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国际,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h888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集团加快勘探开发、走出去和进军海洋的步伐,形成了新一轮工程建设高潮。
  智者顺势而为。中国石油旗下的施工企业纷纷抓住机遇,在国内外工程建设市场搏击风浪。
  自重组改制至今,中国石油建设施工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如何进一步增强持久竞争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战略转型,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9年前,在国家石油石化战略性大重组中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在京成立。其后,为了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国石油重组改制主辅分离,进入历史转型期。
  但是,中国石油各施工企业陷入了窘境:经济总量偏低年人均劳动生产率8万元,历史包袱重,队伍总量过剩,技术服务队伍普遍富余30%以上;资金少、人才缺,装备不足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加之国家政策性调整国内市场饱和,原定上马的一批工程被叫停,施工企业面临着“找米下锅”的状况。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
  在前所未有的生存重压下施工企业选择了“钱从市场来,人往市场去”,踏上了“走出去”拓宽生存空间之路。
  作为中国石油走出去的引擎之一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CPECC)在参与国际石油工程的分工中,承载着将国内行业剩余的生产服务能力投入到国际市场提供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的重任。在CPECC的牵引下中国石油管道局和中国石油一建、六建、七建公司等企业乘势“走出去”。
  海外施工比国内要苦得多。这种苦不单是自然生存环境,更多的是拿项目和拿到项目后的运作困难。不熟悉国际市场游戏规则,语言沟通交流障碍大外方国际化管理极为“苛刻”,使中国石油的施工企业在置身国际市场的海洋中吃了不少苦头,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锻炼。
  2001年,当一建公司科威特项目部全体将士历经3年鏖战胜利归国时,他们感慨地对记者说,按国际施工惯例运行,真让我们长了见识。科威特27号集油站是世界级集油站,施工中要执行的国际标准达700多项,仅配管施工,各类质量管理标准就有40多项。每次下料前必须仔细将材质号图号,管段号,管线号等——准确“移植”到管段上,管段预制成型后又顶着高温进行焊道探伤和外形尺寸的严格检验,喷砂除锈并逐一检查核对无误后放至现场安装。正是精益求精的规范操作,确保了这个世界级集油站一次投产成功。为此,科威特政府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对这一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在集油站为中国人树碑立传。
  在国际市场大潮的洗礼下,中国石油大批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迅速提高了服务质量,明显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在2005年全球225家国际最大承包商的评选中排名第58位,在2006年全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30强排名榜中位居第三。
  如今,中国石油在海外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已达361支,服务项目已覆盖到北非、中东、南亚,中亚、南美等市场,承揽并成功完成了一批大型石油工程项目,为中国石油进入国际工程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
  
  居高眺望,与国际接轨任重道远
  
  施工企业走出去与国际施工惯例接轨在世界竞争的舞台上与国外同行比拼,为国内施工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然而,中国石油旗下的施工企业在国内一些地区的市场环境令人忧虑。
  纵观国内石油化工工程,我们常常会发现,同念“与国际施工惯例接轨”经,却出现两种不同的执行模式。中国业主和外国人签的合同,中国业主与中国人签的合同,前者与后者存在着很大差异。
  中国人与“老外”签订合同,合同具有严肃性与不可变动性。合同双方一方未按合同办事,另一方当场指出来。在合同范围内,“老外”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不打折扣地执行,超出合同规定的,再怎么要求,他也不理睬。为什么?因为国际管理模式的要求归结到一点,就是严格执行合同。这种合同管理是国际管理模式的精髓任何不符合同规定的行为,都是跨过了“红线”,涉足了“雷区”。
  中国人与中国人签订合同,尽管双方都有明确承诺,但双方从潜意识里就认为合同可以随时变动。诸如+表现在设计单位上,开工时,施工图纸迟迟不到位致使工期延后,开工后,图纸与实际安装出现脱节,不得不变更施工方案。表现在业主上常常发生施工前没按合同期限提供施工条件施工中各种与合同不符的《修改通知单》频频出现。表现在施工单位上关键工种人员和部分施工设备不按期限到位滞缓工期。一旦出现这些不按合同兑现承诺的现象,不是搬合同,而是习惯性地去找领导,跑关系。在国际工程上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用在自己人身上为什么碰了壁?一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执行标准“差不多就行”的习惯根深蒂固。这种习惯加大了同国际接轨的难度也为工程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不改变它就不可能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石油走出去取回真经的实践证明,中国人完全可以管好国际、国内工程。不管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监理工程师队伍,其中不乏国际水平的人才但欠缺的是在国内按国际规则行事的大环境与大气候。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绝不仅仅是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就能办到的,当务之急更需要的是市场环境和规则的综合建设必须经过多方共同的努力。要全面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标准,严格履行合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市场准入,为决胜于未来做准备
  
