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上 国有殇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文化熔铸的极边第一城
  简直难以置信,号称“极边第一城”的滇缅边境小城腾冲就在飞机的机翼之下,开始只是若隐若现,最终赫然在目。若不是当今民航交通运输事业的发达,长期置身沿海城市的我,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来到这座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小小县城。
  腾冲,现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在印象中,保山地区并不发达,甚至有些贫穷落后,时不时地还与境外的金三角地区和贩毒等令人惊悚的概念产生联系。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地级市,航空运输业却相当发达。保山有机场,其下辖的腾冲县竟然也有机场,这在全国恐怕并不多见。我想,这应当归功于当年的中国远征军和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在那炮火连天、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腾冲简陋的绮罗机场承担起举足轻重的战略使命,成为“驼峰航线”与“中印公路”的交汇点,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盟军与日寇生死博弈,血腥厮杀,反复较量,一度让这里成为一片焦土,最终,侵略者的“膏药旗”从腾冲城头被抛落,胜利属于中国人民。小地方决定大命运,用在腾冲身上,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穿过蓝天白云,我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腾冲那小巧玲珑的机场。舱门打开,我发现这里既没有其他机场常见的连接机舱与抵达大厅的机动通道,也无需“摆渡”大巴,机场面积十分有限,目力所及,仅有一两架飞机寂寥地停放在那里。中国其他机场见怪不怪的飞机晚点、延误等现象,在这里很难碰到,不管是来还是去,不管是起还是降,一般都很准时,给人一种少有的清爽感和利落感,如同腾冲这座未加刻意雕饰的原生态小城一般,总是给造访者留下极好的第一印象。
  我随着并不熙攘,甚至有些稀落的人流走下飞机,步行穿过机场大厅,虽不习惯,却也体味了些许简约之美,感觉惬意不少。大厅广播中传出“欢迎来到腾冲驼峰机场”的声音,猛然间,一种历史的穿透感豁然浸入心田。驼峰机场,这不就是当年威震寰宇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所使用的军用机场吗?60多年前,“飞虎队”沿着“驼峰航线”不断为中国抗日战争运送物资,输血打气,成为抗战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这驼峰机场,还有它所在的小小县城腾冲,见证了一段血与火交织、情与泪共生的艰苦岁月,更记录下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生动历史。我正是为着这凝固的岁月和历史来的。
  来到小城腾冲,对于常年从事历史研究的我来说,是机缘巧合。腾冲人引以为傲的除了翡翠文化、马帮文化之外,还有难能可贵的抗战文化,抗战文化已经无孔不入地浸透进腾冲的每个角落和每个人的血脉之中,挥之不去。在这里,深入生活,体味那一丝丝稍纵即逝的抗战文化,参观那一处处浸染着血肉和硝烟的史迹,寻访那一个个从历史中走过来的亲历者,之于一直对抗战史情有独钟的我,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宝贵机会。
  我非常珍视在腾冲的那些日子。一个星期的时间,我流连于腾冲的大街小巷、山间地头,试图感同身受这个拥有血与火熔铸的非凡历史的小城的独特韵味。为此,我特地选择距离埋葬成千上万中国远征军忠骨的国殇墓园不远处的酒店住下。近在咫尺的墓园、触手可及的历史、流芳千古的英灵,让我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莫名的激动与沉醉之中。随时进出这座墓园,感受那宁静之中的庄严与神圣,对于置身现代喧嚣浮躁社会中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净化。“山之上,国有殇”,是腾冲抗战文化的最好写照,也是这座小城独具特色的地理标志和文化品牌。我甚至在想,腾冲,不用刻意描绘,仅凭当年成千上万抗日军民的血肉和英魂,就足以雕凿出举世无双的城市形象。这种城市形象,还有哪个城市可与之媲美?最好的城市形象,往往是内在、内秀、永恒、魂魄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外在、外形、昙花一现、附着于外物的东西。
