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阎连科的乡土小说创作以“神实主义”的方式,观照乡土,沉思乡土。还乡是其众多乡土小说的叙事策略,政治、革命、权力以及爱情是他叙事的核心。对乡土,阎连科显然有着复杂的情感,那是一个无法抛弃的所在,那里有他的哀怨。然而,骨子里对乡土的挥之不去的爱,使得他面对乡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始终处于焦虑状态。
关键词:乡土文学 神实主义 原乡想象 时代焦虑 历史焦虑
乡土,曾是阎连科急欲逃离的处所。带着逃离土地的强烈意念,他成了一名士兵。在写作可以改变命运的启发下,阎连科开始了创作,如今已是“卡夫卡文学奖”获奖作家、知名大学的教授。阎连科离乡后的生活不可谓不成功,可城市却让他恐慌,就像他自己所说,即便去西单书店、王府井书店他都是急忙找到自己要的书,然后迅速离开。
或许,逃离土地终究是种徒劳。你可以实现物理空间的逃离,甚至可以切断与乡土的信息通道,但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土地就开始形塑你的相貌、语言、思想、审美等等。当一个人选择离开,他的审美可以改变(甚至彻底变化),容貌也可以微调,但语言、思想却很难清理干净,甚至生活方式也有诸多残留,由此构成他的乡土意识。
阎连科的乡土意识是生活的,也是文学的。在北京,他租置了一处院子,取名711号园。在那里,他种瓜种豆,过着都市乡村生活,享受着劳作的乐趣。在散文创作中,他写蔬菜,写农具,写自己的父辈,写他的故乡以及现在的都市乡村生活。小说方面,他把目光投向那片自己又爱又恨的土地,写下《两程故里》、“瑶沟系列”、“耙耧系列”、《情感狱》《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等乡土小说作品。
在阎连科看来,乡土作家的乡土叙事基于那片土地“震颤”他们的心灵。“小说中所笼罩的土地文化,不是成熟后被作家收割的稼禾,而是作家面对那块土地、面对即将消亡的那块土地上呈现和隐藏的文化,心灵上的震颤和苦痛。”①作家心灵的“震颤和苦痛”,让那些被历史地、人为地遮掩起来的东西浮现出来,使乡土叙事有了温度。“土地文化只有被作家心灵化以后,才具有生命,具有活力。只有心靈中的故土和文化,才能使作品有弥漫的雾气,才能使作品持久地有一种沉甸甸、湿漉漉的感觉,才能使我们打开书页,仿佛在光秃秃的严冬中摘到了几片冬青树的厚叶一样。”②
同前辈一样,阎连科聚焦于土地文化,但他的乡土世界却有些不同。受活庄里满是残疾人,《坚硬如水》写革命者的情爱。他笔下的乡村不是鲁迅式的阴暗,也迥异于沈从文的桃源,它变得荒诞与癫狂。这是因为,阎连科对“土地文化”的“心灵化”是解构性的。譬如权力,身居都会的阎连科,回乡后依然会去看望村支书。他对乡村权力依然没有剔除旧有的认知。在小说中,他写权力,即是对权力真实境况的表现,也包含着自己对权力的解构。《坚硬如水》中高爱军既是权力的牺牲者(刚死了父亲,就被老支书相中,以当兵为价码,成了他的女婿),也是权力拥有者,而他夺权的过程,便是阎连科对权力的解构。
阎连科解构的根基是其在承继前辈的同时,广泛占有西方现当代文学的基础所构建起的属于自己的文学观。在他看来,现实主义作为金科玉律长久地被执行于创作,而他自己则是“现实主义的不孝之子”。阎连科认为:“一个故事,我想怎样去讲,就可能怎样去讲,胡扯八道,信口雌黄,真正地、彻底地获得词语和叙述的自由与解放,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叙述秩序。”③这种新的叙述秩序,他名之曰:神实主义。