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体育能力与参与竞赛的成绩,严重忽略了体育教学的本质,忽视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于挑战、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等优良品质,由此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沦为学生的游戏课,未有效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因素的缺失与回归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育因素;回归分析;学科素养
引言:
小学体育教学备受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社会发展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在家庭里都是呵护备至,甚至是宠溺,为了避免担责任,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学校体育教师将一些相对高难度的体育训练项目取缔,由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学生不会在锻炼过程中受伤,但是体育锻炼的作用也难以发挥。
1、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因素缺失研究结果分析
1.1教师因素
1.1.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阅读大量资料与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小学体育成绩优劣的衡量标准是数量、高度以及远度[1]。在小学体育评价工作评价上面,主要以体育竞技比赛的最终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进而导致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讲授与练习的授课方式。为了能够在体育经济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带领一些体育成绩优异的同学开展训练。据有关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近60%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30%左右的教师认为学会做人是重点,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育成绩优劣在教师心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从侧面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对教课育人的教学思想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体育课程的转变只是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单一性目标,是小学体育课程实施体育教学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只有将学科的道德教育、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才能让小学体育教学真正回归到体育教学的本质中。
1.1.2陷入“安全第一”的枳槴中
“体育安全”是广大体育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有的体育教师直接将其认为“危险”的体育项目暂停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在肢体柔韧性、协调性以及运动力量等方面的体能素质出现严重下滑现象,很多锻炼学生意志力、勇于挑战、顽强品质以及克服困难的体育项目不能被纳入体育教学中。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有近80%的体育教师表明,由于自己担心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而将一些“危险”项目直接取消。一些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后,后期的处理非常繁琐,同时也担心家长追究责任,使得体育教师很难以高标准、严要求开展体育教学。
1.2学生锻炼方面
1.2.1能力与品行有待提升
这与家庭教育脱离不了关系,当今社会发展水平已然达到一定高度,家庭收入水平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人们思想观念越加先进、超前,独生子女的比例不小,家庭对孩子更多的是宠溺,生怕孩子遭受一丁点的委屈与困难,事事顺着自家孩子,久而久之,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爱发小脾气,不懂得谦让与宽容,自控力较差。由此,导致小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等优秀品质。
1.2.2未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当今社会的诱惑力来自各个方面,手机、电脑、游戏机等,让学生们沉溺于电子产品与网络游戏当中,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体育锻炼的优良习惯难以养成。
2、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因素的回归途径分析
2.1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教学育人同步进行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秉承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只重体育技能、竞赛成绩的现象,逐渐向体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和育人的契合点,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如在指导学生立定跳远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年龄情况,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小青蛙跳荷叶的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将生活中观察到的“小青蛙跳荷叶”的情境呈现在脑海中,进而便于学生理解立定跳远的技巧,即在落地时需平稳和轻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渗透教学,让学生知道小青蛙是益虫,以此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优秀品质。
2.2重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多种作用。对体育教学目标的明确可以有效帮助教师选定最佳教学方法。体育品格的养成贵在坚持、守则、善于合作以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体育教材中所蕴藏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体育运动项目--长跑,教材的重点是教育学生要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品质。
3、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因素的回归建议
3.1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本源
教师需要将学生设定为体育教学全面实施的人设教学目标[2]。不能只注重体育技能教育,更加要关注体育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只有体育能力与体育素质的二者结合,才能创造高质量的小学体育教学。
3.2以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填鸭式”“训练式”的教学,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变化以及体育教材的特点与要求,制定适合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要求进行体育训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体育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体育训练的时候养成优良的习惯与品质,帮助学生养成不退缩,不气馁的坚毅性格,从而能够勇于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参考文献:
[1]方赟.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方法[J].小学生(中旬刊),2021(08):40.
[2]宋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现存问题与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1(22):179-180.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育因素;回归分析;学科素养
引言:
小学体育教学备受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社会发展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在家庭里都是呵护备至,甚至是宠溺,为了避免担责任,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学校体育教师将一些相对高难度的体育训练项目取缔,由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学生不会在锻炼过程中受伤,但是体育锻炼的作用也难以发挥。
1、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因素缺失研究结果分析
1.1教师因素
1.1.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阅读大量资料与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小学体育成绩优劣的衡量标准是数量、高度以及远度[1]。在小学体育评价工作评价上面,主要以体育竞技比赛的最终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进而导致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讲授与练习的授课方式。为了能够在体育经济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带领一些体育成绩优异的同学开展训练。据有关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近60%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30%左右的教师认为学会做人是重点,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育成绩优劣在教师心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从侧面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对教课育人的教学思想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体育课程的转变只是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单一性目标,是小学体育课程实施体育教学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只有将学科的道德教育、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才能让小学体育教学真正回归到体育教学的本质中。
1.1.2陷入“安全第一”的枳槴中
“体育安全”是广大体育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有的体育教师直接将其认为“危险”的体育项目暂停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在肢体柔韧性、协调性以及运动力量等方面的体能素质出现严重下滑现象,很多锻炼学生意志力、勇于挑战、顽强品质以及克服困难的体育项目不能被纳入体育教学中。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有近80%的体育教师表明,由于自己担心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而将一些“危险”项目直接取消。一些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后,后期的处理非常繁琐,同时也担心家长追究责任,使得体育教师很难以高标准、严要求开展体育教学。
1.2学生锻炼方面
1.2.1能力与品行有待提升
这与家庭教育脱离不了关系,当今社会发展水平已然达到一定高度,家庭收入水平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人们思想观念越加先进、超前,独生子女的比例不小,家庭对孩子更多的是宠溺,生怕孩子遭受一丁点的委屈与困难,事事顺着自家孩子,久而久之,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爱发小脾气,不懂得谦让与宽容,自控力较差。由此,导致小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等优秀品质。
1.2.2未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当今社会的诱惑力来自各个方面,手机、电脑、游戏机等,让学生们沉溺于电子产品与网络游戏当中,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体育锻炼的优良习惯难以养成。
2、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因素的回归途径分析
2.1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教学育人同步进行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秉承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只重体育技能、竞赛成绩的现象,逐渐向体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和育人的契合点,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如在指导学生立定跳远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年龄情况,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小青蛙跳荷叶的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将生活中观察到的“小青蛙跳荷叶”的情境呈现在脑海中,进而便于学生理解立定跳远的技巧,即在落地时需平稳和轻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渗透教学,让学生知道小青蛙是益虫,以此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优秀品质。
2.2重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多种作用。对体育教学目标的明确可以有效帮助教师选定最佳教学方法。体育品格的养成贵在坚持、守则、善于合作以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体育教材中所蕴藏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体育运动项目--长跑,教材的重点是教育学生要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品质。
3、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因素的回归建议
3.1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本源
教师需要将学生设定为体育教学全面实施的人设教学目标[2]。不能只注重体育技能教育,更加要关注体育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只有体育能力与体育素质的二者结合,才能创造高质量的小学体育教学。
3.2以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填鸭式”“训练式”的教学,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变化以及体育教材的特点与要求,制定适合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要求进行体育训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体育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体育训练的时候养成优良的习惯与品质,帮助学生养成不退缩,不气馁的坚毅性格,从而能够勇于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参考文献:
[1]方赟.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方法[J].小学生(中旬刊),2021(08):40.
[2]宋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现存问题与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1(2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