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走“行知”之路,奏和谐课堂之曲,成教育和谐之效。实施爱心教育工程,树立“心有大爱”观,提升政治课的育人品质;实施课堂改革工程,树立大政治教育观,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施生活教育工程,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大爱”观 大政治教育观 科学教育发展观 解放 创新 生活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陶行知老先生的“创新教育”理论,倡导“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提出“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陶先生提出“六个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下;解放他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人社会里去取得更十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陶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当前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过程中怎样提高教育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实施爱心教育工程,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一、实施爱心教育工程,树立“大爱”观,提升政治课的育人品质
爱心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政治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在中小学阶段的成长历程及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政治教师要利用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大爱”观的教育。从爱自己、爱父母到爱老师、爱学校,再到爱祖国、爱社会,直到爱人类、爱世界、爱地球。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尊师爱生蔚然成风。在爱的教育中,积极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可开展“为父母分忧解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活动,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同时,还可开展“敬老帮扶”、“学雷锋,做好事”“庆祝百年奥运”等活动,使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
自觉实践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认真学、乐意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
二、实施课堂改革工程,树立大政治教育观,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目前,广大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新课程考试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课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例如: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课——聚焦文化竞争力时,让学生弄清学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不容易。我以影视资料“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反思,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在世界许多国家会引起轰动呢?“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创设情境是怎样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三、实施生活教育工程,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
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只教人读书。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过去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是强化了“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
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首要贯彻生活化的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多维化,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知识目标——尽管新课程改革要求淡化学科知识体系,但决不意味着可以不要这些基本知识。在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分类中,基础知识目标的应该是了解社会基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知识和要求,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只有在获得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其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调查、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以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贴近学生周边真实生活的内容取向,更加贴近学生的周边生活实际。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
再次,教学策略上由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方式转变为师生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建构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如何改善这种“注入”的技巧,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批评的:这好比是“在岸上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学生缺少真实的体验,所掌握的也不过就是空洞的理论。因此,按照生活化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传授向合作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式教学转变。例如,政治生活中讲到公民的民主权利时,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的社区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
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探索的实践告诉我们,让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应该自觉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关心学生生活,搜集生活中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把教学从以考试为中心转变到以育人为中心上来;必须转变教学观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过去的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上来;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从过去的重教师的教转变到重学生的学上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法的研究和指导,做到走“行知”之路,奏课堂和谐之曲,成教育和谐之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
[2]《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
【关键词】“大爱”观 大政治教育观 科学教育发展观 解放 创新 生活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陶行知老先生的“创新教育”理论,倡导“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提出“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陶先生提出“六个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下;解放他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人社会里去取得更十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陶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当前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过程中怎样提高教育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实施爱心教育工程,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一、实施爱心教育工程,树立“大爱”观,提升政治课的育人品质
爱心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政治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在中小学阶段的成长历程及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政治教师要利用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大爱”观的教育。从爱自己、爱父母到爱老师、爱学校,再到爱祖国、爱社会,直到爱人类、爱世界、爱地球。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尊师爱生蔚然成风。在爱的教育中,积极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可开展“为父母分忧解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活动,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同时,还可开展“敬老帮扶”、“学雷锋,做好事”“庆祝百年奥运”等活动,使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
自觉实践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认真学、乐意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
二、实施课堂改革工程,树立大政治教育观,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目前,广大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新课程考试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课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例如: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课——聚焦文化竞争力时,让学生弄清学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不容易。我以影视资料“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反思,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在世界许多国家会引起轰动呢?“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创设情境是怎样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三、实施生活教育工程,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
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只教人读书。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过去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是强化了“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
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首要贯彻生活化的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多维化,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知识目标——尽管新课程改革要求淡化学科知识体系,但决不意味着可以不要这些基本知识。在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分类中,基础知识目标的应该是了解社会基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知识和要求,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只有在获得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其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调查、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以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贴近学生周边真实生活的内容取向,更加贴近学生的周边生活实际。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
再次,教学策略上由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方式转变为师生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建构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如何改善这种“注入”的技巧,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批评的:这好比是“在岸上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学生缺少真实的体验,所掌握的也不过就是空洞的理论。因此,按照生活化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传授向合作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式教学转变。例如,政治生活中讲到公民的民主权利时,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的社区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
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探索的实践告诉我们,让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应该自觉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关心学生生活,搜集生活中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把教学从以考试为中心转变到以育人为中心上来;必须转变教学观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过去的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上来;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从过去的重教师的教转变到重学生的学上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法的研究和指导,做到走“行知”之路,奏课堂和谐之曲,成教育和谐之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
[2]《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