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点青天字一行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ki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是文人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每一首古代诗词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意象,而且有些意象在许多诗词中反复出现,创设出特定的意境,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如果我们从这些意象入手,去了解其文化内涵,寻找其表意规律,对我们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会大有裨益。
  雁也叫鸿,是一种大的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经写过一首《江楼晚眺》,诗中有“雁点青天字一行”一句,写得非常形象,长空中列队而过的群雁,像在青天写一行字。人眼中的每一只雁,在青天的背景下,只成黑墨一点,长空雁行成字,时而为“一”,时而为“人”,故成“字一行”,十分传神。在古代文人看来,点点鸿雁组合成的一行行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共有七首古诗词中出现了“雁”这一意象,笔者专门进行了分类,这些“雁”的意象,有的是抒发思乡之情,有的是咏叹孤寂和激愤之意,还有的是烘托气氛之笔。
  一、抒发思乡之情
  如七年级上册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尾联出现了“乡书”和“归雁”两种意象。“乡书”这里是指家信,那这家信怎么又是和“归雁”联系起来的呢?这还得从一个典故说起,这个典故源于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十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得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大雁将要经过洛阳的吧!还是托大雁捎个信吧:大雁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里借北飞的大雁抒发了淡淡的思乡情绪。
  再如八年级下册“鸟专题”中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闻雁》,正当诗人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雁的叫声是非常凄切的,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思绪万端,更加难以释怀了,诗中“雁”意象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咏叹孤寂和激愤之意
  如七年级下册唐代诗人杜甫的《孤雁》,在安史之乱那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離散,他无日不梦想骨肉团聚,亲朋重逢。诗中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诗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但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同时诗人在结尾处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也抒发了对这些俗客庸夫无聊作为的激愤之情。
  再如七年级下册中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三、烘托气氛之笔
  “鸿雁”这一意象在烘托气氛方面是可以变化的,它既可以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也可以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气氛,有时也可以营造出空阔壮美的气氛。
  首先我们来看九年级上册“物候专题”中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准备趁月黑雪大之时遁逃的信息。诗中的“雁”意象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再来看八年级下册中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渔家傲》,词中也出现了“雁”意象,但“衡阳”与“雁”意象的结合,值得探究。衡阳,即现在的湖南省衡阳市,在衡山之南,故名。传说衡山有回雁峰,雁飞至此而止,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所以词中“衡阳雁”就是指南飞的鸿雁。秋季时分,鸿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士兵久戍边关,最看不得鸿雁的南飞。词人在这里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戍边士兵毫无留意、思乡心切的内心感受。同时鸿雁南飞与号角声、烽烟、落日、孤城等意象又共同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
  最后我们来看八年级下册中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虽然素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但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心情极度苦闷。但当他看到寥廓明净的秋空,目接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时,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这里的“秋雁”在“长风万里”的映衬下,营造出的是空阔自由、心旷神怡的氛围。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诗词中的“雁”意象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有的与其习性相关,如秋去春还,所以看到鸿雁飞翔就会触发游子征夫的思乡之情。有的与其叫声有关,哀鸣之音是那么的凄切,怎能不激起人们浓烈的思乡之愁。有的与古代传说相关,于是就有了文人想通过鸿雁来传递家信的想法,借以抒发自己的思乡念亲之情。有的与环境背景有关,蓝天下鸿雁群飞,构成了壮美亮丽的景色,也会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当然如果鸿雁与秋风、落叶、夕阳等意象组合成秋天的典型环境,就会渲染出凄清悲凉的气氛。
  “雁点青天字一行”,点点鸿雁所书写出来的不仅仅是一行行文字,更是文人墨客对客观世界的观照,对世事人情的慨叹,是眼中景,更是心中情。我们品读诗词时既要看到点点鸿雁,更要去体会这行行文字背后抒写的情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
其他文献
语言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认为,高考作文的最大看点就在语言,所有的满分作文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现实却是,80%的作文语言平淡无味。这时就特别需要讲究“视觉冲击力”。这是一个时髦的名词,一般用在影视或舞台表演上。但是我们的高考作文阅卷与此中却有相通之处。紧张、繁重、炎热的阅卷场,极容易使阅卷老师视觉疲劳。这时,“哔”的一声,眼前蹦出一粒珍珠,跳出一组回味无穷的句子,怎不令阅卷老师为之
期刊
一、2015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整体情况  由上表可归纳出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以下特点:  1.题量题型。基本保持去年风格,题量2-4题,分值6-18分,题型以简答为主,只有上海卷一如既往地命制了二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北京卷出人意料地命制了4道题对诗歌进行了多角度的考查;湖南卷、浙江卷、北京卷均考查了名句名篇的填空题,难度都不太大。考点覆盖了内容(感情)、手法、形象、语言等常见的知识点。  2.
