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为是“初步认识”,老师们对于表象的建立如“蜻蜓点水”,似“浮云”般掠过,显得甚为“粗糙”。尽管是“初步认识”,但教学中我们决不能“粗糙”,本文以《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为例谈谈对“角”概念整体认识的思考。
关键词:初步认识;粗糙;角;教学实践;教学思考
一、教前思考
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在《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因为是初步认识,老师们对于表象的建立如“蜻蜓点水”,似“浮云”般掠过,显得甚为“粗糙”,不利于學生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表象。尽管是“初步认识”,但教学中我们决不能“粗糙”,基于对“角”概念整体认识的思考,笔者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实践
片段一:画一画,角出来了
师:今天老师遇到个难题,想请你们帮个忙。2只小蚂蚁出去寻找食物,它们从同一个起点出发,都笔直地爬了一段距离后,却发现它们找不到对方了,这是怎么回事?
生1:它们走的路线不同。
生2:就是走的方向不一样。
师:那你能演示一下吗?
生2比画演示:一个向北走,一个向西南走。
师:可能会怎么走?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学生独立画出自己的想法(如图1),全班汇报。
师:现在老师也来画一个角,可以怎么画?
生5:从起点画起,再画2条直直的线。
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
师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这个起点就是角的顶点(板书:顶点),从顶点出发的2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边(板书:边,并添上角的标记)。
师指角示范:瞧!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这就是一个角。
师: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6:都有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
(板书:角有1个顶点、2条边。)
师:再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7:开口的方向不同。
生8:边的长短不同。
生9:有的角的边比较靠近,有的角的边比较分开。
师:尽管它们都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但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的。
【设计意图】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角的知识,在他们的头脑里,对于“角”的印象通常是“1角钱”“牛角”“角落”……这些生活中的角与本节课学习的角是不一样的,而这些角往往会干扰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所以笔者直接让学生从平面图形中去找角,避开这些干扰因素,提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数学中的角到底长什么样呢?”这个问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直接从他们认识的生活中的角,顺利地过渡到数学中抽象的角。在设计该环节时,笔者还特意注重了角的变式,以免学生产生定式,接着从变中找不变,再通过找出这些角的不同之处,进一步理解角的本质。
片段三:做一做,发现角里的奥秘
1. 制作角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和角成了好朋友,想不想自己做1个角呢?我们的材料有圆形纸片、吸管、小棒、塑料片,同学们可以折1个角、拼1个角,也可以在纸上画1个角,组长分工,每人做出1个角,完成后在小组里介绍你做的角,指指角的顶点和边。(学生小组活动)
(1)用两根小棒摆出一个角(如图5)。
生10:两根小棒的一头要挨在一起。如果分开了就没有角的顶点,就不是一个角了。(说完后学生小心翼翼地将两根小棒的一端靠在一起)
师:是呀,两根小棒的一端挨在一起,就形成了角的顶点,做成一个角了。
(2)用圆形纸片折的角(如图6)。
师:它们是一样大吗?你们都同意吗,为什么?(学生讨论、请代表讲述自己的意见)
师:尽管它们的颜色不一样、边的长短不一样,当它们边与边重合,顶点重合时,它们是一样大的。
师拨一拨一个角的边,问:现在一样大吗?(学生立即开始讨论)
【设计意图】 操作可以让学生对角的本质有进一步的认识,但需要留给学生操作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学会识别角、理解角的本质。操作之后还要留给学生充分讨论思考的空间,“角有大小吗?”“如果角有大小,你会将手中的角变大或变小吗?”“小组合作,使2个活动角变得一样大。”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动手、思考、讨论,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出角的大小。通过在相同之处找不同,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它两条边的长短、颜色无关。
片段四:想一想,你找到角了吗?
1. 数角的个数
师:刚刚我们一起动手发现了角的奥秘,其实角也很有趣。如图12,你看,现在又来了1只小蚂蚁,它想去找它的小伙伴,可是也没找到,你看到角了吗?(指名汇报,产生疑惑,小组讨论)
2. 特殊角
师:课上到现在,小蚂蚁也该回家了,我们该和它们说再见了。如图13,瞧!这是角吗?
