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手段化解朝鲜问题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第三次核爆之后,朝鲜不断对东北亚安全局势发出挑衅,先是宣布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以及全面停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接着又宣布朝鲜将重启2007年曾经去功能化和关闭的核设施,调整和变更现有核设施的用途,重新整修和启动位于宁边的5兆瓦石墨减速反应堆;加上韩国军方认为朝鲜很可能在4月10日试发射已移至东海岸地区的远程导弹(舞水端级),更显得战争一触即发。
  朝鲜没有在4月10日发射导弹。还会不会发射?目前仍不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朝鲜不会贸然发动战争。作为朝鲜最大援助国的中国也不会允许其发动战争。
  韩国首都首尔的平静从侧面印证,朝鲜仍然是希望通过威胁和要挟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这是它一贯的做法。
  但是,历史的戏剧性常常让精明的分析、计算毁于偶发的意外,谁能保证在持续的紧张之下,朝韩、朝美之间不会发生误判,从而擦枪走火,发生比2010年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更为严重的冲突。
  朝鲜以为自己是精明的现实主义者,从历史上看,讹诈和挑起战争的确是某些国家获取权力时所采取的策略之一,而核讹诈无疑是最高等级的讹诈,还有什么比核更有威慑力呢?这是朝鲜始终不愿放弃核武的原因所在。
  制造战争紧张,对朝鲜还有另外一个目的,紧张的外部环境有利于转移民众对经济不振、民生多难的不满,加强年轻领导人和军队的权威,从而维持其封闭的先军政治。
  朝鲜核讹诈更重要的目的是与美中日韩等国做利益交换,以进为退。一方面换取大量援助,缓解国内严峻的民生需求;另一方面换取安全保证,尤其是美国的安全保证。3月访问朝鲜的美国篮球明星罗德曼说,金正恩与他会面期间表露想法,“希望奥巴马做一件事——给他打电话。”
  时至今日,朝核“游戏”已变得越来越危险, 除了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之外,最令人不安的是,朝核局势如果久拖不决,等到朝鲜真正获得了能够远程投放的核打击能力,这么多年来各大国的和平斡旋努力将毁于一旦。后果如何,难以预料。
  朝核问题到了必须解扣的时候,这需要大国转变策略。
  朝鲜的一连串挑衅行为已经严重挑战了各国围绕朝鲜半岛达成的半岛无核化共识,让一贯坚持对话解决的中国等国家难堪。针对朝鲜屡次挑战国际秩序底线的行为,国际社会必须给予严厉制裁。自第三次核爆以来,中方对朝鲜发出了罕见的严厉批评。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表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相关各方都要负起责任、承担后果。在半岛和本地区挑事生事,损害各方利益,也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此前,中方已经在联合国安理会对制裁朝鲜的最严厉决议——第2094号决议中投了赞成票。
  但是仅有制裁难以解决问题,简单地制裁也可能导致讹诈游戏的升级。对朝鲜,需以制裁和有效施援的双重手段促使其加快开放进程。
  冷战之后国际政治的真正进步,不是权力博弈的褪色或是理想主义的升温,而是经历日益频繁的跨国经济活动和在此基础上国际制度的建设之后,国家间呈现出的深度相互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才是和平与发展的基石。
  朝鲜国内已释放出通过有限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愿望。朝鲜2012年公布了《国家经济开发十年战略计划(2011-2020)》,成立国家开发总局,负责处理国家经济开发战略项目的“所有实施问题”,但之后的多项经济改革策略均以失败告终。一方面,其经济改革仍极为封闭有限、且国内阻力重重;另一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资金和经验。
  国际社会应利用朝鲜意欲在经济上走出泥沼的时机,调整以食品、能源等为主的简单输血式的援助,以促进其开放为条件,施以人才、管理和经济援助,反推其国内改革的变量,最终目的是将其纳入到相互依存的国际体系中来。
  这需要围绕朝鲜的各个大国抛弃传统地缘政治学的考量,接受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思维。在朝鲜问题上,大国已经遭遇了经济学家奥尔森所说的集体行动的困境,这种局面反被朝鲜所用:东北亚模糊均势的格局正好可以让其讹诈战略游刃有余。朝鲜在大国间“搭便车”的游戏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东北亚需要超越现实主义的逻辑,中国已经在安理会投出制裁朝鲜的赞成票,奥巴马或许也该拿起电话。
  当然,这些绝不是对朝鲜现政权的绥靖,不管是韩国、美国还是中国,对朝鲜的严重挑衅行为都必须执行严格的制裁,同时,援助也必须有严格条件并有所约束,比如应建立援助项目的信息反馈机制等。而一旦大国们展示出谈判和愿意帮助朝鲜的诚意,朝鲜必须报以诚意回应。
  4月11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此轮危机后首次提议朝韩对话,并承诺将继续对朝进行人道援助。然而,朝鲜起初将此视为“狡猾计谋”,之后又强硬地开列出不可能被接受的谈判条件,这不是一个好的迹象。朝鲜应该如中方所敦促的那样,带着诚意回到谈判桌上来。这是避免东北亚局势恶化的第一步。
其他文献
