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钩沉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onv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寿臣老先生是中国相声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1950年代,天津市文化局、市曲艺团、曲协天津分会、曲艺研究室等单位就已分别着手整理张老以单口相声为主的代表作品。天津百花出版社结集出版了他的《单口相声选集》,作为相声历史上第一部单口相声选集,至今仍然是演员、研究者、爱好者们参考的珍贵资料。遗憾的是张老更多的口述资料毁于“文革”,无迹可寻了。
  张老曾在1940年代中后期至1955年左右的近十年间以说评书为生,并拜在评书前辈名家张诚润门下,蒙赐评书谱名“豫华”。张老的公子张立林撰写的《张寿臣传》中对这段历史有着详细的记录(文摘见附录)。
  我本人自少年时代就酷爱曲艺,尤其热衷于曲艺资料的蒐集。收藏中有一页1960年代初天津市文化局的手写件,是张老口述节目的目录,记录着他的代表作和演出时长,这份资料为研究张寿臣先生的评书艺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现将这一手写件原文誊录于此。原件字迹较潦草,有别字、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体字(见附图),补足和更正均用楷体字以示区别。原文曲目分行书写,连排后加了标点。
  市团计划记录张寿臣经验
  笑话:
  山西信(山西家信),十二个属星(相),仙人跳;
  评书:
  《水浒》:《武十回》、《宋十回》、《林十回》、《卢十回》、《石秀》、杜(祝)家庄、高唐州、翠屏山(4个月);
  《三国》:屯土山约三事—定西川完(三个月)、每日二小时;
  《清宫秘史》:零段、同治喝凉水、逛窑子、宰安德海、赛金花、光绪瀛台恨、珍妃跳井。
  中篇大八棍(八大棍):
  1、《白宗巍跳楼》三小时
  2、《刘汉臣》二小时
  3、 姚家井(已录)
  4、 何蓝声审奇案(应为何兰馨)
  5、 解学士诗
  6、 满汉斗
  7、 神力王(达穆索华)
  8、 四霸天(两霸天夺灯案、晃杆李)
  上世纪1950年代初期,天津文化局曾经录制、整理了一批张寿臣先生的单口相声、笑话,并且集结出版,这些资料如《单口相声选集》、《吃西瓜》、《小神仙》等,至今我们也不难找到。而这张手写曲目目录中的内容除了《姚家井》之外,均不见于其他著录,明显为张先生第二批口述曲目的目录,其中以评书、八大棍为主。
  《张寿臣传》中记述了张寿臣先生的五部评书代表作《水浒》、《三国》、《清宫秘史》、《白宗巍跳楼》、《刘汉臣》。他的这些书目都曾先后在多家商业电台、书场、茶楼演说,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讲,遗憾的是没有留下更多的、系统的录音与口述稿,今天仅存一些断简残篇。而这份手写件为我们透露了某些信息。
  《水浒》、《三国》、《清宫秘史》这三部长篇是张老继承前人并加入自己丰富人生阅历所立意、创演的;《白宗巍跳楼》、《刘汉臣》这两部中篇评书是张老根据天津实事和讲报艺人谢鸣义的讲述改编上演的。从时间长度看,张老的《水浒》能说四个月,《三国》说三个月,《刘汉臣》能说两小时,《白宗巍跳楼》能说三小时。可以认为这个时长是1960年代张老为记录书目演说所用的时间。
  现在大家熟悉的《刘汉臣》、《白宗巍》都是刘立福先生的演出本。据刘立福先生述,张寿臣先生的这两部书他并没有听过,他的本子是由师弟张立川口述的。1950年代后期上演,经几十年的不断修改,使这两个小中篇成为能连续演说一个多月的“大活”。这两部评书通过广播与网络已经成为“津味评书”的经典书目,天津、北京众多的评书、相声演员都曾经演出,影响深远。
  至于这份目录中的八大棍,像《解学士》、《满汉斗》、《四霸天》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其他演员的演出本,而像《何兰馨审奇案》、《神力王》等节目的内容就无从查考了。今天我与朋友们分享这份目录,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张寿臣先生的艺术,同时也有抛砖引玉的意思,请研究相声、评书的同好、专家给予补充指正。
  附录:
  1947年秋,张寿臣离开了为他争来辉煌和成就也为之付出四十春秋年华和心血的相声舞台,改行去说评书。
  而当他第一次露演于天津北马路的宝和轩剧场时,他惊喜地发现,他改说评书的更大的基础却是热爱他、熟悉他的天津观众!
  张寿臣说评书从师张诚润,张诚润为张寿臣所起的艺名叫张豫华。家有家法、行有行规,张寿臣在说评书时必须启用张豫华的评书艺名,而不准再用原来的名字张寿臣。可是天津观众只知张寿臣却不知张豫华为何许人,当写有张豫华三个醒目大字的招牌立在门前时,观众却视而不见,纷纷从广告牌前走过,不进入剧场,开业头几天,观众寥寥、业务很不好,当张寿臣心中着急时,一位天津观众为他解了难,就在剧场休息时,一位听众在台下喊道:“张先生,您为嘛非写张豫华哪!要不是我往(剧场)里探头,看见是您,我也不进来呀!改,改,改写张寿臣。”
  张寿臣为难地说:“不行,行有行规,岂能乱来。”
  观众是个大嗓门,“嗬”地拉了一声长声,然后说:“您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在张豫华旁边再添上张寿臣三个小字,不就得了嘛,不就不犯规矩了嘛!”
