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xiaozi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合理组建成员,建立合作学习常规
  在众多的合作形式中,学习小组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因此小组的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般安排4——6人,最好是4人一组。分组要灵活,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综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搭配分工。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较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担任。组长按学习的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朗读、争辩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轮流让每个组员当一当组长,展示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
  在每次合作学习中,可由小组选出一名本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每次要求的不同,代表的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本组代表,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侧耳倾听、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在巡回中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交流等巧妙指点,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辅导,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二、发挥合作功能,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并非所有内容所有时间都要合作,它需要具备一定吸引力,是有价值、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根据我们语文教学的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让学生合作参与。
  1.参与预习之合作
  课前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如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组内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布置预习《田忌赛马》时,先激发学生预习的愿望。我说:“战国时期齐国举行赛马比赛,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是在孙膑的帮助下后来却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在预习的过程中,不明白的字词在小组内解决。另外,你们小组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田忌取胜?”学生感觉很有趣味,很自觉地做着预习工作,小组长更是积极自读、督促组员。在检查预习效果中,每组对字词掌握都过关,并出现了思维火花。如有一组积极地探究合作,说到帮助田忌取胜时这样提出:科技发达了,可以让田忌的马腿进行转基因,变成豹子腿,那齐威王的马只能望尘莫及了。此想法令人拍案叫绝,学生不由自主为他们小组鼓掌。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小组合作完成了预习任务。
  2. 共战课堂之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常会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此时,教师应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在充分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结合小组其它成员思路,常常会相互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跳水》一课理清人与猴子的联系能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用示意图表示,学生异常活跃。整个教学中,学生不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学会了在集体中相互协调、团结探索的规则和方法。
  3.课外拓展之合作
  语文无所不在,它在课本里,也在生活中。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合作学习,是教师统一调控的,要想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就必须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语文的世界。课外的生活是学生合作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时空领域。
  在学完《将相和》后,学生对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有了印象,为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我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合作练习: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没有对人物的言行进行刻画,请小组借助插图进行讨论,同时合作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彼此信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男儿膝下有黄金”等名言警句充分运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间,云雀啧啧”的话外配音更是让师生动情。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述能力、在公共场合的表现能力、协作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注重合作评价,激励合作学习兴趣
  语文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为每个学生发挥特长、潜能创造了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的精神。但如果失去了评价的制约,合作学习也将大打折扣,难以有效落实。因此评价就成了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比如认读生字词,比比哪组在一分钟内快而准;朗读课文看哪一组通顺流利。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为了小组的荣誉不能只顾自己学会,应该帮助组内成员。差一点的学生呢,来自集体的荣誉感就会使他们觉得不能拖小组后腿,应该主动学习。小组内就易产生互帮互学的好作风。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评价要针对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要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有所进步、有所收获,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尝到合作的甜头,享受学习的快乐。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定会越来越体现出它特有的价值,使学生受益终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关注学困生成为建立和谐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学困生 英语教学 有效性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英语学困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缺乏学习兴趣。 表现在学习英语有困难,看不懂书上的内容,作业不会做。
期刊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个很大的比重,所以,教好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对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以前,我们教文言文,注重逐字逐句的串讲,力求详尽透彻,生怕漏掉重要文言知识点,但其结果是学生课上听得懂,课后忘得精光学生的文言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实践告诉我:课上满堂灌,不仅让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违背了认知规律,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出台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下,传统教学方法必须逐步改变,努力探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方法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科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教学方法的探究 激发兴趣 创新培养  课改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思想政治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新的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的理念及方法
期刊
一、问题提出  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人类在享受社会、科技带来的巨大利益与进步的同时,应深刻反省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灾难性破坏,警惕精神家园的迷失。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传播重要载体的语文教育,也应从精确的科技文化转向和谐的生态文化。传统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新课程标准》正是在时代精神与传统教育的碰撞中应运而
期刊
摘 要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本文笔者试图就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 小学 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为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
期刊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倡个性化阅读,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入一种有效的、入情入境的阅读状态,能够提高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加深对文本内容、人物形象的理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和谐性发展;坚持以读为本,着重于学生自主性训练;坚持以创为本,着力于学生创新性学习;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学生的个性培养摆在突出位置,淡化预设,强化生成,关注阅读体验过程,张扬学生
期刊
摘 要 在人类身心发展过程中,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智力因素等占有同样的地位,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对人类心理素质、智力因素等的发展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质,以便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提高学生体质的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
期刊
摘 要 合作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与互动。本文阐述了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并从选择课题、方法应用、开展过程等方面分析如何将合作探究式学习应用到历史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合作探究式学习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历史知识是要以史为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利用学习历史来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底蕴、文明而有理想与追求的人。要达到这个目的,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就十
期刊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首先要能吸引学生,使其主动思考,自主探索,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新课的精心导入,恰能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彰显数学的趣味性和应用性。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对顺利开展整个课堂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调查显示,教师课堂的导入环节并不尽如人意,有些过于走形式,有些拖沓冗长,更多的是零碎不系统,都没有取得行之有效的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