  改变市场环境,实施市场准入规则,是与国际通用规则衔接的必然。
  企业资质是验证实力的关键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一个施工企业,没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资质证就意味着在竞争中被抛弃在市场之外,而具有特级资质的企业,在众多企业竞争奔跑中,能彰显出强大的优势。
  值得自豪的是,在全国“资质等级”比拼中,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化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相继脱颖而出 成为国内仅有的四家“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其“领头羊”地位为跃上市场竞争高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3日,国家建设部对《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进行了修订。新《标准》设置了企业资信能力、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科技进步水平、代表工程业绩等四道高门槛。新《标准》旨在规范市场运作使施工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的发展质量和运行质量,引导建筑业企业向工程总承包方向发展。
  针对国内石油石化工程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有专家提醒说,目前国内推行的工程总承包中尚存在一些弊病。如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普遍 采用设计、施工分开招标,难以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科学统筹管理,有些施工企业的功能较为单一,对工程项目进行策划,融资、设计、采购、施工、运行的总承包能力薄弱缺乏资金,管理、技术密集等综合业务能力。
  为此,许多业内人士呼吁,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改变设计和施工分开招标投标的作法,按国际化标准认真推行“工程总承包招标投标”;集团公司主管部门,石油工程技术承包商协会和施工企业协同配合,利用自身优势,拓展服务功能,大力创建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等能力的“龙头”企业;加速现有施工企业的功能转化,加快设计,采购、施工,运行一体化的运行步伐,要抓好工程总承包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的工程总承包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做优做强,向“工程总承包”目标迈进
  
  石油施工企业在迈向“工程总承包”的征程中正经历着从成长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行业内外更多的挑战中,施工企业如何做优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共和国的“炼建长子”走过53个春秋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2年一建公司通过国家建设部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93%人均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8.5%。然而,当一建公司把目光伸向海外横向对标时,却看到了巨大的差距。国外先进施工企业的年人均劳动生产率竟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而一建公司的年人均劳动生产率只不过14万元。
  这种对比比出了强烈的追赶意识。
  一建公司通过对自身肌体号脉、分析、诊断,从中找出了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四大根源——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单一承建炼油工程的经营方向,传统依附型的施工技术、较为粗放型的施工管理。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一建公司总经理顾满林掷地有声地向员工们喊出:“要做行动的巨人不做行动的矮子!”
  一建公司围绕“优化发展”战略启动了“四个转变”引擎,即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效益型转变:在经营方向上,由单一承建炼油工程向承建大化工、大化肥、长输管道、电力设施、低温冷储重钢制造,海洋工程,市政建设等多领域转变;在施工技术上,由技术依附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在施工管理上由粗放管理型向精细管理型转变。
  在实际运行中,一建公司通过引才、育才,用才等机制激发管理型团队活力 以此提升工程设计国际采办、施工管理等EPC总承包能力,通过建立市场评价体系和实行招投标评审制,提高市场开发中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强化设计研究院功能,发挥焊接技术研究中心优势以技术创新争取多项自主产权的专利工法,研发和推广新技术,通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单项工程考核,工程信息化管理以“计划安排,要素配置、检查调控”三到位提高施工效率。在此基础上一建公司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与国际施工管理惯例接轨、提升竞争位势的关键。为开拓广东的外资工程建设市场一建公司广州项目部在承建4座海洋石油钻井与油气处理平台过程中处处精益求精、岗岗规范严谨。一建公司把做好管理中的每件小事作为做强工程设计、做大国际项目,做特中油重工、做精石化安装的必备条件,大踏步地朝’工程总承包目标迈进。目前,这家公司在做好国内50多个工程项目的同时,将经营触角延伸到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在500万吨凝析油工程施工中通过规范程序,优质服务,精细管理正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拼搏。
