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疫情仍在持续,每个人都是疫情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从制度角度剖析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实践,增强学生亲身体验与实际感悟,既符合“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特点,也利于大学生认清我国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结合疫情,对比各国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反馈,引起学生对制度文明的反思。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利用鲜活的现实题材让大学生认清我国制度优势,引导青年学生制度自信,自觉维护制度权威,努力助力制度完善。
关键词:制度自信;“新冠”疫情;“形势与政策”课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开展“形势政策”课的主阵地。“形势与政策”课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大学生正确、全面的人格和品质。一味地褒扬国外贬低国内的现象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如何在大学生价值观念定型的重要阶段开展价值观教育,解决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现实问题与困惑,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根本任务与内在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的核心生命力是时效性。当前在全球面临疫情挑战,疫情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中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全民参与防控,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某些西方国家抗击疫情效率低下、措施不力,使疫情仍在发酵。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背后,体现的是制度的差异。抓住制度差异,利用疫情鲜活的现实题材对大学生有效开展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一、把新冠疫情纳入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学生会在网络媒体上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但不一定了解影响疫情走向的根本原因。这一教学题材除了解答学生思想困惑,更能让学生理解中国制度优势在抗疫过程发挥的深刻影响。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把制度纳入教学内容,结合疫情进行剖析讲解。
(一)在時间上,讲解疫情充分体现课程时效性
首先,当前“95后”的大学生未经历过社会动荡时期,难以认识“四个自信”的重大意义。青年学生对目前生活状态没有更多的思考,部分学生受西方文化影响,甚至觉得西方制度优于本国制度,长期带着偏见去看社会问题。
其次,每一个学生参与、见证并这次抗疫活动,感受更为深刻,会对不同制度的国家面对此次疫情采取的措施和成效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国内外抗疫呈现不一样的成效,学生会对各国疫情发展的走向产生困惑,亟待老师指导。
最后,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取向成型的重要阶段,在这特殊的时机向学生展示我国制度的优势,培养制度自信,必然会降低日后教育的难度和成本,提高教育效果。及时抓住社会热点答疑解惑,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四个自信”,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价值。
(二)在内容上,疫情是不可多得的教学题材
从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发并持续发展,其全球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从国家到个人全民抗疫,全国各地的医疗人员支援湖北,短短数月就把疫情控制住,并在第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而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因自身防疫不当,导致感染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次疫情给全体国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民众看到我国制度优势凸显。这次疫情国内外采取的不同措施,学生看到的更多是事情的表象,难以深入挖掘抗疫背后的国家治理体系,无法形成理性的判断,亟待教师分析我国制度与其他国家制度的差异,理清我国的制度优势。
总之,疫情仍在持续发展,把疫情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是趁热打铁,是最佳的学习时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国家制度在疫情中所产生的作用,既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又让学生认清我国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进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现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形势与政策”课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要凸显中国制度为战胜疫情提供坚实保障
围绕制度在抗疫中的显著优势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制度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使疫情得到控制。教学设计围绕中国制度优势这一核心,结合疫情探讨“抗疫措施的制度优势在哪里”、“坚定制度自信有何意义”、“坚定制度自信对当代大学生有哪些要求”三个问题,以此展现我国制度在国家危急关头展现的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和强大效能,引导学生坚定制度自信,维护制度权威,助力制度完善。
(一)从教学目标来看
知识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这次抗疫措施,掌握中国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制度;能力方面是引导学生学会助力制度完善的方法;态度方面是让学生持续增强制度意识,坚定制度自信。
(二)从教学内容来看
教学内容以国内疫情的发展为案例,围绕“制度”层层推进课堂学习。其中,重点介绍中国抗疫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的成效,引导学生理解各类措施的背后是有哪些中国制度的特点,这些制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教学中通过对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抗疫表现,突显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坚定制度自信,让学生知道如果对制度不自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日常生活中体现不够制度自信的表现。
三、教学环节要紧紧围绕着制度显著优势层层剖析
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来讲,都必须紧紧围绕疫情中制度优势的体现层层深入分析,抓住学生的亲身感受所引发共情力,引导学生自觉认同教师的观点并增强制度意识和维护制度权威。
(一)以问题为导入,引发学生浓厚兴趣
作为一次90分钟的课程,本次问题导入控制在5-10分钟。本次课程导入分成资料展示和现场讨论两个部分。资料展示部分借用图片、视频和教师用语描述,让学生了解疫情给中国带来的严峻挑战。通过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视频及数据,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疫情的传播速度、感染范围、防控难度,从而唤起学生的共鸣和继续探索学习的兴趣。现场讨论部分引用1月28日习近平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中提到“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学生结合所见所闻讨论“我们的信心和能力”的来源。通过设置问题,既加强师生互动,也让课程内容与学生思想产生切实关联,更能提高学生上课关注度。为鼓励学生大胆讲出内心真实想法,教师尽量不要在导入部分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正误评价,注重引导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剖析抗疫措施和成效展开课程,引导学生的逻辑思路