  遥想一个多甲子之前,当腾冲从日寇铁蹄下光复不久最为艰苦的时刻,腾冲人民眼含热泪,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将无数牺牲的远征军将士的尸骨收殓,埋葬在这片苍松翠柏覆盖、绿意生机无限的山岗之上,为的就是让后世永远铭记和怀念这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的英魂。
  走进腾冲,走进墓园,分明就是走近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却又无论如何难以忘却的历史,走近激励我们这个多灾多难却又生生不息的民族昂扬进取的精神。
  
  墓园中埋藏着荡气回肠的历史
  在晨曦初露的清晨、阳光普照的中午和落日余晖的黄昏,我几度进入国殇墓园。
  墓园开放,并不收费,管理到位,秩序井然。游客不多,大多是随导游而行的旅行团队,急急地来,匆匆地走,属于当代旅游的常态。也难怪,在时下这样一个浮躁、功利的社会,有谁会静下心来细细参观,认真凭吊呢?这是一个身体需要停下来等等灵魂的时代,前行的速度过快,灵魂往往跟不上。我总喜欢一个人在国殇墓园中静静地走,细细地看,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角落,为的就是找寻那些失落在这里的忠魂,凭吊那一个个在天堂凝望着我们这片沃土的英灵。几天下来,墓园里的每一片区域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墓园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墓园中展示的每一张照片都留下了自己的目光,我简直可以将这座国内独一无二的远征军墓园装进自己的心中了,一景一物、一字一图,尽入脑海,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冬日的阳光照进国殇墓园,显得有些清冽。南国的清风,吹去了墓园外大兴土木而不断掀起的阵阵浮尘,参天而又笔直的大树,还有大树底下无尽的茵茵绿草,过滤了尘世的浮躁,将喧嚣隔绝在这生死分界线之外,为安息在这里的英灵营造了一个难得的清静幽雅的环境。置身其间,肃穆感、沉重感、神圣感、崇高感……诸多感觉,一并袭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放轻步伐,静气屏息,谨言慎行,生怕搅扰那些九泉之下安眠的烈士。
  墓园不大,却很精致。进门之后,沿着石砌甬道前行,左右两边,均为绿树环绕的草坪,不时有青铜雕塑扑入眼帘。为修筑滇缅公路而携家带口、妇孺上阵的当地民众雕塑,为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做出突出贡献的史迪威、陈纳德并肩伫立、眺望远方的雕塑,曾经发出义正词严、浩气凛然的《告滇西父老书》和《答田岛书》名垂青史的爱国官吏李根源、张问德雕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撷取的都是浩如烟海的史册中感人至深的片段。其中,最能让人驻足流连的莫过于三尊雕塑:一是“滇女情深”,一位傈僳族妇女在深山中遇到一位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的盟军飞行员,因一时找不到救命的水源,她毅然用自己的乳汁展开急救,使其得以脱险;二是“雷打树下”,爱国将领寸性奇为国壮烈牺牲之后,其父寸大进誓不独生,为激励同胞坚持抗战,不惜在那棵有名的“雷打树”之下绝食身亡;三是“饿死不食军粮”,一个传统的小脚妇女,支援前线,背着军粮,长途跋涉,最后饿死在途中,军粮却完好无损。多么可尊可敬的民众,多么感天动地的事迹,勾勒出在那风雨如晦、刀光剑影的岁月中支撑我们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最终走向胜利的意志和斗志,这是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的力量。
