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不断尝试、发现错误并主动修正的行为,实现探索知识、增长能力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在表现方式上体现出的优越性。
关键词:美术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直接关系到知识能力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是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旨在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努力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根据本人在美术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整合了信息技术的美术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并使之不断张扬、发展、提升。
一、任务驱动,自主参与
信息技术改变了美术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要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初中的学生,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布置任务或课题,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上搜集各种形式课题学习需要的资料,然后把它们收藏或保存、下载下来,学生可以反复感受这些信息,加强认识和理解。
说到搜集资料和教学信息,搜索引擎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好助手。如欣赏课中,我想让学生了解凡?高、达·芬奇、马蒂斯、塞尚四位艺术大师。虽然教参上介绍一位艺术大师的内容就有好几页,但是代表作品很少,且是黑白图片,也不怎么清楚,如果教师仅凭这些资料,在课堂上干巴巴地告诉学生,想必没几个学生能坚持听完,更别说能够记得住了。现成“饭”不香,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做饭吃”呢?我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搜集四位艺术大师的国籍、所处时期、代表流派、代表作品、主要风格、艺术贡献、生平简介等重要信息,再把所有搜集来的资料共同设计制作成一个表格,上传到校园网论坛中的作业板块中。因为上传的作业是开放式的,大家互相都能看到,无形中又增加了对艺术家的印象;再加上学习信息是学生自己找的,相关知识也就被学生所接受了。
二、主动探究,体验乐趣
美术课上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视频、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让学生置身于艺术化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勇于发现,让其按照任务体验探究的乐趣,充分发挥学习中的主动性。
如七年级教材《花的畅想》一课中,课标的定位是对花卉这个题材的任意发挥。本课的关键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花卉有独到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表达形式将这种感受表现出来,教师只要组织和引导好,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最终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这堂课中有的学生总结了各国的国花及浪漫花语;有的学生合成了花卉的创意图片;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国画特长——写意花鸟;甚至有位学生利用DV录制了自家花草的生长过程……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也让我这名美术教师惊叹不已:当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所激发的能量是多么的惊人!
当个人展示完成后,我建议学生自由组合,将各自的劳动成果分类汇集起来,既有利于展示效果,又可以分享成果。这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挑战,既增加了学习探究的深度和难度,也提供了团队交流合作的机会。当然,这种建议不能强求学生,否则会破坏学生主动探究的乐趣。经提示,一组作品组合较为成功,学生以《茉莉花》为音乐背景,配以感受花卉之美的散文朗诵,插入美丽花卉的幻灯片中,视听相结合,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更加丰富。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每件作品既可以独立表达和展示,也可以综合展示,而恰当组合会使作品更精彩、更完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锻炼,充分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此类美术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变成了学生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工具,充分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互动互评,增加交流
信息技术有很强的交互性,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创造性地整合,应用到教学评价中。在美术教学中,作品展示可以给学生一个表现已掌握知识技能的机会。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学生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有利于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如《介绍自己》一课,要求学生用绘画的语言将自己展现给大家。首先让学生把展示自我但不署名的作品上传到校园论坛里的作业板块中,论坛中大家浏览作品并且可以回帖猜主角,这就是不署名的目的:增加神秘感和趣味性;教师可通过回复来批改作业;作者由此了解他人的评价,同时畅谈创作思路、感受,也可做些补充说明或自我评价。甚至可以利用网络投票的方式,让学生评选出最喜欢的作品。信息技术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和评价别人的平台,而且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多,既增加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也让学生在横向比较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发现了自己的闪光之处,达到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提高。
四、实施效果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次教学实践,我在所教的初一的四个平行班中随机选择了两个班做实验,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班。在实验班的教学中,师生充分地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对照班中采用现在最普遍的多媒体设备教学(让教学完全脱离信息技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几乎是不可能的)。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通过问卷的形式作一个调查,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确实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并且信息技术有很强的交互性,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实现教和学的双向交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也有较好的作用。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的整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同时也使教学内容、教材形态、教学方法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教师要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其教学重心由“教”转向“学”,使学生由完全被教师控制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自觉、双向自由交流的的新形式。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代替的功能,只要善于将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并不断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当然,在整合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美育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②张鹏《中小学教学评价·美术》.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04。
③尹少淳《教育观念决定评价技术》.中国美术教育,2001,第五期。