课程展开是课程的主体内容,90分钟的课程里要占70分钟左右。本课按照逻辑顺序用3个具体问题串起主体内容:围绕疫情探讨“抗疫所体现的制度优势在哪里”、“制度自信概念及意义”、“坚定制度自信对当代大学生的新要求”。这样,既能引导学生紧跟教师思路,又能把问题理清。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展示疫情之下我国制度优势。每一个人都是疫情的亲历者,采用案例结合知识点,更易于学生了解我国抗疫所体现的制度优势。引用全国各地数万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抗疫前线、仅用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等案例,分析中国制度的公有制、民主集中制等散发的超强整合力、强大动员力和高效执行力。疫情中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切实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采用西方国家在抗击疫情应对不力、效率低下的例子做对比,凸显中国制度的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在讲解“制度自信概念及意义”知识点时,结合某留学生发出“国外的空气比中国甜”言论的等例子,指出当前部分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缺乏辨别能力,总用片面的眼光看社会问题,甚至抨击中国制度,这一切行为本质上是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不自信。从理论、历史、价值和现实角度讲解“制度自信”的概念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认同、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制度自信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成才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坚定制度自信对当代大学生的新要求”知识点结合当前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严峻的风险挑战的时代背景,大学生需要有所作为。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长期实践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新闻例子指出大学生需要理性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些问题,在生活强增强制度意识、自觉维护制度权威、积极尊崇制度执行和努力助力制度完善。
(三)升华观点、拓展内容进行课程总结
作为价值观专题的教学案例,课程总结要落脚于价值观。课程设计的最后10分钟用作课程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向学生指出增强制度自信的对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引用“和平演变”概念作为拓展,让学生警惕西方国家推销民主颠覆政权的险恶用心。最后,引导学生以苏联瓦解为戒,面对网上和生活中各类一味推销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否定中国制度、经济等取得的成就的视频、言论,要做到细辨别不盲從。
(四)教学反思
经过疫情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非常必要,这一选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考验。教师驾驭这一选题需要准确详尽地了解疫情发展,寻找出有教学价值的资料,并做到以学生理解为前提,对资料进行研究性梳理分析和解读。上课以学生为中心,要熟悉学生比较关注的现实问题,比如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民主攻击等相关问题进行延伸教学。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唯有不断地持续性深入学习和探究,才能做好价值观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青.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D]辽宁大学.2019.05.
[2]彭晓伟.制度自信教育进课堂应讲清的三个基本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07期,第89-93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 年学生工作研究项目(学生资助管理专项)立项: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项目编号:Y201900
关键词:制度自信;“新冠”疫情;“形势与政策”课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开展“形势政策”课的主阵地。“形势与政策”课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大学生正确、全面的人格和品质。一味地褒扬国外贬低国内的现象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如何在大学生价值观念定型的重要阶段开展价值观教育,解决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现实问题与困惑,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根本任务与内在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的核心生命力是时效性。当前在全球面临疫情挑战,疫情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中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全民参与防控,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某些西方国家抗击疫情效率低下、措施不力,使疫情仍在发酵。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背后,体现的是制度的差异。抓住制度差异,利用疫情鲜活的现实题材对大学生有效开展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一、把新冠疫情纳入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学生会在网络媒体上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但不一定了解影响疫情走向的根本原因。这一教学题材除了解答学生思想困惑,更能让学生理解中国制度优势在抗疫过程发挥的深刻影响。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把制度纳入教学内容,结合疫情进行剖析讲解。
(一)在時间上,讲解疫情充分体现课程时效性
首先,当前“95后”的大学生未经历过社会动荡时期,难以认识“四个自信”的重大意义。青年学生对目前生活状态没有更多的思考,部分学生受西方文化影响,甚至觉得西方制度优于本国制度,长期带着偏见去看社会问题。
其次,每一个学生参与、见证并这次抗疫活动,感受更为深刻,会对不同制度的国家面对此次疫情采取的措施和成效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国内外抗疫呈现不一样的成效,学生会对各国疫情发展的走向产生困惑,亟待老师指导。
最后,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取向成型的重要阶段,在这特殊的时机向学生展示我国制度的优势,培养制度自信,必然会降低日后教育的难度和成本,提高教育效果。及时抓住社会热点答疑解惑,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四个自信”,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价值。
(二)在内容上,疫情是不可多得的教学题材
从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发并持续发展,其全球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从国家到个人全民抗疫,全国各地的医疗人员支援湖北,短短数月就把疫情控制住,并在第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而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因自身防疫不当,导致感染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次疫情给全体国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民众看到我国制度优势凸显。这次疫情国内外采取的不同措施,学生看到的更多是事情的表象,难以深入挖掘抗疫背后的国家治理体系,无法形成理性的判断,亟待教师分析我国制度与其他国家制度的差异,理清我国的制度优势。