其他文献
地处北京长安街建国门外的贵友大厦,是一家具有都市时尚特色的百货店。孟慧君作为贵友大厦一名普通的售货员,参加工作十几年间,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商业服务明星、爱国立功标兵等30多项荣誉称号。孟慧君为什么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业绩?她的一席话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最好的诠释:  “每当我站在党旗面前庄严宣誓、高唱《国际歌》的时候,我就告诫自己:党的荣誉无比崇高,
期刊
日本的文化与企业文化    二战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废墟之上仅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深度关注。人们一致认为,是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日本的经济发挥了重大作用。  日本企业文化是日本历史文化催化出来的。日本文化具有极强的“抗水土流失”性,能够在大口品味外来文化的同时,完好保存传统文化的独特风味。众所周知,中国儒家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但“明治维新”后
期刊
【文章摘要】  随着现时代科技技术快速的发展,我国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代社会逐渐的从工业时代转化成信息化时代,所以目前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技术上需要进行很大的改革。就这些年来,我国在对大型企业实行专业化技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各大企业在实践使用过程当中,不断的推进了企业发展并且获得丰富的回报。但是,目前还是有许多的中小企业没有开发出企业信息化的管理系统,甚至难以运
期刊
1907 年,美国19岁青年Jim从朋友处借来100 美元,创建了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美国信使公司(American Messenger Company)。那时汽车很少,大部分邮件递送均为步行,远的则骑自行车。6年后,美国包裹邮政系统建立。Jim 和他的合作伙伴在人行道边一间简陋的办公室运营业务,尽管竞争残酷,但公司运转良好,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Jim严格的准则——谦恭待客、诚实可靠、全天候服务
期刊
北京西站是全国铁路特大客运车站,从这里开行的京广、京九、京包、陇海等方向旅客列车,直达我国中西部近50个主要城市。近年来,车站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走出了一條发展促进和谐、和谐推动发展之路。    建设和谐车站的基点与目标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是社会运输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站是铁路运输大联动机中直接服务旅
期刊
杨维凤 王伟伟 编译      公司CEO的变动通常是一次剧变。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正是公司高管职员们面对剧变做出的相应改变,以图保住自己职位,才使得新任CEO在公司得以生存下来。2006年,研究机构对美国排名于前列的1000家公司的CEO进行调查,总结出这些高层管理者的具体做法:    表明你的善意    当新的CEO上任之后,作为高层管理职员,是不是应该用等待来观察一下新的CEO希望自己充当什么
期刊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年度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ZYLX1213115.  【文章摘要】  教学的一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高职校园。旧的高职课堂“耗时较多,收效较小”的局面必须改变。外语教师必须确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师应该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教师可以在
期刊
当举世瞩目的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花落其主时,全球无数双敬爱与钦佩的眼光都不约而同地聚拢到了一个人们还不熟知的名字上——穆罕默德尤努斯——一位孟加拉国的“土著经济学家”。在过去30年的时间中,他以自己的激情、虔诚和执着将一个又一个几乎赤贫的穷人从饥困之中拯救了出来,其自创和广布的“小额信贷模式”不仅丰满了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更让人们领略到了他追求公正与公平所散发出来的超级力量。    大
期刊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研“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漓江的开发与保护”(201204LX537)项目资助、桂林旅专科研“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漓江的开发与保护”(2011YB06)项目资助  【文章摘要】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者的认可和参与则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阳朔到访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从旅游者视角探讨阳朔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提出阳朔低碳旅游环境的营造和旅游者低碳旅游
期刊
在不少企业中,都为企业领导人专门设置了小食堂。一般来说,小食堂比员工餐厅的环境更好,菜肴质量服务质量更高,价格可能还要便宜些。除此之外,一些企业还有领导专用的娱乐设施,专用的停车位等。对于这些专门给予企业领导人的“特殊照顾”,我们姑且统称为“小食堂现象”。也许,不少企业领导人对此并没有认真考虑,更没有听到什么反对的意见,于是就心安理得地享用了。然而,如果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看,“小食堂现象”却大有弊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