  绕过于右任先生题写牌匾的忠烈祠,沿着山坡间一道狭窄陡直的石板路拾阶而上,周围密密麻麻遍布着排列整齐的小小墓碑,一种久违了的震撼与激动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墓碑上的红字,仅仅表明了军衔与姓名,再无任何其他信息。“二等兵周荣华”、“少尉任鼎正”、“下士班长李万荣”、“上等兵罗少华”……这些远征军的勇士,其个人履历,早已被历史的烟云所笼罩,变得日益模糊。我们素来“将历史视为宗教”却又缺乏真正的“历史情怀”、缺乏对历史“起码的温情与敬意”,这是一种陋习,容易犯下将活生生、具体的人加以泛化、使之沦为空洞无物的概念的错误。这一点,不像以色列。犹太人经历了战争的屠杀和劫难,为了牢记历史,建的所有纪念设施,无一不将殉难者、牺牲者的详细个人资料考订周全,姓名、籍贯、生卒、生平、家庭、子女,一应俱全,为的是对逝者的尊重,因为“每个生命都是高贵的存在”。卢梭的这句名言之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就因为它切准了人性的脉动与人心的根本。只有生命意识得到充分尊重,每个在历史中走过的人都拥有自己无可替代、不可让渡的尊严,历史才能变得鲜活且可触摸。
  在国殇墓园,当年血洒疆场的勇士们,一排排,一行行,昂首挺胸,就是以简洁得不能再简洁的方式,留给后人无尽的怀念和追思。
  山顶之上,耸入云霄的便是远征军纪念碑,底座上“民族永雄”四个蓝色大字,赫然入目,仿佛在向人们昭示当年那场战争的性质和将士的伟大。站在山巅之上,仰视高高的纪念碑,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油然而生。环视四周,便是按建制排列的墓碑,整整齐齐,显示出那种军人特有的纪律性和组织性,烘托出山顶民族英雄的崇高意蕴。是啊,正是千千万万英烈们的存在,才让我们不断体会民族英雄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才让我们拥有了今日之和平生活。
  腾冲,当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激战的惨烈及全歼日军而闻名于世。从1942年5月10日沦陷到1944年9月14日光复的859个日日夜夜里,腾冲军民以732天的游击战牵制日军,消耗日军,以127天的战略反攻全歼日军,光复腾冲。
  腾冲抗战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次取得战略反攻的全面胜利,第一次全歼入侵之敌,第一座在全国收复的县城。出现了两个“绝无仅有”:一是日军侵腾,县城百姓全部出走,逃往他乡,与敌不共戴天,留下一座空城,这在全国沦陷区绝无仅有;二是战争异常惨烈,战后腾冲城一片焦土,无一间完整的房屋,无一片没有被枪弹和炮火击穿、熏染过的树叶,是真正的焦土抗战,这在中国抗战史上绝无仅有。
  腾冲的光复,有力地促进了滇缅战场的胜利,更加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腾冲收复后,当地百姓最先想到的,就是为战死的官兵修一块墓地,40多万元的捐款很快筹齐,几个大户人家也无偿地将风水宝地——小团山捐献出来,作为烈士的安息之地。1945年7月7日,在全国抗战尚未完全胜利、纪念“卢沟桥事变”的特殊日子里,国殇墓园已经落成。
  抗战胜利之后,内战的熊熊战火燃起,国殇墓园经历了有惊无险的一幕幕,最终保存到现在。
  在墓园忠烈祠门前,我发现了一块黑色石碑,上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警示不得改变墓地的属性:“……赖我将士忠勇,与敌周旋,前赴后继,遂克腾冲,恢复滇缅国际路线,促成伟大之胜利。丰功伟绩,薄海同钦。兹建此墓园,永垂矜式。除按此举行祀典及随时开放任人瞻仰外,不得擅自驻兵及移作别用,以示爱护、尊崇之意,倘有干犯例禁,定即严惩不贷。”落款是“蒋中正”。
  然而,时代变迁,江山更替,蒋中正落荒而逃,退居孤岛,其手谕也就自身难保,形同废纸。史无前例的“文革”,波及偏远的腾冲。镌刻着国民党党徽和国旗的国殇墓园,岂能幸免?国殇墓园遭到冲击。当年安葬于此的将士有9000多名,“文革”之后,经过清点,劫后余生的仅有四块墓碑。好不容易从当地修建厕所的围墙中找到了当时的名录碑,据此拓出了3000多名将士的姓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3000多块崭新墓碑的来历。
  不堪回首的苍茫一页终于翻了过去。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让国殇墓园恢复了原有的风貌,也让远征军将士恢复了应有的尊严。随着《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国远征军》等影视作品风行银屏,腾冲,这座浴火重生的边陲小城再次赢得了人们的垂青,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此地,不为别的,就为了到国殇墓园献上一束花,献上自己的凭吊和敬意。
