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new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接受美学不仅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给予了中学语文教学诸多启示,值得语文教师借鉴。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活动“作家——作品——读者”三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读者。这启示我们,在“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活动的三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召唤结构”启示我们“诗无达诂”,对于诗歌的鉴赏,学生各执己见是很自然的现象。应容许学生见仁见智,提倡个性化阅读。“期待视界”的理论启示我们,旧知解读或拓展延伸是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诗歌教学 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和“接受研究”,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前联邦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康茨坦斯大学,创始人主要为几位年轻的文学学者,其中最著名的是姚斯和伊瑟尔。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读者对同一部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接受情况。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发挥想象力,具体实现作者的意图,甚至认为作品本身的意义仅仅是读者体验的产物。因此美学研究不仅应以作家的创作意识为对象,而且应以读者的接受意识为对象。
  该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传到我国,对我国文艺理论及美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许多观点不仅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给予了中学语文教学诸多启示,值得语文教师借鉴,以此重新审视高中诗歌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我的课堂我做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文学活动存在于“作家——作品——读者”这个动态流程中。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活动三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读者。这启示我们,在“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活动的三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理想、情感、审美意识等因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评或议,不拘一格,在发散性思维中习得知识、陶冶性情。
  例如,在教授《雨霖铃》时,让每个小组作为一个剧组,自行选出编剧和导演,主要任务是商讨剧本,并提出表演预案。学生最后就自己对整首词的理解入手,在舞台场景的渲染上下了大工夫。如有个学生从长亭飞檐上的一颗欲坠的雨滴开场,最后故事结束再现这一场景。他说,故事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到最后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更有意境。
  另外,辛弃疾的《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虽明言不说——“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但毕竟前面已说出自己年老后“识尽愁滋味”,而且只要了解辛弃疾生平遭遇的读者都会知道诗人“愁”的主要内涵。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开头说是“思华年”,结尾又说“此情可待成追忆”,这都意在点明这是回忆昔日时光的诗篇,但诗人究竟在回忆什么,究竟是什么让他当时很“惘然”,今日又“追忆”不已,诗人始终没有明言。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
  在教学中,这样的引导挖掘,将问题不断细化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让语文教学回归文本,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兴趣过后有一个明确的落脚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不仅记忆深刻,还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功感。归根结底,只有把学生置于教学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接受诗歌并参与诗歌意境的诠释,才能实现诗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
  此外,“以学生为主体”应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这就要摒弃现在不少教师为了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黑板上直接给学生列“条条”,开“药方”的不科学做法。如高三复习诗歌鉴赏炼字题型时,教师有时先明确答题技巧: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指出该字运用的表达技巧,烘托出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接着就让学生运用教师点拨的方法解题。似乎学生只要按“条条”去做,就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其实效果并非教师预计的那么好。学生把那些“条条”背得滚瓜烂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不会的还是不会。我认为学法的指导应渗透于课堂的点点滴滴,应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其中理性的归纳应该来自学生的动口、动脑、动手,而不是教师的越俎代庖。方法的形成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全程参与,体验规律形成的过程,学生的参与是激活思维的前提。
  二、见仁见智,提倡个性化阅读
  伊瑟尔从文学作品对接受者产生效果的特殊方式入手,认为文学作品会有许多“意义不明确性”和“意义空白”,成为联络作者创作意识与读者接受意识的桥梁。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经验、想象力、道德观念和审美标准,对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意义”进行创造性填补,给以特定的含义,并填充那些“意义空白”。这就是所谓的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这时,由于读者的生活经验、立场观点、文化素养、文学趣味等主观条件的不同,“二度创造”也就会呈现出它的差异性,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往往会与作者自己在创造形象时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
  “诗无达诂”,诗歌鉴赏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新精神。对于诗歌的鉴赏,人们各执己见是很自然的现象。
  《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郭沫若先生认为,这是旧贵族忧叹自己破产的诗,余冠英先生则认为是流浪者诉说忧思的诗,蓝菊荪先生认为是一个爱国志士忧时忧国的怨战诗。他们的解释与朱熹在《诗集传》里的解释又都不相同。朱熹的解释是:“周既东迁,大夫行役至于宗室,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   诗贵含蓄,其中味听凭读者品评。诗人写诗是创造,诗歌的教与学,是对诗歌的第二次创造。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作者原来所要表现的意图之间存在不平衡,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文化意识补充和丰富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也就是说参与文学作品的再创造。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更应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高中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的阶段,情感丰富细腻,但社会阅历和思考生活的能力并不完善,这是不能回避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注自己的社会经验和感情,诱导学生与自己一起进入作者所构思的情境中。充分尊重与发挥每个学生的欣赏个性和特长,利用适合于青少年年龄特点的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完成对作品的直接感受。
  三、用旧知解读或拓展延伸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阅读主要是审美鉴赏,具体表现为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建立在接受者过去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对艺术形式与技巧的熟练程度及个人生活的经历、学识水平等基础上的一种审美观念和审美要求。
  “期待视界”因读者接受一部作品时世界观、文化修养、生活经验、欣赏水平审美兴趣的前提条件不同而不同,随着时代变迁引发文学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变化。“期待视界”给我们的启示是高中生在接受新的诗作之前,已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定势,他们对课堂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期待。
  以得滋味为要义的诵读,是双向的活动。这种“诵读”式的“情感交融”具体就是要靠感悟品读“言”之“意”味。感悟品读“言”之“意”味是“言意统一”的基本要求。怎样感悟品读“言语”之“意”味呢?可以采取旧知解读或拓展延伸的方法。
  比如,教授《烛之武退秦师》理解“何厌之有?”,可引导学生回顾《陋室铭》中“何陋之有?”、“莲之爱”、“菊之爱”、“牡丹之爱”,或“何罪之有?”。
  类似的还有《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因国破家亡背井离乡,苦闷、伤感、孤独、年华逝去,怎一个“愁”字能概括呢?李清照啊,你的愁太多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啊,你在双溪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啊,你中年丧夫,生离死别,那愁绪“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清照啊,你也想超然远愁,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又如,教学《滕王阁序》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时学过的《行路难》。才华横溢而又恃才傲物的李白被逐出长安时,在与朋友饯别的宴会上作了一首《行路难》,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我们看看他此时的情感是怎样的?
