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霍克尼&赵无极:看来看去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来:那双被中国擦亮的西方眼睛
  “中国是‘诗意的’国家,中国是数字,中国人有‘倍数’思想,中国人钟爱‘墙’,中国人有的是‘清教精神’;更‘情何以堪’者:中国是许多美国人的‘恋物’。”
  —出自陈国球《在伦敦遇上1981年的中国》
  “大卫·霍克尼”俨然成为2015年4月轰动京城的文化事件,各大艺术网站将大卫·霍克尼此次中国之行定义为“世界级大师的34年重回中国之行”,1981版的《中国之行》也从久远的逼仄的历史中被淘漉出来,“汽车变得多而拥挤起来,人们的衣服更加时尚”,可是与34年前的体味访问没有改变的是,近耄耋之年的霍克尼在北大、央美、佩斯北京的出现依旧被围得水泄不通,明明可以在视讯网站上看到转播,却无法阻止众多文青想目睹“最具影响力的英国艺术家”真容的热情。
  多媒体介入,散点透视,以及永远对工作与艺术饱含着热情,还有一些不可或缺的童趣与幽默感,已经大可概括你我对霍克尼艺术的印象,一幅《乾隆南巡图》燃亮了大卫·霍克尼崭新的观看之道——他介入中国,尝试用中国的瞳孔去观察世界,却又保留西方科学的视觉神经。他敬畏这些古老的作画痕迹的完美体现,却又勇于用另一个极端——科技IPhone,Photoshop来表达自我。中国对于大卫·霍克尼的今日来说,不仅仅是视角转换的借鉴与灵感的源泉,更是他独特创作历程的一个有力锲点。正如美国评论家所言:难为可贵的是将他从中国得到的中国带给了世界。
  看去:那方在欧洲被重拾的中国视角
  无独有偶,有双在中国被擦亮的西方眼睛,便有在西方被重拾的中国视角。就在大卫·霍克尼2015的“春至”之行在朋友圈被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恰逢现代主义大师赵无极的逝世两周年纪念。这位一直高居艺术界搜索前甲的大师,也有一些独一无二的关键词:中西对话,在巴黎的华裔画家(当然这是中国方面)还有比如:中国符号,那个矮个中国人。
  纵使有着东方人的样貌、接受着中国传统的绘画教育也不能阻止他曾经对“中国玩意儿”的质疑与厌恶,但与生俱来的纯净的气节依然隐性地包含在赵无极每一幅油画与水彩中—可以说巴黎发掘了珍宝。 巴黎对于赵无极,是对空间与语言的飞跃把握有利环境,是独特艺术风格定型的重要场域,却也让他逐渐看到了老庄思想与理性构成的息息相关、中华上古艺术与抽象语言的起承转合,让他的双眼自由地在中西方艺术与哲思的疆域切换驰骋,让他看到了自我表达中国的本能,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与重新认知中找到了真正的认知本源。
  时代更迭,看来看去,也许今日之中国在全球艺术场域内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身份与角色观看与感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观察家,创作士抑或批评人; 如何保持自身的观看性,又如何客观地观看与感知他人才应是我们当下的关键词。(文/曲海波)
其他文献
当代艺术的开放性原则一定在卢征远那里得到极大满足。从学院派雕塑、极写实的绘画,到录像、行为、观念,卢征远随心所欲地尝试多种手法。他敏捷地抄住身侧稍纵即逝的每一瞬灵感,不管成形与否、成熟与否,或暂时存放,或迅速以作品的形态挑起话头,强行展开讨论。也许是因为早早就将“什么是艺术”这一太过宏阔的命题抛在一边不管不顾之故,卢征远肆无忌惮地让自己尽可能地天马行空。研究者或许会认为他表面上是在拒绝标签化,实则
期刊
4月26日,上舍空间继上次三重展后,又开启了新一轮的三重展览。《身在其中?》对“意境”这个概念在当下的提及提供了一个参考,参展的三位艺术家赵露 、吴笛笛、崔宇也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对“源头”与当下的关系呈现了可考依据,但这仍是一个侧面、一个切片,更广阔的构建依赖于更多的个体实践。  在B厅这一狭长而独立的空间中,《鸡毛-席丹妮作品展》营造出另一种氛围。对于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似乎画面中的每个物件都隐藏着
期刊
2014年5月1日,在798艺术区内的彩翼儿童美术馆,迎来了5岁女孩刘宸沂个人作品展《梦的组合》。而此次展览不仅是小艺术家的首场个展,也是彩翼儿童美术馆至今举办的年龄最小的艺术家。此次展览共展出小艺术家创作的油画、国画、水粉画以及泥塑作品近百余幅。  此次展览引起了艺术圈内及媒体的轰动:雅昌艺术网、《京华时报》及《北京青年周刊》对展览境况进行了跟踪报道。《东方艺术·大家》、《艺术汇》杂志也均已注意
