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 题
一考生
当失落的精神如同泻了一地的水银,我手捧着人类生存的难题,站在历史的枝头回望,企图在史书的纸页间寻找对难题的解答。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类行进的步伐变得越来越艰难。由于变化的提速,由于全球的不确定性,我们放弃却发现新的开始太难;我们坚持却找不到内心的依据;我们寄居在别人的领地却不情愿;我们守在自己的船上却久久不能靠岸。我们遭遇着生活的难题,却惊恐地找不到问题的解答。
难题,本就是横亘在每颗心灵上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当稀薄的生命意识在生活的洪流中摇摇欲坠时,我们便面临这样的难题:我们找不到内心的坚持,找不到崇高与道德,更找不到内心的精神家园。
在这样一个将道德与精神当痰随意啐掉的年代里,几乎没有人还肯将道德与精神视为全部家当,这便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一个有悲剧却无悲剧感,有危机却无危机意识的时代。这才是我们最大的难题,我们慌乱地疏离精神的世界却忙不迭地投向物欲的怀抱,并对此乐此不疲,这样的难题,最终上演在每一个现代人的身上。
被霓虹灯染红的夜空下,夜市在迸发它罪恶的花。我如同一个原始的巡游者,带着这个时代的难题穿越城市喧嚣的街,讲着这个世界拒绝聆听的话。我说:在这个商业的星球上,再无奇迹与神话。所谓奇迹,不过是一个穷人一夜暴富的故事;所谓神话,不过又是一个人在成功的赌场上如何巧取豪夺。可是,谁来告诉我该如何解答这个时代的难题,谁来拯救我们失落的精神?
这一劫,却也终为一解。
面对难题作出解答的,正是我们自己。一如鲁迅先生所言,做一个精神的斗士,以此来肉搏黑暗中的虚妄与绝望,我们应站在星空下,仰望头顶的道德律,在月晕清辉中接受来自玉穹的指示,去寻找内心的依据与坚持,重拾失落的精神。而这一切,才是对难题的解答。
我们需要用新的生气,去唤醒那些深眠的精神。
做一个时代的难题解答者,从虚妄中生出超越虚妄的希望,为这个时代交出一个最完美的解答。
[点评]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且气势逼人——“站在历史的枝头回望,企图在史书的纸页间寻找对难题的解答”,其视野宏阔而气度不凡。接下来,围绕“我们找不到内心的坚持,找不到崇高与道德,更找不到内心的精神家园”这一“难题”反复申诉,文中“在这样一个将道德与精神当痰随意啐掉的年代里”、“一个有悲剧却无悲剧感,有危机却无危机意识的时代”、“被霓虹灯染红的夜空下,夜市在迸发它罪恶的花”、“可是,谁来告诉我该如何解答这个时代的难题,谁来拯救我们失落的精神”等语句,说得沉痛又透彻,可谓入木三分,警醒人心。更可取的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沉,自“这一劫,却也终为一解”这一妙句起,又转为呼吁“用新的生气,去唤醒那些深眠的精神”。篇末的“做一个时代的难题解答者,从虚妄中生出超越虚妄的希望”,则画龙点睛,铿锵有力。
难 题
一考生
那是庙宇的院墙,我喜欢那种红色,在六月的黄昏,它仿佛欲融进天际的那一片迷迷紫红,有金属落地的决绝和不肯瓦解的温柔。俯身拾起一片飘过高墙的树叶,脉络清晰,姿色青青,很澄净的样子。我猜,它的前身是菩提吧,会让人流泪的菩提,因为干净赤诚,亦因为它让探求真心的难题如斯被解。
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之艰难,似乎随年岁一起不可阻挡地增长。如同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却画不出一朵娇柔稚嫩的白莲。
抚着菩提叶,不禁摇头叹息。
当年的悉达多王子欲寻求心底的真实,想悟得生命的真谛,不就是一道惹人心绪乱如麻的难题吗?成佛前的困境,不正是你我所临之疑吗?你我忘记了第一次领悟到自然之真与美,忘记了曾如何抚一朵娇羞的花蕾,如何俯身嗅一池荷香,如何凝视停在杜鹃枝上的翩跹蝶儿,如何欢欣地拍着肉肉的小手惊呼只因望到天空的一弯彩虹……所以,我们都如泰戈尔所说的成了散佚的诗行;虽然与其他诗行押韵,相合相扣,却找不到中间隔了空白的章节。所以,难题几近无可解答。
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难,对有幸感悟爱与感动的表达更是难题。言不及义,言不尽义,岂非你我之无奈?
千年文人,千秋墨笔,也只让古典小说出了《红楼梦》,一部书写大浪漫、大诗意和大爱的经典。一部《红楼梦》才沉淀出心灵的善与美、真与洁,非其他小说中谲诈之心、稚幼之心、功利之心可比,而真真有爱之心。这不就是表达真善美与感动的艰辛吗?因懂得的人肯定不少,可是诉出衷曲的只若晨星。
礼乐之邦,晓乐通乐善乐,虽真正以琴曲诉情之人亦只若干,但你知我知,如《梅花三弄》、《高山流水》、《广陵散》又有几回闻?琴曲岑寂孤高,哀而不伤,淡而会心的境界,除了管平湖先生的《碣石调·幽兰》又可绕梁几日?
表达,终究成了难题,达情达意而闻者感悟,终究是个难题。
只是,只是,望着菩提,望着余晖,忆释迦牟尼,想芹溪先生,听着古调梵音,我想问真是不可解的难题?非也。
佛主净,道主无我无为,而皆可获真我,获顿悟,芹溪以无言之恣诉情,有的是虔诚……
菩提、庙宇和我,也许有了真心,难题便一道融向天际了罢?你我,或知?
