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之为人最根本的品德,也是构建健全人格的基础。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切实做好诚信教育工作。为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就农村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诚信缺失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又从家风家训的熏陶、应试教育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冲击、青少年的特殊性这四个方面着手,分析了诚信缺失的原因,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对初中生展开诚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最终获得更好的诚信教育效果。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诚信缺失;具体表现;影响因素
聚焦初中生群体的诚信状况,欺骗老师和家长、考试作弊甚至偷窃等行为时有发生,这充分的表明初中生诚信品格堪忧。而这一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成的关键时期,其所存在的诚信问题会影响其以后的品格生成乃至整个人生,因此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有必要就相关问题做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
一、农村初中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学习中的诚信缺失
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下,残酷的现实,各方的压力,使得一些初中生在考试、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而且一旦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制止,就会愈演愈烈。如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会利用微信群、QQ群“分工合作”来完成作业;考试的时候为了考取好成绩,打小抄、偷看、打暗号,借文具、递纸条,换试卷等各式各样的作弊行为;涂改分数,在家长那蒙混过关,给家长报假成绩等,这些都是学习中诚信缺失的表现。
2.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生活中诚信缺失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如面对班级和学校中的卫生包干工作,许多学生不能认真负责。为了偷懒省力,将本该自己当天完成的值日任务,推卸到第二天值日的同学身上,打扫公共区域的时候,将自己打扫垃圾扫到“三八线”以外,扫到别人说管的区域等。又如,有的学生在家长、老师面前表现很好,乖巧懂事、文明有礼,可当家长、老师不在的时候,却任性自私、“爆粗口”,完全是另外一幅模样。
3.交往中的誠信缺失
交往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违约、失信、说谎、推卸责任、掩饰错误等,如教师在调查一些问题时,有的学生明明知道原因,知道经过,但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等故意隐瞒,故意说不知道等;有的同学答应了别人的事,但无缘无故的爽约却毫不在意……这些行为都是交往中缺失诚信的行为。
二、农村初中生诚信缺失的内在因素
1.家风家训的熏陶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建立价值观的地方,也是对一个人影响最为持久的地方,每个孩子首先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相应的,父母的一举一动,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带来最直接的影响。一个家风淳朴的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大多数也会几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相反,一个家风不正的家庭中也很难走出品质优良的孩子。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初中生诚信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的家长。例如,有的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不高,道德素质也存在问题,教育孩子一套,自己做又是一套,对孩子、对别人经常有失信的行为,让子女在这种不诚信言行中耳濡目染,成为了孩子的坏榜样。甚至一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太老实,怕以后步入社会吃亏受骗,于是就教孩子如何投机取巧,如何见机行事,用社会中的阴暗面让子女树立不健康的诚信观,这无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
2.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久以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广为流传,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但却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可以说一些学校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教育教学,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考取好成绩,取得高分,一些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重视,而将更多的时间和课时安排留给了语数外等中考必考科目,德育工作尤其是诚信教育就陷入了“走过场”、“形式主义”的尴尬地位。甚至一些学校对于学生的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也没有及时的制止,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教学状态,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加强对德育教育、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3.网络文化的冲击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总会这样那样地受到社会环境对自己的暗示,社会环境对人们的意识、价值观念具有重大影响。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资源的日渐丰富,微时代悄悄的到来,让学生有了更广泛学习机会和资源的同时,也对他们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博眼球、上头条、增加点击率,不惜歪曲事实、哗众取宠。这些价值取向不健康、舆论导向错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网络文化对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认知观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再加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网络事件、网络新闻的影响,更是使得一些初中生误入歧途,在不知不觉中,在模仿的过程中就成为了一个诚信缺失的人。
4.青少年的特殊性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道德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很多学生经不住外面的诱惑,会出现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再加上他们的心里不够成熟等,虽然他们知道什么是诚信,需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在考试、判断一些事情时也知道怎么做对,怎么做不对,但一旦一些事情放在自己身上,与自己相关,就会为了这样、那样的利益选择放弃诚信,往往不能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不良诱惑,排除烦扰,作出正确的诚信抉择,归根到底还是心理不成熟、价值观不成熟、意志力薄弱导致的,所以说,青少年所处的特殊成长阶段也是造成诚信缺失等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诚信作为现代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等方方面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明确初中生诚信确实的具体表现,并就诚信缺失的内在因素做具体的分析,是探讨出更多更有效应对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性不可小觑。当然,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够全面和细致,愿意抛砖引玉,相信在更多教师的共同关注、共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能够有效的改善农村初中生诚信缺失的问题,逐渐让诚信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并且能够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汪俞辰,朱志梅.初中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性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1):79-81.
