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工院校的育人宗旨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技工院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与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性质大致相同,但由于技工院校的职业性特点明显,需要对学生的体能有更特殊的要求。如果在体育课中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对身体部位进行职业体能的专门训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体能,使体育课更加切合技工院校专业教学的实际。
关键词:技工院校;体育运动;体能测试,体育精神
引言: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化的社会,促使体能训练教育理念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等新观念融入各国教育领域,受到普遍的认同和推崇,并在不断实践探索之中。职业体能教育也必然融入终身教育的体系之中。
1.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
1.1高级技工学校采取课堂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习车间和企业现场进行技能训练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的方式,培养高级技术工人。高级技工学校同时承担企业职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及社会其他类人员培训,是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
1.2当今科技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速度快;二是知识积累呈指数增长;三是学科领域在继续分化的同时,呈现出高度综合趋势;四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趋向融合,这些特点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2.体育运动
2.1首先准备活动主要是一些全身性身体练习,主要包括跑步(如图一)、踢腿、弯腰等,一般性准备活动的作用是提高整体的代谢水平和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减少运动操作的发生;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所从事的体育锻炼内容相适应的运动练习,如打篮球前先投篮、运球,跑步前,先慢跑等。除非进行一些专门性运动和比赛,一般人体育锻炼时只需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即可进行正式的体育活动内容。
2.2体育活动能在神经中枢的相应部位留下了兴奋性提高的痕迹,这一痕迹产生的生理效应能使正式比赛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处于最适宜水平,调节功能得到改善,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得到克服,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机体发挥最佳机能水平。但痕迹效应不能保持很久时间,准备活动后间隔45分钟,其痕迹效应将全部消失。记住,训练之前要热身,训练之后要拉伸。很多人忽略的这一点,所以总有人在训练的时候受伤或者训练之后肌肉过分疲惫。
3.技工院校职业体能训练发展途径及可行性
3.1体能训练是技工院校各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及保证。学生体能训练具有生成性、调控性、社会性、有限性及整体性等特征;未来接班人的体能保证对社会发展及调控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直接指导作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指导员的指导主要由系统观、发展观、价值观、辩证观、开放观等进行全方位指导。
3.2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竞技体育本质基础上的价值选择。满足社会体育需求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持体育内部系统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及保证。
3.3指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可行性是:①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②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③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④按照统一的规则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
4.职业体能测试
4.1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等的物质基础。增强中国人民的体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质测定,评价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健全并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科学地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4.2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技校学生需要完成六项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50米跑或立定跳远(选测一项)、握力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选测一项)。在进行评价时,对五项指标进行评价: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指数、50米跑或立定跳远(选评一项)、握力体重指数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选评一项)。这是用人单位对面试人员或在职人员进行体能测试,是选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5.如何让学生形成一种体育精神的习惯
5.1不断向学生灌输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从而深入学生的灵魂。
5.2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奇迹。体育精神让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让合作更广泛,让处处出现新的可能性,因此形成一种好的精神习惯。
6.结语
综上所述,认为其基础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应在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体能训练形式、意识培养方面去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素质。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成功(教育);2013年05期
[2]孟杰;中等职业学校构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9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体育运动;体能测试,体育精神
引言: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化的社会,促使体能训练教育理念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等新观念融入各国教育领域,受到普遍的认同和推崇,并在不断实践探索之中。职业体能教育也必然融入终身教育的体系之中。
1.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
1.1高级技工学校采取课堂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习车间和企业现场进行技能训练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的方式,培养高级技术工人。高级技工学校同时承担企业职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及社会其他类人员培训,是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
1.2当今科技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速度快;二是知识积累呈指数增长;三是学科领域在继续分化的同时,呈现出高度综合趋势;四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趋向融合,这些特点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2.体育运动
2.1首先准备活动主要是一些全身性身体练习,主要包括跑步(如图一)、踢腿、弯腰等,一般性准备活动的作用是提高整体的代谢水平和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减少运动操作的发生;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所从事的体育锻炼内容相适应的运动练习,如打篮球前先投篮、运球,跑步前,先慢跑等。除非进行一些专门性运动和比赛,一般人体育锻炼时只需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即可进行正式的体育活动内容。
2.2体育活动能在神经中枢的相应部位留下了兴奋性提高的痕迹,这一痕迹产生的生理效应能使正式比赛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处于最适宜水平,调节功能得到改善,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得到克服,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机体发挥最佳机能水平。但痕迹效应不能保持很久时间,准备活动后间隔45分钟,其痕迹效应将全部消失。记住,训练之前要热身,训练之后要拉伸。很多人忽略的这一点,所以总有人在训练的时候受伤或者训练之后肌肉过分疲惫。
3.技工院校职业体能训练发展途径及可行性
3.1体能训练是技工院校各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及保证。学生体能训练具有生成性、调控性、社会性、有限性及整体性等特征;未来接班人的体能保证对社会发展及调控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直接指导作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指导员的指导主要由系统观、发展观、价值观、辩证观、开放观等进行全方位指导。
3.2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竞技体育本质基础上的价值选择。满足社会体育需求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持体育内部系统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及保证。
3.3指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可行性是:①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②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③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④按照统一的规则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
4.职业体能测试
4.1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等的物质基础。增强中国人民的体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质测定,评价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健全并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科学地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4.2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技校学生需要完成六项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50米跑或立定跳远(选测一项)、握力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选测一项)。在进行评价时,对五项指标进行评价: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指数、50米跑或立定跳远(选评一项)、握力体重指数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体前屈(选评一项)。这是用人单位对面试人员或在职人员进行体能测试,是选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5.如何让学生形成一种体育精神的习惯
5.1不断向学生灌输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从而深入学生的灵魂。
5.2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奇迹。体育精神让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让合作更广泛,让处处出现新的可能性,因此形成一种好的精神习惯。
6.结语
综上所述,认为其基础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应在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体能训练形式、意识培养方面去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素质。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成功(教育);2013年05期
[2]孟杰;中等职业学校构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