[点评]这篇文章关注的是生命中的“真善美”与人生的“爱与感动”,主要围绕“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难,对有幸感悟爱与感动的表达更是难题”这一中心句,分两层抒写自己独特的感悟。文章选材丰富而典雅,“悉达多王子悟得生命的真谛”、“《红楼梦》沉淀出心灵的善与美、真与洁”、“管平湖先生的《碣石调·幽兰》琴音绕梁”等事例都富美学色彩,足见作者广博的见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首尾圆合,结构谨严。作者由眼前庙宇院墙的红色,感受“金属落地的决绝和不肯瓦解的温柔”,从而引出“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之艰难,似乎随年岁一起不可阻挡地增长”;结尾处,则以“菩提、庙宇和我”这样具有禅思的话语收篇,前呼后应,浑然一体。文章用语流畅深沉。特别是“你我忘记了第一次领悟到自然之真与美”以下的铺排,犹如滴滴春雨、涓涓细流,滋润人心;“我们都如泰戈尔所说的成了散佚的诗行”等引用,也很恰切。
难 题
一考生
最近地球充斥着一个大难题:洞。
洞一:危地马拉之洞。难度系数:★★★
危地马拉莫名其妙出现一个大洞,真是让世界各地匪夷所思。有人说,这是不是“2012”的预兆啊?甚至有人用这洞打起了广告——有一辆好车才能成功飞跃这个洞。危地马拉这个巨大的洞成了施工者的难题,其造成的交通、社会治安、人心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可谓给政府出了一道难题。
洞二:墨西哥海湾之洞。难度系数:★★★★
要堵上这个洞,难度系数就大得多了。众所周知,这是英国石油公司——世界最先进的开采公司之一闯下的祸。自从这条新闻公布后,只要一闭眼,我就会感到那源源不断涌出的石油像一股股冒着热气的血液,从人类胸口源源流出。当我看到那些披着“油衣”的海鸟,孤寂地趴在海岸上,心头就一紧。它们的表情,我看不清,但我知道,一定是内心巨大的悲怆和对人类巨大的失望,或许还有无奈和愤懑。石油泄露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将回抛给人类越来越多的难题。近期,佛罗里达州已被确认沿岸有石油入侵。被阳光包围,被海浪抚摩的这一片乐园,会不会有一天变成黑压压的一片?这样的结果,我们都不希望出现。
石油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是不可估量的。二十一年前,美国某地石油泄露,到如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当地居民。设想一下,当某一天,你洗碗的时候,水管里流出来的是黑乎乎的石油;当某一天,婴儿的奶瓶里,是黑乎乎的石油;当某一天,天地里没有绿色的蔬菜,全是黑压压的一片石油——你,难道不会精神崩溃?据悉,此地离婚率、暴力犯罪率、自杀率都高于其他地区。最重要的是,石油由此带来的损失,又是新的难题。
洞三:人心之洞。难度系数:★★★★★
没有什么比人心无止境的欲望之洞更成为地球的难题。所以,这也是所有洞之难题中,难度系数最高的。
我们需要改善生活,时代需要不断进步,这都无可非议,可是如果要以牺牲自然为代价,那么人心的欲望之洞便是一个灾难之洞。它会吞噬掉所有的良知、道德与爱;它会吞噬掉地球之心。如果我们在发展的时候,能够敬畏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如果我们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定不会让人心的欲望之洞越变越大,越变越可怕。
解决这个问题,才是解决其他洞之难题的根源。堵上这个洞,才会形成以爱为工具的最强有力的堵洞方法,来堵上千千万万个洞。
让我们携手解决这些难题,堵上这些洞,你,准备好了吗?
[点评]这是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满分标杆范文。文章具有以下特色:(1)由小及大,立意高远,表达了作者独到的思想。在许多考生囿于“小我”的难题时,该考生聚焦当下发生的轰动世界的新闻——一是危地马拉黑洞事件,一是英国石油公司海上石油泄露事件,通过对两个新闻事件的剖析,进一步指出“人心的欲望”是造成社会灾难的真正原因,要解决这些恶性事件,只有堵住“人心无止境的欲望之洞”。作者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作文素材,由一般的新闻素材提升为对人类生存的思考,表现出敏锐的思想和过人的见识。(2)融叙述、议论、抒情为一体。作者引述英国石油公司海上石油泄露事件后,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石油泄露的悲惨画面,在描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指出无止境的“人心的欲望”给社会带来了灾难,读来颇具震撼性。
难 题
一考生
当时代竞相表达对“美少年”的顶礼膜拜,当城市竞相奉献对娘娘腔的崇拜,当软弱成为一种时尚,当苟且成为一种潮流,这个时代的青少年变得脆弱了。如何找回青年的激情、青年的霸气、青年的壮志,成为了一个难题。
几十年前,北岛代表当时的青年喊出“我不相信”,这是信念坍塌后集体怀疑中的呐喊。
十二年前,一本畅销书中写到“中国,你可以说不”,代表了当时愤青的怒吼。而现在,在社会矛盾幻想似的消失以后,青年们只在网上冒一句“我被你雷倒”。
是的,找回青年的激情已经成为难题。
我们沉迷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作为花朵,我们害怕凋零,所以不能开放;作为矿石,我们害怕锻炼,所以不能成为好钢;作为种子,我们怕埋没,所以不能发芽。我们在“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的园中游戏、游玩。少年强则中国强!可这般无激情的青年怎样面对一个崛起中的中国?
