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探究学习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创新。问题最好有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由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深入思考。那么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1.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自信,消除自卑紧张心理,激发学生提问欲望,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都要鼓励;2.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从敢提问题到善提问题。例如:我在指导学生练习计算利息时,转化与生活项联系的情景来激趣,创设情景“存、取钱”,让学生扮演顾客、银行职员(我扮演)。在教学中,我故意将结果算错,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教我应该怎么做,学生通过教的过程明白了怎样计算利息,在经过同桌互演,加深了理解。多次練习后,再回到课后练习题练习,问题就迎刃而解了;3.要从学生问题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明确探究方向。设置的问题既要引发学生探究,又要让学生探究到成果,要达到“跳起来摘到桃子”的理想效果。
  二、掌握探究过程、做到适时点拨。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的,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完全独立探究学习,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创造性地进行“导”。
  1.指导学生多方式、多渠道地收集信息。如观察、实验、操作、调查等;2.当学生的探究过程受阻或无法探究下去时,教师可提供新的信息,以帮助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去,给学生以适时的指导,使得探究过程不断地向前深入,直至最终解决问题。如在指导学生编“除数是7的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思考“将26支铅笔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支?还剩几支?”的除法题。四人小组共同探究,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找出26(被除数)、7(除数)、3(商)、5(余数)四者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通过假设余数(小于7)、商,找出被除数,并就此拓展,总结规律,加以巩固、练习、提高。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练习、自主探究。
  三、鼓励创新,尊重学生探究成果
  没有评价反馈,探究式教学就不够完美。评价要贯穿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评价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态度,也要评价学生探究活动的能力,还要评价探究成果的质量。有效的探究策略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尝到成功的滋味,尽量让成功多于失败,消除挫败感。但在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评价要注重激励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能关注学习结果,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采用欣赏的态度与赞美的语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的批评与挖苦已绝少见到,更多的是“好”、“你真聪明”、“你真棒”等让学生激动的话语。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许多学生对这类美好语言并不为所动,更有高年级的同学认为这是老师们的套话,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就好象两个人见面问声“你好”一样,还不如两个心灵相通的人会心地一笑,或点一下头。其实学生更喜欢教师发自内心的夸奖,喜欢让同伴们知道自己在那个地方“很好”,比别人高明。因此,教师发自内心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才是最有意义的,才能给学生以启发,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2.教学评价要面向全体。一般老师提问时只从每组中选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以该同学的回答来判定小组的学习成绩,至于该同学的回答是否代表了小组意志,是否是小组交流的结果却不顾及。这样,就容易使其他同学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得不到反映和肯定,久而久之,使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合作的愿望,甚至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评价也就不能形成小组合作的激励机制,不能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评价要具有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去既要提问成绩好的同学,也要提问一般或成绩差的同学外,还应既要提问结果更应提问过程。比如开始各人观点有何不同,怎样交流辩论,如何统一起来等。最后综合评定小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成绩差的同学培养团队精神。另外为了使评价公平合理,对同一问题应由各小组成绩相当的同学来回答。回答情况可以积分量化,以各小组积分的增减度来作为每次课的评价标准。
  四、教学形式应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实效性
  1.要切实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加入到探索的队伍中来,成为探索的一员。
  2.要科学地把握好探索时间,调控好探究过程,切忌随意性与形式化,要做到学生自主探究、小组探究和全班探究的有机结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从而提高探究的效率和效果。
  3.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中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学生创设了与尝试,乐于探究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探究内容的安排要具有思考型、趣味性、生活性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生活背景,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灵活的使用教材,创设出贴近自然和生活的,新颖别致的、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在教学一节内容之前,应对本节的内容仔细阅读,深入分析它的各组成部分,找出贯穿其中的主线,从而把握本节内容与其他内容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明确本节的教学要求,正确地把握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并能从数学思想方法上把握本节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创设出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系列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中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单词教学。单词既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又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一、 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二、 重视文化布置,让英语学习走进生活中去。三、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我们可以通过CHANT的形式进行单词教学。TPR教学法在单词教学中运用。高年级我们要善于总结,善于发现。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我们的教学应当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
期刊
一、创新整合点  本节课在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突破传统的复习模式,添加具体实践活动内容,把枯燥繁杂的食物词汇和制作步骤的表达,融入到真实的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中学习和总结。本课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保持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力,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节课主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了多项真实情境下难易程度不等的任务
期刊
关于微课《叠词的教学》说明:本课件主要针对三年级下学期的叠词教学。虽然在低年级也学过一些叠词,但是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的词语。在学生低年级所学叠词的基础上,三年级下学期又有更深入的叠词教学。它是在低段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帮助学生认识并积累更多的叠词。  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叠词,了解叠词的类型,增加叠词的积累;2、了解叠词的作用,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ABB、AABB式
期刊
一、选定课题的缘由  本课题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切入点,以课程标准提供的话题为突破口,学生通过大量而有效的阅读,为相关的话题写作教学奠定良好的词汇与表达方式的基础;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认真研读,经过对话题写作目标的反复仿写,从而使学生在语法、句式,谋篇布局等方面都达到比较熟练水平,最后形成较强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阅读和写作的高度统一,实现阅读和写作共同大幅度提高。  课题实施的对象为初三学生,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略)  二、本课题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效能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密切关注。美国将作文引进生活,教师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而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思考和准备,作文命题也以关注人生和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追求真实与实用。其他一些国家,小学
期刊
一、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  对于引导初入高中的学生怎样学习物理?学好物理?是值得我们物理教师在平日教学中深思的课题,而创造合适的学习情景对解决此问题尤为重要。所谓情景是指由人的主观心理因素(认识、情感等)和客观环境因素(时间、空间、设备等)所构成的情与境的总和。每一个教育和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情景中发生和发展的。一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为此,教学过程就必须创造出良
期刊
[内容摘要]孩子们是天生的舞者,他们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能随着音乐舞动自己的双臂。这些简单的动作当然不能称之为舞蹈,却是舞蹈的前期雏形。真正要开始懂得舞蹈,启蒙老师的引领也至关重要。舞蹈可以美化学生的形体气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健康,更能增进学生的合作体验,拓展学生的想象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使学生在终身的工作和学习中变得更
期刊
[内容摘要] 少年儿童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未来。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少年儿童人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明确习惯的内涵,探索和解决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学校教育 小学生 习惯 良好习惯培养 实践研究  一、问题提出  小学阶段是儿童生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体验学习儿歌的快乐;2.尝试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乐于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  二、学习者分析  本次活动分为2个环节:故事、音乐游戏。  (一)故事情境导入,以故事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一环扣一环。1、首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旅行,怎么去呢?来听一听,什么声音?是什么开来了?我们请来了猴子哥哥来当火车司机。我们一起给猴子哥哥打招呼吧!(猴子哥哥你好!)播放猴子哥哥
期刊
一、用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著名教育家林崇德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记得一本书上说过,学生好比一个铁盒子,不是要你去一拳砸扁它,而是要你去细细地找到那把对号的钥匙,去开启他们的心扉。班上有个叫小林的孩子,从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天就表现出了特别,他不进教室,不围着老师,而是一个人站在走廊里发呆,我主动走过去和他交流,他一转身就走开了,后来的一段时间,过得比较平静,直到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