  张寿臣一想有理呀!和剧场商议后,将招牌做了改动,改动后果然见效。业务之火爆竟超过了鸟市几位说《混混论》的评书大将。当时,有几位评书演员不无妒忌地说:“真是‘蔓’(名气)大压死人啊!”
其他文献
陈祥平,浙江省绍兴市文化馆曲艺干部,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协绍兴莲花落艺术委员会委员,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获得者。从小酷爱听戏,16岁那年恰逢绍兴地方曲艺学校招生,因陪同学参加复试而被意外录取。1998年至2001年,陈祥平在绍兴地方曲艺学校学习,主攻曲艺表演和器乐演奏,并得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胡兆海老师的青睐,被指定重点培养绍兴莲花落的演唱。2003年至20
期刊
独脚戏是起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江浙沪一带,以当地方言表演的一种曲艺形式。  就像北方人特别喜欢听相声一样,江浙沪一带的观众特别喜欢看独脚戏。为什么一个是听,一个是看?因为独脚戏有个“戏”字,它的表演形式更丰富一些,例如许多化装独脚戏像《三毛学生意》《拉黄包车》等,和目前风靡的小品唯一的区别就是化装独脚戏表演一开始是两个曲艺演员上台,先来个引子再去后台,或者就在台上化装,然后就进入和现在小品
期刊
以“坑”为题 平淡是真  以前读过好多次《王朝闻曲艺文选——听书漫笔》一文,惜乎每一次皆未能竟读之。这好多次全都不得已,中途便遗憾地草草终止。最近因一头扎进了评弹“气论”的思考,于是急迫地又重新来读“听书漫笔”以汲取美学营养。真没想到,这回反倒不仅读竟了几遍而且自忖还读到了些许欣赏评弹艺术的非常宝贵的审美方法。  三万来字的篇幅虽不算长,但王朝闻的深入评析却触及评弹乃至曲艺的四面八方,教读者回味无
期刊
常佩业,男,回族,1950年生人。一级演员,中国曲协会员,辽宁省曲协理事,沈阳市曲协副主席,沈阳曲艺团相声演员。12岁经相声演员冯景顺介绍考上沈阳曲艺团学习班,1962年参加沈阳曲艺团。“文革”中到工厂当工人,1978年重返曲艺团任演员,后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为师。从艺以来创作、表演相声200余部,《如此推销》《游子琴声》《永恒的爱情》《常佩业的老师》《洗礼》《鸟语花香》《谁说女子不如男》《临
期刊
11月3日至4日,由安徽省文联主办,省曲艺家协会、埇桥区委、区政府承办的第八届安徽曲艺节在宿州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此次曲艺节共有来自全省16个地市的曲协及有关部门、艺术院校、企业文联、曲艺(团)社等25家单位30个节目参加。  11月5日,“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千名文艺家下基层慰问演出暨第八届安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在宿州大剧院举行。(红莉)  齐天乐曲艺团“齐文化”曲艺专场助阵首届世界足球文
期刊
备受关注的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揭晓,全国154位曲艺家申报表演奖,江苏的扬州评话演员马伟排名第一;全国132个节目申报节目奖,江苏两部苏州评弹作品《牵手》《徐悲鸿》获得殊荣,《牵手》更是位居榜首。在淘汰率超过95%的牡丹奖评选中,江苏三朵牡丹脱颖而出的原因在哪里?江苏曲艺的牡丹盛放现象对曲艺事业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呢?  一、生活是曲艺创作之源泉,艺术品质是曲艺作品之关键  时代在进步,艺术在发展
期刊
三年磨一剑。在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的精心策划下,由知名评弹作家窦福龙精心创作、“新十八艺人”倾力演绎的中篇评弹《林徽因》于今春3月21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开演,接连5场,场场爆满。雏凤试声之后,《林徽因》巡演京苏沪的顶级剧院,获得了广大观众、特别是中青年观众的击节赞赏,激起了吴侬软语入耳醉、弦索叮咚绕宇梁的艺术波澜。  人们不禁要问,《林徽因》究竟有何艺术魅力,能引起评弹爱好者如此大的兴趣呢?据笔者
期刊
定位决定作为,眼界决定思路。曲艺理论建设和学术批评是曲艺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事关全局的战略地位。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曲艺创作表演相对繁荣,理论研究和学术批评十分薄弱,两者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势必造成曲艺事业难以真正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侯宝林先生曾明确指出,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是相声的致命弱点(其实全部曲艺艺术都是如此),是今后发展的巨大障碍。马季先生也强调,没有文化作底蕴和支撑,说不好相声,
期刊
8月17日至19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曲艺家协会承办的 2016北京少儿曲艺比赛在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圆满结束。三天六场的比赛,孩子们可爱有趣的表演不仅让这个舞台充满了欢乐与掌声,也让大家看到了曲艺的未来与希望。  广泛——北京少儿曲艺比赛遍地开花。  2016北京少儿曲艺比赛,突出的特点是参与活动的省市多,节目多,曲艺形式多。活动从6月初启动,迅速得到了各省市区县曲协、曲艺团队、培训学校及辅导老
期刊
学艺过程中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是幽默。你不理它,它时不时拱了出来幽你一默;你去追它,一眨眼它无影无踪。然而,幽默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创作里。  据查,幽默是个仅有百年的外来词。由拉丁文到英文,本意是“液体”!有人不同意,认为两千多年前屈原在《九章·怀沙》中就有了“煦兮杳杳,孔静幽默”。但这里的释义是“安静”。中外的彼幽默均非此幽默,此“幽默”是英文“Humor”的音译,由林语堂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