是的,找回青年的霸气已成难题。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豪气在哪儿?“江山也要伟人扶”的自信在哪儿?“仰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志气在哪儿?“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的霸气在哪里?“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在哪里?不再需要“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的安静了,我们要有豪气、有霸气的青年迎接飞速发展的中国。
是的,找回青年的壮志已成为难题。
我们还在此情不关风和月的柔媚中滚打摸爬,我们的非主流的自拍,我们的哈韩装,我们的爆炸头,我们的黑眼圈……才站在时代的舞台,聚光灯已锁定了我们太多的负面新闻。难道这只是青春的流感?不!我们已病得太重,我们要呼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热血青年。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难题?怎样才能找回青春失落的激情、壮志与豪气?青年们,看一看“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学一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品一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悟一悟“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温总理说:“吾身虽瘦,必肥天下。”这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的壮志。面对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话,我们难道不羞愧吗?为了让这道难题得到重视,在《敬告青年》发表后的一百周年,我要写下:
激情的而非平淡的;
雄壮的而非婉约的;
热烈的而非柔情的;
自信的而非懦弱的。
青年们,要记住这一难题,摆脱这一难题,呐喊出:
在死亡到来之前,
让生命与日争辉。
[点评]这是一篇很有气魄的考场佳作。其特点主要有二:(1)振聋发聩的宏论。文章针对当今青年精神上的委靡不振,大声疾呼“找回青年的激情已经成为难题”;针对青年人沉迷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大声疾呼“找回青年的霸气已成难题”;针对当今青年只关心个人幸福,漠视国家民族的发展,大声疾呼“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找回青年的壮志已成为难题”……作为一篇议论文,作者能摆脱世俗的“难题”,直面一个民族青年的精神状态,呼吁我们要在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温柔中猛醒。像这样充满血性与阳刚之气的学生作文,我们久违了。读这样的文章,仿佛受到一次新的启蒙教育。(2)针砭时弊的激情。整篇文章采用排比段的写法,如九曲黄河,奔涌而来,充满了生命的激情与雄辩的气势。篇末的“我要写下……”,则颇见才情。
难 题
一考生
什么是这个世界的难题?什么是我的难题?我想对我而言,这两个难题将合而为一,即如何找到我与自己、我与世界在对话、冲突、和解的过程中自我表达的方式。
伟大的爱尔兰诗人叶芝曾口吐妙语:在我们与世界的冲突中,我们创造了修辞;在我与自己的冲突中,我创造了诗。我常思索,面对纷繁的世界,最困难的事是什么?我想并不是人际关系,或身处境况的暗流汹涌,而是面对自己,面对世界,一次次的思考、挣扎、冲突直至释然解脱……而这个过程中表达自我成为最深刻的命题。
尼采,一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超人思想、权力意志、打破道德枷锁;同时悲剧美学、公民意识、人的觉醒灿然生辉。尼采多病,一生坎坷,面对那个他对之失望的世界,他愤怒地叫喊、鞭笞、拷问,在这位诗人型的哲学家身上最终形成了一种自我表达。他的哲学,一本《朝霞》更像一首长诗。尼采的难题是骆驼、狮子、婴孩三位一体的人生,他如何变回婴孩?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吗?当他在都灵街头抱住马颈痛哭时,我想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哲学的最终表达,终极表现应该在音乐、绘画、诗以及诗化的一切艺术中,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的难题,也将是这个世界的难题。我发现兰波的《醉舟》、纪德的《窄门》乃至各种文学、哲学作品中彰示的难题,最后都指向:在这天地之间,宇宙苍茫,万物洪流中,我是谁?我如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悟,还有自己的悲欣交融?
前些日子,读艾略特悼叶芝的纪念文章,竟有这么一句:诗人叶芝,在为艺术而艺术,还是为人生而艺术这两条路间找不到折中的路。我瞬间顿悟了,我面对的一切焦虑被一股启迪带走。是的,艺术家总是在与自己斗争,艺术家总是在与世界周旋,在对自己的不满与对世界的不满中艰难地寻找自己的表达。是写诗还是作画?是音符还是雕塑?而所有伟大的艺术家,最终都会既为人生而热诚生活,也会回到艺术的怀抱,谦逊地服从艺术律令。
我敬爱的诗人木心先生有言:我所见过的生命,无所谓完成,纷纷行过了。这是难题的源头。人生倥偬百年,弹指一挥,如何留下我之所见所悟所感?如何留下我的路途和足迹,展示给后来者?
