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时代,外语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外语学习者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体验智慧,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外语学习力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提高学习力,提高竞争力。在简要综述学习力概念及要素基础上,尝试界定外语学习力的内涵,重构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学习力核心要素。
【关键词】人工智能;学习力;外语学习力内涵;核心要素
【作者简介】熊伟,女,汉族,重庆人,硕士(博士在读),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研究;李钰,女,汉族,重庆人,博士(在读),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
人类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深度与广度跨入人工智能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世界和平与安全等方方面面带来深刻的变革,人工智能对外语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影响也将不可避免。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外语(特指英语)学习力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外语教育出现的问题
现今,中国外语教育的许多瓶颈问题,就外语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而言:培养目标不清、外语定位不明、学界思维定势、课程设置功利取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内容的面狭窄,学习方法有待优化;与信息社会、智能网络时代相匹配的互联互通、混合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亟待应用加强;学习测验评价方式单一,考试成为学业终极评判方式。这些问题可借助人工智能,提升学习力解决外语学习难题。
二、新时代,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人工智能对外语学习者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机器翻译工具、手机语音助手、机器写作器评阅修改、VR与AR等各种新媒体与新技术的使用与支持,使得外语教学中教师在传统意义上的地位开始下降,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渠道多元化、学习时间碎片化等时代特征已现端倪。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与工具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同时,还会加剧学习者学习过程、实践过程向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不同于传统学习方法的学习者,世界著名未来学家Edgar H.Schein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如何学习的人。”
三、学习力理论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力的基础理论即学习力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应用研究的提升策略等方面对学习力进行探索,本文着力于学习力基础理论研究。
1.国内外学者对 “学习力”概念的界定。“学习力”最初构想源自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Jay Forrester及其学生Peter M.Senge“学习型组织”中的核心概念, 缘起于管理领域,后被迁移至教育领域。Jay Forrester于1965年首次提出学习力概念:“学习力是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综合”,Peter.Senge (1990)在专著《第五项修炼》中把学习力定义为“学习力是产生新的行为和新的思维能力过程”。英国著名的格拉斯哥大学Mc Gettrick(2001)教授的学习双螺旋结构理论得到学界普遍认同,即“学习是两个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一个链反映了学习者的意愿,另一个链反映了学习试图达成的结果,两个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增进学习者的学习力”。他的理论揭示了学习力内部结构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美国哈佛大学Kirby教授(2005) 在其专著《学习力》中提出“学习力应该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一个综合体。”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大学创新中心Crick D R教授(2010)从操作性角度指出,“学习力是以听、说、读、写、交流等渠道獲得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实践、体验、反思、环境影响等途径进行学习提升,以达到产生新思维、新行为的学习效果为目的的动态能力系统”。
国内研究者也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的解释。国内学者陈维维(2010)对国外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四种主流观点,即学习力的能量观、品性观、素质观和能力观,这种分类方式获得了国内多数学者的首肯。裴娣娜(2016)提出了学习力的发展观: 学习力是学生的生长力即活力、能量。另有学者还认为学习力就是综合学习能力或动态能力系统(瞿静,2008);或者学习力就是现代人的基础文化素质(蒋文昭,2006)。
2.学习力构成要素。由于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了国外学者对学习力构成要素的认识不尽相同。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教授Peter Senge于1999年提出了学习力三要素,把学习力分为(动力子系统)学习动力、(维持子系统)学习毅力和(操作子系统)学习能力三个部分。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Claxton教授于2002年提出学习力构成的四个要素,即:顺应力、策应力、反省力、互惠力。英国ELLI项目以Claxton教授的研究为基础,后经理论到实践的实证研究,丰富了学习力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七要素说”,即:“变化和学习、关键好奇心、意义形成、策略意识、学习互惠、顺应力、创造性”。此七要素包含和延伸了所有研究者对学习力的构成要素的研究,国内学者基于不同的划分原则,通过对不同研究对象具体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学习力的构成要素的众多版本。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类别的要素:国内学者裴娣娜( 2013)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上,结合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学习力的三层次六要素。“六要素”——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批判与创新。她认为学习力的最高层次即批判与创新。高志敏教授(2002)在论文“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学习力构架研究”中指出:“学习行为总动力,学习需求识别力、学习潜能评价力、学习行为理解力、学习活动激活力、学习能力”六大要素构成。