6月1日之后,原本日趋饱和的公募基金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目前,多家券商正在密集筹备材料,欲向证监会基金部申请公募业务资格。被称为大集合计划的理财产品将于6月1日起停发,改发起点为1000元的公募基金产品。  大集合计划是募资起点为5万元或者10万元的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与起点100万元以上的“小集合”对应。取消大集合而转向公募业务,与券商资管“一法两则”和新《基金法》之间存在冲突不无关系。 
期刊
2013年春播期开始之前,身为黑龙江省黑河市大豆协会会长的李明刚再次延续了他两年前的决定,继续把自家承租的900亩大豆田,全部改种玉米。三年来,他始终如此。  黑河市处于第四积温带,年积温仅有2100摄氏度到2300摄氏度,本适宜大豆而非玉米生长。但接连三年,种植收益差正在让大豆田从这里的种植图谱中逐渐消失:源自德国的“德美亚”高寒玉米品种试种成功,玉米大豆种植收益差为3倍之巨。  最近几年,大量
期刊
不断围堵银行创新“类信贷”业务失效后,监管层对于此次整肃的监管思路或有转变,将更倚重“疏导治本”。  在中国经济去杠杆大幕拉开之际,数年狂飙突进的银行同业融资业务,亦迎来了密集的监管政策。  《财经》记者获悉,银监会有关部门起草的《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已成形,并于11月上报银监会决策层,有望在近期获批,并于2014年2月开始执行。  这一国内首份银行同业融资业务指导办法,是银
期刊
4月初,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将中国偿还长期本币债务的评级从“AA-”降至“A+”,评级前景为稳定。对中国债务可持续问题的担忧是惠誉下调评级的主要原因。这将近来热议的中国债务风险问题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此前一些研究认为,过去几年中国非金融部门的总债务规模快速膨胀,余额已超过100万亿元(不同的报告估计结果在105万亿元至120万亿元之间),与此同时,债务余额与GDP之比从2008年的124%
期刊
在去年12月2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新基金法在对原来公募基金的相关规定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将非公募基金纳入法律调整范围,构建了非公募基金的基本制度框架,为整个基金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和法律保障。“三股”立法需求  从修法过程来看,基金法的修改顺应了基金业发展的立法要求,顺应了业界和监管部门的实际需要。可以概括为,“三股力量”的立法需求
期刊
北京市出租车价格上涨已不可避免。  5月7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公告,将在5月23日就出租车调价方案召开听证会。而先行公布的两份调价方案的大部分内容类似:起步价上调到13元,燃油附加费加收1元,高峰时段低速等候费为每5分钟加收2公里租价。两份方案的唯一区别在于,每公里计价最终是2.3元,还是2.6元。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测算,在2.3元方案中,乘客每一次打车平均增支约3.3元,增幅约13%;在2.6
期刊
首席大法官周强与学界的一场座谈,被解读为最高法院工作谋变的信号。尽管类似的座谈并非第一次。  2013年4月26日,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室,履新一个多月的周强邀请专家坐议提升司法公信力,在座的还有最高法院副院长景汉朝。17位法律学者和3位律师先后发言,司法独立、审判公开和律师权利等关键词被屡屡提及,其中不乏批评之声。  这次交流回应了学者们所关心的一些议题的进展。公正司法是周强在会议中突出的重点
期刊
《竞争与企业家精神》是当代奥地利学派掌门人、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柯兹纳的代表作。  “企业家”是理解市场的重要视角。市场经济的灵魂无疑是“企业家”,而不是主流经济学假想的“资源配置者”。市场经济之所以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不是因为有一个无所不知的调配者,而完全是因为无数企业家在其中相互竞争。  市场中的竞争不是给定消费者的需求,然后尝试以最低成本把产品生产出来,如果是这样的话,竞争问题就变成了一个“计
期刊
如要追溯美国二元主义的历史源头,就必须学会以建国者看待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他们:他们是成功的革命者,甚至不惜作出巨大的个人牺牲,一次又一次成功领导公民同胞参与到充满公共精神的集体行动中。  在规划宪政未来图景的时候,建国者并没有无视革命历史。他们承认大多数时候,美国政治将欠缺革命时期那种动员起来的审慎的公众。他们的宪法建构以普通政治的病理为镜鉴。建国者承认,如果没有动员深思熟虑的大量民众在未来的进一步
期刊
漂泊让人灵魂无依,而毕生漂泊的德裔美国作家、编剧鲁丝·贾布瓦拉(Ruth Jhabvala),却在此过程中获得将多元文化糅合融会的能力,并始终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生活,创作出瑰丽的作品。  贾布瓦拉首先是一位知名的英语作家,留在世间的最后踪迹是发表于《纽约客》的小说《法官的意志》,故事发生在她的精神故乡印度德里。  1951年,贾布瓦拉离开英国,随丈夫迁居其家乡德里。不过,在被问起为何去印度时,她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