那么,这个难题最终正像尼采所表达的,一个人,作为人,勇敢地傲立天地间,寻找表达自己、表达人生的方式。
也正如我认为艺术家要立足完成自己、完成艺术一样,在不断挣扎、痛苦、表达、解脱中寻找着自己和自己留下足迹的方式。
这个难题,是所有人的难题。而我愿用一生,用我的所有去追问,去求解。我愿我的生命是艺术家的生命,用一生去解这个难题,让我的生命化为钻晶。
[点评]这是一篇立意深邃的大气之作。一般考生写作文,往往拘泥于“小我”,叙寻常小事,说风花雪月,笔下文章有点小家子气。此文立意点在“如何找到我与自己、我与世界在对话、冲突、和解的过程中自我表达的方式”,与众多考生相比,“意”高一筹。展开论证时,举叶芝之语、尼采之思、艾略特之文、木心之言进行说理,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又是一篇有“我”之文。部分文化散文的弊病往往是只见古人,不见作者;只见观点,不见体验。此文将“我”的“所见所悟所感”贯穿于论述中,有思考,有体验,有追求,可谓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故而高于一般的文化作文。
难 题
一考生
难题是一株氤氲着哲学馨香的兰草,需要人把力量、坚持和着智慧的闪烁,化作甘霖来浇灌。她绽放出的美与收获,是人对自我哲学化的认识与升华。不论有多少坦途,人是免不了走入人生的幽谷的。
那里生长着一株叫“难题”的兰草,等待在人生的谷底,等待着把来之不易的芳香洒在那让难题绚放出收获的人身上。
难题是多姿多彩的,就像兰草千变万化的色彩一般。馨黄的暖色开在学子的窗前,一道难题让学子困眉不展,待起身抖擞一番,清风明月之间,智慧闪烁着,顿时“山重水复”不再,眼前尽是“柳暗花明”一片美景。
也会有深重的紫色开在苏轼笔下。当人生走入困顿,失落飘零,不知所往之时,是选择遁世消沉,抑或重新振奋?现实是无力报国,空怀郁愤,前途在哪里的难题,在苏轼笔下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深刻地用时间的哲学加以解答。
不论馨黄还是深紫,都怀着美好的芳香。当人世间多难题,人间便多了幽谷去走,多了曲流去淌;多了山环水绕的苦苦追求,多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豁然开朗。
我不喜欢蒋捷,因为他不喜欢难题——含苞未放的兰草,而我喜欢兰草。只见他“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香罗帐”,“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便知有人生中未解之难题困扰了他,而他寻不了答案,只好“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他注定走不出人生的幽谷,嗅不到动人的兰香,而《五人墓碑记》里那五位“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人,面对国家陷于危险的状况,并不顾惜出生编伍的生命,用执著与无畏解开了生与义的难题。我相信,他们的陵前定有红色的兰,绽放出属于忠义之人的色彩。
也许,难题对于一个行走在时间里的生命来说,至少当下是一种痛苦,有欲求不得不恨,有寸步难前之忧,就如那含苞的花蕾,需要痛苦地绽放才能臻于绚烂。
而等到难题——那曾经的困惑和迷茫充实地随时间成为过去,成为成功者笔底微漾的涟漪,留下的唯有两种珍贵的东西:深沉有味的回忆,芳香满心的收获。这时,那难题早已化作哲学式的香与美好,艺术地装点着无畏者走过的路。
[点评]本文特色在于:(1)形象化思维,托物喻“难题”。写“难题”,一般的思维是先回答难题是什么,即是一个什么样的难题,而此文一上来就把“难题”形象化,把它说成“一株氤氲着哲学馨香的兰草”,出语脱俗、有味。兰草生于幽谷,而“人是免不了走入人生的幽谷的”,如何应对人生的失意困顿、艰难抉择,确实是个“难题”。(2)发散性思维,托色说“难题”。文中先有一句话总说——“难题是多姿多彩的,就像兰草千变万化的色彩一般”,以下内容是分述:馨黄色是学子读书解惑后的喜悦,深紫色是苏轼遭遇挫折后的豁然开朗,红色是《五人墓碑记》里那五位义士面对生与死难题表现出的“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难 题
一考生
难题,顾名思义,就是很难做的题。而这道题,小到一次作业题,大到生活的波澜。
楚王给了屈原一道难题——醉与醒,而最终屈原用怀石投江的方式,给这道难题一个高尚的答案。
汉武帝给了司马迁一道难题——阿谀或直言,而最终司马迁用忍受腐刑的方式,给这道难题一个正义的答案。
匈奴单于给了苏武一道难道——投降或放羊,而最终苏武用寸步不离贝加尔湖的方式,给这道难题一个忠贞的答案。
难题之所以难,是人们在没有深刻领略其内涵时,就给它下了这么一个定论:难!实则真的有这么难么?
屈原用生命回答了难题,说明这题难,但宁可牺牲生命也要保持清高,守护心灵的净土,则说明这题不难,只是取了人的性命,但取不走信仰。
司马迁用男人的尊严回答了难题,说明这题难,但宁可不要尊严,宁可忍受唾弃也要直言为李陵鸣不平,则说明这题不难,只是没了所谓的男人的尊严,但真正的男人的尊严树立起来了。
苏武用心灵无边的寂寞回答了难题,说明这题难,但宁可不要锦衣玉食,不要妻妾成群,也要呵护那颗对祖国赤诚的心,则说明这题不难,只是没了表面的风光,只是没了能陪其说话的人而已,但那深似海的爱国情怀却传遍了神州大地。
从一个人呱呱坠地开始,上帝就为他设置了重重障碍和道道难题。还记得曾看过的《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虽说那是虚构的,但却折射出一个人生哲理:难题,终究会解决掉,只要你不放弃。
达尔文的儿子说:“我的父亲四十年一直生活在病痛中。”病痛,是达尔文的难题,但他将这份苦难化为动力,提出了物种起源学说。难题,也就不难了。
依莲·格依莲,十二岁起就处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但却成为打击乐女皇。失聪,是她的难题,但她将这份痛苦化为声乐,为世界艺术抹上浓烈的色彩。
难题,只有懦弱者才会拥有,坚强的人会化难题为易事,勇往直前,抵达成功的彼岸。
怕什么难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上帝播下难题之种,只要我们努力浇灌,就会开出成功之花。坚持心中的信仰,就没有哪粒种子不开花。
[点评]此文有两大优点:一是材料丰富,差不多每段一例,铺排而来,信息密集,笔端含情而雄辩滔滔;二是思辨深刻,所有事例,均围绕“难题,终究会解决掉,只要你不放弃”、“难题,只有懦弱者才会拥有,坚强的人会化难题为易事,勇往直前,抵达成功的彼岸”展开,它们形成合力,大大增强了全文的说服力与感染力。篇末处推出“上帝播下难题之种,只要我们努力浇灌,就会开出成功之花。坚持心中的信仰,就没有哪粒种子不开花”,顺理成章而意味深远。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一考生
当失落的精神如同泻了一地的水银,我手捧着人类生存的难题,站在历史的枝头回望,企图在史书的纸页间寻找对难题的解答。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类行进的步伐变得越来越艰难。由于变化的提速,由于全球的不确定性,我们放弃却发现新的开始太难;我们坚持却找不到内心的依据;我们寄居在别人的领地却不情愿;我们守在自己的船上却久久不能靠岸。我们遭遇着生活的难题,却惊恐地找不到问题的解答。
难题,本就是横亘在每颗心灵上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当稀薄的生命意识在生活的洪流中摇摇欲坠时,我们便面临这样的难题:我们找不到内心的坚持,找不到崇高与道德,更找不到内心的精神家园。
在这样一个将道德与精神当痰随意啐掉的年代里,几乎没有人还肯将道德与精神视为全部家当,这便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一个有悲剧却无悲剧感,有危机却无危机意识的时代。这才是我们最大的难题,我们慌乱地疏离精神的世界却忙不迭地投向物欲的怀抱,并对此乐此不疲,这样的难题,最终上演在每一个现代人的身上。
被霓虹灯染红的夜空下,夜市在迸发它罪恶的花。我如同一个原始的巡游者,带着这个时代的难题穿越城市喧嚣的街,讲着这个世界拒绝聆听的话。我说:在这个商业的星球上,再无奇迹与神话。所谓奇迹,不过是一个穷人一夜暴富的故事;所谓神话,不过又是一个人在成功的赌场上如何巧取豪夺。可是,谁来告诉我该如何解答这个时代的难题,谁来拯救我们失落的精神?
