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对于美国评级市场的发展,中国信用评级起步较缓,发展较为滞后,信用评级机构缺乏行业自律、债券定价无法实现信用价差等弊端明显。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评级机构素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信用评级 现状分析 发展建议
信用评级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专业信用报告机构对债务人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与意愿进行评价,并用简单的字母和数字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广义的信用评级则是对各类市场参与者及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主体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进行的评价。
信用评级起源于美国,1909年John Moody在《穆迪铁路投资分析》中首次提出证券评级方法,并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分析,利用A、B、C等字母符号,将铁路债券划分成不同的信用等级。从那时至今,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一直引领世界其他国家的信用评级业发展。相对于美国信用评级的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起步较晚,1992年10月成立的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为我国第一家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批而设立的信用评级机构。从1992年至今的20余年间,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创阶段,1992-1994年。1992年10月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中诚信成立之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陆续成立了多家信用评级机构,并均以独立信用评级机构的形式走向市场。
第二階段为调整阶段,1995-2004年。1995年后,随着各地附属于银行系统的信誉评级委员会纷纷改制,一度使中国信用评级机构数量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很多评级机构发展面临困局,使得我国整个评级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评级业在调整中缓慢发展。
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之后陆续颁布实施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业务指引》,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信用评级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的评级行业在这几年的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到目前为止,获得监管机构认定资格,可在全国范围从事债券市场评级业务的评级机构主要有中诚信、大公国际、联合资信、上海远东和上海新世纪,这5家机构基本承担了我国大部分债券评级业务,相互之间形成了较为健康有序的竞争关系,奠定了我国当今信用评级行业的市场格局。
通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品种逐步丰富,市场日益完善,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广泛调动了各类投资者的参与度。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2011年度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收入规模超过8亿元,但需要关注的是,中国信用产业占GDP总规模仍然非常小。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在近20年的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债企业不切实际的追求高信用等级。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表现为拟发债企业向评级机构索要高等级,并以撤换评级机构来为要挟。这导致评级机构要么坚持原则放弃客户,要么违背原则而迁就客户。长此以往,一方面,使得一部分坚持评级原则的评级机构业务发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造成市场对评级结果的质疑和评级机构公信力的降低。
(2)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缺乏自律。在评级市场中主要表现为信用评级机构的无序竞争:一是低价竞争,破坏了评级机构发展的经济基础;二是信用等级竞争,使得评级机构公信力降低。
(3)信用评级行业的评级方法和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尚未建立统一的业务规范和评级内容,评级标准不统一、不全面,评级方法较落后,从而使得评级的结果不够客观、公正和准确。
(4)利率市场化制约,债券信用等级定价及风险揭示功能缺失。在当前国内环境中,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利率与信用等级间并未形成明确的相关关系,信用评级在揭示信用风险以及发行定价方面的功能未能实现。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借鉴欧美评级市场的发展经验,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中立性,杜绝评级机构的低价竞争、等级竞争和评级主体的恶意压价、索要级别,完善信用评级工作的备案制度,防止拟发债企业恶意更换评级机构。
(2)加强“引进来”和“走出去”,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评级技术,并根据我国实际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国门与国际著名评级机构交流,培养信用评级人才,既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素质,更要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3)加速制定证券信用评级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信用评级的相关制度和行业规范,创造利于评级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理顺管理体制,改变目前按评级业务种类多头审批的做法,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业的法规体系,成立信用评级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管理,促进市场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玫.资信评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毛振华,阎衍.信用评级前沿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9.
[3] 蒙肖莲,杜宽旗.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识别[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 许文,朱天星,徐明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理论及相关模型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刘影)
【关键词】信用评级 现状分析 发展建议
信用评级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专业信用报告机构对债务人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与意愿进行评价,并用简单的字母和数字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广义的信用评级则是对各类市场参与者及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主体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进行的评价。
信用评级起源于美国,1909年John Moody在《穆迪铁路投资分析》中首次提出证券评级方法,并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分析,利用A、B、C等字母符号,将铁路债券划分成不同的信用等级。从那时至今,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一直引领世界其他国家的信用评级业发展。相对于美国信用评级的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起步较晚,1992年10月成立的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为我国第一家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批而设立的信用评级机构。从1992年至今的20余年间,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创阶段,1992-1994年。1992年10月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中诚信成立之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陆续成立了多家信用评级机构,并均以独立信用评级机构的形式走向市场。
第二階段为调整阶段,1995-2004年。1995年后,随着各地附属于银行系统的信誉评级委员会纷纷改制,一度使中国信用评级机构数量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很多评级机构发展面临困局,使得我国整个评级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评级业在调整中缓慢发展。
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之后陆续颁布实施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业务指引》,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信用评级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的评级行业在这几年的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到目前为止,获得监管机构认定资格,可在全国范围从事债券市场评级业务的评级机构主要有中诚信、大公国际、联合资信、上海远东和上海新世纪,这5家机构基本承担了我国大部分债券评级业务,相互之间形成了较为健康有序的竞争关系,奠定了我国当今信用评级行业的市场格局。
通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品种逐步丰富,市场日益完善,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广泛调动了各类投资者的参与度。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2011年度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收入规模超过8亿元,但需要关注的是,中国信用产业占GDP总规模仍然非常小。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在近20年的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债企业不切实际的追求高信用等级。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表现为拟发债企业向评级机构索要高等级,并以撤换评级机构来为要挟。这导致评级机构要么坚持原则放弃客户,要么违背原则而迁就客户。长此以往,一方面,使得一部分坚持评级原则的评级机构业务发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造成市场对评级结果的质疑和评级机构公信力的降低。
(2)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缺乏自律。在评级市场中主要表现为信用评级机构的无序竞争:一是低价竞争,破坏了评级机构发展的经济基础;二是信用等级竞争,使得评级机构公信力降低。
(3)信用评级行业的评级方法和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尚未建立统一的业务规范和评级内容,评级标准不统一、不全面,评级方法较落后,从而使得评级的结果不够客观、公正和准确。
(4)利率市场化制约,债券信用等级定价及风险揭示功能缺失。在当前国内环境中,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利率与信用等级间并未形成明确的相关关系,信用评级在揭示信用风险以及发行定价方面的功能未能实现。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借鉴欧美评级市场的发展经验,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中立性,杜绝评级机构的低价竞争、等级竞争和评级主体的恶意压价、索要级别,完善信用评级工作的备案制度,防止拟发债企业恶意更换评级机构。
(2)加强“引进来”和“走出去”,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评级技术,并根据我国实际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国门与国际著名评级机构交流,培养信用评级人才,既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素质,更要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3)加速制定证券信用评级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信用评级的相关制度和行业规范,创造利于评级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理顺管理体制,改变目前按评级业务种类多头审批的做法,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业的法规体系,成立信用评级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管理,促进市场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玫.资信评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毛振华,阎衍.信用评级前沿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9.
[3] 蒙肖莲,杜宽旗.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识别[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 许文,朱天星,徐明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理论及相关模型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