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八月招生季是中国最炎热的季节,也是高招竞争白热化的季节。自高教招生改革以来,各校招生部门一改以往高高在上守株待兔的做派,开始四处出击,甚至不惜放下身段明察暗访,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相应地,每到招生季也滋生出不少大学之争的花边新闻。往年如复旦交大,今年如北大清华。传闻越传越多也越传越离奇,口水战唾星四溅,互揭底不择手段,几失大学风度。有人调侃现在的“高招”乃高校过招。
大学之争争什么?似乎不应争在招生时。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固然是为师者一大心愿,然英才愿意师从于谁,主动权则在他们手中,高校何必参与过多!可自从咱教育带上商业化色彩以后,招生部门压力山大,重点高校甚至高职高专的招生几乎变成了抢人。商业模式倒也罢了,各学校公开秀出自家的魅力,任由学生挑选好了,可偏偏又出现一些怪招、阴招、损招,于是是非频出,舆论哗然。招生有了新闻,媒体也来支招儿了,援引国外名校如何规避招生冲突的案例以资借鉴,大英的牛津剑桥之争便成为首选话题。不过本人在英期间,高招中的生源争夺战似乎未曾耳闻,但牛津剑桥之间明争暗斗、相互较劲的趣闻轶事则不绝于耳,而且这些好像已成公开的秘密。
牛津与剑桥合称“牛剑”,它们之间的恩怨很像一对爱恨情仇难以界说的情侣,相互鄙视最明显的表现,是双方都不愿意提及对方的姓名而鄙夷地称对方为“另一个地方”,仿佛这就是对对方最大的贬低,这颇有点儿像情侣之间打情骂俏叫对方“坏蛋”的味道。据说,牛津人相信是他们统治着世界,而剑桥人会撇撇嘴:我们根本不在乎是谁在统治世界!前联邦德国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是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1994年剑桥大学也决定授予他荣誉博士的头衔。对他曾接受牛津的荣誉称号一事,剑桥大学的人用一句话轻描淡写:“不要紧,一生中总要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实在令人喷饭。
再如两校徽标之嘲(如图)。近几年英国综合性大学的排行榜上,牛津一直排在剑桥之后,这多少让“牛人”有些愤愤不平,于是就拿两校校徽说事儿:牛剑两校校徽上都有一本书,只是剑桥的那本书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开的。于是“牛人”嘲笑“剑人”不用功读书,只拿书本装点门面,而“剑人”则毫不犹豫地回击说:“是你们读书速度太慢,我们早读完了,你们还在慢慢啃。”坊间还听闻一个牛津的学生和一个剑桥的学生一同上厕所。如厕完毕,剑桥的学生不洗手就走了出来。牛津的学生十分不屑:“难道剑桥的老师没教你们上完厕所后要洗手吗?”剑桥的那个学生故作诧异状:“难道牛津的老师没教你们上厕所时不可以把手弄脏的吗?”事实上好辩是英人一大传统,不过这种斗嘴皮子很像小孩子吵架,看起来都不甘示弱,其实也听不出多少歹意。
中学哲学课上老师教过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着的,大学之争也是一种联系。我更喜欢人们用如下的句子描述牛剑及哈佛之间的亲缘关系:“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1209年之前,世上既无剑桥更无哈佛,但牛津大学已经有了。因为牛津市民与学生、学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几名学生被绞死。情急之下,一些教师和学生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纷纷逃离牛津。他们在剑桥教会的帮助下来到剑河旁安营扎寨,潜心文化传播和学术钻研,从而开拓出一片新的学术天地。1637年,剑桥毕业生约翰·哈佛移民美洲,去世前将自己一半的产业和图书馆捐献出来建立了哈佛学院,形式完全仿照自己的母校。哈佛所在的小镇也被命名为Cambridge。对此,有人打趣说:“一只不错的英国老鸟孵化出了美国巨鹰。”亲不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直到今天,每一年都有许多哈佛毕业生申请来牛剑读研,求学的同时也是寻根圆梦。
我国的大学之间也不乏这样的亲缘关系,有些还有着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去年去西南联大旧址参观,感慨万千,西南联大这所特殊时期的特殊大学,由北方几所大学患难与共,为新中国的人才、教育、建设以及学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谓璀璨夺目。大学之间若能始终坚持精诚团结,通力协作,中国的高等教育大有希望矣。
1209年牛津学生、学者为什么要逃到剑桥而不是别处?剑桥大学有关档案在1261年剑桥市民暴动中被烧毁,这终成不解之谜。但历史谜团并未影响两校之间互不示弱的传统,众所周知也堪称美谈的牛剑之争是两校一年一度的划船比赛。19世纪20年代,两名分别就读于牛剑的好友突发奇想:既然两家在学术教育上互不服输,不如举行一次划船对抗赛来较量一番。这两个学生都叫查尔斯:剑桥的查尔斯·莫瓦尔出身名门;牛津的查尔斯·华兹华斯是湖畔诗人的侄儿,老华兹华斯曾是剑桥的学子。1829年的3月12日,剑桥向牛津发出了挑战,从此这项赛事作为传统就被保留下来,直至今天。除了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中断过之外,180多年来从不曾因为天气原因而取消过一次!