这一劫,却也终为一解。
面对难题作出解答的,正是我们自己。一如鲁迅先生所言,做一个精神的斗士,以此来肉搏黑暗中的虚妄与绝望,我们应站在星空下,仰望头顶的道德律,在月晕清辉中接受来自玉穹的指示,去寻找内心的依据与坚持,重拾失落的精神。而这一切,才是对难题的解答。
我们需要用新的生气,去唤醒那些深眠的精神。
做一个时代的难题解答者,从虚妄中生出超越虚妄的希望,为这个时代交出一个最完美的解答。
[点评]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且气势逼人——“站在历史的枝头回望,企图在史书的纸页间寻找对难题的解答”,其视野宏阔而气度不凡。接下来,围绕“我们找不到内心的坚持,找不到崇高与道德,更找不到内心的精神家园”这一“难题”反复申诉,文中“在这样一个将道德与精神当痰随意啐掉的年代里”、“一个有悲剧却无悲剧感,有危机却无危机意识的时代”、“被霓虹灯染红的夜空下,夜市在迸发它罪恶的花”、“可是,谁来告诉我该如何解答这个时代的难题,谁来拯救我们失落的精神”等语句,说得沉痛又透彻,可谓入木三分,警醒人心。更可取的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沉,自“这一劫,却也终为一解”这一妙句起,又转为呼吁“用新的生气,去唤醒那些深眠的精神”。篇末的“做一个时代的难题解答者,从虚妄中生出超越虚妄的希望”,则画龙点睛,铿锵有力。
难 题
一考生
那是庙宇的院墙,我喜欢那种红色,在六月的黄昏,它仿佛欲融进天际的那一片迷迷紫红,有金属落地的决绝和不肯瓦解的温柔。俯身拾起一片飘过高墙的树叶,脉络清晰,姿色青青,很澄净的样子。我猜,它的前身是菩提吧,会让人流泪的菩提,因为干净赤诚,亦因为它让探求真心的难题如斯被解。
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之艰难,似乎随年岁一起不可阻挡地增长。如同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却画不出一朵娇柔稚嫩的白莲。
抚着菩提叶,不禁摇头叹息。
当年的悉达多王子欲寻求心底的真实,想悟得生命的真谛,不就是一道惹人心绪乱如麻的难题吗?成佛前的困境,不正是你我所临之疑吗?你我忘记了第一次领悟到自然之真与美,忘记了曾如何抚一朵娇羞的花蕾,如何俯身嗅一池荷香,如何凝视停在杜鹃枝上的翩跹蝶儿,如何欢欣地拍着肉肉的小手惊呼只因望到天空的一弯彩虹……所以,我们都如泰戈尔所说的成了散佚的诗行;虽然与其他诗行押韵,相合相扣,却找不到中间隔了空白的章节。所以,难题几近无可解答。
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难,对有幸感悟爱与感动的表达更是难题。言不及义,言不尽义,岂非你我之无奈?
千年文人,千秋墨笔,也只让古典小说出了《红楼梦》,一部书写大浪漫、大诗意和大爱的经典。一部《红楼梦》才沉淀出心灵的善与美、真与洁,非其他小说中谲诈之心、稚幼之心、功利之心可比,而真真有爱之心。这不就是表达真善美与感动的艰辛吗?因懂得的人肯定不少,可是诉出衷曲的只若晨星。
礼乐之邦,晓乐通乐善乐,虽真正以琴曲诉情之人亦只若干,但你知我知,如《梅花三弄》、《高山流水》、《广陵散》又有几回闻?琴曲岑寂孤高,哀而不伤,淡而会心的境界,除了管平湖先生的《碣石调·幽兰》又可绕梁几日?
表达,终究成了难题,达情达意而闻者感悟,终究是个难题。
只是,只是,望着菩提,望着余晖,忆释迦牟尼,想芹溪先生,听着古调梵音,我想问真是不可解的难题?非也。
佛主净,道主无我无为,而皆可获真我,获顿悟,芹溪以无言之恣诉情,有的是虔诚……
菩提、庙宇和我,也许有了真心,难题便一道融向天际了罢?你我,或知?
