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校和班级中总会存在的少数思想消极、不求上进、纪律涣散的“特殊学生”。他们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其复杂的根源。对这些学生,班主任所应该采取的教育原则应该为:三思而后行;宽容、倾听与期待。
【关键词】 班主任 教育原则 宽容 倾听 期待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总会有少数的“特殊学生”, 他们或思想消极、不求上进,或纪律涣散、为所欲为,或者放弃学习,得过且过,甚至有些学生违反道德原则。这样的情形产生的原因有其复杂的根源。
我将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为两个班主任教育原则:一为三思而后行;二为宽容、倾听和期待。以下通过几个具体事例来说明我的班主任教育原则。
一、选择宽容引起震撼
案例1一天,学生徐某某的家长十分焦急地向我哭诉,孩子性格内向,回家动辄就对妈妈或奶奶发脾气,好像别人总欠着他的,并且有自暴自弃的倾向。调查结果表明,问题产身的根源与家庭环境无关,而是该同学的字写得特别难看。与他交流时,我说:“你的字写得很差,但我理解,初三了,学习紧、任务重,谈练字也不现实,只希望你写的字让老师认得,行吗?”他认真地点点头就走了。几天后,家长信息反馈说,孩子这两天的情绪特别好,还跟奶奶讲:“我遇到了知音。过去的老师就是抓住我的字不放,三天两天批评我,还是钱老师理解我,谁理解我,我就听谁的。”家长很是感激:“哪怕孩子什么学校都考不取,我也心满意足了”。听话的孩子成绩怎么会不好呢?!学期末,徐某某的成绩稳步上升,最终以738分的成绩考取了省重点中学泰兴中学。
案例2开学前的一天,老师们议论我班学生的花名册。原来上一届的初三留级生鞠某某到了我班上。该生过去在班上总喜欢出歪主意,扰乱班级正常学习秩序,且不思学习,经常打架斗横;在家里也无理取闹,辱骂家长,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学生到哪个班,哪个班就要完”的议论不绝于耳。但为了孩子的发展,我选择了在分析优点、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帮助他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和他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谈话,气氛很好。他回家后流着泪跟妈妈讲:“以后你别管我了,我一定好好学习。”果然,该同学的学习态度大有好转,成绩也直线上升。
我们面对的永远是一群发展不均衡的孩子。同一个孩子,也许他在这方面很优秀,在那方面却可能有所逊色;在某一段时间较差,在另一段时间却有进步。这就是个体差异。教师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仅以过去的表现和成绩的好坏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那么,这些学生就只能永远落在其他同学之后,自尊心也会受到严重伤害。这与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二、选择倾听促进沟通
案例3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正在埋头备课,突然,呜呜的啼哭声让我大吃一惊,学生黄某的家长押着孩子告状来了,称自己的孩子打了自己两个耳光。“大孽不道”、“好好教训他”、“先听听孩子怎么说”等等的说法不绝于耳。聆听了黄某的倾诉,我才知道他母亲总是把他当小孩子看,而且讲话转弯抹角、指桑骂槐、不讲信用等等,另孩子很反感。了解了上述情况之后,我从学会理解、感恩、做人、成才四个方面与黄某进行交谈。躲在幕后的母亲主动跑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母子重归于好。从此孩子有了好心情,成绩也开始好转。现在,黄某能干、热情的优势已为全班同学所认可,已成为班委骨干。
真正的教育始于心与心的对话,而心与心的交流则始于真诚的倾听。虽为分数的压力、激烈的竞争所困扰,教师也不能主观处理学生所面對的问题,或者忽视学生,或者不与学生进行沟通。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许多问题儿童的形成根源在于他们的痛苦、忧伤、愤怒和希望无法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倾听,教师做到倾听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这些问题,从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选择期待激发上进
案例4常某精力充沛,爱好体育。初一时,成绩位于班级中下水平。虽然他学习能力较强,但学习习惯太差。为了促进他学习成就的提高,我鼓励督促他制定了三年学习计划:一学期考两次,一年考四次,三年考十二次,每次排名前进三位,初三毕业时争取位居班级排名第五名。并同时约定,实现目标就给予奖励。三年来,我专为他建立学生档案,跟踪调查。他每取得一点成绩,就给予他肯定表扬,并提出新的目标和新的希望;出现学习马虎、纪律松懈时,及时予以提醒教育;他成绩出现滑坡时,主动给予关心帮助。如此,初三毕业时,他实现的目标,并以738分的好成绩被省重点中学泰州中学录取。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才会有成效,并可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老师的及时鼓励和表扬、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都会增强教师教育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教师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效能感。