期刊
“偏绿:一种与自然相关的态度”于5月23日在五一路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多幅当代油画作品,由著名艺术家毛旭辉先生策展,著名诗人李森、艺术家武俊、艺术评论家王新、张光华、陆猛等担任学术评论,参展艺术家囊括活跃在云南当代艺术圈的马丹、毛旭辉、王锐、宁智、刘仁仙、刘亚伟、刘猛、刘瑜、孙国娟、孙瑾、苏斌、李瑞、杨剑波、张志明、陈群杰、陈玲洁、陈川、武俊、金志强、赵磊明、荀贵品、胡晓钢、段玉海、陶发、普艳、
期刊
作为一件非同寻常的历史变故,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事件”不仅葬送了数千名无辜百姓的生命,而且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受其影响,全球性的政治格局会重新调整,国家间的战争模式会出现变化,世界上的文化关系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预测这一势态所可能发生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明确自己的国际行为,而且可以使整个人类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一、政治影响:“后冷战格局”?    2
期刊
较长时间以来,荧屏上的古装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得很,相形之下,学术性历史著作的萧条也是不争的事实。别说晚近的史学新著,即使是煌煌的史册典籍,也失去了往昔神圣的幻觉,而被大众蔑视为迂腐的文字游戏而无人问津。面对这个悖反,稍加用心我们又发现一个问题:不仅经济、建筑、交通、水利、农业等等专门的学科史,而且那些沉重的思想、政治等话题影视上也了无踪迹。那么,吸引观众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呢?——长辫小脚、皇
期刊
忙碌的我们是否还有闲去观赏门前鲜花绿叶之美?是否还有心去记忆一首古诗或新诗?是否还动情于街头无助者的呻吟与乞求?是否曾扪心自问:我还有感受美与苦难的能力吗?  技术社会的特征是人的行为的功利性。竞争、成功、理性的算计成为人们通晓和默许的准则,强烈的欲望通过技术化的活动得以满足, “对技术的狂热追求基于人类的欲望现象,我这里所说的欲望是指黑格尔用语Begierde——急切的欲望,不可抑止的渴求和热
期刊
一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早在远古黄帝时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大统一局面。因为:  (一)经过大规模的部落战争,如炎、黄帝与蚩尤之战,炎、黄二帝之战,其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1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说明黄帝已经建立全国性部落大联盟,大统一不但是可能,而且是必然的。“披山通道”,说明已经建立交通管理网络;  (二)黄帝时治理范围“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
期刊
我经常告诫自己:《管锥编》、《谈艺录》很不容易读懂,不认真研读,我们只能开口就错;不深入理解,我们就会一说即俗。把钱钟书说俗说错者,夥也!老实说,对于“钱学”(钱钟书研究)文章,除少数几位可信赖的学者,我仅仅是泛观浅览——一般掺合“钱学”的轻心之诋,漫与之评,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欺欺人之谈,不屑与之辩校。  《东方文化》2001年6期载季蒙《说钱(附一则)》一文,有研究生持以问疑,作为老师,则不
期刊
一    北京三联书店是以出版发行生活、新知图书著名的,古代汉语读物的编辑出版自然非其优势强项。1995年该店刊印《槐聚诗存》,差错率居然高达万分之二十,挨了批评家一顿笑骂。(详见赵玉山《槐聚诗存勘误》,《钱钟书评论》卷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这家书店一不做,二不休,又干了桩我们现在还得惊讶为规模弘大的工作——编辑出版《钱钟书集》!时光真是飘忽,书评家好心善意的指导教训,好像荷叶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