[点评]这篇文章关注的是生命中的“真善美”与人生的“爱与感动”,主要围绕“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难,对有幸感悟爱与感动的表达更是难题”这一中心句,分两层抒写自己独特的感悟。文章选材丰富而典雅,“悉达多王子悟得生命的真谛”、“《红楼梦》沉淀出心灵的善与美、真与洁”、“管平湖先生的《碣石调·幽兰》琴音绕梁”等事例都富美学色彩,足见作者广博的见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首尾圆合,结构谨严。作者由眼前庙宇院墙的红色,感受“金属落地的决绝和不肯瓦解的温柔”,从而引出“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之艰难,似乎随年岁一起不可阻挡地增长”;结尾处,则以“菩提、庙宇和我”这样具有禅思的话语收篇,前呼后应,浑然一体。文章用语流畅深沉。特别是“你我忘记了第一次领悟到自然之真与美”以下的铺排,犹如滴滴春雨、涓涓细流,滋润人心;“我们都如泰戈尔所说的成了散佚的诗行”等引用,也很恰切。
难 题
一考生
最近地球充斥着一个大难题:洞。
洞一:危地马拉之洞。难度系数:★★★
危地马拉莫名其妙出现一个大洞,真是让世界各地匪夷所思。有人说,这是不是“2012”的预兆啊?甚至有人用这洞打起了广告——有一辆好车才能成功飞跃这个洞。危地马拉这个巨大的洞成了施工者的难题,其造成的交通、社会治安、人心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可谓给政府出了一道难题。
洞二:墨西哥海湾之洞。难度系数:★★★★
要堵上这个洞,难度系数就大得多了。众所周知,这是英国石油公司——世界最先进的开采公司之一闯下的祸。自从这条新闻公布后,只要一闭眼,我就会感到那源源不断涌出的石油像一股股冒着热气的血液,从人类胸口源源流出。当我看到那些披着“油衣”的海鸟,孤寂地趴在海岸上,心头就一紧。它们的表情,我看不清,但我知道,一定是内心巨大的悲怆和对人类巨大的失望,或许还有无奈和愤懑。石油泄露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将回抛给人类越来越多的难题。近期,佛罗里达州已被确认沿岸有石油入侵。被阳光包围,被海浪抚摩的这一片乐园,会不会有一天变成黑压压的一片?这样的结果,我们都不希望出现。
石油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是不可估量的。二十一年前,美国某地石油泄露,到如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当地居民。设想一下,当某一天,你洗碗的时候,水管里流出来的是黑乎乎的石油;当某一天,婴儿的奶瓶里,是黑乎乎的石油;当某一天,天地里没有绿色的蔬菜,全是黑压压的一片石油——你,难道不会精神崩溃?据悉,此地离婚率、暴力犯罪率、自杀率都高于其他地区。最重要的是,石油由此带来的损失,又是新的难题。
洞三:人心之洞。难度系数:★★★★★
没有什么比人心无止境的欲望之洞更成为地球的难题。所以,这也是所有洞之难题中,难度系数最高的。
我们需要改善生活,时代需要不断进步,这都无可非议,可是如果要以牺牲自然为代价,那么人心的欲望之洞便是一个灾难之洞。它会吞噬掉所有的良知、道德与爱;它会吞噬掉地球之心。如果我们在发展的时候,能够敬畏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如果我们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定不会让人心的欲望之洞越变越大,越变越可怕。
解决这个问题,才是解决其他洞之难题的根源。堵上这个洞,才会形成以爱为工具的最强有力的堵洞方法,来堵上千千万万个洞。
让我们携手解决这些难题,堵上这些洞,你,准备好了吗?
[点评]这是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满分标杆范文。文章具有以下特色:(1)由小及大,立意高远,表达了作者独到的思想。在许多考生囿于“小我”的难题时,该考生聚焦当下发生的轰动世界的新闻——一是危地马拉黑洞事件,一是英国石油公司海上石油泄露事件,通过对两个新闻事件的剖析,进一步指出“人心的欲望”是造成社会灾难的真正原因,要解决这些恶性事件,只有堵住“人心无止境的欲望之洞”。作者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作文素材,由一般的新闻素材提升为对人类生存的思考,表现出敏锐的思想和过人的见识。(2)融叙述、议论、抒情为一体。作者引述英国石油公司海上石油泄露事件后,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石油泄露的悲惨画面,在描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指出无止境的“人心的欲望”给社会带来了灾难,读来颇具震撼性。
难 题
一考生
当时代竞相表达对“美少年”的顶礼膜拜,当城市竞相奉献对娘娘腔的崇拜,当软弱成为一种时尚,当苟且成为一种潮流,这个时代的青少年变得脆弱了。如何找回青年的激情、青年的霸气、青年的壮志,成为了一个难题。
几十年前,北岛代表当时的青年喊出“我不相信”,这是信念坍塌后集体怀疑中的呐喊。
十二年前,一本畅销书中写到“中国,你可以说不”,代表了当时愤青的怒吼。而现在,在社会矛盾幻想似的消失以后,青年们只在网上冒一句“我被你雷倒”。
是的,找回青年的激情已经成为难题。
我们沉迷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作为花朵,我们害怕凋零,所以不能开放;作为矿石,我们害怕锻炼,所以不能成为好钢;作为种子,我们怕埋没,所以不能发芽。我们在“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的园中游戏、游玩。少年强则中国强!可这般无激情的青年怎样面对一个崛起中的中国?