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力内涵,要素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尽管众多学者各执一词,但还是为我们继续研究学习力做了铺垫,对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积累。 四、外语学习力
1.外语学习力内涵。在国内外学者关于学习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描述的基础上,综合其观点,吸纳合理因素,笔者认为,外语学习力是外语知识转化为外语价值的能力,它是人之大脑所特有的语言学习潜能,通过听说读写交流等渠道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外语学习动力、认知感知能力、语言沟通力、语言思维力、学习创新力的综合体现。
2.外语学习力的核心要素。我们拥有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以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为根基,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学习者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力?笔者认为外语学习力由六大核心要素构成。
(1)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进行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学习动力充分体现了外语学习者的个体特点、个体需求和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2)基于互联网的感知能力。传统的外语教育主要是交流工具的形成教育,人工智能背景的新时代需要学习者基于互联网对信息资源,数字媒体的感知与辨识,具备借助人工智能搜寻择取、分析比对、动态整合的资源分析与使用的能力。
(3)综合理解的认知能力。认知是一个人获得和使用知识的内在心理过程。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时代,认知智能已达到人工智能的高级形态,它能模拟人类的推理、联想能力,使得机器和人一样具有意识和观念,经过思考采取合理行为。该阶段的人工智能能全面辅助或替代人类的一些繁琐重复,程序复杂的工作。诚然,人工智能可能在很多领域都比人厉害,但是,它们是听从指令的,综合理解的认知智能是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
(4)情感与交流的沟通能力。全球大融合背景的英语沟通能力,构成人工智能背景下学习力构成基本要素之一。我们与世界在不断地走向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业务与交流的全球化,外语必然成为沟通交流工具。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语言交流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低成本,但即使语音翻译再发达,也比不得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沟通和交流,一个用词的变化和一个语气的差异,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涵,而人工智能翻译机器人是无法体会与表达的。同时,人对于精神共鸣的向往,依然要借助表情、眼神、身体的交流,这是人作为群体动物对归属感的渴望。这一点,人工智能无法做到。
(5)语言思维力。不同的语言背后就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学会一门语言就是学会另一种思维模式。新时代,学习了解外语的核心是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思维,另一种人世,另一种世界观的表达学习。将语言学习的反思与批判性思维训练融入外语教育过程,使外语学习从工具性学习转变为思维性学习。英语也是一种逻辑,但中国的英语学习中,缺乏对学习者英语逻辑的训练。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时代,仅仅是基于工具性的语言学习已没有必要,学习一门语言背后的逻辑则更为重要。在未来几十年,无论多聪明的机器人,也无法依据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沟通方式,主动形成语言应用的逻辑思考。
(6)学习创新力。学习创新力涉及创新学习与创新应用两个层次。学习使用新工具进行创新性学习,然后知识与能力的最终归宿在于应用并且是创新性的应用,即:建构知识,探索和创造,生成新思想。人工智能(AI)的一大特点就是海量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我们一辈子都读不完的文献、处理不完的数据,对于AI来说,轻而易举。但是,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永远有一种对未知领域的天生的好奇心与创新。这样的好奇心与创新就是未来人类与AI合作的交集。
五、结束语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外语学习者应始终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新进展,主动置身于新时代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学习环境,增强外语学习力,提高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能力,形成新思想,新思维,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Crick D R.Learning Power in Practice:A Guide for Teachers[M]. London:Paul Chapman,2016:4-5.
[2]Claxton G.Building.Learning Power:Helping Young People Become Better Learners[G].Bristol:TLO,2012.
[3]陈维维,杨欢.教育领域学习力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0.
[4]高志敏.人力资源开发中学习力架构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
[5]柯比,金粒.学习力[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5.
