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目的是打开学生认识科学的大门,探究科学奥秘,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本文从小学科学课出发,提出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以生活化教学激活学生兴趣、以生活化内容创新教学实践、以生活化场景加深学生认知、以生活化材料助力科学教学。形成完整的小学科学课生活化教学方案,为小学生成长服务。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科学具有教育和科学性质的双重属性,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但也正是小学科学课的特殊属性,导致小学生对内容的感知受到影响。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尝试探索小學科学课生活化教学实践思路,通过多元渠道来打造生活化科学课堂,提升小学科学课教学实效。
1 以生活化教学激活学生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小学科学课的内容多元,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化的场景,能最大限度上的激活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在增强小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达成教学质量的提升目标。如在“放大镜”的相关知识点学习时,可以列举生活中放大镜的使用场景和基本原理。如将放大镜放在阳光下有聚光作用,早上叶子上的水珠就是凸透镜的表现形式,以生活化的场景要素来解释放大镜的基本原理。除了在课堂上的讲解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放大镜去观察报纸,也可以通过自制放大镜的方式来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对放大镜知识点的掌握。生活化的教学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科学课的内容感知更具体[1]。
2 以生活化内容创新教学实践
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在小学科学课上的应用,让传统的课堂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为了充分展现出科学课的有效性,生活化的内容创新成为新选择。小学科学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化的资源和内容,丰富和补充科学课的知识点,做到两者的有效衔接,为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创新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持。
例如,在《声音的传播》的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重点,将一些生活中有关于声音传播的现象具体明确。如提出问题下雨天是先听到雷声后看见闪电,还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以问题环境的创设来激活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从而得出真实的答案,让声音传播的知识点得到明确[2]。除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与声音传播相关之外,还可以开展拓展训练实践,如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空旷的建筑物会有回音,声音的传播速度如何?这些问题将引导小学生层层深入,对声音的传播有更充分、更深刻的理解。生活化内容使得创新场景得到拓展,学生知识的学习环境得到延伸,对知识的感知更具体、更充分。
3 以生活化场景加深学生认知
对于小学生而言,个性化的学习特征逐渐凸显出来。传统科学课堂上的枯燥知识讲解模式已经很难发挥应有作用,实践效果受到影响。为此,生活化场景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以生活场景的吸引力为学生成长提供必要支持。
例如在小学科学《神奇的水》的课堂上,教师则可以根据科学课教学知识点来创设生活场景[3]。如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如何让冰糖快速溶于水的探究活动,并事先准备好水和冰糖来创设课堂场景。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则会开动脑筋,立即进行头脑风暴。并在通过探究之后,提出不同的方法。如在水中加入热水;使用筷子进行搅拌;将冰糖砸碎后放入水中等等。通过问题的比较和分析,了解《神奇的水》的基本特性。在课堂之上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创设知识的开展场景,激活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并在得出结论之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相比于传统课堂“死记硬背”的模式,这种通过探究生成的知识结论学生的掌握更牢固。
4 以生活化材料助力科学教学
在小学的科学课堂之上,实验探究能够有效解答科学知识点,将知识点以立体化的方式来呈现。为此,在开展小学科学课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科学原理将生活材料运用其中,以此来解释科学现象。生活材料的补充,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也让学生对科学课堂充满兴趣。
例如在小学科学《热胀冷缩》原理的讲解过程中,实验过程采取的主要资源包括烧瓶和吸管,用以来表示科学原理。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实验过程进行创新,使用塑料习惯和玻璃瓶等废弃物品开展实验探究,整个实验过程围绕生活化的材料展开,让学生可以将关注焦点放在生活场景中的科学现象上,并使用生活化的材料来探究科学的奥秘,丰富知识储备,增强探究能力。生活化材料的运用,需要教师根据知识点去灵活选择,生活场景中经常会出现小学科学课的知识点,始终将生活化的元素和材料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强化有积极意义,使其自身对小学科学课更感兴趣[4]。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不同知识点如果单纯利用讲解方式展开显然很难发挥作用,可以尝试将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中,为小学科学教学的创新提供必要支持,增强科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紧密度,为小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任英丽.小学科学教学的生活化[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8):106-107.
[2]苏庆银.让科学扎根于生活——论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教学[J].清风,2021(14):78.
[3]盛培华.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对接筛选[J].新教育,2021(20):47-48.