是的,找回青年的霸气已成难题。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豪气在哪儿?“江山也要伟人扶”的自信在哪儿?“仰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志气在哪儿?“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的霸气在哪里?“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在哪里?不再需要“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的安静了,我们要有豪气、有霸气的青年迎接飞速发展的中国。
是的,找回青年的壮志已成为难题。
我们还在此情不关风和月的柔媚中滚打摸爬,我们的非主流的自拍,我们的哈韩装,我们的爆炸头,我们的黑眼圈……才站在时代的舞台,聚光灯已锁定了我们太多的负面新闻。难道这只是青春的流感?不!我们已病得太重,我们要呼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热血青年。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难题?怎样才能找回青春失落的激情、壮志与豪气?青年们,看一看“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学一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品一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悟一悟“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温总理说:“吾身虽瘦,必肥天下。”这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的壮志。面对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话,我们难道不羞愧吗?为了让这道难题得到重视,在《敬告青年》发表后的一百周年,我要写下:
激情的而非平淡的;
雄壮的而非婉约的;
热烈的而非柔情的;
自信的而非懦弱的。
青年们,要记住这一难题,摆脱这一难题,呐喊出:
在死亡到来之前,
让生命与日争辉。
[点评]这是一篇很有气魄的考场佳作。其特点主要有二:(1)振聋发聩的宏论。文章针对当今青年精神上的委靡不振,大声疾呼“找回青年的激情已经成为难题”;针对青年人沉迷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大声疾呼“找回青年的霸气已成难题”;针对当今青年只关心个人幸福,漠视国家民族的发展,大声疾呼“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找回青年的壮志已成为难题”……作为一篇议论文,作者能摆脱世俗的“难题”,直面一个民族青年的精神状态,呼吁我们要在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温柔中猛醒。像这样充满血性与阳刚之气的学生作文,我们久违了。读这样的文章,仿佛受到一次新的启蒙教育。(2)针砭时弊的激情。整篇文章采用排比段的写法,如九曲黄河,奔涌而来,充满了生命的激情与雄辩的气势。篇末的“我要写下……”,则颇见才情。
难 题
一考生
什么是这个世界的难题?什么是我的难题?我想对我而言,这两个难题将合而为一,即如何找到我与自己、我与世界在对话、冲突、和解的过程中自我表达的方式。
伟大的爱尔兰诗人叶芝曾口吐妙语:在我们与世界的冲突中,我们创造了修辞;在我与自己的冲突中,我创造了诗。我常思索,面对纷繁的世界,最困难的事是什么?我想并不是人际关系,或身处境况的暗流汹涌,而是面对自己,面对世界,一次次的思考、挣扎、冲突直至释然解脱……而这个过程中表达自我成为最深刻的命题。
尼采,一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超人思想、权力意志、打破道德枷锁;同时悲剧美学、公民意识、人的觉醒灿然生辉。尼采多病,一生坎坷,面对那个他对之失望的世界,他愤怒地叫喊、鞭笞、拷问,在这位诗人型的哲学家身上最终形成了一种自我表达。他的哲学,一本《朝霞》更像一首长诗。尼采的难题是骆驼、狮子、婴孩三位一体的人生,他如何变回婴孩?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吗?当他在都灵街头抱住马颈痛哭时,我想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哲学的最终表达,终极表现应该在音乐、绘画、诗以及诗化的一切艺术中,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的难题,也将是这个世界的难题。我发现兰波的《醉舟》、纪德的《窄门》乃至各种文学、哲学作品中彰示的难题,最后都指向:在这天地之间,宇宙苍茫,万物洪流中,我是谁?我如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悟,还有自己的悲欣交融?
前些日子,读艾略特悼叶芝的纪念文章,竟有这么一句:诗人叶芝,在为艺术而艺术,还是为人生而艺术这两条路间找不到折中的路。我瞬间顿悟了,我面对的一切焦虑被一股启迪带走。是的,艺术家总是在与自己斗争,艺术家总是在与世界周旋,在对自己的不满与对世界的不满中艰难地寻找自己的表达。是写诗还是作画?是音符还是雕塑?而所有伟大的艺术家,最终都会既为人生而热诚生活,也会回到艺术的怀抱,谦逊地服从艺术律令。
我敬爱的诗人木心先生有言:我所见过的生命,无所谓完成,纷纷行过了。这是难题的源头。人生倥偬百年,弹指一挥,如何留下我之所见所悟所感?如何留下我的路途和足迹,展示给后来者?