  在国殇墓园中徜徉,经常会看到一些墓碑前摆放着或黄、或白祭祀英灵的鲜花,不知是该碑主人的后代循迹而来有意为之,还是素不相识的吊唁者无意所为,至少,都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安息吧!远征军的先烈,后人没有忘记你们,历史没有忘记你们,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凝固在照片和大地上的历史
  自从人类发明了照相机之后,原先躲在字里行间的抽象的历史终于有了栩栩如生、形象呈现的可能。
  在腾冲这座以抗战文化著称的边陲小城之中,我刻意搜寻着那些能带来感官刺激的、形象的、可触摸的历史。为此,我按图索骥,循着地图,寻找路径,穿街走巷,找到了两处抗战博物馆,身临其境,去感受那里别具一格、不同凡响的历史氛围。
  一个弹丸之地,一处偏远小城,竟然同时拥有两座几乎题材相同的抗战纪念馆,实在出乎我的意料,足见此地浓郁的抗战文化和民众对远征军的感情,也折射出腾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一座纪念馆,位于国殇墓园山岗之下,曰“滇西抗战纪念馆”,是公立的;另一座纪念馆,则位于和顺乡下,曰“滇缅抗战纪念馆”,是私营的。两处纪念馆,遥相呼应,珠联璧合,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展现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前者,以照片为主;后者,以实物为主。很多照片和实物,让人过目难忘,牢牢地刻进了记忆之中,经久不息,历久弥新。
  记得在公立的那家纪念馆中,有两幅清晰的黑白照片,看到的那一瞬间,我的鼻子一酸,眼睛一热,好不容易才控制住了自己的眼泪使之没有夺眶而出。
  一幅是《远征军中的少年兵》,两个穿着军装的少年兵,10岁出头的样子,其中一个挑着担子,一头是装满了军粮的麻袋,沉甸甸的,一头是硕大的一个斗笠,所谓“硕大”,其实只是相对而言,相对于他瘦弱矮小的身材,斗笠过大。另一个少年兵,背着军用水壶、背包等装备。无一例外,面对镜头,他们两人都露出了自然而淳朴的笑容,一个还打出了时髦的象征“胜利”的手势,没有任何矫饰,那种未成年人的自信和幸福写在他们的脸上。不知这是谁家的孩子,不知他们的父母当时是否健在,是否忍心让自己的骨肉走上血肉横飞、前途莫测的战场。他们是否坚持到胜利那一天,后来的命运又如何呢?直到今天,只要一想起那幅照片,一翻看数码相机中翻拍的并不清晰的那幅照片,我的心头总会翻江倒海般痛楚。战争中的孩子,远征军的少年兵,你们在哪里?照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心酸却又不为人知的故事?所有这些,只能让人无限遐想,无尽酸楚,难以解脱,难以忘怀。
  另一幅是《腾冲光复后站在城内日军地下坑道之上的远征军》,更令人惊叹和震撼。在我的印象中,原本以为,远征军得到了盟军的大力支援,装备虽称不上一流,但在中国抗日军队中也绝非后进。看过这张照片,颠覆了我原先的认知。照片中的远征军,年龄也不大,基本上也算是一个孩子,浑身上下惟一像样的装备竟然是与其身材不大相称的美式钢盔,除此之外,用“衣衫褴褛”来形容并不为过,他光脚穿着一双草鞋,没有绑腿的肥大且不够尺寸的“高吊裤”,上身的军装最为寒碜,洗得已经褪了色的军服,背后缝缀着两块深色的大补丁,即使这样,还无法掩饰已经破开来的一个局部……远征军都如此,其他的中国军队装备可想而知。就是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中国健儿与日寇血战到底,竖起了一座座永放光芒的历史丰碑。中华民族的英气、骨气、傲气,浓缩在滇西的这座小城以及远征军这些热血男儿身上,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年龄很小,但小小年纪就被国仇家恨逼上了生死抉择的战场。
  至于那座私立的纪念馆,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身在银行工作的段先生,穷毕生力量,搜集远征军的遗物,终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蔚为大观,一家蜚声遐迩的民间抗战纪念馆由此诞生。其中,历史实物很多,美军吉普车,美军和日军飞机的残骸,美、中、英、日各国的军事装备和武器,各种抗战时期当地出版的报刊宣传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创建这样一个抗战民间博物馆,不正是老百姓对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的最好记忆和对远征军将士的最好缅怀吗?
