝贵的。
要克服国内学生对作业的害怕心理,教师就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尽量减少重复、机械性地抄写作业,尝试变化题型或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可设计一些趣味性题目,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做作业是轻松、愉快、有趣的活动。
七、处理好独立与合作的关系,由独立性作业向合作性作业转变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人生的体验过程。由独立走向合作,这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作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也可以允许学生自由组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寻求同伴、家长、教师的帮助。从策略上,教师多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也就是学生不容易独立完成的作业),迫使他们寻求与外界的合作。
作为教育者,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少一点分数情结,多一点人文关怀。作业布置不应单纯靠数量取胜,而应求质变,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且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只有这样,学生的灵气才能得以展现,学生的作业才能真正实现“轻负高效”。
参考资料:
1.《美国孩子的作业:令人着迷的游戏》,天涯社区。
2.奉竹娟《漫谈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布置》,晋江市教师研修网。
3.程金枝《如何优化初中语文作业布置》,《考试周刊》2010年第49期。
4.潘月建《优化作业设计》,浙江省台州黄岩澄江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在此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实施相应的转变,才能较大程度地起到“轻负高效”的效果。
一、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从关注量向重视质转变
首先,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要适中,应符合初中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合理控制作业数量,“宜精不宜多”。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作业量太多,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其次,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把准难度,遵循《大纲》,吃透教材,把握年级段训练重点,要深入了解学生,考虑个体差异,做到难度有针对性。对于优秀的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提高题,如写小练笔、搜集相关的资料等。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适合做一些字词积累、简单运用等。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课外作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让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思维潜能得到挖掘,努力争取把作业布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
第三,教师要先下水作业,精心选题,追求高效。教师只有亲自下水,才能对题目有所取舍、有所鉴别,选出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做。学生最忌作业多而繁,要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根据当天所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题目,不随心所欲、信手拈来,不搞题海战、疲劳战,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不遗漏知识点。
二、处理好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由“大一统”向“分层作业”转变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由于班级内学生的智力程度和学习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作业的难度要大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业的难度要小一些。在教学中,按照学生能力层次的不同,可将作业分为A、B、C三档,A档题的难度大,B档题的难度中等,C档题的难度小。能力强的学生只做A,能力低的学生做好C档的基础上选做B档,能力中等的学生在做好B档的基础上选做A档。
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
绝大多数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往往只布置枯燥的、理论性的书面作业,忽略了实践性、体验性和操作性的作业。事实上,学生最不愿意进行机械的抄写,最不愿意背诵记忆纯粹的概念。如果教师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把来自于实践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让作业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融入大自然,学生既乐于接受,又能巩固掌握所学的课本知识,岂不两全其美?
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加强生活体验、感悟、表达,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
教学中,我尝试过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性作业有:1.读课外书。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2.写实践报告。我经常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社会体验活动,并在活动后撰写实践报告。3.查阅资料。我经常布置范围较广的作业,引导学生收集图片、书籍、网络等资料完成任务。
四、处理好单科与整体的关系,由单科独进向平衡协调发展转变
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往往不考虑或是很少考虑其他科目的作业量。如此一来,如果只是某一科目的作业量小了,而其他科目的作业量依然如故,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这里就需要各学科的任课教师相互配合、主动协调。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在布置作业时应注重量少而质精,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还要发挥好课代表这个助手的作用,因为各科作业汇总量是过还是不及,他们可以帮助把握。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可以把完成的时间适当拉长,或分阶段进行,这样才不会扼杀学生的兴趣。
五、处理好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的关系,由注重书面作业向听说读写并举转变
许多教师经常布置的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查查字典,抄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其实,语文作业绝不仅仅是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头”即着眼于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注重表达,杜绝大量机械的抄写,提高学生的言语素质,还语文教学姓“语”本色。口语中的听和说是辩证统一的。听,即倾听,是用心聆听外界声响,并经判断分析,内存为自身的准备材料。说,即语言,它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进程。听说的作业范围很广泛,也可随时进行。如每天语文课前的一分钟演讲活动,每日做一回新闻播报员,每日背一首古诗,每天背一句名人名言并介绍自己的心得等。还可以将《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诗文和写景散文配乐朗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熏陶情感。
六、处理好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由知识性向趣味性转变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学生是快乐的,他们的快乐源于作业少。其实,美国国家睡眠研究协会最近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美国仅有15%的青少年在上学期间每天的睡眠时间超过8.5小时,25%的学生一般只能睡7小时或更少的时间,而睡眠时间短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课外作业。
为什么大量的课外作业没有压垮美国学生呢?唯一的解释是,这些作业能带给孩子们快乐。“美国式作业”总是不拘一格,它的最大秘诀在于贴近生活。如果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用上课堂所学的知识,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会特别深刻;学生一旦意识到所学的知识“有用”,他们就会调动和统合自己所有的知识全力以赴,这种深入探索的精神是极为宝贵的。
要克服国内学生对作业的害怕心理,教师就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尽量减少重复、机械性地抄写作业,尝试变化题型或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可设计一些趣味性题目,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做作业是轻松、愉快、有趣的活动。
七、处理好独立与合作的关系,由独立性作业向合作性作业转变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人生的体验过程。由独立走向合作,这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作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也可以允许学生自由组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寻求同伴、家长、教师的帮助。从策略上,教师多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也就是学生不容易独立完成的作业),迫使他们寻求与外界的合作。
作为教育者,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少一点分数情结,多一点人文关怀。作业布置不应单纯靠数量取胜,而应求质变,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且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只有这样,学生的灵气才能得以展现,学生的作业才能真正实现“轻负高效”。
参考资料:
1.《美国孩子的作业:令人着迷的游戏》,天涯社区。
2.奉竹娟《漫谈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布置》,晋江市教师研修网。
3.程金枝《如何优化初中语文作业布置》,《考试周刊》2010年第49期。
4.潘月建《优化作业设计》,浙江省台州黄岩澄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