“神实主义,大约应该有个简单的说法,即在创作中摒弃固有真实生活的表面逻辑关系,去探求一种‘不存在’的真实、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神实主义疏远于通行的现实主义。它与现实的联系不是生活的直接因果,而更多的是仰仗于人的灵魂、精神(现实的精神和事物内部关系与人的联系)和创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特殊臆思。有一说一,不是它抵达真实和现实的桥梁。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现实土壤上的想象、寓言、神话、传说、梦境、幻想、魔变、移植等等,都是神实主义通向真实和现实的手法与渠道。”④
由上可知,神实主义的核心是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是作家心灵烛照后的真实。它“仰仗于人的灵魂、精神和创作者现实基础上的特殊臆思”,是对社会真实的变形。以神实主义观照乡土,阎连科让我们看到了诸多从未见过的事件。
阎连科重拾乡土传统却赋予其新的表征,引来无数争论,毁之誉之。但他依然故我,越走越远,甚至把解构的触角从乡村伸到都市,伸到精神殿堂——高等学校,创作了《四书》。潜在其中的自然有其对乡土的爱,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对那块土地充满了一种“哀怨之气”⑤。他在其小说自选集序言中这样写道:
那些真正从土地的历史中产生的观念、意识、血缘、宗法、制度、风俗、道德,以及特有的政治形式、斗争形式、生存形式和纯属某一块土地上的音乐、绘画、文字、诗、戏剧、神话、传说等文化范畴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土地文化的主干。
因为我们从那些仰仗土地文化写作的大家和名作中,看到字里行间所弥漫的正是这些。读他们的作品,打动我们的是那些如汪洋大水一样冲决、淹没了故事的土地文化的雾霭。⑥
阎连科的乡土小说是一个氤氲着“土地文化雾霭”的世界,阎连科借着想象的翅膀,“大胆妄为地在想象中寻找真实”⑦,升腾起“哀怨之气”和焦虑的炊烟,这是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乡土小说作家的主要特质。
乡土叙事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鲁镇、浙东,现代作家以改造国民性为旨归,刻画出“老中国儿女”的积重难改,延续着“移风易俗”的中国传统。阿Q的劣根性、菊英的出嫁、浙江农村的械斗等等,作家们将乡村的丑陋扒出来,撕碎给人看。他们对乡村可谓爱之深亦恨之切,如鲁迅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由鲁迅开始的这一传统是中国现代文学乡土叙事的核心伦理,它基于现代作家构建国民性的时代焦虑。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断层后,审视乡村的传统在新时期文学得以恢复。以韩少功、莫言、贾平凹、陈忠实为代表的作家经营出与此前不同的乡村世界。本文以贾平凹和陈忠实为例具体阐述。 《高老庄》叙述了教授高子路回到故土高老庄后的所见所闻,叙事颇具传奇性。让我印象较深的除了主人公外,是出场不多的一个人物——石头。小说伊始,石头突然说出一句:“娘,我爹他们要回来了。”(他爹后来真的回来了)⑧这还不止,后面还有更为惊奇的:
(子路娘)把石头抱上轮椅,推出院门,猛地看见天边有一个伞一样的东西在旋转,忽大忽小,闪闪发光,瞬间却不见了。就说:“石头,你看见天上有个啥了?”揉揉眼,天上依旧没有了什么,太阳红红地照着,一只乌鸦驮着光直飞过来停落在飞檐走壁柏上。石头却突兀地说了一句:“奶,我舅淹死了!”
