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浙江省内近千名学生有关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选考情况的调查,可知影响考生选考物理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分别是兴趣爱好、学科特点、专业发展、师资力量、社会舆论和政府政策。不同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考生选考物理起着促进或限制的作用,体现出构成影响考生选考物理因素的复杂性。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物理选考;影响因素
浙江省是新高考改革的示范省份,在探索新高考改革的道路上处于领先位置,然而,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物理学科为代表的选择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并成为了当下教育界和家长圈都格外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新浪潮下,考生对待物理选考的考虑也在发生着变化,已不同于文理分科的年代。因此,在新高考改革的推动下,研究新时代高中学生选考物理的影响因素,对解决物理学科“遇冷危机”和优化新高考改革机制都会有着积极意义。
以浙江省为代表,以杭州市、绍兴市、嘉兴市、衢州市和台州市为调查范围,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其中十所学校、近千名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其中十所中学既包括普通高中,也包括重点高中,问卷调查共计1304份,有效问卷为1084份,有效回收率达83.13%,因此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本次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影响考生选考物理的因素主要包括兴趣爱好、学科特点、专业发展、师资力量、社会舆论、政府政策六个方面。
一、兴趣爱好
众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兴趣是能对学习产生较大影响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如若保持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它能够促使学习者对学习对象产生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此相反,失去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则会让学习者避之而不及。因此,无论是何种,兴趣都会在学习者选择学习对象时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这从处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考生对于选考物理的态度中就可见一斑。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生在选考科目上比以往文理分科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与更多的选择权,因此,在面临一项会影响未来道路的选择时,考生为了能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在对自身其他方面不会产生消极影响的前提下,通常都会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作为做出选择的重要衡量标准。此次调查显示,有69.37%的人没有选择物理为选考科目,他们之中有48.67%的人的理由是缺乏对物理的兴趣。相反,在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人中,有63.55%的人将物理作为七选三中的第一志愿,“对物理很感兴趣”这一原因则占有56.93%。由此可见,兴趣爱好在考生做出是否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决定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影响考生选考物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学科特点
物理作为一门对于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都具有较高要求的学科,一方面,它的学习难度让许多考生望而却步。数据显示,因物理的学习难度大而没有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人数占比达到81.25%,许多考生在问卷的最后也纷纷反映物理的学习难度大、题目难等问题。同时,学习難度大也导致部分考生在物理考试中缺乏竞争力,增加了他们物理的赋分难度,在调查中,“赋分难度大”这一因素的选择人数也仅次于“学习难度大”,占比达64.23%。这足以说明,在影响考生选考物理科目的因素中,物理学科的难易程度及其带来的考试赋分难度占据着主导地位。
然而在另一方面,物理学科富有挑战性、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的特点也吸引了部分考生选择将其作为选考科目,体现在此次调查中,有34.34%的考生把物理能够锻炼思维作为其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理由之一。由此可见,物理所具备的特有的学科特点使得考生在面对选择时往往会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决定。从有81.25%的人因物理的学习难度大、赋分难度大而放弃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这一数据来看,该因素也成为导致新高考改革以来物理选考“遇冷”危机产生的最大原因。
三、专业发展
各个高校的专业选考科目范围的设置对于考生的选择具有指挥棒作用。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应对物理选考的遇冷危机,浙江组织专家制定了《浙江省本科高校专业选考科目指引表》,共列506种(类)本科专业,其中选考科目要求物理为必考的专业有103个,占20.10%。2018年1月公布的《2019年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范围》中显示,虽然各科目的可报专业范围有所扩大,但可报专业最多的仍是物理:“相比2017年,要求限1门的共增加758个专业,其中仅限物理增加658个专业,占比86.80%。相比各选考科目可填报专业比例,物理为最多,可填报93.50%的专业”[1]。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在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考生中,把“大学可报考的专业覆盖面广”作为选择理由的人数占81.93%,另外还有47.59%的学生因为“十九个大类专业要求必选物理”而选择物理。由此可见,部分考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出于扩大专业选择权的目的,都会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
