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启蒙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幼儿舞蹈;启蒙教育
引言
随着舞蹈事业的蒸蒸日上,舞蹈启蒙教育也受到了高度关注,学习舞蹈出现了热门话、低龄化的趋势。3至6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对这一阶段的幼儿进行舞蹈启蒙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享受舞蹈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师,要积极开展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启蒙教育活动。
1、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要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做好启蒙教育尤为重要。舞蹈启蒙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舞蹈启蒙教育意义重大。启蒙是启蒙教育的核心内容,可以让幼儿学到舞蹈入门基础本市,让他们对舞蹈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舞蹈讲究的动作协调一致,对幼儿进行舞蹈启蒙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舞蹈是一门艺术学科,通过对舞蹈肢体语言的了解,可以给幼儿的性格带来一定的改变,促使其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同时,组织幼儿参与舞蹈训练,还有利于幼儿智力发育,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1]。
2、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策略
2.1引导幼儿亲身体验
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只有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受到舞蹈的乐趣和妙用,才能更好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结合3至6岁幼儿的特点,创设各种有趣的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亲身参与体验。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教师要尊重3至6岁幼儿的身体生长规律,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在了解自己身体的基础上在引导幼儿舞蹈,配上相应的动作,让幼儿感受到舞蹈魅力,进而唤醒幼儿身体的功能性,主动地参与到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来[2]。
2.2巧用多媒体
长期以来,教师在舞蹈启蒙教育中采取的是口头传达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比较机械,对3至6岁幼儿的吸引力不大,所起得效果比进入任意。3至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视觉感比较赶,要想提高舞蹈启蒙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从视觉、感官等引起幼儿的注意,使幼儿对舞蹈产生兴趣。多媒体结合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功能,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巧用多媒体,可以带给幼儿视觉、感官等体感,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幼儿观看舞蹈启蒙教育的动画视频,结合视频中的音乐来指导学生学习舞蹈发展,让幼儿主动去学习舞蹈。
2.3引导幼儿主动模仿
3至6岁这个阶段的幼儿都有助于自己的身心特点,有的活剥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教师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时,要尽量引导幼儿多模仿,指引幼儿以身体动作来表达。如,情绪变化时的喜怒哀乐,教师可以示范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然后让幼儿通过模仿来表达相应的情绪,让幼儿学会思行合一[3]。另外,教师在向幼儿教习肢体动作中,要對幼儿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教会幼儿分辨美与丑、好与坏,从而让幼儿将舞蹈工作完美的表现出来。
2.4情景教学
在舞蹈启蒙教育中,将幼儿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可以加深幼儿的情境体验,激发幼儿的探知欲望,使幼儿积极参与到舞蹈启蒙教育中来。在3至6岁幼儿启蒙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创设与启蒙舞蹈教育相符的情境,将幼儿其剩余舞蹈情境中,让幼儿感受舞蹈魅力。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让幼儿在情境体验过程中发挥能动性,鼓励幼儿即兴创作,从而更好地发展幼儿的个性。在幼儿即兴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与评价,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舞蹈技能,树立学习自信心[4]。
2.5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
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对教师有着很大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力不足,就会影响到幼儿舞蹈启蒙教育质量。因此,要想提高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有效性,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素养尤为重要。一方面,引进专业的幼儿舞蹈教师,壮大舞蹈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幼儿舞蹈教育研究,使教师掌握科学的幼儿舞蹈教育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深入学习舞蹈启蒙教育,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要深入了解3至6岁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善教育。
3、结语
综上,3至6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做好这一阶段幼儿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舞蹈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开展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育,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师,要结合3至6岁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幼儿参与舞蹈训练,让幼儿体验舞蹈魅力,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幼儿主动去学习,提高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施骁娜.浅谈幼儿舞蹈的教育与作用[J].艺术评鉴, 2019(17):78-79.
[2]王程芳.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分析[J].黄河之声, 2016(12):14-15.
[3]柳艳.试论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重要性[J].求知导刊,2015(13):121.
[4]李韵葳.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艺术教育,2015(02):160-161.