那么,这个难题最终正像尼采所表达的,一个人,作为人,勇敢地傲立天地间,寻找表达自己、表达人生的方式。
也正如我认为艺术家要立足完成自己、完成艺术一样,在不断挣扎、痛苦、表达、解脱中寻找着自己和自己留下足迹的方式。
这个难题,是所有人的难题。而我愿用一生,用我的所有去追问,去求解。我愿我的生命是艺术家的生命,用一生去解这个难题,让我的生命化为钻晶。
[点评]这是一篇立意深邃的大气之作。一般考生写作文,往往拘泥于“小我”,叙寻常小事,说风花雪月,笔下文章有点小家子气。此文立意点在“如何找到我与自己、我与世界在对话、冲突、和解的过程中自我表达的方式”,与众多考生相比,“意”高一筹。展开论证时,举叶芝之语、尼采之思、艾略特之文、木心之言进行说理,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又是一篇有“我”之文。部分文化散文的弊病往往是只见古人,不见作者;只见观点,不见体验。此文将“我”的“所见所悟所感”贯穿于论述中,有思考,有体验,有追求,可谓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故而高于一般的文化作文。
难 题
一考生
难题是一株氤氲着哲学馨香的兰草,需要人把力量、坚持和着智慧的闪烁,化作甘霖来浇灌。她绽放出的美与收获,是人对自我哲学化的认识与升华。不论有多少坦途,人是免不了走入人生的幽谷的。
那里生长着一株叫“难题”的兰草,等待在人生的谷底,等待着把来之不易的芳香洒在那让难题绚放出收获的人身上。
难题是多姿多彩的,就像兰草千变万化的色彩一般。馨黄的暖色开在学子的窗前,一道难题让学子困眉不展,待起身抖擞一番,清风明月之间,智慧闪烁着,顿时“山重水复”不再,眼前尽是“柳暗花明”一片美景。
也会有深重的紫色开在苏轼笔下。当人生走入困顿,失落飘零,不知所往之时,是选择遁世消沉,抑或重新振奋?现实是无力报国,空怀郁愤,前途在哪里的难题,在苏轼笔下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深刻地用时间的哲学加以解答。
不论馨黄还是深紫,都怀着美好的芳香。当人世间多难题,人间便多了幽谷去走,多了曲流去淌;多了山环水绕的苦苦追求,多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豁然开朗。
我不喜欢蒋捷,因为他不喜欢难题——含苞未放的兰草,而我喜欢兰草。只见他“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香罗帐”,“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便知有人生中未解之难题困扰了他,而他寻不了答案,只好“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他注定走不出人生的幽谷,嗅不到动人的兰香,而《五人墓碑记》里那五位“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人,面对国家陷于危险的状况,并不顾惜出生编伍的生命,用执著与无畏解开了生与义的难题。我相信,他们的陵前定有红色的兰,绽放出属于忠义之人的色彩。
也许,难题对于一个行走在时间里的生命来说,至少当下是一种痛苦,有欲求不得不恨,有寸步难前之忧,就如那含苞的花蕾,需要痛苦地绽放才能臻于绚烂。
而等到难题——那曾经的困惑和迷茫充实地随时间成为过去,成为成功者笔底微漾的涟漪,留下的唯有两种珍贵的东西:深沉有味的回忆,芳香满心的收获。这时,那难题早已化作哲学式的香与美好,艺术地装点着无畏者走过的路。
[点评]本文特色在于:(1)形象化思维,托物喻“难题”。写“难题”,一般的思维是先回答难题是什么,即是一个什么样的难题,而此文一上来就把“难题”形象化,把它说成“一株氤氲着哲学馨香的兰草”,出语脱俗、有味。兰草生于幽谷,而“人是免不了走入人生的幽谷的”,如何应对人生的失意困顿、艰难抉择,确实是个“难题”。(2)发散性思维,托色说“难题”。文中先有一句话总说——“难题是多姿多彩的,就像兰草千变万化的色彩一般”,以下内容是分述:馨黄色是学子读书解惑后的喜悦,深紫色是苏轼遭遇挫折后的豁然开朗,红色是《五人墓碑记》里那五位义士面对生与死难题表现出的“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难 题
一考生
难题,顾名思义,就是很难做的题。而这道题,小到一次作业题,大到生活的波澜。
楚王给了屈原一道难题——醉与醒,而最终屈原用怀石投江的方式,给这道难题一个高尚的答案。
汉武帝给了司马迁一道难题——阿谀或直言,而最终司马迁用忍受腐刑的方式,给这道难题一个正义的答案。
匈奴单于给了苏武一道难道——投降或放羊,而最终苏武用寸步不离贝加尔湖的方式,给这道难题一个忠贞的答案。
难题之所以难,是人们在没有深刻领略其内涵时,就给它下了这么一个定论:难!实则真的有这么难么?
屈原用生命回答了难题,说明这题难,但宁可牺牲生命也要保持清高,守护心灵的净土,则说明这题不难,只是取了人的性命,但取不走信仰。
司马迁用男人的尊严回答了难题,说明这题难,但宁可不要尊严,宁可忍受唾弃也要直言为李陵鸣不平,则说明这题不难,只是没了所谓的男人的尊严,但真正的男人的尊严树立起来了。
苏武用心灵无边的寂寞回答了难题,说明这题难,但宁可不要锦衣玉食,不要妻妾成群,也要呵护那颗对祖国赤诚的心,则说明这题不难,只是没了表面的风光,只是没了能陪其说话的人而已,但那深似海的爱国情怀却传遍了神州大地。
从一个人呱呱坠地开始,上帝就为他设置了重重障碍和道道难题。还记得曾看过的《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虽说那是虚构的,但却折射出一个人生哲理:难题,终究会解决掉,只要你不放弃。
达尔文的儿子说:“我的父亲四十年一直生活在病痛中。”病痛,是达尔文的难题,但他将这份苦难化为动力,提出了物种起源学说。难题,也就不难了。
依莲·格依莲,十二岁起就处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但却成为打击乐女皇。失聪,是她的难题,但她将这份痛苦化为声乐,为世界艺术抹上浓烈的色彩。
难题,只有懦弱者才会拥有,坚强的人会化难题为易事,勇往直前,抵达成功的彼岸。
怕什么难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上帝播下难题之种,只要我们努力浇灌,就会开出成功之花。坚持心中的信仰,就没有哪粒种子不开花。
[点评]此文有两大优点:一是材料丰富,差不多每段一例,铺排而来,信息密集,笔端含情而雄辩滔滔;二是思辨深刻,所有事例,均围绕“难题,终究会解决掉,只要你不放弃”、“难题,只有懦弱者才会拥有,坚强的人会化难题为易事,勇往直前,抵达成功的彼岸”展开,它们形成合力,大大增强了全文的说服力与感染力。篇末处推出“上帝播下难题之种,只要我们努力浇灌,就会开出成功之花。坚持心中的信仰,就没有哪粒种子不开花”,顺理成章而意味深远。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