除了从扩大专业选择权的角度考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考生选考物理。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随着量子通讯、航空航天技术、军工重器等领域的兴起,对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物理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学科知识,以及它对学习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的要求,极大地满足了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因此,选择物理意味着拥有更广阔的就业范围——基于此,考生在选择为何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时,有超过一半(51.20%)的人赞同“方便就业”这一原因。总之,无论是出于扩大未来专业选择权的期望还是方便就业的目的,都表明考生是基于对专业与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做出的选择,两者共同体现了专业发展是考生决定把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最大动因。
四、师资力量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保证,师资力量的高低不仅关乎着教育规模的大小,还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所以提高并均衡师资力量是保障教育均衡和公平的关键。然而,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高中的物理考生数量要远远少于重点高中,原因之一就在于师资力量的不平衡,即普通高中的物理师资力量要远远低于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存在着观念落后、结构不合理和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与重点高中相比,普通高中的生源相对落后,虽然中国教育屡屡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唯分数论的观念却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而且当下学生升学凭借的仍是分数,所以普通高中要想追求高升学率,一定程度上就会强制要求学生选择偏文的科目,以致普通高中的物理师资力量一直以来都相对落后,其根源就在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对物理科目的需求不高,学校师资力量培养的重心在文不在理。
正是因为众多的普通高中存在着物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没有信心选择物理,即便是选择了物理,也难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因为普通高中的教师水平也要普遍低于重点高中。相反,一些拥有雄厚的物理师资力量的重点高中,却能够形成一股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吸引学生选择物理。因此,师资力量是影响学生选考物理的重要因素,物理师资力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科目的选择与否,尤其是在普通高中,在物理师资力量并不凸显的状况下,学生放弃选择物理的现象较多。
五、社会舆论
“舆论是大众社会里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出现在没有组织或组织松散、人数众多的群体中的大众心理,它无论对个体或是对一般的小群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在学生群体中,学生所面临的社会舆论主要是来自于身边的学校老师、同学朋友、家长亲戚,以及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目前社会舆论对物理学科的争议很大,一方面在宣扬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因为物理方面的学科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此外,与物理学科的相关专业数量和就业率都普遍较高,物理学科理应是一门受到学生广泛喜爱和重视的科目。因而有部分物理选考学生表示是受到了来自外界舆论的导向而选择了物理,如家长老师的建议、网络信息等,有时并非出于个人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在332名物理选考学生中,有31.25%的学生表示是受到外界舆论导向而选择物理。
然而,社会舆论另一方面又在散播物理学科学习和赋分难度大的消极情绪,经常会使人觉得物理学科高高在上,仿佛就是“学霸”的专属,普通学生可望而不可即,这一看法不仅广泛存在于家长和学生群体中,而且连学校老师也会这样认为。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2.07%的学生表示在进行“七选三”时没有受到社会舆论的劝导,剩下的57.93%学生表示多多少少都有受到过来自学校老师、家长亲戚、同学朋友和学长学姐的劝导,其中,来自学校老师的劝导高达58.12%,家长亲戚的劝导也有50.96%。在如此消极的社会舆论氛围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物理学科产生恐惧心理,进而放弃对物理学科的选择。因此,社会舆论对物理学科评价的好坏是影响学生选考物理的重要因素。
六、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是维持高考与选考顺利进行、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的重要保障,也是影响学生选考物理的重要因素。面对新高考下物理选考人数的持续下降,政府相应地推出了若干保障政策,如物理保底政策和一分一赋政策。物理保底政策即保底赋分,是指一旦物理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数量,就启动保障机制,以保障数量(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按规定比例等级赋分;一分一赋政策是指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由3分改为1分。
