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及病情恶化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恶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方式可有效的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缓患者病情恶化,对于患者肝硬化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48-02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肝硬化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由于其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且严重,从而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缓解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及并发症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笔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52.6±4.7岁,这120例患者中,其中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方法 ① 患者人员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入院指导,使患者快速熟悉医院的居住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应热情的接待患者,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院内的规章制度及医院的软硬件设施;② 护理过程中,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厌食,此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口味,合理的调整患者日常饮食,并在患者进食前,主动到病房内对患者进行劝慰,以增加患者的饮食,患者入院过程中,禁食油腻、坚硬、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饮酒[2];③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进行卧床休息,同时告诉患者休息及体位对肝脏的氧气供给和营养供给存在直接的影响,合理的休息有助于患者肝组织的恢复;④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以获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⑤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及其家属讲授疾病的病因、发展、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2.2护理干预方法 ①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行为、表情进行观察,同时应增加与患者交流,从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同时关心患者日常生活,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进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度;② 并发症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存在的并发症,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翻身等行为,以防止产生褥疮,同时在医师对患者进行腹腔穿刺放水时,护理人员应协助临床医师完成操作,保持患者穿刺部位的无菌敷料的干燥,避免出现感染;对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的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水,协助患者大、小便,并及时注意补充患者的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可进行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对于肝性脑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对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安全。
1.2.3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及病情恶化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焦虑程度采用汉密尔顿(HAMD)焦虑度量表进行评价。使用调查问卷(心理状态、身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1.2.4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HAMD评分的比较结果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48-02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肝硬化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由于其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且严重,从而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缓解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及并发症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笔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52.6±4.7岁,这120例患者中,其中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方法 ① 患者人员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入院指导,使患者快速熟悉医院的居住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应热情的接待患者,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院内的规章制度及医院的软硬件设施;② 护理过程中,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厌食,此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口味,合理的调整患者日常饮食,并在患者进食前,主动到病房内对患者进行劝慰,以增加患者的饮食,患者入院过程中,禁食油腻、坚硬、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饮酒[2];③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进行卧床休息,同时告诉患者休息及体位对肝脏的氧气供给和营养供给存在直接的影响,合理的休息有助于患者肝组织的恢复;④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以获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⑤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及其家属讲授疾病的病因、发展、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2.2护理干预方法 ①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行为、表情进行观察,同时应增加与患者交流,从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同时关心患者日常生活,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进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度;② 并发症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存在的并发症,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翻身等行为,以防止产生褥疮,同时在医师对患者进行腹腔穿刺放水时,护理人员应协助临床医师完成操作,保持患者穿刺部位的无菌敷料的干燥,避免出现感染;对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的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水,协助患者大、小便,并及时注意补充患者的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可进行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对于肝性脑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对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安全。
1.2.3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及病情恶化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焦虑程度采用汉密尔顿(HAMD)焦虑度量表进行评价。使用调查问卷(心理状态、身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1.2.4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HAMD评分的比较结果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