学生争论,得出结论:有1个顶点和2条直直的边,是角。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它是角,它也有1个顶点和2条边,原来角还长着其他的模样呢!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学习过角的知识后,也许只是在脑中形成了定式的表象,故而认为只有那样的图形才是角,未能从本质中去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增加了特殊角的内容,使学生明白必须抓住角的本质去判断,而不是根据头脑中的印象,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模。
[?] 三、教学反思
1. 抓住角的本质,创设适当的情境
角的静态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这个公共端点叫作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作角的两条边。基于这样的定义,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小蚂蚁找食物”入手,学生经过思考发现,小蚂蚁从起点出发,走的路线、方向是不一样的,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经历了角的形成,产生了一次思维的碰撞,当后面问到“还记得小蚂蚁怎样走出了一个角” 时,学生们都异常踊跃,能明确地告诉老师,是从1个起点出发,走出了2条直直的线,这样的情境创设带给了学生对角的本质理解。
2. 避开对角的干扰认识,利于活动过程的经历
学生对角的认识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中的有些角和数学中的角是不一样的,而且学生还未学习有关面的知识。所以,笔者在角的教学中,避开了学生对角的干扰认识,直接出示实物的平面图,让学生在平面图中找找角、指指角,从平面图中“请”下抽象的角,让学生再指一指、说一说,使学生直观地抽象出“数学中的角长啥样”。通过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学生能准确说出“这些角都有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角的边有长有短”“角的开口方向不同”“有的角两条边靠近一些,有的边分开一些”,经过这样的学习思考,学生排除了非本质因素,抓住了角的本质特征。
3. 寻求合适的起点,感知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它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在本节课是一难点,由于学生对角的大小与图形的大小混淆。由此,笔者重点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首先确定怎样的角是同样大,让学生摆一个和笔者提供的角一样大的角。1个学生通过重叠的方法摆出了角,有学生认为老师的角大,这时另一些学生则说“老师的角只不过是边长一些而已”,这时笔者又拉开了活动角,学生立即感受到刚才2个角是一样大的。当两个角顶点重合,两条边重合,则角是一样大的,与边的长短无关。然后,再让学生变化出比这个角更大的角,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会感悟到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小学教材中,很多概念是分段教学的,在第一学段,部分概念属于初步认知,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数学概念的整体,把握好教学的“度”,让学生既有着 “初步”的体验,又接近概念的本质。
关键词:初步认识;粗糙;角;教学实践;教学思考
一、教前思考
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在《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因为是初步认识,老师们对于表象的建立如“蜻蜓点水”,似“浮云”般掠过,显得甚为“粗糙”,不利于學生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表象。尽管是“初步认识”,但教学中我们决不能“粗糙”,基于对“角”概念整体认识的思考,笔者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实践
片段一:画一画,角出来了
师:今天老师遇到个难题,想请你们帮个忙。2只小蚂蚁出去寻找食物,它们从同一个起点出发,都笔直地爬了一段距离后,却发现它们找不到对方了,这是怎么回事?
生1:它们走的路线不同。
生2:就是走的方向不一样。
师:那你能演示一下吗?
生2比画演示:一个向北走,一个向西南走。
师:可能会怎么走?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学生独立画出自己的想法(如图1),全班汇报。
师:现在老师也来画一个角,可以怎么画?
