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语文是一门“感性”重于“理性”的学科,没有情感参与的语文学习多是肤浅的、低效的。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需充分重视情境教学的作用。现不揣浅陋,谈一下对此的认识。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如果在一种生动的情境下,学习者接受到了强化刺激,那么他们在认知过程中建立的表象往往感知强烈深刻,思维流畅活跃,形成的概念系统又深刻,而且记忆持久清晰。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概念——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人为创设的教育环境、人际环境、活动环境、校园环境,渗透着教育者的意图,富有教育内涵、美感的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空间。
要想切实发挥语文情境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师就要“明道”、“修心”且“善技”。
一、“明道”——明确语文教学的任务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唯一的工作和全部工作可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是教师职责的一体两面,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回出现这种现象:课堂上,教师仿佛高明导演与优秀演员的化身,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学生也学得津津有味。可就是上完课后,学生什么印象也没有,再过一段时间会把课堂内容忘得一干二净。原因何在?在于教师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没有目标的指引,没有真情的灌注,热闹的语文课只会变成一场“肥皂剧”。我们在运用任何一种语文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都必须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人文素养作为出发点,与此相比,掌握字词、理解课文思想内容都只能是最基本的要求。
从学科特点来看,语文由于其学习材料的文道合一,即文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性质,也更容易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运用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比较合适的方式,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修心”——不断美化自己的心灵
“纸花不香”,唯真情才能唤起真情。语文教师必须明白,要想让学生动情,自己必先动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不断用真善美来洁净自己的心灵,美化自己的心灵,真正服膺于高尚、完美。这样才能随时流露出真情,而不是“假情”、“矫情”。在此前提下教师进课堂前要屏息静心,深入钻研文本,内化文本中的情思,以备激情饱满地引导学生亲近课文。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教师自己没有被美文陶醉,教师自己情感准备不足,就不要进课堂。情感不是轻易可以做出来、演出来的,它是内心充盈时的自然外溢。”
三、“善技”——提高课堂情境教学艺术
1、课堂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
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孩子爱听故事,各种和课文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枯燥无味的语法教学中导入故事更是起到了点活的作用。如在教条件复句和转折复句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私塾里,学生正在听先生讲课。一会儿,有两个学生靠在课桌上睡着了。“啪”——先生一戒尺打醒了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学生,说:“你一摸到书,就睡着了。你看他,”——先生指了指旁边那个穿戴阔气的学生说,“睡着了,却还拿着书呢!”明明都是上课打瞌睡,为什么说法不同呢?先生讲的两句话各是什么复句?这个设计把问题和故事结合。学生讨论后对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却对第二个问题束手无策。提出的问题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心愤愤、口悱悱”的最佳学习状态。
2、课文分析理解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在讲《扁鹊见蔡桓公》时,蔡桓公屡次拒绝治疗,语言、动作合适的表演,故事情节也很有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迅速地理解课文。学生在表演之前必須读懂读透课文,才能演得活灵活现。而通过表演之后,同学们在一片笑声中又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模拟角色情境的心理历程可概括为“熟悉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产生顿悟。”
整个过程是学生从理解到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个人能力得到锤炼,心灵得到了震撼,潜能得到了释放。
3、作文指导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章能写出来是受到外界的情感的感染、冲击。为了激起学生的激情,我便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我和学生一起去公园游玩,感受秋的气息,依依的垂柳在风中摇曳,看“翼然临于泉上”的亭子,欣赏重峦叠嶂的假山,曲径通幽的庭院,层林尽染的枫叶。冬季下雪,我带学生到操场上,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观赏松树傲然雪中的风姿。学生置身于此情此境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即兴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既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是鲜活的语言,才是自己真实的情感,而不会感到语言的匮乏,从而“学生-知识-生活”体系得以建构。这样的文章才会迸发生命的热浪。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如果能恰当的运用情境教学,学生不会“惘然”,只会“朗然”,而且由于深刻的体验,他们在课堂上所感受到的、所激发起的“情”,会相伴他们的一生,成为永不磨灭的“追忆”。