④师书恩《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5。
关键词:美术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直接关系到知识能力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是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旨在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努力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根据本人在美术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整合了信息技术的美术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并使之不断张扬、发展、提升。
一、任务驱动,自主参与
信息技术改变了美术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要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初中的学生,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布置任务或课题,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上搜集各种形式课题学习需要的资料,然后把它们收藏或保存、下载下来,学生可以反复感受这些信息,加强认识和理解。
说到搜集资料和教学信息,搜索引擎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好助手。如欣赏课中,我想让学生了解凡?高、达·芬奇、马蒂斯、塞尚四位艺术大师。虽然教参上介绍一位艺术大师的内容就有好几页,但是代表作品很少,且是黑白图片,也不怎么清楚,如果教师仅凭这些资料,在课堂上干巴巴地告诉学生,想必没几个学生能坚持听完,更别说能够记得住了。现成“饭”不香,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做饭吃”呢?我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搜集四位艺术大师的国籍、所处时期、代表流派、代表作品、主要风格、艺术贡献、生平简介等重要信息,再把所有搜集来的资料共同设计制作成一个表格,上传到校园网论坛中的作业板块中。因为上传的作业是开放式的,大家互相都能看到,无形中又增加了对艺术家的印象;再加上学习信息是学生自己找的,相关知识也就被学生所接受了。
二、主动探究,体验乐趣
美术课上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视频、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让学生置身于艺术化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勇于发现,让其按照任务体验探究的乐趣,充分发挥学习中的主动性。
如七年级教材《花的畅想》一课中,课标的定位是对花卉这个题材的任意发挥。本课的关键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花卉有独到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表达形式将这种感受表现出来,教师只要组织和引导好,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最终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这堂课中有的学生总结了各国的国花及浪漫花语;有的学生合成了花卉的创意图片;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国画特长——写意花鸟;甚至有位学生利用DV录制了自家花草的生长过程……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也让我这名美术教师惊叹不已:当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所激发的能量是多么的惊人!
当个人展示完成后,我建议学生自由组合,将各自的劳动成果分类汇集起来,既有利于展示效果,又可以分享成果。这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挑战,既增加了学习探究的深度和难度,也提供了团队交流合作的机会。当然,这种建议不能强求学生,否则会破坏学生主动探究的乐趣。经提示,一组作品组合较为成功,学生以《茉莉花》为音乐背景,配以感受花卉之美的散文朗诵,插入美丽花卉的幻灯片中,视听相结合,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更加丰富。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每件作品既可以独立表达和展示,也可以综合展示,而恰当组合会使作品更精彩、更完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锻炼,充分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此类美术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变成了学生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工具,充分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互动互评,增加交流
信息技术有很强的交互性,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创造性地整合,应用到教学评价中。在美术教学中,作品展示可以给学生一个表现已掌握知识技能的机会。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学生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有利于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如《介绍自己》一课,要求学生用绘画的语言将自己展现给大家。首先让学生把展示自我但不署名的作品上传到校园论坛里的作业板块中,论坛中大家浏览作品并且可以回帖猜主角,这就是不署名的目的:增加神秘感和趣味性;教师可通过回复来批改作业;作者由此了解他人的评价,同时畅谈创作思路、感受,也可做些补充说明或自我评价。甚至可以利用网络投票的方式,让学生评选出最喜欢的作品。信息技术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和评价别人的平台,而且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多,既增加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也让学生在横向比较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发现了自己的闪光之处,达到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提高。
四、实施效果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次教学实践,我在所教的初一的四个平行班中随机选择了两个班做实验,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班。在实验班的教学中,师生充分地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对照班中采用现在最普遍的多媒体设备教学(让教学完全脱离信息技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几乎是不可能的)。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通过问卷的形式作一个调查,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确实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并且信息技术有很强的交互性,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实现教和学的双向交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也有较好的作用。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的整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同时也使教学内容、教材形态、教学方法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教师要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其教学重心由“教”转向“学”,使学生由完全被教师控制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自觉、双向自由交流的的新形式。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代替的功能,只要善于将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并不断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当然,在整合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美育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②张鹏《中小学教学评价·美术》.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04。
③尹少淳《教育观念决定评价技术》.中国美术教育,2001,第五期。
④师书恩《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