石头突兀地说了一句“我舅淹死了”,做奶奶的立即让他朝天呸呸唾沫,要消除不干净的话。⑨
原来他舅舅果真淹死了,是从汽车上摔下了来掉在一个水潭里淹死的。不止《高老庄》,贾平凹大部分乡土小说里都有类似的人物,他们有着预言未来的能力。而且贾平凹将各种梦写进小说并且同样赋予其预言的作用。贾平凹的乡土叙事,给改革开放时期的乡村平添了传奇性。
《白鹿原》写白、鹿两家及“民族秘史”⑩,同样也有类似的叙事:
很古很古的时候(传说似乎都不注重年代的准确性),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剔明透亮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拱着从东原向西原跑了过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经过以后麦苗忽忽蹿高了,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白鹿跑过以后,有人在田坎间发现了僵死的狼,正在奄奄一息咽气毙命的狐狸,阴沟湿地里死成一堆的癞蛤蟆,一切毒虫害兽全都悄然毙命了。更使人惊奇不已的是,有人突然发现瘫痪在炕的老娘正潇洒地捉着擀杖在案上擀面片,半世瞎眼的老汉睁着光亮亮的眼睛端着筛子抢取麦子里混杂的砂粒,秃子老二的疤痢头上长出了黑乌乌的头发,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艳若桃花……这就是白鹿原。{11}
陈忠实在对过去的历史叙述中,揉进上述叙述,显然是出于构建“秘史”的企图。
以贾、陈二人为代表,新时期以后的作家在乡土叙事中增加传奇、神话,甚至鬼气的成分,审视民族的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乡土叙事伦理有较强的神话性,有别于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家。
阎连科承继并发展了鲁迅的乡土叙事传统,在改造国民性的框架内,加入了政治、革命、情爱等叙事成分,使乡土叙事呈现立体化的特征。他的乡土写作,呈现了乡土的荒寒,正如王德威先生所说:“阎连科的土地是矿物性的,不见生长,唯有死寂。”{12}他在“土地文化”的氤氲中注入“哀怨之气”和焦虑的炊烟,以解构的方式深入“土地文化”,层层剥离,将乡土印记搁置,洗净身体拥抱原乡。
同鲁迅等老一辈乡土小说作家不同,阎连科避免了与乡土之隔,置身于乡土内部,直面乡土的一切,那些精华与糟粕。鲁迅等五四作家与乡土的“隔”已被研究者普遍认同。阎连科超越了它,同样以一种焦虑的精神状态,深入乡土。如果说鲁迅等人表征的是一种时代的焦虑,那么阎连科既有时代的焦虑,也有历史的焦虑。《坚硬如水》很好地呈现了这种焦虑。
《坚硬如水》属于乡土小说。在许子东看来,这些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历史记载、政治研究、法律审判及新闻报道的某种功能,而且这些“故事”的写作与流通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政治、法律、传媒乃至民众心理的微妙制约。当小说家用文学形式将他们个人的经验变成大众论述时,他们实际上有意无意地参与了有关那个时期的“集体记忆”的创造过程。{13}
《坚硬如水》同样源于作者的记忆,他说:
最初写《坚硬如水》这样一部小说的时候,不是任何一个故事,不是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使我想写它,而是那种“文革”的语言,当我回头去想的时候也有种非常着魔的感觉。
我就尝试寻找一个合适的故事,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想找一个故事把这种语言记录下来。{14}
但阎连科却没有逃避,相反,是深入。他用大胆异常的想象,导演了程岗镇的革命嘉年华,导演了高爱军的夺权历程,导演了革命者高爱军的灭亡,也导演了他和夏红梅的地下情、革命爱。阎连科写他们的阳谋与阴谋,写他们的语言游戏,写程岗镇的革命与炊烟。以此,他给乡土题材注入了革命、政治与权力,彰显了他那历史的焦虑,呈现出不同的乡土叙事伦理。
贾平凹通过还乡,写乡土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阎连科则借还乡,呈现当下人的精神状态,彰显他的时代焦虑。在文化多元、选择多元的当前,乡土因其贫瘠、落后,渐渐地被一些人——尤其是新时代的人们抛弃。他们大唱城市之歌,用城市之音、之调、之步,努力想给自己穿上城市的外衣。然而,当城市没能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时候,他们发现肇事者竟然是那已然离开很久的乡土。在他们看来,乡土是自己被鄙视的原因。城乡之间那无法逾越的鸿沟,成为心结。何去何从,亟待解决。
