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得到加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话语权,这一形势就对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我国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成为我们现在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初中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激发教学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认识多元的文化内容,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困境并给出了适当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跨文化教育;困境与对策
【作者简介】何若楠(1996.11-),女,汉族,黑龙江肇源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跨文化教育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变迁的见证。伟大的教育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包含广泛的民族学意义的所有知识”,这是文化的第一个学术性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能力,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有时专门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健康、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总之,对文化下一个统一定义很困难。”本文中的文化指的是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指该语言所处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首次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概念。跨文化教育的重点是对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尊重和宽容的跨文化态度,并指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跨文化教育实践增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促进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该组织在2006年发布了《跨文化教育指南》,指出跨文化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新课程,它应该将自己的概念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和不同课程的教学中,语言教学在其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总之,笔者认为,跨文化教育意味着尊重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对受教育者进行跨文化教育,使教育者能够获取跨文化知识,发展跨文化能力,能够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国家的文化。
二、初中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必要性
1.现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每种语言都表现出该民族的文化。学生通过学习语言可以了解该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不同的文化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语言。正是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才决定了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教育。然而,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学校中的英语教学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学生不能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去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家对跨文化交际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为了适应国家与个人发展的需求,必须从现在开始进行跨文化教育,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以便更好地培育跨文化交际人才。
2.必要性。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教学标准》,其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分为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其中文化意识是熟练使用语言的基本保证。”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杰出文化的识别,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初中英语教学应基于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学生的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初步发展。可以看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對学生文化意识的提升,同时也应考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因此,实施跨文化教育非常重要。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到位,教师们总是从语法、词汇、句子结构等入手开展英语教学,精心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们打下坚实的词汇、语法基础,却忽视了在这个阶段进行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必须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便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朝着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由于传统教育比较侧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就导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偏离了课标的要求。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知识、机械训练语言技能,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进行交际。在英语学习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渗透跨文化意识,能使学生深刻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具备哪些素养,从而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跨文化教育在初中阶段实施是十分迫切的。
三、跨文化视野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
1. 部分教师和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影响文化导入进度。初中英语教学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其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教师角度而言,大多数英语教师只掌握了本学科知识,与本学科相应的跨文化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这就导致教师们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能一味地讲授语言知识,学生无法从跨文化角度对知识进行拓展,英语学习的结果只是“哑巴英语”。从学生角度而言,学习英语依旧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语言知识背得很牢固,但是对文化知识的重视和掌握程度不足,缺乏英语学习的主观意识,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文化缺乏了解,在实际沟通中会出现语言沟通不畅的现象,更加说明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文化失语现象严重,导致外国文化单向输入。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不重视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和表达,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有关中国文化内容,比如饮食、风土人情、建筑、旅游等,这极大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文化失语现象。这还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注重成绩,加剧了外国文化单向输入的现象。
3.缺乏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机会。初中生跨文化交流实践机会不多,主要分为课下和课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少有学生会利用课下的时间去进行实践,所以,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成为学生进行实践的宝贵机会,直接决定其语言能力的提升或者下降。但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依旧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学生用英语沟通的机会很少。近些年,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适当地融合了一些互动活动,但主要形式还是提问、小组讨论等,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还是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升,40分钟的上课时间是很宝贵的,老师必须完成课堂任务。 因此,教师如果继续在课堂上教授语言知识,学生对学习英语就会失去兴趣,进而会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评价标准陈旧,导致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成绩好坏是初中英语最直接的考核标准,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就导致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出现偏差,不重视教材中所蕴含的跨文化内容,进而学生就会缺乏跨文化意识,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学和实际相脱离,学生距离跨文化交际的要求会越来越远,这对我们日后的教学很难起到正面作用。
四、有效进行跨文化教育的策略
1.对英语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必须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具体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教师可以多去浏览外文杂志、网站等扩大自己的视野,通过多种途径去掌握更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给学生安排不同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其次,教师还要果断抛弃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不能一味地注重词汇、语法的学习,而是要想办法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使学生不因为语言知识的枯燥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2.改变外国文化单向输入的现状,平衡中西方文化。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对待中西方文化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一味地否定本国文化,更不应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初中生年纪还小,思想上还不够成熟,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指导,并影响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仅要透彻地理解本国文化知识,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只有把两者进行结合,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足够的跨文化知识,并帮助学生去融合两种文化,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教师为学生架起了一道桥梁,推动学生的文化观念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也向学生传达了中西方文化平等的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学校、老师、家长都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却忽略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们急需改变这一评价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简单的英语人才,而是能够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的中国公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是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语法,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把握英语思维,最后形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评价方式应该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变,从成绩、平时表现、课外活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其中,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多次评价的方式,即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增加跨文化能力和内容的考核比重,对英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效果要进行重点评价。
参考文献:
[1]韩澍才.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9(46):81.
[2]肖传芬.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 2003(20):34.