物理保底政策与一分一赋政策的相继出台,有效地保障了物理选考学生的利益,因为在以往选考中,物理学科经常出现高分低赋、考生之间区分度不高的状况,但是据调查结果可知,目前有将近63.56%的学生认为这些政策将会带来诸多的正面影响,比如提高选考学生的分数、缓和高分低赋的现象、增加物理的选考人数,以及优化选考机制、促进教育公平等。同时,这些保障政策也极大地鼓舞了部分学生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已知2019年是物理选考人数最低的一年,竟低于6.5万人,这就直接引发了物理保底机制的运转,物理保底机制的有效贯彻,让一部分学生尝到了选考物理的甜头,所以在后续的这两年里,物理选考人数陆陆续续都有所增加。因此,政府对物理选考的保障政策出台和贯彻,同样是影响学生选考物理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考生选考物理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六个:一是兴趣爱好,考生对物理感兴趣与否左右着他们的选择,该因素是考生是否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二是学科特点,物理学习难度大、锻炼思维等的学科特点导致考生在对待是否选择物理为选考科目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而其中的学习和赋分难度大是物理“遇冷”危机产生的最大原因;三是专业发展,选择物理科目的优势——能够满足大部分大学专业的报考要求——成为考生决定把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最大动因;四是师资力量,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在师资力量上的不平衡通常会影响考生是否会把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纳入考虑范围;五是社会舆论,该因素分别从对物理重要性的积极宣传和物理学科学习难度大的消极情绪散播两方面,对考生选考物理起着促进或限制作用;六是政府政策,该因素在考生对待物理选考的态度上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尤其是保底政策与一分一赋政策的实施初见成效。总之,各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考生选考物理起着或促进或限制的作用,这也体现出构成影响考生选考物理因素的复杂性,同时这也为针对物理选考现状建议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冯成火.新高考物理“遇冷”现象探究——基于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8(10):25-30.
[2]吴江霖等.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6.
[3]柯政.“选考”制度下的“田忌赛马”:原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6(18):32-38.
[4]张铭芳,周先进.新高考改革试验区高中生选科“弃物理”现象审视及其化解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2):9-11.
[5]黄凌梅,钟秉林.新高考选科“遇冷”的制度主义分析——以物理学科为例[J].教育学报.2021(01):100-109.
作者简介:
(1)章湄悠(2000-)女,汉族,浙江,本科學历,杭州师范大学,311121,历史研究
(2)陈丹妮(2000-),女,汉族,浙江,本科学历,杭州师范大学,311121,历史研究
★ 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生选考物理的影响因素分析”(项目编号:2020R427015)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物理选考;影响因素
浙江省是新高考改革的示范省份,在探索新高考改革的道路上处于领先位置,然而,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物理学科为代表的选择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并成为了当下教育界和家长圈都格外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新浪潮下,考生对待物理选考的考虑也在发生着变化,已不同于文理分科的年代。因此,在新高考改革的推动下,研究新时代高中学生选考物理的影响因素,对解决物理学科“遇冷危机”和优化新高考改革机制都会有着积极意义。
以浙江省为代表,以杭州市、绍兴市、嘉兴市、衢州市和台州市为调查范围,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其中十所学校、近千名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其中十所中学既包括普通高中,也包括重点高中,问卷调查共计1304份,有效问卷为1084份,有效回收率达83.13%,因此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本次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影响考生选考物理的因素主要包括兴趣爱好、学科特点、专业发展、师资力量、社会舆论、政府政策六个方面。
一、兴趣爱好
众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兴趣是能对学习产生较大影响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如若保持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它能够促使学习者对学习对象产生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此相反,失去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则会让学习者避之而不及。因此,无论是何种,兴趣都会在学习者选择学习对象时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这从处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考生对于选考物理的态度中就可见一斑。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生在选考科目上比以往文理分科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与更多的选择权,因此,在面临一项会影响未来道路的选择时,考生为了能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在对自身其他方面不会产生消极影响的前提下,通常都会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作为做出选择的重要衡量标准。此次调查显示,有69.37%的人没有选择物理为选考科目,他们之中有48.67%的人的理由是缺乏对物理的兴趣。相反,在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人中,有63.55%的人将物理作为七选三中的第一志愿,“对物理很感兴趣”这一原因则占有56.93%。由此可见,兴趣爱好在考生做出是否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决定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影响考生选考物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学科特点