于是一些人开始与城市同行,毅然决然地抛弃乡土,和城市深情相拥并生活在一起,还育有子女。也有一些人选择返乡。返乡者有受拥戴的,也有被排斥、鄙夷的。这些返回地理原乡的人,其情不可谓不复杂。此外,还有一些选择留在城市寻找精神原乡的人。他们因为和乡土曾经有距离而且依然有距离,便可以以一个适当的距离、视角,远距离体察乡土。于是他们看到,乡土已非原乡。它已被历史轮奸,有很多私生子。正是他们让乡土变得狰狞、可怕。最终,这些人选择重构精神原乡。重构的过程可谓喜忧参半,但他们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乡土的裂变、阵痛,以及未来。阎连科即是重构者之一。
阎连科的小说中,返乡是一个重要的母题。不一样的返乡模式,连接着每一个碎片。如果说《风雅颂》的返乡是无可奈何,《坚硬如水》的返乡则是意气风发,高爱军胸怀革命豪情回到故土,誓言革命的他与乡土进行了数次遭遇战。在这篇土地上,阎连科借着高、夏二人让我们看到了原欲的力量,看到了那片土地的野性。无论革命如何风起云涌,鄉土的野性依然顽强,深入骨髓。 《坚硬如水》中,身负过去的程岗与割断过去的高爱军之间构成了伦理冲突。高爱军的过去在小说中只有零星的笔墨,更多的是革命的行为和对将来的想象,而革命行为基于对将来的想象,故而对未来想象的执着构成高爱军的全部意义,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程岗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她对历史的承载是无声的,却并非无言的。她屹立在那里,就是一种言说。
这样,割去脐带的高爱军碰上无声言说的程岗,戏剧就此上演。然而,当阎连科最终把故乡作为写作的原生地,便开始了他对故乡的省思,对人的观察,对历史的叩问。但是阎连科写历史,又不仅仅是写历史,他将历史、现在与未来全部投射在那片土地上。
乡土不应该被拿来消费,或者成为对抗的工具,我们应该以虔敬之心,洗净身体,回到原乡。阎连科带着哀怨之气以及时代与历史的双重焦虑,在土地文化中叙述着历史与时代的纠葛。
“我的探索,让我有机会在旧的土地上走过新的道路,用新的眼光去看旧的景象,用不同的音阶去听旧的声音,为一些老问题找一些新的答案。”{15}我想,阎连科亦是如此。
①②③④ 阎连科:《发现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第63页,第63页,第63页,第114-115页。
⑤ 阎连科:《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84页。
⑥ 阎连科:《仰仗土地的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6页。
⑦ 阎连科:《读略萨三题》,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8页。
⑧⑨ 贾平凹:《高老庄》,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第362页。
⑩{11}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扉页,第28页。
{12} 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第34页。
{13}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页。
{14} 阎连科:《小说与世界的关系》,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8页。
{15} 〔美〕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頁。
关键词:乡土文学 神实主义 原乡想象 时代焦虑 历史焦虑
乡土,曾是阎连科急欲逃离的处所。带着逃离土地的强烈意念,他成了一名士兵。在写作可以改变命运的启发下,阎连科开始了创作,如今已是“卡夫卡文学奖”获奖作家、知名大学的教授。阎连科离乡后的生活不可谓不成功,可城市却让他恐慌,就像他自己所说,即便去西单书店、王府井书店他都是急忙找到自己要的书,然后迅速离开。
或许,逃离土地终究是种徒劳。你可以实现物理空间的逃离,甚至可以切断与乡土的信息通道,但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土地就开始形塑你的相貌、语言、思想、审美等等。当一个人选择离开,他的审美可以改变(甚至彻底变化),容貌也可以微调,但语言、思想却很难清理干净,甚至生活方式也有诸多残留,由此构成他的乡土意识。
阎连科的乡土意识是生活的,也是文学的。在北京,他租置了一处院子,取名711号园。在那里,他种瓜种豆,过着都市乡村生活,享受着劳作的乐趣。在散文创作中,他写蔬菜,写农具,写自己的父辈,写他的故乡以及现在的都市乡村生活。小说方面,他把目光投向那片自己又爱又恨的土地,写下《两程故里》、“瑶沟系列”、“耙耧系列”、《情感狱》《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等乡土小说作品。
在阎连科看来,乡土作家的乡土叙事基于那片土地“震颤”他们的心灵。“小说中所笼罩的土地文化,不是成熟后被作家收割的稼禾,而是作家面对那块土地、面对即将消亡的那块土地上呈现和隐藏的文化,心灵上的震颤和苦痛。”①作家心灵的“震颤和苦痛”,让那些被历史地、人为地遮掩起来的东西浮现出来,使乡土叙事有了温度。“土地文化只有被作家心灵化以后,才具有生命,具有活力。只有心靈中的故土和文化,才能使作品有弥漫的雾气,才能使作品持久地有一种沉甸甸、湿漉漉的感觉,才能使我们打开书页,仿佛在光秃秃的严冬中摘到了几片冬青树的厚叶一样。”②