【关键词】 班主任 教育原则 宽容 倾听 期待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总会有少数的“特殊学生”, 他们或思想消极、不求上进,或纪律涣散、为所欲为,或者放弃学习,得过且过,甚至有些学生违反道德原则。这样的情形产生的原因有其复杂的根源。
我将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为两个班主任教育原则:一为三思而后行;二为宽容、倾听和期待。以下通过几个具体事例来说明我的班主任教育原则。
一、选择宽容引起震撼
案例1一天,学生徐某某的家长十分焦急地向我哭诉,孩子性格内向,回家动辄就对妈妈或奶奶发脾气,好像别人总欠着他的,并且有自暴自弃的倾向。调查结果表明,问题产身的根源与家庭环境无关,而是该同学的字写得特别难看。与他交流时,我说:“你的字写得很差,但我理解,初三了,学习紧、任务重,谈练字也不现实,只希望你写的字让老师认得,行吗?”他认真地点点头就走了。几天后,家长信息反馈说,孩子这两天的情绪特别好,还跟奶奶讲:“我遇到了知音。过去的老师就是抓住我的字不放,三天两天批评我,还是钱老师理解我,谁理解我,我就听谁的。”家长很是感激:“哪怕孩子什么学校都考不取,我也心满意足了”。听话的孩子成绩怎么会不好呢?!学期末,徐某某的成绩稳步上升,最终以738分的成绩考取了省重点中学泰兴中学。
案例2开学前的一天,老师们议论我班学生的花名册。原来上一届的初三留级生鞠某某到了我班上。该生过去在班上总喜欢出歪主意,扰乱班级正常学习秩序,且不思学习,经常打架斗横;在家里也无理取闹,辱骂家长,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学生到哪个班,哪个班就要完”的议论不绝于耳。但为了孩子的发展,我选择了在分析优点、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帮助他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和他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谈话,气氛很好。他回家后流着泪跟妈妈讲:“以后你别管我了,我一定好好学习。”果然,该同学的学习态度大有好转,成绩也直线上升。
我们面对的永远是一群发展不均衡的孩子。同一个孩子,也许他在这方面很优秀,在那方面却可能有所逊色;在某一段时间较差,在另一段时间却有进步。这就是个体差异。教师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仅以过去的表现和成绩的好坏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那么,这些学生就只能永远落在其他同学之后,自尊心也会受到严重伤害。这与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二、选择倾听促进沟通
案例3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正在埋头备课,突然,呜呜的啼哭声让我大吃一惊,学生黄某的家长押着孩子告状来了,称自己的孩子打了自己两个耳光。“大孽不道”、“好好教训他”、“先听听孩子怎么说”等等的说法不绝于耳。聆听了黄某的倾诉,我才知道他母亲总是把他当小孩子看,而且讲话转弯抹角、指桑骂槐、不讲信用等等,另孩子很反感。了解了上述情况之后,我从学会理解、感恩、做人、成才四个方面与黄某进行交谈。躲在幕后的母亲主动跑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母子重归于好。从此孩子有了好心情,成绩也开始好转。现在,黄某能干、热情的优势已为全班同学所认可,已成为班委骨干。
真正的教育始于心与心的对话,而心与心的交流则始于真诚的倾听。虽为分数的压力、激烈的竞争所困扰,教师也不能主观处理学生所面對的问题,或者忽视学生,或者不与学生进行沟通。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许多问题儿童的形成根源在于他们的痛苦、忧伤、愤怒和希望无法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倾听,教师做到倾听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这些问题,从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选择期待激发上进
案例4常某精力充沛,爱好体育。初一时,成绩位于班级中下水平。虽然他学习能力较强,但学习习惯太差。为了促进他学习成就的提高,我鼓励督促他制定了三年学习计划:一学期考两次,一年考四次,三年考十二次,每次排名前进三位,初三毕业时争取位居班级排名第五名。并同时约定,实现目标就给予奖励。三年来,我专为他建立学生档案,跟踪调查。他每取得一点成绩,就给予他肯定表扬,并提出新的目标和新的希望;出现学习马虎、纪律松懈时,及时予以提醒教育;他成绩出现滑坡时,主动给予关心帮助。如此,初三毕业时,他实现的目标,并以738分的好成绩被省重点中学泰州中学录取。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才会有成效,并可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老师的及时鼓励和表扬、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都会增强教师教育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教师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