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思想也由来已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由于语文基础、认知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是大相径庭。老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不同,允许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语文阅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个性差异 阅读教学 教学效果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也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理解,采取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让语文阅读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学习更加高效优质。
一、允许学生文本解读的差异,让文本理解更加多样
语文阅读学习,从本质上来看,就是老师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于文本的解读也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需要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不但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而且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从而让文本理解更加多样化。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鸟的天堂》一课时,在讲到最后一段: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让学生理解这一段的涵义,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时,有学生认为这一段就是为了点明主题,明确“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们快乐生活的地方。有的学生则说这一段隐隐的透露出作者对于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留恋”一词体现了这篇文章的情形基调。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还可以从‘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来看,对于事物的观察需要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不能简单的下结论,即使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事实。”学生们各抒己见,观点新颖,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对于这一段文字的理解,既说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为课堂增添了很多的精彩。
由此说明,老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文本创造有利的条件,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促成学生创造性的解读文本,避免千篇一律的想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包容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让阅读学习更加高效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格存在着差异,学习习惯也有很多不同。只有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高效的开展学习活动,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老师需要以包容的态度,允许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按照自己的习惯,采取恰当的方法。老师可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弥补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让阅读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优。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为了对课文中重点内容“烈火烧身”一部分进行精细化的阅读,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老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这一段内容。结果有的学生通过观看老师提供的图像资料,借助教材的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详细阅读,使自己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邱少云被火烧”的图像,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有学生是采取反复朗读的方式,带着自己的情感,大声的朗读体会课文,直接通过文字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也有学生是采取的是边读、边思考、边画出关键词的方式,利用关键词语,强化对于文本的理解。还有同学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智慧的火花,深入的理解课文。老师在这个过程,及时的指导学生,高效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由此看来,对于学生使用的阅读方法,老师不必强求一致,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做法,并且加强对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的监控,发现学习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优化阅读学习效果。
三、尊重学生个性表达的差异,让学习活动更有创意
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包含的信息量巨大,加上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导致学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思想、观点,表达方式也会因人而异,各有特色。在阅读学习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避免学生单一呆板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语文阅读学习活动更加富有创意,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去年的一树》一课时,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讲到课文的最后时,让学生想象一下“喝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时,鸟儿在想什么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有学生说:“鸟儿在想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有学生认为,鸟儿会觉得树太可怜了,一年的时间就化为乌有了。也有学生觉得鸟儿在思考为什么树会落得这样的命运。还有的学生认为鸟儿在表达对人类乱砍树木的不满。通过学生不同的想法,体现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性特征。正是学生这种个性化的想法和表达,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阅读学习充满了乐趣。
由此发现,个性化的表达是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学生差异的重要方面,彰显了学生的创造性。老师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参与互动与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个性表达,使课堂闪烁着智慧的灵光。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学生与文本、老师、同学的对话过程中,最能体现学生的认知差别和个性差异。老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以包容的态度,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合理的想法,给予学生更少的约束,促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阅读,张扬个性,激发创造性,让阅读学习更加自由、高效,更能彰显学生的智慧与灵性。
【参考文献】
【1】刘旭强.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文教资料,2011(13)
【2】袁爱国.顿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J】.语文教学通讯,2011(08)
【3】闻杨.深入文本 超越文本——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两个有效落点【J】.小学教学参考,2011(04)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思想也由来已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由于语文基础、认知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是大相径庭。老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不同,允许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语文阅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个性差异 阅读教学 教学效果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也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理解,采取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让语文阅读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学习更加高效优质。
一、允许学生文本解读的差异,让文本理解更加多样
语文阅读学习,从本质上来看,就是老师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于文本的解读也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需要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不但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而且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从而让文本理解更加多样化。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鸟的天堂》一课时,在讲到最后一段: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让学生理解这一段的涵义,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时,有学生认为这一段就是为了点明主题,明确“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们快乐生活的地方。有的学生则说这一段隐隐的透露出作者对于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留恋”一词体现了这篇文章的情形基调。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还可以从‘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来看,对于事物的观察需要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不能简单的下结论,即使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事实。”学生们各抒己见,观点新颖,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对于这一段文字的理解,既说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为课堂增添了很多的精彩。
由此说明,老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文本创造有利的条件,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促成学生创造性的解读文本,避免千篇一律的想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包容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让阅读学习更加高效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格存在着差异,学习习惯也有很多不同。只有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高效的开展学习活动,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老师需要以包容的态度,允许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按照自己的习惯,采取恰当的方法。老师可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弥补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让阅读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优。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为了对课文中重点内容“烈火烧身”一部分进行精细化的阅读,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老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这一段内容。结果有的学生通过观看老师提供的图像资料,借助教材的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详细阅读,使自己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邱少云被火烧”的图像,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有学生是采取反复朗读的方式,带着自己的情感,大声的朗读体会课文,直接通过文字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也有学生是采取的是边读、边思考、边画出关键词的方式,利用关键词语,强化对于文本的理解。还有同学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智慧的火花,深入的理解课文。老师在这个过程,及时的指导学生,高效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由此看来,对于学生使用的阅读方法,老师不必强求一致,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做法,并且加强对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的监控,发现学习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优化阅读学习效果。
三、尊重学生个性表达的差异,让学习活动更有创意
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包含的信息量巨大,加上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导致学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思想、观点,表达方式也会因人而异,各有特色。在阅读学习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避免学生单一呆板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语文阅读学习活动更加富有创意,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去年的一树》一课时,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讲到课文的最后时,让学生想象一下“喝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时,鸟儿在想什么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有学生说:“鸟儿在想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有学生认为,鸟儿会觉得树太可怜了,一年的时间就化为乌有了。也有学生觉得鸟儿在思考为什么树会落得这样的命运。还有的学生认为鸟儿在表达对人类乱砍树木的不满。通过学生不同的想法,体现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性特征。正是学生这种个性化的想法和表达,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阅读学习充满了乐趣。
由此发现,个性化的表达是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学生差异的重要方面,彰显了学生的创造性。老师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参与互动与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个性表达,使课堂闪烁着智慧的灵光。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学生与文本、老师、同学的对话过程中,最能体现学生的认知差别和个性差异。老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以包容的态度,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合理的想法,给予学生更少的约束,促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阅读,张扬个性,激发创造性,让阅读学习更加自由、高效,更能彰显学生的智慧与灵性。
【参考文献】
【1】刘旭强.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文教资料,2011(13)
【2】袁爱国.顿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J】.语文教学通讯,2011(08)
【3】闻杨.深入文本 超越文本——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两个有效落点【J】.小学教学参考,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