同前辈一样,阎连科聚焦于土地文化,但他的乡土世界却有些不同。受活庄里满是残疾人,《坚硬如水》写革命者的情爱。他笔下的乡村不是鲁迅式的阴暗,也迥异于沈从文的桃源,它变得荒诞与癫狂。这是因为,阎连科对“土地文化”的“心灵化”是解构性的。譬如权力,身居都会的阎连科,回乡后依然会去看望村支书。他对乡村权力依然没有剔除旧有的认知。在小说中,他写权力,即是对权力真实境况的表现,也包含着自己对权力的解构。《坚硬如水》中高爱军既是权力的牺牲者(刚死了父亲,就被老支书相中,以当兵为价码,成了他的女婿),也是权力拥有者,而他夺权的过程,便是阎连科对权力的解构。
阎连科解构的根基是其在承继前辈的同时,广泛占有西方现当代文学的基础所构建起的属于自己的文学观。在他看来,现实主义作为金科玉律长久地被执行于创作,而他自己则是“现实主义的不孝之子”。阎连科认为:“一个故事,我想怎样去讲,就可能怎样去讲,胡扯八道,信口雌黄,真正地、彻底地获得词语和叙述的自由与解放,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叙述秩序。”③这种新的叙述秩序,他名之曰:神实主义。“神实主义,大约应该有个简单的说法,即在创作中摒弃固有真实生活的表面逻辑关系,去探求一种‘不存在’的真实、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神实主义疏远于通行的现实主义。它与现实的联系不是生活的直接因果,而更多的是仰仗于人的灵魂、精神(现实的精神和事物内部关系与人的联系)和创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特殊臆思。有一说一,不是它抵达真实和现实的桥梁。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现实土壤上的想象、寓言、神话、传说、梦境、幻想、魔变、移植等等,都是神实主义通向真实和现实的手法与渠道。”④
由上可知,神实主义的核心是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是作家心灵烛照后的真实。它“仰仗于人的灵魂、精神和创作者现实基础上的特殊臆思”,是对社会真实的变形。以神实主义观照乡土,阎连科让我们看到了诸多从未见过的事件。
阎连科重拾乡土传统却赋予其新的表征,引来无数争论,毁之誉之。但他依然故我,越走越远,甚至把解构的触角从乡村伸到都市,伸到精神殿堂——高等学校,创作了《四书》。潜在其中的自然有其对乡土的爱,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对那块土地充满了一种“哀怨之气”⑤。他在其小说自选集序言中这样写道:
那些真正从土地的历史中产生的观念、意识、血缘、宗法、制度、风俗、道德,以及特有的政治形式、斗争形式、生存形式和纯属某一块土地上的音乐、绘画、文字、诗、戏剧、神话、传说等文化范畴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土地文化的主干。
因为我们从那些仰仗土地文化写作的大家和名作中,看到字里行间所弥漫的正是这些。读他们的作品,打动我们的是那些如汪洋大水一样冲决、淹没了故事的土地文化的雾霭。⑥
阎连科的乡土小说是一个氤氲着“土地文化雾霭”的世界,阎连科借着想象的翅膀,“大胆妄为地在想象中寻找真实”⑦,升腾起“哀怨之气”和焦虑的炊烟,这是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乡土小说作家的主要特质。
乡土叙事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鲁镇、浙东,现代作家以改造国民性为旨归,刻画出“老中国儿女”的积重难改,延续着“移风易俗”的中国传统。阿Q的劣根性、菊英的出嫁、浙江农村的械斗等等,作家们将乡村的丑陋扒出来,撕碎给人看。他们对乡村可谓爱之深亦恨之切,如鲁迅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由鲁迅开始的这一传统是中国现代文学乡土叙事的核心伦理,它基于现代作家构建国民性的时代焦虑。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断层后,审视乡村的传统在新时期文学得以恢复。以韩少功、莫言、贾平凹、陈忠实为代表的作家经营出与此前不同的乡村世界。本文以贾平凹和陈忠实为例具体阐述。 《高老庄》叙述了教授高子路回到故土高老庄后的所见所闻,叙事颇具传奇性。让我印象较深的除了主人公外,是出场不多的一个人物——石头。小说伊始,石头突然说出一句:“娘,我爹他们要回来了。”(他爹后来真的回来了)⑧这还不止,后面还有更为惊奇的:
(子路娘)把石头抱上轮椅,推出院门,猛地看见天边有一个伞一样的东西在旋转,忽大忽小,闪闪发光,瞬间却不见了。就说:“石头,你看见天上有个啥了?”揉揉眼,天上依旧没有了什么,太阳红红地照着,一只乌鸦驮着光直飞过来停落在飞檐走壁柏上。石头却突兀地说了一句:“奶,我舅淹死了!”