总之,疫情仍在持续发展,把疫情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是趁热打铁,是最佳的学习时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国家制度在疫情中所产生的作用,既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又让学生认清我国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进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现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形势与政策”课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要凸显中国制度为战胜疫情提供坚实保障
围绕制度在抗疫中的显著优势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制度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使疫情得到控制。教学设计围绕中国制度优势这一核心,结合疫情探讨“抗疫措施的制度优势在哪里”、“坚定制度自信有何意义”、“坚定制度自信对当代大学生有哪些要求”三个问题,以此展现我国制度在国家危急关头展现的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和强大效能,引导学生坚定制度自信,维护制度权威,助力制度完善。
(一)从教学目标来看
知识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这次抗疫措施,掌握中国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制度;能力方面是引导学生学会助力制度完善的方法;态度方面是让学生持续增强制度意识,坚定制度自信。
(二)从教学内容来看
教学内容以国内疫情的发展为案例,围绕“制度”层层推进课堂学习。其中,重点介绍中国抗疫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的成效,引导学生理解各类措施的背后是有哪些中国制度的特点,这些制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教学中通过对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抗疫表现,突显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坚定制度自信,让学生知道如果对制度不自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日常生活中体现不够制度自信的表现。
三、教学环节要紧紧围绕着制度显著优势层层剖析
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来讲,都必须紧紧围绕疫情中制度优势的体现层层深入分析,抓住学生的亲身感受所引发共情力,引导学生自觉认同教师的观点并增强制度意识和维护制度权威。
(一)以问题为导入,引发学生浓厚兴趣
作为一次90分钟的课程,本次问题导入控制在5-10分钟。本次课程导入分成资料展示和现场讨论两个部分。资料展示部分借用图片、视频和教师用语描述,让学生了解疫情给中国带来的严峻挑战。通过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视频及数据,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疫情的传播速度、感染范围、防控难度,从而唤起学生的共鸣和继续探索学习的兴趣。现场讨论部分引用1月28日习近平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中提到“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学生结合所见所闻讨论“我们的信心和能力”的来源。通过设置问题,既加强师生互动,也让课程内容与学生思想产生切实关联,更能提高学生上课关注度。为鼓励学生大胆讲出内心真实想法,教师尽量不要在导入部分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正误评价,注重引导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剖析抗疫措施和成效展开课程,引导学生的逻辑思路
课程展开是课程的主体内容,90分钟的课程里要占70分钟左右。本课按照逻辑顺序用3个具体问题串起主体内容:围绕疫情探讨“抗疫所体现的制度优势在哪里”、“制度自信概念及意义”、“坚定制度自信对当代大学生的新要求”。这样,既能引导学生紧跟教师思路,又能把问题理清。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展示疫情之下我国制度优势。每一个人都是疫情的亲历者,采用案例结合知识点,更易于学生了解我国抗疫所体现的制度优势。引用全国各地数万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抗疫前线、仅用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等案例,分析中国制度的公有制、民主集中制等散发的超强整合力、强大动员力和高效执行力。疫情中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切实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采用西方国家在抗击疫情应对不力、效率低下的例子做对比,凸显中国制度的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在讲解“制度自信概念及意义”知识点时,结合某留学生发出“国外的空气比中国甜”言论的等例子,指出当前部分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缺乏辨别能力,总用片面的眼光看社会问题,甚至抨击中国制度,这一切行为本质上是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不自信。从理论、历史、价值和现实角度讲解“制度自信”的概念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认同、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制度自信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成才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坚定制度自信对当代大学生的新要求”知识点结合当前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严峻的风险挑战的时代背景,大学生需要有所作为。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长期实践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新闻例子指出大学生需要理性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些问题,在生活强增强制度意识、自觉维护制度权威、积极尊崇制度执行和努力助力制度完善。
(三)升华观点、拓展内容进行课程总结
作为价值观专题的教学案例,课程总结要落脚于价值观。课程设计的最后10分钟用作课程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向学生指出增强制度自信的对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引用“和平演变”概念作为拓展,让学生警惕西方国家推销民主颠覆政权的险恶用心。最后,引导学生以苏联瓦解为戒,面对网上和生活中各类一味推销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否定中国制度、经济等取得的成就的视频、言论,要做到细辨别不盲從。
(四)教学反思
经过疫情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非常必要,这一选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考验。教师驾驭这一选题需要准确详尽地了解疫情发展,寻找出有教学价值的资料,并做到以学生理解为前提,对资料进行研究性梳理分析和解读。上课以学生为中心,要熟悉学生比较关注的现实问题,比如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民主攻击等相关问题进行延伸教学。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唯有不断地持续性深入学习和探究,才能做好价值观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青.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D]辽宁大学.2019.05.
[2]彭晓伟.制度自信教育进课堂应讲清的三个基本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07期,第89-93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 年学生工作研究项目(学生资助管理专项)立项: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项目编号:Y2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