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探索的、智慧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涉及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让数学走进生活,将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手段进行解决,这样就会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拉近数学与小学生的距离,更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谈一谈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的策略。
一、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如此贴近,从而喜欢上数学学习。数学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从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时,在课堂导入时老师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长多少,宽多少吗?你知道自己的课桌长宽各是多少吗?学生说不知道,老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他们的长度吗?因为有的同学对这方面可能有些初步认识和印象,因此各抒己见,课堂学习气氛浓郁。因为书桌课本都是学生每天最熟悉的事物,这个生活情境导入充分体现了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课堂理念出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这样的课堂引入避免了老师从课本例题引入的常见方式,学生觉得新鲜、刺激、格外感兴趣,学起来也格外轻松,从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生活情境入手让學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新课程理念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数学的价值,比如在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课前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可以是苹果、鸡蛋、橘子、洗衣粉、香皂等等,在课堂开始,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中的两样东西,苹果和橘子,你们说说他们哪个重些,哪个轻些,因为这两个水果个头大小差不多,学生不容易做出判断,老师接着引入,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测出他们的重量吗?把你的方法说说,然后教师再引入新课的学习。看到这生活中学生们常见的物品,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迫切想知道哪个重些,在学生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所学知识,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学习数学的价值,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入:有一天,小明的妈妈从超市买了一斤鸡蛋,回来以后她说不够数,自己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思考过后,老师再告诉大家,原来这次鸡蛋他妈妈用秤一称发现少了20克,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看自己的商品是否够数,而这些知识都离不开我们的数学,只有学好数学,在生活中购物时才不会吃亏。总之,在数学教学时只有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有动力。
三、从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实践证明,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出发,很容易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主动学习知识,并且注重知识的延伸。由此,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从生活情境入手,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和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性地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时,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照片,你们知道这些照片是什么地方吗?同学们说是我们的学校。哪个同学能说说这些照片是从学校的什么地方拍的吗?学校是学生最熟悉的场所,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出拍摄的地方。那么为什么都是我们的校园拍出来的照片却不一样呢?学生可以说出拍的方向不一样,也可以说说观察校园的方向不一样,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观察茶杯,可以从不同方向观察,然后找出和多媒体上展示结果一样的图片,这个自主观察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最佳教材,因为每个学生基础不同,反应快慢不同,观察物品的快慢也不相同,在观察完简单物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稍微复杂的物品,像课桌、板凳、茶壶等等物品。在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确实保证每个学生学会探究,在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哪些物品从哪个方向看是什么样,可以画一画,也可以说一说,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达到了充分发挥,而且避免了一些优秀同学发言过快导致后进学生没有思考时间的现象的发生,教学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
将生活情境方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忆生活情景,体验其中的数学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生活情境中。把数学思维与生活情境二者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数学”和“生活”的相互交替和融会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与此同时使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柯惠红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1)。
[2]刘景标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2012,12,(下):104。
一、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如此贴近,从而喜欢上数学学习。数学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从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时,在课堂导入时老师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长多少,宽多少吗?你知道自己的课桌长宽各是多少吗?学生说不知道,老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他们的长度吗?因为有的同学对这方面可能有些初步认识和印象,因此各抒己见,课堂学习气氛浓郁。因为书桌课本都是学生每天最熟悉的事物,这个生活情境导入充分体现了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课堂理念出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这样的课堂引入避免了老师从课本例题引入的常见方式,学生觉得新鲜、刺激、格外感兴趣,学起来也格外轻松,从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生活情境入手让學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新课程理念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数学的价值,比如在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课前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可以是苹果、鸡蛋、橘子、洗衣粉、香皂等等,在课堂开始,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中的两样东西,苹果和橘子,你们说说他们哪个重些,哪个轻些,因为这两个水果个头大小差不多,学生不容易做出判断,老师接着引入,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测出他们的重量吗?把你的方法说说,然后教师再引入新课的学习。看到这生活中学生们常见的物品,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迫切想知道哪个重些,在学生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所学知识,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学习数学的价值,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入:有一天,小明的妈妈从超市买了一斤鸡蛋,回来以后她说不够数,自己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思考过后,老师再告诉大家,原来这次鸡蛋他妈妈用秤一称发现少了20克,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看自己的商品是否够数,而这些知识都离不开我们的数学,只有学好数学,在生活中购物时才不会吃亏。总之,在数学教学时只有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有动力。
三、从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实践证明,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出发,很容易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主动学习知识,并且注重知识的延伸。由此,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从生活情境入手,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和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性地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时,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照片,你们知道这些照片是什么地方吗?同学们说是我们的学校。哪个同学能说说这些照片是从学校的什么地方拍的吗?学校是学生最熟悉的场所,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出拍摄的地方。那么为什么都是我们的校园拍出来的照片却不一样呢?学生可以说出拍的方向不一样,也可以说说观察校园的方向不一样,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观察茶杯,可以从不同方向观察,然后找出和多媒体上展示结果一样的图片,这个自主观察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最佳教材,因为每个学生基础不同,反应快慢不同,观察物品的快慢也不相同,在观察完简单物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稍微复杂的物品,像课桌、板凳、茶壶等等物品。在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确实保证每个学生学会探究,在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哪些物品从哪个方向看是什么样,可以画一画,也可以说一说,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达到了充分发挥,而且避免了一些优秀同学发言过快导致后进学生没有思考时间的现象的发生,教学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
将生活情境方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忆生活情景,体验其中的数学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生活情境中。把数学思维与生活情境二者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数学”和“生活”的相互交替和融会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与此同时使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柯惠红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1)。
[2]刘景标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2012,12,(下):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