石头突兀地说了一句“我舅淹死了”,做奶奶的立即让他朝天呸呸唾沫,要消除不干净的话。⑨
原来他舅舅果真淹死了,是从汽车上摔下了来掉在一个水潭里淹死的。不止《高老庄》,贾平凹大部分乡土小说里都有类似的人物,他们有着预言未来的能力。而且贾平凹将各种梦写进小说并且同样赋予其预言的作用。贾平凹的乡土叙事,给改革开放时期的乡村平添了传奇性。
《白鹿原》写白、鹿两家及“民族秘史”⑩,同样也有类似的叙事:
很古很古的时候(传说似乎都不注重年代的准确性),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剔明透亮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拱着从东原向西原跑了过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经过以后麦苗忽忽蹿高了,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白鹿跑过以后,有人在田坎间发现了僵死的狼,正在奄奄一息咽气毙命的狐狸,阴沟湿地里死成一堆的癞蛤蟆,一切毒虫害兽全都悄然毙命了。更使人惊奇不已的是,有人突然发现瘫痪在炕的老娘正潇洒地捉着擀杖在案上擀面片,半世瞎眼的老汉睁着光亮亮的眼睛端着筛子抢取麦子里混杂的砂粒,秃子老二的疤痢头上长出了黑乌乌的头发,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艳若桃花……这就是白鹿原。{11}
陈忠实在对过去的历史叙述中,揉进上述叙述,显然是出于构建“秘史”的企图。
以贾、陈二人为代表,新时期以后的作家在乡土叙事中增加传奇、神话,甚至鬼气的成分,审视民族的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乡土叙事伦理有较强的神话性,有别于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家。
阎连科承继并发展了鲁迅的乡土叙事传统,在改造国民性的框架内,加入了政治、革命、情爱等叙事成分,使乡土叙事呈现立体化的特征。他的乡土写作,呈现了乡土的荒寒,正如王德威先生所说:“阎连科的土地是矿物性的,不见生长,唯有死寂。”{12}他在“土地文化”的氤氲中注入“哀怨之气”和焦虑的炊烟,以解构的方式深入“土地文化”,层层剥离,将乡土印记搁置,洗净身体拥抱原乡。
同鲁迅等老一辈乡土小说作家不同,阎连科避免了与乡土之隔,置身于乡土内部,直面乡土的一切,那些精华与糟粕。鲁迅等五四作家与乡土的“隔”已被研究者普遍认同。阎连科超越了它,同样以一种焦虑的精神状态,深入乡土。如果说鲁迅等人表征的是一种时代的焦虑,那么阎连科既有时代的焦虑,也有历史的焦虑。《坚硬如水》很好地呈现了这种焦虑。
《坚硬如水》属于乡土小说。在许子东看来,这些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历史记载、政治研究、法律审判及新闻报道的某种功能,而且这些“故事”的写作与流通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政治、法律、传媒乃至民众心理的微妙制约。当小说家用文学形式将他们个人的经验变成大众论述时,他们实际上有意无意地参与了有关那个时期的“集体记忆”的创造过程。{13}
《坚硬如水》同样源于作者的记忆,他说:
最初写《坚硬如水》这样一部小说的时候,不是任何一个故事,不是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使我想写它,而是那种“文革”的语言,当我回头去想的时候也有种非常着魔的感觉。
我就尝试寻找一个合适的故事,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想找一个故事把这种语言记录下来。{14}
但阎连科却没有逃避,相反,是深入。他用大胆异常的想象,导演了程岗镇的革命嘉年华,导演了高爱军的夺权历程,导演了革命者高爱军的灭亡,也导演了他和夏红梅的地下情、革命爱。阎连科写他们的阳谋与阴谋,写他们的语言游戏,写程岗镇的革命与炊烟。以此,他给乡土题材注入了革命、政治与权力,彰显了他那历史的焦虑,呈现出不同的乡土叙事伦理。