  明确:这首诗由宴乐想到自身的失意,感到前途茫然,再通过联想历史人物的际遇,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乐观旷达的情怀。
  “相似的性格,易生相似的际遇;相似的际遇下,易成相似的情感”。教师以此理论稍作点拨,学生回顾起曾经的情感体验,为理解《滕王阁序》找到了“着陆点”。
  设计说明:《行路难》与《滕王阁序》中表现的情感脉络与抒情方式惊人的相似,通过类比加以印证,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同时丰富学生积累,开阔学生眼界。新知联系旧知,旧知激发情感,学生兴趣无限,课堂活跃。
  接受美学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应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选取;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体验;给学生设置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解决;给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自己锻炼;留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参考文献:
  [1]杜书瀛主编.《文艺美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1998.
  [4]陈良运.《诗学·诗观·诗美》.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英国现代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文化团体,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以其特有的反传统性、现代性著称。而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与文化圈提倡的形式观展开对话。她使文化圈的艺术理念在她的小说中充分体现,而她的小说也成为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 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 伍尔夫 形式观  作为二十世纪初英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
摘 要: 沈从文先生素有“文体作家”之名,其在文本创作方面始终表现出强烈的文体意识。这种意识产生的文体由饱受诟病到褒贬合一再而到如今的赞赏性解读,文本内容与文体结构的和谐适应不可否认。而沈从文先生也并非偶然产生这样的文体意识,而是在所处时代背景、自身文化背景、个人心理因素(创作需要等)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对文体使用与创新的自我要求,这同样对其文本的阐述、思想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使其虽有人物塑造经典较少
摘 要: 中职应用文教学应受到重视,其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了实践,以期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 中职应用文教学 文体选择 教学方法 教学时空 考试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上好这一部分内容,为学生走上社会,顺利处理
摘 要: 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体现的, 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 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入手,对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进行了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日语被动句 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 他动词 自动词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与汉语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本文对构成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
摘 要: 舍伍德·安德森和海明威是20世纪初期美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大师,其代表作《林中之死》和《老人与海》被认为是两位作者最经典、最成熟的作品,二者都突出表现了死亡这一主题。本文比较作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死亡意识并浅析其成因,通过对比可知,虽然两位作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死亡体验,作品也创作于同一时期,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但两位作者的死亡意识有着很大反差,引起读者对生命的再思考。  关键词:
摘 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商务英语不仅作为一门语言交流工具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成为新兴的专业,正在逐步完善理论体系。本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商务英语案例分析调查中所涉及的BE资源配置及BE专业发展现状情况等标准的基本框架,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的调查,达到对比研究两校BE综合发展情况,完善该专业教学及课程设置等目的。  关键
摘 要: 如何开展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理想的评价与评价的现实存在着矛盾。我们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面对评价现实,追求评价理想: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现实情况决定主要采用发展性评价还是奖惩性评价;在教育评价实践中,现实又可行的是采用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教师教学评价应以学生评教为主,以学生评价的结果为基础,同行评价作矫正,自我评价作参考;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主,综合考虑教学工作其他方面、其他环节;
摘 要: 高一是高中三年的起始阶段,是基础阶段,也是一个分化阶段,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增加很多,学习的难度也要增加,开学初如果学习的心态和方法没有调整好,就被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压倒,对高中今后的学习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班主任在新学期之初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态和表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关键词: 新高一 高中学习 焦虑 习惯 心态  今年学校招收一个励
摘 要: 采购供应管理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类面向制造、流通、零售、物流等行业和政府采购部门的综合型人才。采购供应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学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应用文写作技能也是衡量他们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在简单阐述我国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采购供应管理专业 高职学生 工
摘 要: 无论美的本质是主观的还是客观,在整个审美活动中主体作用不可忽视。作者以时间为线,分析了敦煌石窟的繁华与兴盛,从热闹喧哗甚至寂静安宁的历史,旨在论述审美活动主体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审美主体 敦煌石窟 鉴赏  一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关于美的中心定义,也是他整个美学理论构架的基础。美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性质的人类活动。审美主体——人在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