每到春天,牛剑两校中上一年的失败者就向对方发出挑战,于是新一届的比赛又被挑起。从1836年起,牛津大学将深蓝色定为队服,而剑桥则选用了浅蓝色,这个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2015年牛剑对抗赛的同时,伦敦有五场英超比赛和英国赛马大会举行,但赛艇现场观众还是达到了25万。更多观众通过电视收看直播,据说赌博公司也会开出赔率。2015年,还是女子首次参赛。其实,牛剑之争早就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作为英格兰民族知识界的双驾马车,牛剑划船比赛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早已沉淀为牛剑人的集体记忆。漫步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有两块刻有字母UBR的石头,正是University Boat Race(大学划船赛)的缩写,分别是比赛的起点和终点。然而划船只是牛剑之间看得见的角逐,牛剑之间的内力较量远不止于此,而且看来还是一场没有止境的对抗。
牛剑之争已成为双方存在的必须,正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依存,生命也是需要对手的,没有对手就不可能成长。竞争也未必是一种你死我活此消彼长的关系,它同样可以开创一种双赢的局面。牛剑之间或许正因这几百年来互不服输的竞争,才促使这两所世界名校不断发展。就像希腊神话中变成双子座兄弟的卡斯特和波鲁克斯一般,牛剑是英伦大学中无与伦比的星辰,它俩不仅校徽上同中有异,校风、校训、校制也是异中有同。一位牛津老师曾说过:“Oxford teaches you nothing about everything; Cambridge teaches you everything about nothing.”可译为“牛津教你无中之有,剑桥教你有中之无”,其中真意只可意会。有人用“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来归纳两校特色,恐怕不够全面。同样的悠久历史,同样的杰出地位,造就了同样心高气傲的牛津人和剑桥人。牛津培养的成批的重量级政要,剑桥哺育出的灿若群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两校最爱秀也最为引以自豪的肌肉块儿。在中国人心中,《牛津英语大词典》恐怕是牛津的象征,剑桥印象则更多与志摩公的那首《再别康桥》相关吧?数百年来,牛剑激烈地竞争着也同样真诚地互敬着。事实上两校在学术交流、人才流动等很多方面配合得十分默契,它们相互携手保持着顶尖高等教育水准。牛津人的傲慢恐怕比之一般英国绅士有过之无不及,但“牛人”唯独对剑桥表现得特别尊敬,那种尊敬,似乎意味着唯独有与他们同样独特的人们相伴,才让他们感到舒服。
学生对学校特色的提炼有时具有超常的概括力。譬如沪上高校,学生中有“学在复旦、吃在同济、玩在上外、爱在华师大”之传言,仔细想想真有几分切中的。再如昆明高校,亦有“民大考场、云大情场、昆工战场”之说,听后不禁哑然失笑。牛剑学子心目的母校又是怎样的呢?《罗马衰亡史》的作者吉朋曾和朋友讲,他在牛津的三年是一生中最懒惰、最不出产的三年。《进化论》的作者达尔文也说,在剑桥什么事儿也没做。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回忆录中,说他在剑桥求学的三年里,对于骑车、网球和赌博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政治。他这样形容他的大学生活:三年的岁月平静无波,时光缓缓流淌,一如那慵懒的康河。那么,如此“无为”的大学究竟魅力何在?竟使得万千学子不远万里负笈而来?或许正是这种似有若无的竞争环境、氛围、传统无声无息地包围着他们,潜移默化地浸润着他们,依靠内在场力鞭策着他们,催人奋进。牛剑都是具有这种巨大的同化和异化力量的大学。尽管自己的学生如此调侃,但健康的大学之争依然如故,总让人感到阳光明媚,前景灿烂。
大学之争争什么?似乎不应争在招生时。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固然是为师者一大心愿,然英才愿意师从于谁,主动权则在他们手中,高校何必参与过多!可自从咱教育带上商业化色彩以后,招生部门压力山大,重点高校甚至高职高专的招生几乎变成了抢人。商业模式倒也罢了,各学校公开秀出自家的魅力,任由学生挑选好了,可偏偏又出现一些怪招、阴招、损招,于是是非频出,舆论哗然。招生有了新闻,媒体也来支招儿了,援引国外名校如何规避招生冲突的案例以资借鉴,大英的牛津剑桥之争便成为首选话题。不过本人在英期间,高招中的生源争夺战似乎未曾耳闻,但牛津剑桥之间明争暗斗、相互较劲的趣闻轶事则不绝于耳,而且这些好像已成公开的秘密。