[6]光霞.我國学习力研究十年[J].课程教学研究,2013(11).
【关键词】人工智能;学习力;外语学习力内涵;核心要素
【作者简介】熊伟,女,汉族,重庆人,硕士(博士在读),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研究;李钰,女,汉族,重庆人,博士(在读),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
人类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深度与广度跨入人工智能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世界和平与安全等方方面面带来深刻的变革,人工智能对外语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影响也将不可避免。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外语(特指英语)学习力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外语教育出现的问题
现今,中国外语教育的许多瓶颈问题,就外语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而言:培养目标不清、外语定位不明、学界思维定势、课程设置功利取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内容的面狭窄,学习方法有待优化;与信息社会、智能网络时代相匹配的互联互通、混合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亟待应用加强;学习测验评价方式单一,考试成为学业终极评判方式。这些问题可借助人工智能,提升学习力解决外语学习难题。
二、新时代,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人工智能对外语学习者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机器翻译工具、手机语音助手、机器写作器评阅修改、VR与AR等各种新媒体与新技术的使用与支持,使得外语教学中教师在传统意义上的地位开始下降,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渠道多元化、学习时间碎片化等时代特征已现端倪。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与工具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同时,还会加剧学习者学习过程、实践过程向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不同于传统学习方法的学习者,世界著名未来学家Edgar H.Schein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如何学习的人。”
三、学习力理论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力的基础理论即学习力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应用研究的提升策略等方面对学习力进行探索,本文着力于学习力基础理论研究。
1.国内外学者对 “学习力”概念的界定。“学习力”最初构想源自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Jay Forrester及其学生Peter M.Senge“学习型组织”中的核心概念, 缘起于管理领域,后被迁移至教育领域。Jay Forrester于1965年首次提出学习力概念:“学习力是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综合”,Peter.Senge (1990)在专著《第五项修炼》中把学习力定义为“学习力是产生新的行为和新的思维能力过程”。英国著名的格拉斯哥大学Mc Gettrick(2001)教授的学习双螺旋结构理论得到学界普遍认同,即“学习是两个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一个链反映了学习者的意愿,另一个链反映了学习试图达成的结果,两个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增进学习者的学习力”。他的理论揭示了学习力内部结构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美国哈佛大学Kirby教授(2005) 在其专著《学习力》中提出“学习力应该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一个综合体。”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大学创新中心Crick D R教授(2010)从操作性角度指出,“学习力是以听、说、读、写、交流等渠道獲得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实践、体验、反思、环境影响等途径进行学习提升,以达到产生新思维、新行为的学习效果为目的的动态能力系统”。
国内研究者也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的解释。国内学者陈维维(2010)对国外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四种主流观点,即学习力的能量观、品性观、素质观和能力观,这种分类方式获得了国内多数学者的首肯。裴娣娜(2016)提出了学习力的发展观: 学习力是学生的生长力即活力、能量。另有学者还认为学习力就是综合学习能力或动态能力系统(瞿静,2008);或者学习力就是现代人的基础文化素质(蒋文昭,2006)。
2.学习力构成要素。由于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了国外学者对学习力构成要素的认识不尽相同。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教授Peter Senge于1999年提出了学习力三要素,把学习力分为(动力子系统)学习动力、(维持子系统)学习毅力和(操作子系统)学习能力三个部分。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Claxton教授于2002年提出学习力构成的四个要素,即:顺应力、策应力、反省力、互惠力。英国ELLI项目以Claxton教授的研究为基础,后经理论到实践的实证研究,丰富了学习力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七要素说”,即:“变化和学习、关键好奇心、意义形成、策略意识、学习互惠、顺应力、创造性”。此七要素包含和延伸了所有研究者对学习力的构成要素的研究,国内学者基于不同的划分原则,通过对不同研究对象具体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学习力的构成要素的众多版本。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类别的要素:国内学者裴娣娜( 2013)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上,结合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学习力的三层次六要素。“六要素”——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批判与创新。她认为学习力的最高层次即批判与创新。高志敏教授(2002)在论文“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学习力构架研究”中指出:“学习行为总动力,学习需求识别力、学习潜能评价力、学习行为理解力、学习活动激活力、学习能力”六大要素构成。