关键词:幼儿舞蹈;启蒙教育
引言
随着舞蹈事业的蒸蒸日上,舞蹈启蒙教育也受到了高度关注,学习舞蹈出现了热门话、低龄化的趋势。3至6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对这一阶段的幼儿进行舞蹈启蒙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享受舞蹈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师,要积极开展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启蒙教育活动。
1、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要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做好启蒙教育尤为重要。舞蹈启蒙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舞蹈启蒙教育意义重大。启蒙是启蒙教育的核心内容,可以让幼儿学到舞蹈入门基础本市,让他们对舞蹈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舞蹈讲究的动作协调一致,对幼儿进行舞蹈启蒙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舞蹈是一门艺术学科,通过对舞蹈肢体语言的了解,可以给幼儿的性格带来一定的改变,促使其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同时,组织幼儿参与舞蹈训练,还有利于幼儿智力发育,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1]。
2、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策略
2.1引导幼儿亲身体验
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只有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受到舞蹈的乐趣和妙用,才能更好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结合3至6岁幼儿的特点,创设各种有趣的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亲身参与体验。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教师要尊重3至6岁幼儿的身体生长规律,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在了解自己身体的基础上在引导幼儿舞蹈,配上相应的动作,让幼儿感受到舞蹈魅力,进而唤醒幼儿身体的功能性,主动地参与到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来[2]。
2.2巧用多媒体
长期以来,教师在舞蹈启蒙教育中采取的是口头传达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比较机械,对3至6岁幼儿的吸引力不大,所起得效果比进入任意。3至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视觉感比较赶,要想提高舞蹈启蒙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从视觉、感官等引起幼儿的注意,使幼儿对舞蹈产生兴趣。多媒体结合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功能,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巧用多媒体,可以带给幼儿视觉、感官等体感,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幼儿观看舞蹈启蒙教育的动画视频,结合视频中的音乐来指导学生学习舞蹈发展,让幼儿主动去学习舞蹈。
2.3引导幼儿主动模仿
3至6岁这个阶段的幼儿都有助于自己的身心特点,有的活剥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教师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时,要尽量引导幼儿多模仿,指引幼儿以身体动作来表达。如,情绪变化时的喜怒哀乐,教师可以示范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然后让幼儿通过模仿来表达相应的情绪,让幼儿学会思行合一[3]。另外,教师在向幼儿教习肢体动作中,要對幼儿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教会幼儿分辨美与丑、好与坏,从而让幼儿将舞蹈工作完美的表现出来。
2.4情景教学
在舞蹈启蒙教育中,将幼儿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可以加深幼儿的情境体验,激发幼儿的探知欲望,使幼儿积极参与到舞蹈启蒙教育中来。在3至6岁幼儿启蒙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创设与启蒙舞蹈教育相符的情境,将幼儿其剩余舞蹈情境中,让幼儿感受舞蹈魅力。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让幼儿在情境体验过程中发挥能动性,鼓励幼儿即兴创作,从而更好地发展幼儿的个性。在幼儿即兴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与评价,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舞蹈技能,树立学习自信心[4]。
2.5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
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对教师有着很大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力不足,就会影响到幼儿舞蹈启蒙教育质量。因此,要想提高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有效性,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素养尤为重要。一方面,引进专业的幼儿舞蹈教师,壮大舞蹈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幼儿舞蹈教育研究,使教师掌握科学的幼儿舞蹈教育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深入学习舞蹈启蒙教育,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要深入了解3至6岁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善教育。
3、结语
综上,3至6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做好这一阶段幼儿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舞蹈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开展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育,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师,要结合3至6岁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幼儿参与舞蹈训练,让幼儿体验舞蹈魅力,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幼儿主动去学习,提高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施骁娜.浅谈幼儿舞蹈的教育与作用[J].艺术评鉴, 2019(17):78-79.
[2]王程芳.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分析[J].黄河之声, 2016(12):14-15.
[3]柳艳.试论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重要性[J].求知导刊,2015(13):121.
[4]李韵葳.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艺术教育,2015(0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