牛津与剑桥合称“牛剑”,它们之间的恩怨很像一对爱恨情仇难以界说的情侣,相互鄙视最明显的表现,是双方都不愿意提及对方的姓名而鄙夷地称对方为“另一个地方”,仿佛这就是对对方最大的贬低,这颇有点儿像情侣之间打情骂俏叫对方“坏蛋”的味道。据说,牛津人相信是他们统治着世界,而剑桥人会撇撇嘴:我们根本不在乎是谁在统治世界!前联邦德国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是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1994年剑桥大学也决定授予他荣誉博士的头衔。对他曾接受牛津的荣誉称号一事,剑桥大学的人用一句话轻描淡写:“不要紧,一生中总要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实在令人喷饭。
再如两校徽标之嘲(如图)。近几年英国综合性大学的排行榜上,牛津一直排在剑桥之后,这多少让“牛人”有些愤愤不平,于是就拿两校校徽说事儿:牛剑两校校徽上都有一本书,只是剑桥的那本书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开的。于是“牛人”嘲笑“剑人”不用功读书,只拿书本装点门面,而“剑人”则毫不犹豫地回击说:“是你们读书速度太慢,我们早读完了,你们还在慢慢啃。”坊间还听闻一个牛津的学生和一个剑桥的学生一同上厕所。如厕完毕,剑桥的学生不洗手就走了出来。牛津的学生十分不屑:“难道剑桥的老师没教你们上完厕所后要洗手吗?”剑桥的那个学生故作诧异状:“难道牛津的老师没教你们上厕所时不可以把手弄脏的吗?”事实上好辩是英人一大传统,不过这种斗嘴皮子很像小孩子吵架,看起来都不甘示弱,其实也听不出多少歹意。
中学哲学课上老师教过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着的,大学之争也是一种联系。我更喜欢人们用如下的句子描述牛剑及哈佛之间的亲缘关系:“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1209年之前,世上既无剑桥更无哈佛,但牛津大学已经有了。因为牛津市民与学生、学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几名学生被绞死。情急之下,一些教师和学生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纷纷逃离牛津。他们在剑桥教会的帮助下来到剑河旁安营扎寨,潜心文化传播和学术钻研,从而开拓出一片新的学术天地。1637年,剑桥毕业生约翰·哈佛移民美洲,去世前将自己一半的产业和图书馆捐献出来建立了哈佛学院,形式完全仿照自己的母校。哈佛所在的小镇也被命名为Cambridge。对此,有人打趣说:“一只不错的英国老鸟孵化出了美国巨鹰。”亲不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直到今天,每一年都有许多哈佛毕业生申请来牛剑读研,求学的同时也是寻根圆梦。
我国的大学之间也不乏这样的亲缘关系,有些还有着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去年去西南联大旧址参观,感慨万千,西南联大这所特殊时期的特殊大学,由北方几所大学患难与共,为新中国的人才、教育、建设以及学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谓璀璨夺目。大学之间若能始终坚持精诚团结,通力协作,中国的高等教育大有希望矣。
1209年牛津学生、学者为什么要逃到剑桥而不是别处?剑桥大学有关档案在1261年剑桥市民暴动中被烧毁,这终成不解之谜。但历史谜团并未影响两校之间互不示弱的传统,众所周知也堪称美谈的牛剑之争是两校一年一度的划船比赛。19世纪20年代,两名分别就读于牛剑的好友突发奇想:既然两家在学术教育上互不服输,不如举行一次划船对抗赛来较量一番。这两个学生都叫查尔斯:剑桥的查尔斯·莫瓦尔出身名门;牛津的查尔斯·华兹华斯是湖畔诗人的侄儿,老华兹华斯曾是剑桥的学子。1829年的3月12日,剑桥向牛津发出了挑战,从此这项赛事作为传统就被保留下来,直至今天。除了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中断过之外,180多年来从不曾因为天气原因而取消过一次!
