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本土文化的传承和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以人为本的新世纪里,人们追求更精致的生活和多方位发展,所以发展城市公共艺术对于建设城市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建设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公共性;城市建设;意义
在城市建设中,一方面是物质造型建设,另一方面是无形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后者来说,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就是大众文化的形式载体。它以一种有形的存在对人们的意识进行渗透和影响,公共艺术相比于其他学科门类,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公共性,不同于其他的艺术作品多存在于美术馆、展览馆、商店等这种私密或者相对私密的空间里,公共艺术作品是放在公共领域中。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公共空间并不是简单的客体存在,也是一种事件的共同体,在公共空间里也能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这样也真正的具有公共性。以前的一些城市雕塑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但是在当今也被划分到公共艺术范畴,就是在当今的政治和文化的影像下使原本是私密性的东西转变成了公共性的东西。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公共艺术作品其蕴含的意蕴表达最不可或缺的文化就是社会核心价值。
公共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自然相互关联密切,历史上和现实空间中有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它们可以当作一种符号象征着国家、阶级、民族之间的建设和文化象征,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象征着人类的历史文明。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出生与死亡、原始与先进、繁荣与衰落、战争与和平,这些都是人类社会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具有记载价值。这些需被载入史册的历史需要物质载体去寄托他们的精神情感,公共艺术就是通过艺术的导入,传递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精神文明。不同事情的公共艺术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得以延续,从而传递不同的精神内涵。
公共艺术起始于欧洲,原本它是与建筑相结合,附着于建筑物上面的,例如拱桥及其上面的雕刻。广义上来看,建筑本身就是公共艺术。设置公共艺术就是为了城市的空间更加拥有美感和内涵,从而提升人们的品味所以它一定要与城市环境结合,达到全民共享。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很重要,艺术家要考虑到公众、艺术家本身、放置地点的环境以及周围的事物,不仅仅是为了艺术而创作,但是当今社会中大部分公共艺术品都是机械的、独立的、无生机,不能给我们带来心灵之间的共鸣和震撼。公共艺术不是单一化的个人行为,而是大家、大众的结果。
当今很多城市管理人员认识的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不仅仅可以树立城市形象还可以宣传城市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从而体现这所城市所独有的实力。但是很多为了追求功绩让公共艺术只是发展于形式,甚至有些地方和城市直接照抄照搬别人设计的公共艺术形式,致使个性缺失,不利于文化传。在我国,政府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决策者,但是在绝大多数城市,并没有专业的公共艺术机构,去负责公共艺术的设计、指导、协调等工作。公共艺术的建设一般是靠其他部门,决策者身份大多非专业化,并且职能不清晰,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公共艺术建设质量不高的当今现状。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面向全人类的艺术,积极推广公共艺术设计,有助于提升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兴趣以及鉴赏水平,也有助于提升设計师的创作水平,提高创作积极性,让之后的公共艺术设计更好的融入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我国讲究“天人合一”,并且深刻的研究了“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涉及到动植物、水火土木的公共艺术设计,首先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伤害。这样看来,设计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改变更是在观念上的变革,将设计重心真正放在功能、材料、工艺、和保护环境的创新上,以一种对人类更负责任的态度和设计思维去创造当下的公共艺术作品。
一般来说城市的建设是通过艺术创造来对城市的性质和文化进行诠释,对于每一座不同的城市来说,都有着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所以,对城市中公共艺术的设计规划要侧重非物质层面的精神文化,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感受得到这座“雕像”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经历或喜或忧,设计师用了具有特定意义的外在形象,赋予了这个公共艺术的内涵,同时与每个过往的人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完成内心的参与,也就是再满足外部审美的同时也满足了当代大多数人精神文化的需求。对于一座城市的空间规划与建设,首先要符合城市整体的艺术文化建设、景观功能的设计要求,在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出现文化建设的混乱,在统一有序的基础上加强城市的整体视觉形象。
公共艺术发展至今,日渐凸显出对城市文化以及当地水土的重要性,所以,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是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和文化底蕴在这个基础上展现城市的个性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做好公共艺术的系统性规划设计,以政策和制度为保障促进公共艺术在一座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设计师们应全面推进设计思维方法,不断从实际施工中积累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对在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和个人环境有着高度的敏感心。
参考文献
[1]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40
[2]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13
[3]李源、李险峰,喻情于景—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J】.华中建筑,2014.11:119-123.
[4]张建吴文洁,城市绿道空间的公共艺术介入初探[D].美术学报,2014,01:100-107.