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力内涵,要素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尽管众多学者各执一词,但还是为我们继续研究学习力做了铺垫,对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积累。 四、外语学习力
1.外语学习力内涵。在国内外学者关于学习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描述的基础上,综合其观点,吸纳合理因素,笔者认为,外语学习力是外语知识转化为外语价值的能力,它是人之大脑所特有的语言学习潜能,通过听说读写交流等渠道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外语学习动力、认知感知能力、语言沟通力、语言思维力、学习创新力的综合体现。
2.外语学习力的核心要素。我们拥有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以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为根基,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学习者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力?笔者认为外语学习力由六大核心要素构成。
(1)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进行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学习动力充分体现了外语学习者的个体特点、个体需求和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2)基于互联网的感知能力。传统的外语教育主要是交流工具的形成教育,人工智能背景的新时代需要学习者基于互联网对信息资源,数字媒体的感知与辨识,具备借助人工智能搜寻择取、分析比对、动态整合的资源分析与使用的能力。
(3)综合理解的认知能力。认知是一个人获得和使用知识的内在心理过程。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时代,认知智能已达到人工智能的高级形态,它能模拟人类的推理、联想能力,使得机器和人一样具有意识和观念,经过思考采取合理行为。该阶段的人工智能能全面辅助或替代人类的一些繁琐重复,程序复杂的工作。诚然,人工智能可能在很多领域都比人厉害,但是,它们是听从指令的,综合理解的认知智能是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
(4)情感与交流的沟通能力。全球大融合背景的英语沟通能力,构成人工智能背景下学习力构成基本要素之一。我们与世界在不断地走向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业务与交流的全球化,外语必然成为沟通交流工具。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语言交流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低成本,但即使语音翻译再发达,也比不得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沟通和交流,一个用词的变化和一个语气的差异,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涵,而人工智能翻译机器人是无法体会与表达的。同时,人对于精神共鸣的向往,依然要借助表情、眼神、身体的交流,这是人作为群体动物对归属感的渴望。这一点,人工智能无法做到。
(5)语言思维力。不同的语言背后就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学会一门语言就是学会另一种思维模式。新时代,学习了解外语的核心是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思维,另一种人世,另一种世界观的表达学习。将语言学习的反思与批判性思维训练融入外语教育过程,使外语学习从工具性学习转变为思维性学习。英语也是一种逻辑,但中国的英语学习中,缺乏对学习者英语逻辑的训练。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时代,仅仅是基于工具性的语言学习已没有必要,学习一门语言背后的逻辑则更为重要。在未来几十年,无论多聪明的机器人,也无法依据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沟通方式,主动形成语言应用的逻辑思考。
(6)学习创新力。学习创新力涉及创新学习与创新应用两个层次。学习使用新工具进行创新性学习,然后知识与能力的最终归宿在于应用并且是创新性的应用,即:建构知识,探索和创造,生成新思想。人工智能(AI)的一大特点就是海量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我们一辈子都读不完的文献、处理不完的数据,对于AI来说,轻而易举。但是,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永远有一种对未知领域的天生的好奇心与创新。这样的好奇心与创新就是未来人类与AI合作的交集。
五、结束语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外语学习者应始终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新进展,主动置身于新时代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学习环境,增强外语学习力,提高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能力,形成新思想,新思维,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Crick D R.Learning Power in Practice:A Guide for Teachers[M]. London:Paul Chapman,2016:4-5.
[2]Claxton G.Building.Learning Power:Helping Young People Become Better Learners[G].Bristol:TLO,2012.
[3]陈维维,杨欢.教育领域学习力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0.
[4]高志敏.人力资源开发中学习力架构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
[5]柯比,金粒.学习力[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5.
[6]光霞.我國学习力研究十年[J].课程教学研究,2013(11).