每到春天,牛剑两校中上一年的失败者就向对方发出挑战,于是新一届的比赛又被挑起。从1836年起,牛津大学将深蓝色定为队服,而剑桥则选用了浅蓝色,这个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2015年牛剑对抗赛的同时,伦敦有五场英超比赛和英国赛马大会举行,但赛艇现场观众还是达到了25万。更多观众通过电视收看直播,据说赌博公司也会开出赔率。2015年,还是女子首次参赛。其实,牛剑之争早就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作为英格兰民族知识界的双驾马车,牛剑划船比赛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早已沉淀为牛剑人的集体记忆。漫步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有两块刻有字母UBR的石头,正是University Boat Race(大学划船赛)的缩写,分别是比赛的起点和终点。然而划船只是牛剑之间看得见的角逐,牛剑之间的内力较量远不止于此,而且看来还是一场没有止境的对抗。
牛剑之争已成为双方存在的必须,正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依存,生命也是需要对手的,没有对手就不可能成长。竞争也未必是一种你死我活此消彼长的关系,它同样可以开创一种双赢的局面。牛剑之间或许正因这几百年来互不服输的竞争,才促使这两所世界名校不断发展。就像希腊神话中变成双子座兄弟的卡斯特和波鲁克斯一般,牛剑是英伦大学中无与伦比的星辰,它俩不仅校徽上同中有异,校风、校训、校制也是异中有同。一位牛津老师曾说过:“Oxford teaches you nothing about everything; Cambridge teaches you everything about nothing.”可译为“牛津教你无中之有,剑桥教你有中之无”,其中真意只可意会。有人用“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来归纳两校特色,恐怕不够全面。同样的悠久历史,同样的杰出地位,造就了同样心高气傲的牛津人和剑桥人。牛津培养的成批的重量级政要,剑桥哺育出的灿若群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两校最爱秀也最为引以自豪的肌肉块儿。在中国人心中,《牛津英语大词典》恐怕是牛津的象征,剑桥印象则更多与志摩公的那首《再别康桥》相关吧?数百年来,牛剑激烈地竞争着也同样真诚地互敬着。事实上两校在学术交流、人才流动等很多方面配合得十分默契,它们相互携手保持着顶尖高等教育水准。牛津人的傲慢恐怕比之一般英国绅士有过之无不及,但“牛人”唯独对剑桥表现得特别尊敬,那种尊敬,似乎意味着唯独有与他们同样独特的人们相伴,才让他们感到舒服。
学生对学校特色的提炼有时具有超常的概括力。譬如沪上高校,学生中有“学在复旦、吃在同济、玩在上外、爱在华师大”之传言,仔细想想真有几分切中的。再如昆明高校,亦有“民大考场、云大情场、昆工战场”之说,听后不禁哑然失笑。牛剑学子心目的母校又是怎样的呢?《罗马衰亡史》的作者吉朋曾和朋友讲,他在牛津的三年是一生中最懒惰、最不出产的三年。《进化论》的作者达尔文也说,在剑桥什么事儿也没做。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回忆录中,说他在剑桥求学的三年里,对于骑车、网球和赌博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政治。他这样形容他的大学生活:三年的岁月平静无波,时光缓缓流淌,一如那慵懒的康河。那么,如此“无为”的大学究竟魅力何在?竟使得万千学子不远万里负笈而来?或许正是这种似有若无的竞争环境、氛围、传统无声无息地包围着他们,潜移默化地浸润着他们,依靠内在场力鞭策着他们,催人奋进。牛剑都是具有这种巨大的同化和异化力量的大学。尽管自己的学生如此调侃,但健康的大学之争依然如故,总让人感到阳光明媚,前景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