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再像花儿一样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893932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由支付宝牵头8家互联网公司联合发布了《蓝色幸福指数城市报告》,试图用“大数据”来解读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是否“幸福”。结果显示,在选定的150个城市中,上海勇夺第一,而济南垫底。
  在以往的各类与“幸福指数”相关的排名里,一线城市几乎没有挤进过前三,更不要说坐上冠军宝座。一般而言,“幸福指数”最高的都会落在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比较方便、生活安逸闲适的一点五线或二线城市,而这次却是纸醉金迷、热闹繁华、集金融时尚各种中心于一身的上海稳坐首位,前五都找不到一个二线城市,乍看有点令人意外。
  其实,看看调查对象和内容就一目了然了。这次调查是支付宝发起,联合了知乎、墨迹天气、IPE、高德地图、36氪、阿里旅行、陌陌等共8个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将一座城市的“互联网生活满意度”进行量化统计,而呈现出来的“幸福指数”。也就是说,这都是这些应用的重度用户通过用户习惯所表达的对幸福的诉求,而这聚集起来的显然是生活模式高度同质化的二点五次元人群。
  他们勾勒出的7个幸福维度是智慧生活、知识交流、空气质量、创业环境、交通便利、旅行出游和移动社交,简单来讲,就是呼吸、出门之类的日常需求不能太困难,下楼就有便利店,买东西可以用手机支付,不赶时间能坐公交地铁赶时间能手机叫个车而且不能太堵,周末可以有些文化活动满足知识追求,在社交媒体上认识的志趣相投的人可以同城“面基”或感兴趣的活动不用“打飞的”也能参加上,想创业的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以及欣赏自己的投资人,一年去一两次旅行可以找到驴友或者至少去一趟旅行不至于搭火车到别的城市再转飞机。
  这么一来,第一真的非上海莫属了。毕竟第二的深圳创业环境、空气交通什么都好,但生活品质和文化底蕴还是不如上海的;第三的杭州虽然环境优美也有创业氛围,但毕竟格局还是小了点;第四的广州更适合日常生活和方便出国旅行,但要说到创投机会和文化活动就不能比了;第五的武汉更不用说。至于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怎么会被挤出前五位列第七,主要是底子太差,雾霾不时光临在家不敢开窗出门要戴口罩,早晚高峰打车一小时还堵在家门口,大量的“差评”估计都来自墨迹天气和公益环境研究中心IPE,加分项再多也拉不上去。
  大数据演绎法不多不少会有些偏差,但至少描绘出了这样一群互联网重度用户的生活模式和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幸福的模样。以前,尽管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会有细微的差别,但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领域什么年龄,都大致离不开吃饱穿暖、安居乐业、家庭和睦、事业有成这几个范围,而且对于这几个词的定义大致上也是比较单一的。而现在,即使不去讨论不婚主义者和性少数这些相对小众的案例,以职业领域或兴趣爱好聚集的人群,对于什么是一个幸福的城市都会有截然不同的定义。对打工者而言,幸福的城市也许是有很多工作机会和不错的待遇;对艺术家而言,幸福的城市也许是能激发创作灵感或展出资源;对时尚圈来讲,幸福的城市离不开触手可及的时尚资讯和单品;对美食达人而言,幸福的城市少不了多层次美食;即使是对不怎么出门的ACG死宅而言,主要的生活都在网上,一根网线一个WiFi似乎在哪里都一样,但其实快递的到达方便程度和漫展的可触及性还是会影响这个城市给予他们的幸福度的。
  以前有个说法,是“幸福像花儿一样”,可以说是对幸福的一种单一诠释。现在,如果有人形容幸福像树一样、像风一样或像狗一样,也并不怎么奇怪。城市中的价值是多元的,生活模式是多元的,对于幸福的定义也是多元的,而这样的多元开始变得普遍起来,城市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增添了各自的魅力。所以,再看到其他指标的“幸福排名”,也不要大惊小怪。各有各的理。
其他文献
国有煤炭企业要想取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解决的是把人力资源管理回复到其应有的战略地位,把"人本管理"作为企业最高的管理目标,要想做到这点,必须转变原来的人力资源
该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国际质量管理的发展及质量管理体系概念的演进;第二部分简述了营销职能的发展并从体系定义和整合营销的定义导出营销管理体系的含义;第三部
该论文从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入手,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估及监管(特别是非现场监管)是建立在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银行的风险和经营的基础上的.论文第一部分
该文从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入世后民营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入手,以现代激励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结合企业高管人员的个性特征及民营企
该文共分为五章: 前言提出了对颐中烟草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质量管理系统进行研究的依据及现实意义. 第一章阐述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通过回顾质量管理由单纯质量检验发展到以
理发,是人们居家生活的平常事。“理”作为动词,可解读为“打理”——包括剪洗吹烫焗多道工序。各个时代、各个阶层对理发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理发行业十分走俏,临近年关更是人满为患,家家通宵达旦,按编号控制人数。有年除夕,我去“白玫瑰”理发厅,不知是谁创造了“流水作业法”:剪、洗、吹分列入座,各司其职。纯粹工业化操作,速度是快了,却剥夺了顾客选择理发师的权利及由此引发的种种乐趣。究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