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来:那双被中国擦亮的西方眼睛
“中国是‘诗意的’国家,中国是数字,中国人有‘倍数’思想,中国人钟爱‘墙’,中国人有的是‘清教精神’;更‘情何以堪’者:中国是许多美国人的‘恋物’。”
—出自陈国球《在伦敦遇上1981年的中国》
“大卫·霍克尼”俨然成为2015年4月轰动京城的文化事件,各大艺术网站将大卫·霍克尼此次中国之行定义为“世界级大师的34年重回中国之行”,1981版的《中国之行》也从久远的逼仄的历史中被淘漉出来,“汽车变得多而拥挤起来,人们的衣服更加时尚”,可是与34年前的体味访问没有改变的是,近耄耋之年的霍克尼在北大、央美、佩斯北京的出现依旧被围得水泄不通,明明可以在视讯网站上看到转播,却无法阻止众多文青想目睹“最具影响力的英国艺术家”真容的热情。
多媒体介入,散点透视,以及永远对工作与艺术饱含着热情,还有一些不可或缺的童趣与幽默感,已经大可概括你我对霍克尼艺术的印象,一幅《乾隆南巡图》燃亮了大卫·霍克尼崭新的观看之道——他介入中国,尝试用中国的瞳孔去观察世界,却又保留西方科学的视觉神经。他敬畏这些古老的作画痕迹的完美体现,却又勇于用另一个极端——科技IPhone,Photoshop来表达自我。中国对于大卫·霍克尼的今日来说,不仅仅是视角转换的借鉴与灵感的源泉,更是他独特创作历程的一个有力锲点。正如美国评论家所言:难为可贵的是将他从中国得到的中国带给了世界。
看去:那方在欧洲被重拾的中国视角
无独有偶,有双在中国被擦亮的西方眼睛,便有在西方被重拾的中国视角。就在大卫·霍克尼2015的“春至”之行在朋友圈被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恰逢现代主义大师赵无极的逝世两周年纪念。这位一直高居艺术界搜索前甲的大师,也有一些独一无二的关键词:中西对话,在巴黎的华裔画家(当然这是中国方面)还有比如:中国符号,那个矮个中国人。
纵使有着东方人的样貌、接受着中国传统的绘画教育也不能阻止他曾经对“中国玩意儿”的质疑与厌恶,但与生俱来的纯净的气节依然隐性地包含在赵无极每一幅油画与水彩中—可以说巴黎发掘了珍宝。 巴黎对于赵无极,是对空间与语言的飞跃把握有利环境,是独特艺术风格定型的重要场域,却也让他逐渐看到了老庄思想与理性构成的息息相关、中华上古艺术与抽象语言的起承转合,让他的双眼自由地在中西方艺术与哲思的疆域切换驰骋,让他看到了自我表达中国的本能,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与重新认知中找到了真正的认知本源。
时代更迭,看来看去,也许今日之中国在全球艺术场域内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身份与角色观看与感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观察家,创作士抑或批评人; 如何保持自身的观看性,又如何客观地观看与感知他人才应是我们当下的关键词。(文/曲海波)
“中国是‘诗意的’国家,中国是数字,中国人有‘倍数’思想,中国人钟爱‘墙’,中国人有的是‘清教精神’;更‘情何以堪’者:中国是许多美国人的‘恋物’。”
—出自陈国球《在伦敦遇上1981年的中国》
“大卫·霍克尼”俨然成为2015年4月轰动京城的文化事件,各大艺术网站将大卫·霍克尼此次中国之行定义为“世界级大师的34年重回中国之行”,1981版的《中国之行》也从久远的逼仄的历史中被淘漉出来,“汽车变得多而拥挤起来,人们的衣服更加时尚”,可是与34年前的体味访问没有改变的是,近耄耋之年的霍克尼在北大、央美、佩斯北京的出现依旧被围得水泄不通,明明可以在视讯网站上看到转播,却无法阻止众多文青想目睹“最具影响力的英国艺术家”真容的热情。
多媒体介入,散点透视,以及永远对工作与艺术饱含着热情,还有一些不可或缺的童趣与幽默感,已经大可概括你我对霍克尼艺术的印象,一幅《乾隆南巡图》燃亮了大卫·霍克尼崭新的观看之道——他介入中国,尝试用中国的瞳孔去观察世界,却又保留西方科学的视觉神经。他敬畏这些古老的作画痕迹的完美体现,却又勇于用另一个极端——科技IPhone,Photoshop来表达自我。中国对于大卫·霍克尼的今日来说,不仅仅是视角转换的借鉴与灵感的源泉,更是他独特创作历程的一个有力锲点。正如美国评论家所言:难为可贵的是将他从中国得到的中国带给了世界。
看去:那方在欧洲被重拾的中国视角
无独有偶,有双在中国被擦亮的西方眼睛,便有在西方被重拾的中国视角。就在大卫·霍克尼2015的“春至”之行在朋友圈被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恰逢现代主义大师赵无极的逝世两周年纪念。这位一直高居艺术界搜索前甲的大师,也有一些独一无二的关键词:中西对话,在巴黎的华裔画家(当然这是中国方面)还有比如:中国符号,那个矮个中国人。
纵使有着东方人的样貌、接受着中国传统的绘画教育也不能阻止他曾经对“中国玩意儿”的质疑与厌恶,但与生俱来的纯净的气节依然隐性地包含在赵无极每一幅油画与水彩中—可以说巴黎发掘了珍宝。 巴黎对于赵无极,是对空间与语言的飞跃把握有利环境,是独特艺术风格定型的重要场域,却也让他逐渐看到了老庄思想与理性构成的息息相关、中华上古艺术与抽象语言的起承转合,让他的双眼自由地在中西方艺术与哲思的疆域切换驰骋,让他看到了自我表达中国的本能,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与重新认知中找到了真正的认知本源。
时代更迭,看来看去,也许今日之中国在全球艺术场域内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身份与角色观看与感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观察家,创作士抑或批评人; 如何保持自身的观看性,又如何客观地观看与感知他人才应是我们当下的关键词。(文/曲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