生5:从起点画起,再画2条直直的线。
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
师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这个起点就是角的顶点(板书:顶点),从顶点出发的2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边(板书:边,并添上角的标记)。
师指角示范:瞧!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这就是一个角。
师: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6:都有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
(板书:角有1个顶点、2条边。)
师:再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7:开口的方向不同。
生8:边的长短不同。
生9:有的角的边比较靠近,有的角的边比较分开。
师:尽管它们都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但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的。
【设计意图】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角的知识,在他们的头脑里,对于“角”的印象通常是“1角钱”“牛角”“角落”……这些生活中的角与本节课学习的角是不一样的,而这些角往往会干扰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所以笔者直接让学生从平面图形中去找角,避开这些干扰因素,提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数学中的角到底长什么样呢?”这个问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直接从他们认识的生活中的角,顺利地过渡到数学中抽象的角。在设计该环节时,笔者还特意注重了角的变式,以免学生产生定式,接着从变中找不变,再通过找出这些角的不同之处,进一步理解角的本质。
片段三:做一做,发现角里的奥秘
1. 制作角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和角成了好朋友,想不想自己做1个角呢?我们的材料有圆形纸片、吸管、小棒、塑料片,同学们可以折1个角、拼1个角,也可以在纸上画1个角,组长分工,每人做出1个角,完成后在小组里介绍你做的角,指指角的顶点和边。(学生小组活动)
(1)用两根小棒摆出一个角(如图5)。
生10:两根小棒的一头要挨在一起。如果分开了就没有角的顶点,就不是一个角了。(说完后学生小心翼翼地将两根小棒的一端靠在一起)
师:是呀,两根小棒的一端挨在一起,就形成了角的顶点,做成一个角了。
(2)用圆形纸片折的角(如图6)。
师:它们是一样大吗?你们都同意吗,为什么?(学生讨论、请代表讲述自己的意见)
师:尽管它们的颜色不一样、边的长短不一样,当它们边与边重合,顶点重合时,它们是一样大的。
师拨一拨一个角的边,问:现在一样大吗?(学生立即开始讨论)
【设计意图】 操作可以让学生对角的本质有进一步的认识,但需要留给学生操作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学会识别角、理解角的本质。操作之后还要留给学生充分讨论思考的空间,“角有大小吗?”“如果角有大小,你会将手中的角变大或变小吗?”“小组合作,使2个活动角变得一样大。”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动手、思考、讨论,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出角的大小。通过在相同之处找不同,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它两条边的长短、颜色无关。
片段四:想一想,你找到角了吗?
1. 数角的个数
师:刚刚我们一起动手发现了角的奥秘,其实角也很有趣。如图12,你看,现在又来了1只小蚂蚁,它想去找它的小伙伴,可是也没找到,你看到角了吗?(指名汇报,产生疑惑,小组讨论)
2. 特殊角
师:课上到现在,小蚂蚁也该回家了,我们该和它们说再见了。如图13,瞧!这是角吗?
学生争论,得出结论:有1个顶点和2条直直的边,是角。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它是角,它也有1个顶点和2条边,原来角还长着其他的模样呢!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学习过角的知识后,也许只是在脑中形成了定式的表象,故而认为只有那样的图形才是角,未能从本质中去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增加了特殊角的内容,使学生明白必须抓住角的本质去判断,而不是根据头脑中的印象,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模。
[?] 三、教学反思
1. 抓住角的本质,创设适当的情境
角的静态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这个公共端点叫作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作角的两条边。基于这样的定义,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小蚂蚁找食物”入手,学生经过思考发现,小蚂蚁从起点出发,走的路线、方向是不一样的,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经历了角的形成,产生了一次思维的碰撞,当后面问到“还记得小蚂蚁怎样走出了一个角” 时,学生们都异常踊跃,能明确地告诉老师,是从1个起点出发,走出了2条直直的线,这样的情境创设带给了学生对角的本质理解。
2. 避开对角的干扰认识,利于活动过程的经历
学生对角的认识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中的有些角和数学中的角是不一样的,而且学生还未学习有关面的知识。所以,笔者在角的教学中,避开了学生对角的干扰认识,直接出示实物的平面图,让学生在平面图中找找角、指指角,从平面图中“请”下抽象的角,让学生再指一指、说一说,使学生直观地抽象出“数学中的角长啥样”。通过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学生能准确说出“这些角都有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角的边有长有短”“角的开口方向不同”“有的角两条边靠近一些,有的边分开一些”,经过这样的学习思考,学生排除了非本质因素,抓住了角的本质特征。
3. 寻求合适的起点,感知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它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在本节课是一难点,由于学生对角的大小与图形的大小混淆。由此,笔者重点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首先确定怎样的角是同样大,让学生摆一个和笔者提供的角一样大的角。1个学生通过重叠的方法摆出了角,有学生认为老师的角大,这时另一些学生则说“老师的角只不过是边长一些而已”,这时笔者又拉开了活动角,学生立即感受到刚才2个角是一样大的。当两个角顶点重合,两条边重合,则角是一样大的,与边的长短无关。然后,再让学生变化出比这个角更大的角,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会感悟到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小学教材中,很多概念是分段教学的,在第一学段,部分概念属于初步认知,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数学概念的整体,把握好教学的“度”,让学生既有着 “初步”的体验,又接近概念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