[2]杨琪. 初中生诚信观:现状、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韩冬梅. 初中生学业不诚信行为个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诚信缺失;具体表现;影响因素
聚焦初中生群体的诚信状况,欺骗老师和家长、考试作弊甚至偷窃等行为时有发生,这充分的表明初中生诚信品格堪忧。而这一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成的关键时期,其所存在的诚信问题会影响其以后的品格生成乃至整个人生,因此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有必要就相关问题做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
一、农村初中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学习中的诚信缺失
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下,残酷的现实,各方的压力,使得一些初中生在考试、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而且一旦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制止,就会愈演愈烈。如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会利用微信群、QQ群“分工合作”来完成作业;考试的时候为了考取好成绩,打小抄、偷看、打暗号,借文具、递纸条,换试卷等各式各样的作弊行为;涂改分数,在家长那蒙混过关,给家长报假成绩等,这些都是学习中诚信缺失的表现。
2.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生活中诚信缺失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如面对班级和学校中的卫生包干工作,许多学生不能认真负责。为了偷懒省力,将本该自己当天完成的值日任务,推卸到第二天值日的同学身上,打扫公共区域的时候,将自己打扫垃圾扫到“三八线”以外,扫到别人说管的区域等。又如,有的学生在家长、老师面前表现很好,乖巧懂事、文明有礼,可当家长、老师不在的时候,却任性自私、“爆粗口”,完全是另外一幅模样。
3.交往中的誠信缺失
交往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违约、失信、说谎、推卸责任、掩饰错误等,如教师在调查一些问题时,有的学生明明知道原因,知道经过,但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等故意隐瞒,故意说不知道等;有的同学答应了别人的事,但无缘无故的爽约却毫不在意……这些行为都是交往中缺失诚信的行为。
二、农村初中生诚信缺失的内在因素
1.家风家训的熏陶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建立价值观的地方,也是对一个人影响最为持久的地方,每个孩子首先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相应的,父母的一举一动,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带来最直接的影响。一个家风淳朴的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大多数也会几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相反,一个家风不正的家庭中也很难走出品质优良的孩子。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初中生诚信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的家长。例如,有的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不高,道德素质也存在问题,教育孩子一套,自己做又是一套,对孩子、对别人经常有失信的行为,让子女在这种不诚信言行中耳濡目染,成为了孩子的坏榜样。甚至一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太老实,怕以后步入社会吃亏受骗,于是就教孩子如何投机取巧,如何见机行事,用社会中的阴暗面让子女树立不健康的诚信观,这无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
2.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久以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广为流传,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但却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可以说一些学校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教育教学,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考取好成绩,取得高分,一些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重视,而将更多的时间和课时安排留给了语数外等中考必考科目,德育工作尤其是诚信教育就陷入了“走过场”、“形式主义”的尴尬地位。甚至一些学校对于学生的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也没有及时的制止,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教学状态,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加强对德育教育、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3.网络文化的冲击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总会这样那样地受到社会环境对自己的暗示,社会环境对人们的意识、价值观念具有重大影响。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资源的日渐丰富,微时代悄悄的到来,让学生有了更广泛学习机会和资源的同时,也对他们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博眼球、上头条、增加点击率,不惜歪曲事实、哗众取宠。这些价值取向不健康、舆论导向错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网络文化对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认知观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再加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网络事件、网络新闻的影响,更是使得一些初中生误入歧途,在不知不觉中,在模仿的过程中就成为了一个诚信缺失的人。
4.青少年的特殊性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道德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很多学生经不住外面的诱惑,会出现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再加上他们的心里不够成熟等,虽然他们知道什么是诚信,需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在考试、判断一些事情时也知道怎么做对,怎么做不对,但一旦一些事情放在自己身上,与自己相关,就会为了这样、那样的利益选择放弃诚信,往往不能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不良诱惑,排除烦扰,作出正确的诚信抉择,归根到底还是心理不成熟、价值观不成熟、意志力薄弱导致的,所以说,青少年所处的特殊成长阶段也是造成诚信缺失等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诚信作为现代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等方方面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明确初中生诚信确实的具体表现,并就诚信缺失的内在因素做具体的分析,是探讨出更多更有效应对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性不可小觑。当然,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够全面和细致,愿意抛砖引玉,相信在更多教师的共同关注、共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能够有效的改善农村初中生诚信缺失的问题,逐渐让诚信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并且能够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汪俞辰,朱志梅.初中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性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1):79-81.
[2]杨琪. 初中生诚信观:现状、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韩冬梅. 初中生学业不诚信行为个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