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是否“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会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束缚学生的质疑精神,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导致教育不公平,影响教学效果。
关键词 情感取向创造力学生个性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会不自觉地让学生向自己所期待的模式发展。在学习方面,教师希望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教师常会给出标准答案。在生活方面,教师也常告诫学生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很少給学生一些体验生活的机会。教师在情感上会偏爱一些听话的学生,时间久了,学生会摸清教师的喜好,就会朝向教师所喜好的类型发展,教师有意或无意的以是否“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莫大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由于部分教师用是否“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造成学生模式化、缺乏个性、驯服而无创造性。心理学家表明:倘若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过于听话,长大后多发展平平。因为如果儿童按照公认的社会行为模式去做,在获得别人的赞许的同时,从众会导致在认识上的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行动上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创造力变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协2007年对31个省、市、自治区约1.2万名大学生进行了社会调查,以了解中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缺少创造能力,具有初步创造人格和创造能力特征的青少年比率较低。这些学生缺乏创造力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过于严谨,教师常告诉学生这样做、不应那样做,致使学生怕做错事,因此,即使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敢表达出来;第二方面是思维定势,由于学生接受的这种“听话”式的教育都是统一模式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采取固定的思维模式;第三方面是从众心理,学生们表现出缺乏独立性,不会独立思考;第四方面是信息饱和,学生只知道一味的接受教师给定的东西,对任何问题都没有疑问,因此也提不出问题。我们的教师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规范性”教育、“听话”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是很听话、懂事,但是没有创造力的。
二、束缚学生的质疑精神
教师在情感上喜欢听话的学生,在教学中,受这种情感倾向的影响,教师会训练学生“听话”,时间久了,部分学生自然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认为教师说的、做的都是对的,根本不用怀疑。这时,学生的质疑精神被一种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发展”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听讲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占2.9%。显然,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也越来越被动。另一份相关的调查结果是:对“上课时,若你不同意老师的观点,你会当众发表自己的看法吗?”这个问题,学生中回答“想,但不敢”的占38.7%,回答“下课后去找老师讨论”的占15.3%,回答“下课后去找同学讨论”的占11.3%,回答“会”的占12.3%(初中生居多),回答“从未想过”的占22.4%。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曾经说过“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学生比较“听话”、“乖”,而教师在这里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
个性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作为划一教育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是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我国教育的共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教师教导学生要“乖”、“听话”,学生没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学生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没有特点、没有个性。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包国庆认为,我国的教育缺乏对个性的培养,缺乏对人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教育之所以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因为:我国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听话教育”、“中等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远是模仿和抄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天性。冰心老人说过,我们可以给孩子以指导,但不能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思想。
四、导致教育不公平,影响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会向着教师偏爱的模式发展,在教师的规训中,必然有一部分“听话”的学生,因为有听话的学生的存在,更显现出不听话的学生的顽劣,给教师带来麻烦。那么在情感上,教师会不自觉的偏爱“听话”的学生,会对“听话”的学生有更多的“照顾”,这样就导致了教师的爱不是公平的洒向每一个学生,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学生们来到学校,他们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就是因为教师的好恶而使学生得到不公平待遇,这是不道德的。教师的这种偏爱也导致了教师与“不听话”学生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差别对待,使学生在内心中对教师有一种抵触感、厌恶感,时间久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预计的教学目标由于“不听话”的学生的存在而没有实现,教师会更加厌恶“不听话”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赖敏.由"听话"说开去[J].中国教师,2005,(4):57.
[2]徐剑.我们距离诺贝尔奖由多远一基础教育与民族创新[N].上海教育报,2004-4-14.(编辑徐世杰)
关键词 情感取向创造力学生个性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会不自觉地让学生向自己所期待的模式发展。在学习方面,教师希望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教师常会给出标准答案。在生活方面,教师也常告诫学生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很少給学生一些体验生活的机会。教师在情感上会偏爱一些听话的学生,时间久了,学生会摸清教师的喜好,就会朝向教师所喜好的类型发展,教师有意或无意的以是否“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莫大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由于部分教师用是否“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造成学生模式化、缺乏个性、驯服而无创造性。心理学家表明:倘若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过于听话,长大后多发展平平。因为如果儿童按照公认的社会行为模式去做,在获得别人的赞许的同时,从众会导致在认识上的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行动上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创造力变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协2007年对31个省、市、自治区约1.2万名大学生进行了社会调查,以了解中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缺少创造能力,具有初步创造人格和创造能力特征的青少年比率较低。这些学生缺乏创造力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过于严谨,教师常告诉学生这样做、不应那样做,致使学生怕做错事,因此,即使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敢表达出来;第二方面是思维定势,由于学生接受的这种“听话”式的教育都是统一模式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采取固定的思维模式;第三方面是从众心理,学生们表现出缺乏独立性,不会独立思考;第四方面是信息饱和,学生只知道一味的接受教师给定的东西,对任何问题都没有疑问,因此也提不出问题。我们的教师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规范性”教育、“听话”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是很听话、懂事,但是没有创造力的。
二、束缚学生的质疑精神
教师在情感上喜欢听话的学生,在教学中,受这种情感倾向的影响,教师会训练学生“听话”,时间久了,部分学生自然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认为教师说的、做的都是对的,根本不用怀疑。这时,学生的质疑精神被一种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发展”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听讲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占2.9%。显然,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也越来越被动。另一份相关的调查结果是:对“上课时,若你不同意老师的观点,你会当众发表自己的看法吗?”这个问题,学生中回答“想,但不敢”的占38.7%,回答“下课后去找老师讨论”的占15.3%,回答“下课后去找同学讨论”的占11.3%,回答“会”的占12.3%(初中生居多),回答“从未想过”的占22.4%。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曾经说过“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学生比较“听话”、“乖”,而教师在这里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
个性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作为划一教育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是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我国教育的共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教师教导学生要“乖”、“听话”,学生没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学生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没有特点、没有个性。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包国庆认为,我国的教育缺乏对个性的培养,缺乏对人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教育之所以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因为:我国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听话教育”、“中等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远是模仿和抄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天性。冰心老人说过,我们可以给孩子以指导,但不能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思想。
四、导致教育不公平,影响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会向着教师偏爱的模式发展,在教师的规训中,必然有一部分“听话”的学生,因为有听话的学生的存在,更显现出不听话的学生的顽劣,给教师带来麻烦。那么在情感上,教师会不自觉的偏爱“听话”的学生,会对“听话”的学生有更多的“照顾”,这样就导致了教师的爱不是公平的洒向每一个学生,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学生们来到学校,他们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就是因为教师的好恶而使学生得到不公平待遇,这是不道德的。教师的这种偏爱也导致了教师与“不听话”学生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差别对待,使学生在内心中对教师有一种抵触感、厌恶感,时间久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预计的教学目标由于“不听话”的学生的存在而没有实现,教师会更加厌恶“不听话”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赖敏.由"听话"说开去[J].中国教师,2005,(4):57.
[2]徐剑.我们距离诺贝尔奖由多远一基础教育与民族创新[N].上海教育报,2004-4-14.(编辑徐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