物理作为一门对于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都具有较高要求的学科,一方面,它的学习难度让许多考生望而却步。数据显示,因物理的学习难度大而没有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人数占比达到81.25%,许多考生在问卷的最后也纷纷反映物理的学习难度大、题目难等问题。同时,学习難度大也导致部分考生在物理考试中缺乏竞争力,增加了他们物理的赋分难度,在调查中,“赋分难度大”这一因素的选择人数也仅次于“学习难度大”,占比达64.23%。这足以说明,在影响考生选考物理科目的因素中,物理学科的难易程度及其带来的考试赋分难度占据着主导地位。
然而在另一方面,物理学科富有挑战性、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的特点也吸引了部分考生选择将其作为选考科目,体现在此次调查中,有34.34%的考生把物理能够锻炼思维作为其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理由之一。由此可见,物理所具备的特有的学科特点使得考生在面对选择时往往会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决定。从有81.25%的人因物理的学习难度大、赋分难度大而放弃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这一数据来看,该因素也成为导致新高考改革以来物理选考“遇冷”危机产生的最大原因。
三、专业发展
各个高校的专业选考科目范围的设置对于考生的选择具有指挥棒作用。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应对物理选考的遇冷危机,浙江组织专家制定了《浙江省本科高校专业选考科目指引表》,共列506种(类)本科专业,其中选考科目要求物理为必考的专业有103个,占20.10%。2018年1月公布的《2019年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范围》中显示,虽然各科目的可报专业范围有所扩大,但可报专业最多的仍是物理:“相比2017年,要求限1门的共增加758个专业,其中仅限物理增加658个专业,占比86.80%。相比各选考科目可填报专业比例,物理为最多,可填报93.50%的专业”[1]。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在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考生中,把“大学可报考的专业覆盖面广”作为选择理由的人数占81.93%,另外还有47.59%的学生因为“十九个大类专业要求必选物理”而选择物理。由此可见,部分考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出于扩大专业选择权的目的,都会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
除了从扩大专业选择权的角度考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考生选考物理。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随着量子通讯、航空航天技术、军工重器等领域的兴起,对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物理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学科知识,以及它对学习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的要求,极大地满足了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因此,选择物理意味着拥有更广阔的就业范围——基于此,考生在选择为何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时,有超过一半(51.20%)的人赞同“方便就业”这一原因。总之,无论是出于扩大未来专业选择权的期望还是方便就业的目的,都表明考生是基于对专业与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做出的选择,两者共同体现了专业发展是考生决定把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最大动因。
四、师资力量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保证,师资力量的高低不仅关乎着教育规模的大小,还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所以提高并均衡师资力量是保障教育均衡和公平的关键。然而,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高中的物理考生数量要远远少于重点高中,原因之一就在于师资力量的不平衡,即普通高中的物理师资力量要远远低于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存在着观念落后、结构不合理和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与重点高中相比,普通高中的生源相对落后,虽然中国教育屡屡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唯分数论的观念却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而且当下学生升学凭借的仍是分数,所以普通高中要想追求高升学率,一定程度上就会强制要求学生选择偏文的科目,以致普通高中的物理师资力量一直以来都相对落后,其根源就在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对物理科目的需求不高,学校师资力量培养的重心在文不在理。
正是因为众多的普通高中存在着物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没有信心选择物理,即便是选择了物理,也难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因为普通高中的教师水平也要普遍低于重点高中。相反,一些拥有雄厚的物理师资力量的重点高中,却能够形成一股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吸引学生选择物理。因此,师资力量是影响学生选考物理的重要因素,物理师资力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科目的选择与否,尤其是在普通高中,在物理师资力量并不凸显的状况下,学生放弃选择物理的现象较多。