语文是一门“感性”重于“理性”的学科,没有情感参与的语文学习多是肤浅的、低效的。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需充分重视情境教学的作用。现不揣浅陋,谈一下对此的认识。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如果在一种生动的情境下,学习者接受到了强化刺激,那么他们在认知过程中建立的表象往往感知强烈深刻,思维流畅活跃,形成的概念系统又深刻,而且记忆持久清晰。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概念——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人为创设的教育环境、人际环境、活动环境、校园环境,渗透着教育者的意图,富有教育内涵、美感的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空间。
要想切实发挥语文情境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师就要“明道”、“修心”且“善技”。
一、“明道”——明确语文教学的任务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唯一的工作和全部工作可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是教师职责的一体两面,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回出现这种现象:课堂上,教师仿佛高明导演与优秀演员的化身,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学生也学得津津有味。可就是上完课后,学生什么印象也没有,再过一段时间会把课堂内容忘得一干二净。原因何在?在于教师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没有目标的指引,没有真情的灌注,热闹的语文课只会变成一场“肥皂剧”。我们在运用任何一种语文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都必须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人文素养作为出发点,与此相比,掌握字词、理解课文思想内容都只能是最基本的要求。
从学科特点来看,语文由于其学习材料的文道合一,即文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性质,也更容易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运用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比较合适的方式,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修心”——不断美化自己的心灵
“纸花不香”,唯真情才能唤起真情。语文教师必须明白,要想让学生动情,自己必先动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不断用真善美来洁净自己的心灵,美化自己的心灵,真正服膺于高尚、完美。这样才能随时流露出真情,而不是“假情”、“矫情”。在此前提下教师进课堂前要屏息静心,深入钻研文本,内化文本中的情思,以备激情饱满地引导学生亲近课文。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教师自己没有被美文陶醉,教师自己情感准备不足,就不要进课堂。情感不是轻易可以做出来、演出来的,它是内心充盈时的自然外溢。”
三、“善技”——提高课堂情境教学艺术
1、课堂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
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孩子爱听故事,各种和课文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枯燥无味的语法教学中导入故事更是起到了点活的作用。如在教条件复句和转折复句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私塾里,学生正在听先生讲课。一会儿,有两个学生靠在课桌上睡着了。“啪”——先生一戒尺打醒了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学生,说:“你一摸到书,就睡着了。你看他,”——先生指了指旁边那个穿戴阔气的学生说,“睡着了,却还拿着书呢!”明明都是上课打瞌睡,为什么说法不同呢?先生讲的两句话各是什么复句?这个设计把问题和故事结合。学生讨论后对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却对第二个问题束手无策。提出的问题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心愤愤、口悱悱”的最佳学习状态。
2、课文分析理解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在讲《扁鹊见蔡桓公》时,蔡桓公屡次拒绝治疗,语言、动作合适的表演,故事情节也很有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迅速地理解课文。学生在表演之前必須读懂读透课文,才能演得活灵活现。而通过表演之后,同学们在一片笑声中又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模拟角色情境的心理历程可概括为“熟悉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产生顿悟。”
整个过程是学生从理解到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个人能力得到锤炼,心灵得到了震撼,潜能得到了释放。
3、作文指导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章能写出来是受到外界的情感的感染、冲击。为了激起学生的激情,我便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我和学生一起去公园游玩,感受秋的气息,依依的垂柳在风中摇曳,看“翼然临于泉上”的亭子,欣赏重峦叠嶂的假山,曲径通幽的庭院,层林尽染的枫叶。冬季下雪,我带学生到操场上,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观赏松树傲然雪中的风姿。学生置身于此情此境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即兴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既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是鲜活的语言,才是自己真实的情感,而不会感到语言的匮乏,从而“学生-知识-生活”体系得以建构。这样的文章才会迸发生命的热浪。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如果能恰当的运用情境教学,学生不会“惘然”,只会“朗然”,而且由于深刻的体验,他们在课堂上所感受到的、所激发起的“情”,会相伴他们的一生,成为永不磨灭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