[4]徐爱卓.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89-90.
作者信息:王雪青,女,1991.10,汉,福建厦门人,本科,二级教师,工作单位:同安区柑岭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科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科学具有教育和科学性质的双重属性,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但也正是小学科学课的特殊属性,导致小学生对内容的感知受到影响。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尝试探索小學科学课生活化教学实践思路,通过多元渠道来打造生活化科学课堂,提升小学科学课教学实效。
1 以生活化教学激活学生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小学科学课的内容多元,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化的场景,能最大限度上的激活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在增强小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达成教学质量的提升目标。如在“放大镜”的相关知识点学习时,可以列举生活中放大镜的使用场景和基本原理。如将放大镜放在阳光下有聚光作用,早上叶子上的水珠就是凸透镜的表现形式,以生活化的场景要素来解释放大镜的基本原理。除了在课堂上的讲解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放大镜去观察报纸,也可以通过自制放大镜的方式来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对放大镜知识点的掌握。生活化的教学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科学课的内容感知更具体[1]。
2 以生活化内容创新教学实践
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在小学科学课上的应用,让传统的课堂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为了充分展现出科学课的有效性,生活化的内容创新成为新选择。小学科学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化的资源和内容,丰富和补充科学课的知识点,做到两者的有效衔接,为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创新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持。
例如,在《声音的传播》的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重点,将一些生活中有关于声音传播的现象具体明确。如提出问题下雨天是先听到雷声后看见闪电,还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以问题环境的创设来激活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从而得出真实的答案,让声音传播的知识点得到明确[2]。除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与声音传播相关之外,还可以开展拓展训练实践,如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空旷的建筑物会有回音,声音的传播速度如何?这些问题将引导小学生层层深入,对声音的传播有更充分、更深刻的理解。生活化内容使得创新场景得到拓展,学生知识的学习环境得到延伸,对知识的感知更具体、更充分。
3 以生活化场景加深学生认知
对于小学生而言,个性化的学习特征逐渐凸显出来。传统科学课堂上的枯燥知识讲解模式已经很难发挥应有作用,实践效果受到影响。为此,生活化场景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以生活场景的吸引力为学生成长提供必要支持。
例如在小学科学《神奇的水》的课堂上,教师则可以根据科学课教学知识点来创设生活场景[3]。如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如何让冰糖快速溶于水的探究活动,并事先准备好水和冰糖来创设课堂场景。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则会开动脑筋,立即进行头脑风暴。并在通过探究之后,提出不同的方法。如在水中加入热水;使用筷子进行搅拌;将冰糖砸碎后放入水中等等。通过问题的比较和分析,了解《神奇的水》的基本特性。在课堂之上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创设知识的开展场景,激活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并在得出结论之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相比于传统课堂“死记硬背”的模式,这种通过探究生成的知识结论学生的掌握更牢固。
4 以生活化材料助力科学教学
在小学的科学课堂之上,实验探究能够有效解答科学知识点,将知识点以立体化的方式来呈现。为此,在开展小学科学课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科学原理将生活材料运用其中,以此来解释科学现象。生活材料的补充,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也让学生对科学课堂充满兴趣。
例如在小学科学《热胀冷缩》原理的讲解过程中,实验过程采取的主要资源包括烧瓶和吸管,用以来表示科学原理。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实验过程进行创新,使用塑料习惯和玻璃瓶等废弃物品开展实验探究,整个实验过程围绕生活化的材料展开,让学生可以将关注焦点放在生活场景中的科学现象上,并使用生活化的材料来探究科学的奥秘,丰富知识储备,增强探究能力。生活化材料的运用,需要教师根据知识点去灵活选择,生活场景中经常会出现小学科学课的知识点,始终将生活化的元素和材料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强化有积极意义,使其自身对小学科学课更感兴趣[4]。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不同知识点如果单纯利用讲解方式展开显然很难发挥作用,可以尝试将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中,为小学科学教学的创新提供必要支持,增强科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紧密度,为小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任英丽.小学科学教学的生活化[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8):106-107.
[2]苏庆银.让科学扎根于生活——论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教学[J].清风,2021(14):78.
[3]盛培华.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对接筛选[J].新教育,2021(20):47-48.
[4]徐爱卓.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89-90.
作者信息:王雪青,女,1991.10,汉,福建厦门人,本科,二级教师,工作单位:同安区柑岭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