[3]薛燕妮.跨文化交際视角下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以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6.
[4]杨菊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03.
【关键词】初中英语;跨文化教育;困境与对策
【作者简介】何若楠(1996.11-),女,汉族,黑龙江肇源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跨文化教育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变迁的见证。伟大的教育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包含广泛的民族学意义的所有知识”,这是文化的第一个学术性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能力,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有时专门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健康、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总之,对文化下一个统一定义很困难。”本文中的文化指的是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指该语言所处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首次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概念。跨文化教育的重点是对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尊重和宽容的跨文化态度,并指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跨文化教育实践增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促进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该组织在2006年发布了《跨文化教育指南》,指出跨文化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新课程,它应该将自己的概念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和不同课程的教学中,语言教学在其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总之,笔者认为,跨文化教育意味着尊重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对受教育者进行跨文化教育,使教育者能够获取跨文化知识,发展跨文化能力,能够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国家的文化。
二、初中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必要性
1.现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每种语言都表现出该民族的文化。学生通过学习语言可以了解该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不同的文化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语言。正是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才决定了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教育。然而,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学校中的英语教学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学生不能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去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家对跨文化交际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为了适应国家与个人发展的需求,必须从现在开始进行跨文化教育,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以便更好地培育跨文化交际人才。
2.必要性。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教学标准》,其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分为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其中文化意识是熟练使用语言的基本保证。”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杰出文化的识别,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初中英语教学应基于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学生的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初步发展。可以看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對学生文化意识的提升,同时也应考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因此,实施跨文化教育非常重要。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到位,教师们总是从语法、词汇、句子结构等入手开展英语教学,精心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们打下坚实的词汇、语法基础,却忽视了在这个阶段进行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必须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便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朝着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由于传统教育比较侧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就导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偏离了课标的要求。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知识、机械训练语言技能,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进行交际。在英语学习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渗透跨文化意识,能使学生深刻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具备哪些素养,从而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跨文化教育在初中阶段实施是十分迫切的。
三、跨文化视野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
1. 部分教师和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影响文化导入进度。初中英语教学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其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教师角度而言,大多数英语教师只掌握了本学科知识,与本学科相应的跨文化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这就导致教师们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能一味地讲授语言知识,学生无法从跨文化角度对知识进行拓展,英语学习的结果只是“哑巴英语”。从学生角度而言,学习英语依旧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语言知识背得很牢固,但是对文化知识的重视和掌握程度不足,缺乏英语学习的主观意识,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文化缺乏了解,在实际沟通中会出现语言沟通不畅的现象,更加说明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文化失语现象严重,导致外国文化单向输入。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不重视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和表达,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有关中国文化内容,比如饮食、风土人情、建筑、旅游等,这极大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文化失语现象。这还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注重成绩,加剧了外国文化单向输入的现象。
3.缺乏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机会。初中生跨文化交流实践机会不多,主要分为课下和课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少有学生会利用课下的时间去进行实践,所以,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成为学生进行实践的宝贵机会,直接决定其语言能力的提升或者下降。但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依旧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学生用英语沟通的机会很少。近些年,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适当地融合了一些互动活动,但主要形式还是提问、小组讨论等,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还是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升,40分钟的上课时间是很宝贵的,老师必须完成课堂任务。 因此,教师如果继续在课堂上教授语言知识,学生对学习英语就会失去兴趣,进而会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评价标准陈旧,导致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成绩好坏是初中英语最直接的考核标准,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就导致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出现偏差,不重视教材中所蕴含的跨文化内容,进而学生就会缺乏跨文化意识,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学和实际相脱离,学生距离跨文化交际的要求会越来越远,这对我们日后的教学很难起到正面作用。
四、有效进行跨文化教育的策略
1.对英语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必须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具体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教师可以多去浏览外文杂志、网站等扩大自己的视野,通过多种途径去掌握更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给学生安排不同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其次,教师还要果断抛弃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不能一味地注重词汇、语法的学习,而是要想办法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使学生不因为语言知识的枯燥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2.改变外国文化单向输入的现状,平衡中西方文化。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对待中西方文化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一味地否定本国文化,更不应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初中生年纪还小,思想上还不够成熟,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指导,并影响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仅要透彻地理解本国文化知识,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只有把两者进行结合,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足够的跨文化知识,并帮助学生去融合两种文化,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教师为学生架起了一道桥梁,推动学生的文化观念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也向学生传达了中西方文化平等的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学校、老师、家长都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却忽略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们急需改变这一评价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简单的英语人才,而是能够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的中国公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是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语法,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把握英语思维,最后形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评价方式应该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变,从成绩、平时表现、课外活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其中,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多次评价的方式,即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增加跨文化能力和内容的考核比重,对英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效果要进行重点评价。
参考文献:
[1]韩澍才.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9(46):81.
[2]肖传芬.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 2003(20):34.
[3]薛燕妮.跨文化交際视角下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以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6.
[4]杨菊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