  在腾冲,我对照着地图,满城转悠,为的是寻找收复腾冲时战斗最为惨烈的那个地方——英国领事馆。当年,远征军在盟军飞机掩护之下,与龟缩在这里负隅顽抗的日军反复较量,血腥拼杀,反复拉锯,几易其手,最后全歼敌人。腾冲光复以后,一片焦土,几乎没剩下一座完好无损的建筑,千疮百孔、弹痕累累的英国领事馆,因为结构过于结实坚固,框架留存下来了。根据知情者的介绍,我得知这座建筑现在是腾冲县粮食局的办公地。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沿着腾冲县文化广场后面一条喧哗热闹、尘土飞扬、市井味道很浓的土路走过去,在粮油市场大院内,终于找到了这座在抗战史上赫赫有名的建筑。不过,现在整幢建筑已经被密密麻麻的脚手架环绕了起来,正在整修,我只好随便拍了几张照片,算是到此一游。
  
  开放的边陲小城海纳百川
  在回宾馆的路上,我再次经过文化广场,发现县城的文化氛围很浓,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一应俱全,全部环绕在广场周围。我逐一观览,甚至一时兴起,进入腾冲县图书馆,过了一把读者瘾。不用出示任何证件,也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在报刊阅览室,我尽情地翻阅报刊资料,长达两个多小时。没想到,这里的报刊资料很丰富,除了《腾冲报》、《保山日报》等地方报刊之外,竟然还有香港《大公报》,让人不由得称奇、赞叹。小小图书馆,竟有如此广阔的视野,超越了一般边陲小城的闭塞,其开放性由此可见一斑。
  腾冲,高黎贡山孕育出的一方人杰地灵的土地。高黎贡山是世界名山,有人说站在高黎贡山顶,一双脚踩着两个大陆,向东迈一步是亚洲大陆,向西跨一步是印度大陆,古往今来,南方丝绸之路和中印公路都穿越高黎贡山,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黎贡山就是腾冲的母亲。高黎贡山与其他高山大川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山,多元民族聚居和多元文化荟萃的山。2400多年前,中国先民开辟的南方丝绸之路,即“蜀身毒道”,就是从四川的成都出发,经云南的大理、腾冲出境,进入缅甸、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依托这条古道,腾冲开放较早。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称腾冲为“迤西所无”、“极边第一城”。《腾越州志》载:“腾居天外,地广土肥,十八省之人云集。”历史上有“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赀来”的昌盛景象。民谣广泛流传“金腾冲银思茅”、“琥珀牌坊玉石桥”,世界翡翠的90%以上曾在此地加工或聚散,因此,腾冲又被称为“翡翠城”。由于腾冲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最后驿站”,是“云南近现代工商业的发祥地”,是“跨国商帮的始发点和归宿地”,是“恒河、伊洛瓦底江连接扬子江的环链”,是“东南亚、南亚、西域文化的窗口”,因而,历史上的腾冲,是一个文化发达、商贸活跃、经济繁荣的边陲重镇。
  腾冲是马帮出没的山城,不靠海,却拥有海纳百川的开放气度。腾冲的开放,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无微不至。谁能想到,就是在腾冲的和顺乡,不仅拥有中国罕见的规模很大的乡村图书馆,乡民们一有空闲便会文质彬彬地进入这座优雅宽敞的图书馆读书看报,拥有难能可贵的书香气息,而且,这里还走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大众哲学》的作者艾思奇。谁能想到,腾冲“走夷方”的传统源远流长,腾冲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多达35万人,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在和顺乡,意大利的文物、德国的器皿、美国的器械、日本的和服,并不鲜见。在抗战最晦暗的岁月中,日军从缅甸攻入腾冲,占领了县城,却投鼠忌器,没敢在咫尺之遥的和顺乡造次,没有放肆地进行侵扰和破坏,使得这里原汁原味的文化还有那古老的图书馆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与日军对腾冲县城的屠戮和抢掠形成鲜明对比。
  漫步腾冲县城,生活虽谈不上浮华,却总有那么几分慢悠悠的安逸与闲适。腾冲人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而自信的笑容,翡翠店、木器店,鳞次栉比,到处都是,出租车、摩托车,川流不息,无处不在,描绘的是和平中的生活图景。走在腾冲街头,偶尔还能见到几个皮肤黝黑、形象迥异的外国人,一问,原来不是缅甸人就是印度人。我就曾经与一开烤肉店的缅甸密支那人和一看收费厕所的印度雷多人做过深入细致的交谈,得知从腾冲县城出发,沿着抗战中修建的著名的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前行,经猴桥口岸,即可出境,至密支那200公里,至雷多600公里。腾冲,是名副其实的边境小城。
  在腾冲的日子里,我走了足够多的地方,看了足够多的景致,足以打捞起一段在历史长河中沉没已久的往事。硝烟已经散去,我们仍然需要小心翼翼地联缀历史的碎片,是为了不让那刻骨铭心的时光失落;岁月已经淡忘,我们之所以执著地收藏那场战争,是为了彪炳中华民族的正气与勇气;时代已经前行,我们再次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那一幕幕血色的历史场景,是为了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
其他文献
我国命名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并取消“终身制”  经过两年的考察和评估,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已名花有主。近日,国家旅游局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公布了确定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的名单。这些取得资格的单位并非“终身制”,两年后将面临复核。  名单上,四川省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省,青岛市等10个城市为示范城市,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等57家企业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示范单