[5]卡米洛.西特.仲德良,译.中国的现代公共艺术【J】艺术思潮与流派,1997,(1)
[6]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关键词:公共性;城市建设;意义
在城市建设中,一方面是物质造型建设,另一方面是无形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后者来说,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就是大众文化的形式载体。它以一种有形的存在对人们的意识进行渗透和影响,公共艺术相比于其他学科门类,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公共性,不同于其他的艺术作品多存在于美术馆、展览馆、商店等这种私密或者相对私密的空间里,公共艺术作品是放在公共领域中。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公共空间并不是简单的客体存在,也是一种事件的共同体,在公共空间里也能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这样也真正的具有公共性。以前的一些城市雕塑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但是在当今也被划分到公共艺术范畴,就是在当今的政治和文化的影像下使原本是私密性的东西转变成了公共性的东西。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公共艺术作品其蕴含的意蕴表达最不可或缺的文化就是社会核心价值。
公共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自然相互关联密切,历史上和现实空间中有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它们可以当作一种符号象征着国家、阶级、民族之间的建设和文化象征,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象征着人类的历史文明。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出生与死亡、原始与先进、繁荣与衰落、战争与和平,这些都是人类社会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具有记载价值。这些需被载入史册的历史需要物质载体去寄托他们的精神情感,公共艺术就是通过艺术的导入,传递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精神文明。不同事情的公共艺术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得以延续,从而传递不同的精神内涵。
公共艺术起始于欧洲,原本它是与建筑相结合,附着于建筑物上面的,例如拱桥及其上面的雕刻。广义上来看,建筑本身就是公共艺术。设置公共艺术就是为了城市的空间更加拥有美感和内涵,从而提升人们的品味所以它一定要与城市环境结合,达到全民共享。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很重要,艺术家要考虑到公众、艺术家本身、放置地点的环境以及周围的事物,不仅仅是为了艺术而创作,但是当今社会中大部分公共艺术品都是机械的、独立的、无生机,不能给我们带来心灵之间的共鸣和震撼。公共艺术不是单一化的个人行为,而是大家、大众的结果。
当今很多城市管理人员认识的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不仅仅可以树立城市形象还可以宣传城市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从而体现这所城市所独有的实力。但是很多为了追求功绩让公共艺术只是发展于形式,甚至有些地方和城市直接照抄照搬别人设计的公共艺术形式,致使个性缺失,不利于文化传。在我国,政府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决策者,但是在绝大多数城市,并没有专业的公共艺术机构,去负责公共艺术的设计、指导、协调等工作。公共艺术的建设一般是靠其他部门,决策者身份大多非专业化,并且职能不清晰,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公共艺术建设质量不高的当今现状。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面向全人类的艺术,积极推广公共艺术设计,有助于提升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兴趣以及鉴赏水平,也有助于提升设計师的创作水平,提高创作积极性,让之后的公共艺术设计更好的融入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我国讲究“天人合一”,并且深刻的研究了“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涉及到动植物、水火土木的公共艺术设计,首先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伤害。这样看来,设计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改变更是在观念上的变革,将设计重心真正放在功能、材料、工艺、和保护环境的创新上,以一种对人类更负责任的态度和设计思维去创造当下的公共艺术作品。
一般来说城市的建设是通过艺术创造来对城市的性质和文化进行诠释,对于每一座不同的城市来说,都有着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所以,对城市中公共艺术的设计规划要侧重非物质层面的精神文化,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感受得到这座“雕像”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经历或喜或忧,设计师用了具有特定意义的外在形象,赋予了这个公共艺术的内涵,同时与每个过往的人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完成内心的参与,也就是再满足外部审美的同时也满足了当代大多数人精神文化的需求。对于一座城市的空间规划与建设,首先要符合城市整体的艺术文化建设、景观功能的设计要求,在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出现文化建设的混乱,在统一有序的基础上加强城市的整体视觉形象。
公共艺术发展至今,日渐凸显出对城市文化以及当地水土的重要性,所以,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是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和文化底蕴在这个基础上展现城市的个性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做好公共艺术的系统性规划设计,以政策和制度为保障促进公共艺术在一座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设计师们应全面推进设计思维方法,不断从实际施工中积累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对在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和个人环境有着高度的敏感心。
参考文献
[1]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40
[2]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13
[3]李源、李险峰,喻情于景—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J】.华中建筑,2014.11:119-123.
[4]张建吴文洁,城市绿道空间的公共艺术介入初探[D].美术学报,2014,01:100-107.
[5]卡米洛.西特.仲德良,译.中国的现代公共艺术【J】艺术思潮与流派,1997,(1)
[6]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