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寻找意义的途中,丛林总是遮蔽人们清晰无误的判断,迫使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一种存在的实体“真实”。然而,真实抑或世界的幻象都是一种源于认识基础之上的。那么如何去认识或是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便是我们所应思考的问题。在陈源初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足迹,即:错置的图像与不确定的体验不断的消解一个整一的、逻辑的世界,随之而来的支解将思考与观看逐渐模糊,漂浮不定的形象在一种莫名的荒芜中不断挤压、抵消,遗留下恍惚的浮光掠影和充满动势的光怪陆离。在陈源初的作品中我们很难寻找到现实中的对应物,艺术家通过处理,使得日常的景象不再出现于原本的位置,而是不断地被悬置于庞大的时间与空间系统之中。与其说陈源初的绘画脱离了一种简单的日常反应,倒不如将其理解为试图带有形而上意识的终极追问和意义寻找。纽约的大楼和街头的场景被构置于陌生的历史空间之中,然而这种历史空间并非是现实的结构,其更像是一种带有宇宙自然观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始终穿插于陈源初的作品之中,并构成了隐形的叙事线索和独特的观看视角。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种不懈的、带有形而上意识的追问使得陈源初的绘画不断走向更为复杂、庞大的“超现实空间”之中。
—崔灿灿
陈源初在他作品的表达过程中,各种形象、符号的重叠、显隐并非是出于一种风格化的追求,而是与他在揭示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的结构过程中,根据其本身的意义象征性而自然流露出来的。也就是说,并非艺术家去寻找形象,而是“形象”本身按照其意义的需要浮现在艺术家所表达的意义系统中。依据这个逻辑,各种“现实的”与“想象的”、“具象的”与“抽象的”、“东方的”与“西方的”、“象征的”与“表现的”等,种种形象元素仿佛引领我们进入了他的意义丛林之中。而在这个意义丛林之中,也并没有艺术家设定好的一条“逻辑之径”,一切都需要观者根据自己的经历与知识体系重新去编织、体验。
—吴鸿
陈源初对世界抱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这种悲观主义并非自中国的佛教和哲学,而是源于欧洲的基督教文明中的悲观主义。因为这种悲观,他的作品中间会有很多和现实相互错位的深度,因为人只有在进入了一种悲观主义的精神结构以后才能脱离开现实的干扰,而进入到精神深刻思辨的层次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源初的作品在精神法则上是有一定的深度的。但是他的作品那种关系的叠加,包括古今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等,其中矛盾、纠结、碰撞表现的是非常的明显,他并没有结论,我认为。这个没有结论,正符合现代哲学的诉求。
—邓平祥
通过对于现实的错位与重塑,陈源初把个人化的艺术感受融入到宏大的自然和宇宙观中间,在他的作品中,有限的生命跟无限的空间在做着一种看似沉默实则丰富的对谈。在这种对谈的缝隙间自然流露出一种苦涩与苍茫的厚重情感。
—陶咏白
—崔灿灿
陈源初在他作品的表达过程中,各种形象、符号的重叠、显隐并非是出于一种风格化的追求,而是与他在揭示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的结构过程中,根据其本身的意义象征性而自然流露出来的。也就是说,并非艺术家去寻找形象,而是“形象”本身按照其意义的需要浮现在艺术家所表达的意义系统中。依据这个逻辑,各种“现实的”与“想象的”、“具象的”与“抽象的”、“东方的”与“西方的”、“象征的”与“表现的”等,种种形象元素仿佛引领我们进入了他的意义丛林之中。而在这个意义丛林之中,也并没有艺术家设定好的一条“逻辑之径”,一切都需要观者根据自己的经历与知识体系重新去编织、体验。
—吴鸿
陈源初对世界抱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这种悲观主义并非自中国的佛教和哲学,而是源于欧洲的基督教文明中的悲观主义。因为这种悲观,他的作品中间会有很多和现实相互错位的深度,因为人只有在进入了一种悲观主义的精神结构以后才能脱离开现实的干扰,而进入到精神深刻思辨的层次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源初的作品在精神法则上是有一定的深度的。但是他的作品那种关系的叠加,包括古今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等,其中矛盾、纠结、碰撞表现的是非常的明显,他并没有结论,我认为。这个没有结论,正符合现代哲学的诉求。
—邓平祥
通过对于现实的错位与重塑,陈源初把个人化的艺术感受融入到宏大的自然和宇宙观中间,在他的作品中,有限的生命跟无限的空间在做着一种看似沉默实则丰富的对谈。在这种对谈的缝隙间自然流露出一种苦涩与苍茫的厚重情感。
—陶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