期刊
画家简介  田庄,1955年生。中国水墨画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75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大专部, 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曾先后受教于杨国光、方济众、卢沉、姚有多等诸位前辈,现任职于陕西省国画院,兼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美术系硕士生导师。  其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第六、第七届美术展,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邀请展,北京国际艺苑四人联展,全国画院第二届双年展,前进中的中国青年
期刊
天官赐福  相传,在北海岛上有块当年元始天尊修炼灵胎时遗留下的仙骨。星移斗转,这块仙骨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居然修炼成人形,并与北海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下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的法力日日增加,并为救老百姓与他们的外公作对。玉皇大帝知道他们是元始天尊的骨血后忙与他们讲和,并许诺给他们加封神位。消息传到下界,老百姓盖起了三官堂,时时祀奉,以求三尊神祀全力行使为他们赐福、赦罪和解厄的职能。其中以想求天官赐福致祥
期刊
从天水沿徐礼公路南行,过天水镇30余里,就是当年诸葛亮殚精竭虑数度北伐、排兵布阵的指挥之所——祁山。一提到祁山,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诸葛亮“六出祁山”精忠报国的旧事。而实际上,祁山只是西汉水北侧东起卤城(今礼县盐官镇)、西至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绵延40余里的山脉,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峻难攀,亦无天下名阻的雄伟气象,倒是它的地理位置确有扼蜀控陇之咽喉之利。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六出
期刊
在我认识的青年画家中,杨晓阳院长的高徒的赵新平博士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他对中国山水画的运笔用墨,有着许多画家可望而不可及的精准理解和敏锐把握。他的山水画作线条凝练,墨色干裂,色调柔和,刚柔并蓄,图像空灵,绘画逻辑层次分明,整体构图气势峥嵘。解读新平的山水画作,一如坐在空旷的山峁,坐看云起,萌生一种自由闲适的心境、一种精神家园的回归。  赵新平是一个地道纯正的学院派,从硕士到博士的多年苦读,让他打下了
期刊
[摘要]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新的考验。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就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干部职工队伍的建设问题提出建议。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专业队伍整体发展不平衡、人员素质偏低、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管理型、研究型、操作型三部分人员结构,阐述了培养、建设这支队伍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干部队伍建设  
期刊
[摘要]梵高的创作风格不仅带有一种非凡天才画师的气质,而且以好学之势创造了许多艺术,他之所以受世人的特别关注并非他那半疯癫的表达方式,而是他为艺术史的发展创造了奇迹,他以画家与艺术家的道德伦理影响了世人的目光,他的精神意志世界应该受到重视,无论希望中的绝望还是绝望中的希望,都体现了他超人的风格与魅力,他的世界永远具有灿烂的容颜。    [关键词] 梵高;《星夜》;绘画精神  
期刊
吉祥图案是我国古老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在那时的岩画或石刻创作中,它最初以图腾的形式出现。而后经历了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的画像石、画像砖,隋唐的石雕、宋元的花鸟画,明清的织绣、瓷器等方方面面,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趋于成熟。它渊源久远,内涵丰富,善祷善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吉祥图案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首先在于
期刊
兰州的春天不是天文学和气象学里的春天,兰州的春天是物候学里的春天。随着气温的升高,马路两旁、公园里的各种植物绽开花朵、吐出绿叶的时候,人们才会感觉到真正的春天来到这个城市了。立春、雨水、惊蛰过后,春分的前后,每年的3月中旬,兰州就慢慢地有了春的气息。  要感受兰州的春天,最好的去处是漫步于黄河风情线上,那是在兰州春天里最美的享受。黄河风情线由几十里的黄河滨河大道串联,其间遍布带状公园和黄河母亲等多
期刊
[摘要]苏力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提出,在现代法治国家,“任何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根本目标都不应当是为了建立一种权威化的思想,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调整社会关系,使人们比较协调,达到一种制度上的正义”。①本文试图通过个案,分析民间法的价值,从中找到民间法存在的意义和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法;非诉;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DF71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