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在体育课堂时间分配中占据一席之地,运动之前要进行适度活动和热身,运动之后也要进行放松和整理,“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学体育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准备活动能让血液加速循环,伸展全身的肌肉,活动全身关节,为下一步的运动做好准备。本文就目前小学体育准备活动形式化的问题加以探究,从而能够寻求一整套有效的准备活动优化策略,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有效的教育参考,使准备活动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准备活动;教育有效性
引言:
小学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环节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未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年龄状况实行个性化的活动,使学生的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超负荷或训练强度不足,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准备活动样式僵化,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难度、强度、实践次数以及教学目标意识不足等,时刻困扰着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进程。为了解决目前小学体育课堂准备活动质量不高的问题,应更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优化准备活动的形式和组织管理,提高整堂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效益。
一、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课准备活动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应该有多种形式,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不能千篇一律,而是应该正视男同学和女同学体能上的差异,实现“两条分支共同进步”的效果。小学的体育课准备活动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会占用体育课的过多时间,一般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经常变换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样式,或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调整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样式,让学生在体育课的最初环节已经达到了热身效果,并且能够适度地控制身体动作的节奏,连接成比较简单的体育准备活动体系。多样化的体育课准备活动能让学生进入更好的体育状态,也能使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成为多样化展示的“舞台”。比如,在体育准备活动中,教师编制了有趣的“双手舞”,这是在徒手操的基础上编排的体育舞蹈,可以活动学生的多个关节,还能使其感受体育准备活动带来的运动愉悦感,为后续的体育锻炼提供“热身”服务。
二、组织准备活动时控制运动负荷
由于每个年级的小学生体能负荷程度不同,班级内学生的体能负荷量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准备活动的综合负荷量,实行准备活动的合理变化和调配,实行分层的准备活动样式。这样做主要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体质的差异,根据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准备合适的活动负荷量,教师还要考虑学生不同身体状况、天气、湿度、季节、温度等因素对准备活动负荷量的综合影响,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负荷量一般不超过整体负荷量的三分之一,学生的心率数应被控制在每分钟110次到120次为宜。比如,组织多人慢跑之后,要避免学生提前出现疲劳的状况,如果天气比较热,则可以根据当时上课时的实际温度,调整学生的慢跑节奏、慢跑距离等等,这样做主要是在兼顾学生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同时,使其集体活动能够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需求,从而能加快学生的训练进度,并且使准备活动更加有意义。
三、采用游戏化形式落实准备活动
小学生对游戏和竞赛的准备活动形式特别感兴趣,而户外体育活动、训练、准备活动等能够与游戏教学很方便地结合在一起,既满足了小学生锻炼的需要,又能提升学生对准备活动的兴趣。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专注力持续时间不长,但如果能够结合一些游戏化的形式,落实准备活动的教学目标,就能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训练氛围内,与教师和学生达成适度互动,并对游戏式的准备活动有更好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前滚翻”的时候,我专门准备了训练用海绵垫,让学生们在海绵垫所组成的圆圈上开始绕圆圈慢跑,当老师吹哨时,学生们抢占海绵垫,看谁反应的速度更快。在抢占位置的时候,要求学生进行徒手操的固定动作,能够快速抢占位置,并做出徒手操动作的学生获胜。反之,则在竞赛中被淘汰。几轮游戏准备活动之后,学生们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而且也掌握了一些在准备活动中所总结的诀窍,整个课堂的气氛非常热烈,学生还自发组织了圆形的练习队形,从而能够让自己一个组的学生尽可能地获胜,这是一种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敢于思考,并大胆创新准备活动样式的尝试。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实行良性准备活动,将直接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小学教师为了达成体育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健康体魄,需要落实体育活动中准备活动的实施目的,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进展。准备活动的组织方法和形式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有效的准备效果,更好地为小学体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风华. 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意识的培养路径探索[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2]徐慧.小學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与防范措施[J].华夏教师,2017(09):95.
[3]肖延锁.刍议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有效性[J].知音励志,2017(01):163.
[4]郑经明.浅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34+141.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准备活动;教育有效性
引言:
小学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环节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未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年龄状况实行个性化的活动,使学生的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超负荷或训练强度不足,小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准备活动样式僵化,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难度、强度、实践次数以及教学目标意识不足等,时刻困扰着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进程。为了解决目前小学体育课堂准备活动质量不高的问题,应更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优化准备活动的形式和组织管理,提高整堂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效益。
一、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课准备活动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应该有多种形式,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不能千篇一律,而是应该正视男同学和女同学体能上的差异,实现“两条分支共同进步”的效果。小学的体育课准备活动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会占用体育课的过多时间,一般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经常变换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样式,或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调整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样式,让学生在体育课的最初环节已经达到了热身效果,并且能够适度地控制身体动作的节奏,连接成比较简单的体育准备活动体系。多样化的体育课准备活动能让学生进入更好的体育状态,也能使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成为多样化展示的“舞台”。比如,在体育准备活动中,教师编制了有趣的“双手舞”,这是在徒手操的基础上编排的体育舞蹈,可以活动学生的多个关节,还能使其感受体育准备活动带来的运动愉悦感,为后续的体育锻炼提供“热身”服务。
二、组织准备活动时控制运动负荷
由于每个年级的小学生体能负荷程度不同,班级内学生的体能负荷量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准备活动的综合负荷量,实行准备活动的合理变化和调配,实行分层的准备活动样式。这样做主要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体质的差异,根据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准备合适的活动负荷量,教师还要考虑学生不同身体状况、天气、湿度、季节、温度等因素对准备活动负荷量的综合影响,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负荷量一般不超过整体负荷量的三分之一,学生的心率数应被控制在每分钟110次到120次为宜。比如,组织多人慢跑之后,要避免学生提前出现疲劳的状况,如果天气比较热,则可以根据当时上课时的实际温度,调整学生的慢跑节奏、慢跑距离等等,这样做主要是在兼顾学生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同时,使其集体活动能够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需求,从而能加快学生的训练进度,并且使准备活动更加有意义。
三、采用游戏化形式落实准备活动
小学生对游戏和竞赛的准备活动形式特别感兴趣,而户外体育活动、训练、准备活动等能够与游戏教学很方便地结合在一起,既满足了小学生锻炼的需要,又能提升学生对准备活动的兴趣。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专注力持续时间不长,但如果能够结合一些游戏化的形式,落实准备活动的教学目标,就能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训练氛围内,与教师和学生达成适度互动,并对游戏式的准备活动有更好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前滚翻”的时候,我专门准备了训练用海绵垫,让学生们在海绵垫所组成的圆圈上开始绕圆圈慢跑,当老师吹哨时,学生们抢占海绵垫,看谁反应的速度更快。在抢占位置的时候,要求学生进行徒手操的固定动作,能够快速抢占位置,并做出徒手操动作的学生获胜。反之,则在竞赛中被淘汰。几轮游戏准备活动之后,学生们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而且也掌握了一些在准备活动中所总结的诀窍,整个课堂的气氛非常热烈,学生还自发组织了圆形的练习队形,从而能够让自己一个组的学生尽可能地获胜,这是一种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敢于思考,并大胆创新准备活动样式的尝试。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实行良性准备活动,将直接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小学教师为了达成体育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健康体魄,需要落实体育活动中准备活动的实施目的,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进展。准备活动的组织方法和形式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有效的准备效果,更好地为小学体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风华. 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意识的培养路径探索[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2]徐慧.小學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与防范措施[J].华夏教师,2017(09):95.
[3]肖延锁.刍议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有效性[J].知音励志,2017(01):163.
[4]郑经明.浅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3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