五、社会舆论
“舆论是大众社会里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出现在没有组织或组织松散、人数众多的群体中的大众心理,它无论对个体或是对一般的小群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在学生群体中,学生所面临的社会舆论主要是来自于身边的学校老师、同学朋友、家长亲戚,以及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目前社会舆论对物理学科的争议很大,一方面在宣扬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因为物理方面的学科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此外,与物理学科的相关专业数量和就业率都普遍较高,物理学科理应是一门受到学生广泛喜爱和重视的科目。因而有部分物理选考学生表示是受到了来自外界舆论的导向而选择了物理,如家长老师的建议、网络信息等,有时并非出于个人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在332名物理选考学生中,有31.25%的学生表示是受到外界舆论导向而选择物理。
然而,社会舆论另一方面又在散播物理学科学习和赋分难度大的消极情绪,经常会使人觉得物理学科高高在上,仿佛就是“学霸”的专属,普通学生可望而不可即,这一看法不仅广泛存在于家长和学生群体中,而且连学校老师也会这样认为。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2.07%的学生表示在进行“七选三”时没有受到社会舆论的劝导,剩下的57.93%学生表示多多少少都有受到过来自学校老师、家长亲戚、同学朋友和学长学姐的劝导,其中,来自学校老师的劝导高达58.12%,家长亲戚的劝导也有50.96%。在如此消极的社会舆论氛围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物理学科产生恐惧心理,进而放弃对物理学科的选择。因此,社会舆论对物理学科评价的好坏是影响学生选考物理的重要因素。
六、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是维持高考与选考顺利进行、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的重要保障,也是影响学生选考物理的重要因素。面对新高考下物理选考人数的持续下降,政府相应地推出了若干保障政策,如物理保底政策和一分一赋政策。物理保底政策即保底赋分,是指一旦物理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数量,就启动保障机制,以保障数量(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按规定比例等级赋分;一分一赋政策是指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由3分改为1分。
物理保底政策与一分一赋政策的相继出台,有效地保障了物理选考学生的利益,因为在以往选考中,物理学科经常出现高分低赋、考生之间区分度不高的状况,但是据调查结果可知,目前有将近63.56%的学生认为这些政策将会带来诸多的正面影响,比如提高选考学生的分数、缓和高分低赋的现象、增加物理的选考人数,以及优化选考机制、促进教育公平等。同时,这些保障政策也极大地鼓舞了部分学生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已知2019年是物理选考人数最低的一年,竟低于6.5万人,这就直接引发了物理保底机制的运转,物理保底机制的有效贯彻,让一部分学生尝到了选考物理的甜头,所以在后续的这两年里,物理选考人数陆陆续续都有所增加。因此,政府对物理选考的保障政策出台和贯彻,同样是影响学生选考物理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考生选考物理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六个:一是兴趣爱好,考生对物理感兴趣与否左右着他们的选择,该因素是考生是否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二是学科特点,物理学习难度大、锻炼思维等的学科特点导致考生在对待是否选择物理为选考科目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而其中的学习和赋分难度大是物理“遇冷”危机产生的最大原因;三是专业发展,选择物理科目的优势——能够满足大部分大学专业的报考要求——成为考生决定把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最大动因;四是师资力量,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在师资力量上的不平衡通常会影响考生是否会把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纳入考虑范围;五是社会舆论,该因素分别从对物理重要性的积极宣传和物理学科学习难度大的消极情绪散播两方面,对考生选考物理起着促进或限制作用;六是政府政策,该因素在考生对待物理选考的态度上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尤其是保底政策与一分一赋政策的实施初见成效。总之,各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考生选考物理起着或促进或限制的作用,这也体现出构成影响考生选考物理因素的复杂性,同时这也为针对物理选考现状建议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冯成火.新高考物理“遇冷”现象探究——基于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8(10):25-30.
[2]吴江霖等.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6.
[3]柯政.“选考”制度下的“田忌赛马”:原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6(18):32-38.
[4]张铭芳,周先进.新高考改革试验区高中生选科“弃物理”现象审视及其化解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2):9-11.
[5]黄凌梅,钟秉林.新高考选科“遇冷”的制度主义分析——以物理学科为例[J].教育学报.2021(01):100-109.
作者简介:
(1)章湄悠(2000-)女,汉族,浙江,本科學历,杭州师范大学,311121,历史研究
(2)陈丹妮(2000-),女,汉族,浙江,本科学历,杭州师范大学,311121,历史研究
★ 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生选考物理的影响因素分析”(项目编号:2020R427015)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