贾平凹通过还乡,写乡土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阎连科则借还乡,呈现当下人的精神状态,彰显他的时代焦虑。在文化多元、选择多元的当前,乡土因其贫瘠、落后,渐渐地被一些人——尤其是新时代的人们抛弃。他们大唱城市之歌,用城市之音、之调、之步,努力想给自己穿上城市的外衣。然而,当城市没能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时候,他们发现肇事者竟然是那已然离开很久的乡土。在他们看来,乡土是自己被鄙视的原因。城乡之间那无法逾越的鸿沟,成为心结。何去何从,亟待解决。
于是一些人开始与城市同行,毅然决然地抛弃乡土,和城市深情相拥并生活在一起,还育有子女。也有一些人选择返乡。返乡者有受拥戴的,也有被排斥、鄙夷的。这些返回地理原乡的人,其情不可谓不复杂。此外,还有一些选择留在城市寻找精神原乡的人。他们因为和乡土曾经有距离而且依然有距离,便可以以一个适当的距离、视角,远距离体察乡土。于是他们看到,乡土已非原乡。它已被历史轮奸,有很多私生子。正是他们让乡土变得狰狞、可怕。最终,这些人选择重构精神原乡。重构的过程可谓喜忧参半,但他们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乡土的裂变、阵痛,以及未来。阎连科即是重构者之一。
阎连科的小说中,返乡是一个重要的母题。不一样的返乡模式,连接着每一个碎片。如果说《风雅颂》的返乡是无可奈何,《坚硬如水》的返乡则是意气风发,高爱军胸怀革命豪情回到故土,誓言革命的他与乡土进行了数次遭遇战。在这篇土地上,阎连科借着高、夏二人让我们看到了原欲的力量,看到了那片土地的野性。无论革命如何风起云涌,鄉土的野性依然顽强,深入骨髓。 《坚硬如水》中,身负过去的程岗与割断过去的高爱军之间构成了伦理冲突。高爱军的过去在小说中只有零星的笔墨,更多的是革命的行为和对将来的想象,而革命行为基于对将来的想象,故而对未来想象的执着构成高爱军的全部意义,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程岗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她对历史的承载是无声的,却并非无言的。她屹立在那里,就是一种言说。
这样,割去脐带的高爱军碰上无声言说的程岗,戏剧就此上演。然而,当阎连科最终把故乡作为写作的原生地,便开始了他对故乡的省思,对人的观察,对历史的叩问。但是阎连科写历史,又不仅仅是写历史,他将历史、现在与未来全部投射在那片土地上。
乡土不应该被拿来消费,或者成为对抗的工具,我们应该以虔敬之心,洗净身体,回到原乡。阎连科带着哀怨之气以及时代与历史的双重焦虑,在土地文化中叙述着历史与时代的纠葛。
“我的探索,让我有机会在旧的土地上走过新的道路,用新的眼光去看旧的景象,用不同的音阶去听旧的声音,为一些老问题找一些新的答案。”{15}我想,阎连科亦是如此。
①②③④ 阎连科:《发现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第63页,第63页,第63页,第114-115页。
⑤ 阎连科:《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84页。
⑥ 阎连科:《仰仗土地的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6页。
⑦ 阎连科:《读略萨三题》,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8页。
⑧⑨ 贾平凹:《高老庄》,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第362页。
⑩{11}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扉页,第28页。
{12} 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第34页。
{13}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页。
{14} 阎连科:《小说与世界的关系》,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8页。
{15} 〔美〕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