期刊
我一直在忍耐,命运就像  我们手中紧握的掌纹  艰辛的生活、平淡的日子,往昔那个善解人意、笑靥如花、温柔娴淑的你,也许会在某一天突然觉得现实中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让你如愿,于是你便开始了抱怨。你抱怨命运的不公,你抱怨孩子不够乖巧,你抱怨别人的幸福快乐,你抱怨银行卡上的数字总是入不敷出,你抱怨人际关系上的烦恼,你抱怨“他”的不上进……只要你触碰到抱怨的按钮,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是那么地让你看不顺眼。但
期刊
一、剪辑自己的生活  生活是包罗万象的,即便是一部长篇小说,也不可能涵盖生活的全部。为此,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想写出自己10多年来的经历及感受、感悟,就必须学会剪辑。其基本原则有三:  (一)事要“紧”  生活是一条河,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律缓缓地向前流淌。如果我们将之原封不动地搬进作文,“18岁的天空”写成18段,那就成了记流水账,既无“看头”,更无“兴味”。为此,必须剪除与题旨若即若离、于
期刊
【主题导语】  “悲悯”,就是以大智大慧的胸怀来怜悯同情苦难中的众生。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而是指对苦难中的人甚至宇宙苍生不忽视、不轻视、不蔑视,相反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悲悯情怀是一种最高尚的胸怀,它宽广有度,平和慈悲,且不限一时一地一己,是与全人类、全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它也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对所有生命的敬重、对弱者的同情、对人性的关怀,它能使人们在爱里忘记仇杀,在苦里忘记伤痛。一言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积蓄了新时期以来创作实力和锐气的甘肃诗歌,爆发出的逼人气势和蓬勃生机,引起了全国诗歌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代中国诗坛的前沿重镇,被誉为“诗歌大省”。甘肃诗人凭借雄厚的创作实力,已经走在全国诗歌创作的前列,不仅诗歌数量众多,质量上乘,而且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继“甘肃小说八骏”之后,“甘肃诗歌八骏”又新鲜出炉,娜夜、高凯、古马、第广龙、梁积林、离离、马萧萧和胡杨等8位诗人脱颖而出,成
期刊
“时评类”材料作文,指试题提供社会生活里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热点人物、热点言论,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选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作文题。因其思想性、时效性强,有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的功能,一直受到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  【三年真题回望】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以“老陈违规开车遭女儿举报引议论”为材料写一封信;全国新课标卷Ⅱ,以“当代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为材料作文。  201
期刊
人生短,艺术长。  泰戈尔高度评价:“他的漫画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也是一种创造。”国外友人分外赞誉:“他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在他之前,没有人画过,之后也没有人画过。”他的画人人能买得起,且人人都能看得懂,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就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于简单朴素中画出了悲悯和仁爱之情。  巴金形容他:“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有着一颗纯洁无污垢的孩子的心。”  他认为
期刊
在契诃夫看来:“文学家不是做糖果点心的,不是化妆美容的,也不是使人消愁解闷的;他是一个负有义务的人,他受自己的责任感和良心的约束。”正是抱有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心”,契诃夫创作了不少充满“对庸俗、寄生和剥削的憎恶,对劳动者的痛苦生活的同情,对光明生活的向往”的优秀短篇小说,得以成为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钉子上》是他短篇小说创作中的精品,此篇既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完美的形式,又具有诙谐的语言和辛辣
期刊
对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大家言必称“乡愁诗人”,因为他1972年写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愁》诗传遍了大江南北。余光中说,这些年来,《乡愁》几乎成为我的名片,《乡愁》在海峡两岸大受欢迎的程度实在让我感到惊讶。其实,他在同时期写的另一首诗歌《雨声说些什么》也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而且《雨声说些什么》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受读者的喜爱,我认为它应该可以成为乡愁诗的另一张名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